一种医用接头密封圈装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9567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医疗设备生产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医用接头密封圈装配机构,包括支撑组件、移动组件和装配组件;通过设置前后移动气缸、上下移动气缸和移动轴,使得待安装的密封圈到达直振轨道的预定位置后,上下移动气缸向下移动到密封圈上方,取料杆插入密封圈中,上下移动气缸收缩,将密封圈从直振轨道中取出,接着前后移动气缸带动上下移动气缸和密封圈,向前移动至部件上方,然后上下移动气缸向下移动,带动取料杆和顶料外套插入部件腔体中,然后顶出气缸伸长并推动顶料外套将密封圈推送至部件腔体指定位置,从而完成对密封圈的安装,有效避免了由于密封圈体积小、装配深度大,人工装配效率很低、又无法保障医疗卫生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接头密封圈装配机构
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医用接头密封圈装配机构。
技术介绍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目的是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损伤的诊断、监护、治疗、缓解或者功能补偿;生理结构或者生理过程的检验、替代、调节或者支持;生命的支持或者维持;妊娠控制;通过对来自人体的样本进行检查,为医疗或者诊断目的提供信息。一次性医疗器械部件尺寸都很小,有很多部件在连接使用时需要密封,因为人体血压和输液的压力作用,常规机械密封不能保证密封性,需要增加密封圈进行密封,由于密封圈体积小、装配深度大,人工装配效率很低、又无法保障医疗卫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医用接头密封圈装配机构,旨在解决由于密封圈体积小、装配深度大,人工装配效率很低、又无法保障医疗卫生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医用接头密封圈装配机构,包括支撑组件、移动组件和装配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底板、支架、顶板、安装架和直振轨道,所述支架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且所述支架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架分别位于所述底板的两侧,所述顶板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且所述顶板位于所述支架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安装架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且所述安装架位于两个所述支架之间的一侧,所述直振轨道与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且所述直振轨道位于所述安装架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安装板、上下移动气缸、固定板、前后移动气缸和连接板,所述安装板与顶板滑动连接,且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顶板远离所述支架的一端,所述上下移动气缸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且所述上下移动气缸贯穿所述安装板至两个所述支架之间,所述连接板与所述上下移动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板位于两个所述支架之间,所述固定板与所述顶板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顶板一侧的中心处,所述前后移动气缸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且所述前后移动气缸贯穿所述固定板至所述安装板的一侧,所述前后移动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装配组件包括导套、移动轴、弹簧、取料杆、顶料板、顶料外套和顶出气缸,所述导套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导套贯穿所述连接板至所述连接板靠近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移动轴与所述导套滑动连接,且所述移动轴套设于所述导套的内腔,所述弹簧与所述导套和所述移动轴固定均固定连接,且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移动轴的外侧,所述取料杆与所述移动轴固定连接,且所述取料杆位于所述移动轴远离所述导套的一端,所述顶出气缸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且所述顶出气缸位于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上下移动气缸的一侧,所述顶料板与所述顶出气缸固定连接,且所述顶料板位于所述顶出气缸的输出端,所述顶料外套与所述顶料板固定连接,且所述顶料外套套设于所述取料杆的外侧。优选的,所述取料杆远离所述移动轴的一端呈锥形结构。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料仓,所述料仓与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且所述料仓位于所述直振轨道远离所述支架的一侧。优选的,所述移动组件还包括滑轨和滑块,所述滑轨与所述顶板固定连接,且所述滑轨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滑轨分别位于所述顶板远离所述支架的两侧,所述滑块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且所述滑块位于所述滑轨远离所述顶板的一侧,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移动组件还包括活动导轴,所述活动导轴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且所述活动导轴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活动导轴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板靠近所述顶板的两侧,所述活动导轴与所述安装板滑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医用接头密封圈装配机构,通过设置前后移动气缸、上下移动气缸和移动轴,使得待安装的密封圈到达直振轨道的预定位置后,上下移动气缸向下移动到密封圈上方,取料杆插入密封圈中,上下移动气缸收缩,将密封圈从直振轨道中取出,接着前后移动气缸带动上下移动气缸和密封圈,向前移动至部件上方,然后上下移动气缸向下移动,带动取料杆和顶料外套插入部件腔体中,然后顶出气缸伸长并推动顶料外套将密封圈推送至部件腔体指定位置,从而完成对密封圈的安装,有效避免了由于密封圈体积小、装配深度大,人工装配效率很低、又无法保障医疗卫生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A部结构放大图。图中:1-支撑组件、11-底板、12-支架、13-顶板、14-安装架、15-料仓、16-直振轨道、2-移动组件、21-滑轨、22-滑块、23-安装板、24-上下移动气缸、25-固定板、26-前后移动气缸、27-活动导轴、28-连接板、3-装配组件、31-导套、32-移动轴、33-弹簧、34-取料杆、35-顶料板、36-顶料外套、37-顶出气缸。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医用接头密封圈装配机构,包括支撑组件1、移动组件2和装配组件3,支撑组件1包括底板11、支架12、顶板13、安装架14和直振轨道16,支架12与底板11固定连接,且支架12设有两个,两个支架12分别位于底板11的两侧,顶板13与支架12固定连接,且顶板13位于支架12远离底板11的一侧,安装架14与支架12固定连接,且安装架14位于两个支架12之间的一侧,直振轨道16与安装架14固定连接,且直振轨道16位于安装架14远离底板11的一侧;移动组件2包括安装板23、上下移动气缸24、固定板25、前后移动气缸26和连接板28,安装板23与顶板13滑动连接,且安装板23位于顶板13远离支架12的一端,上下移动气缸24与安装板23固定连接,且上下移动气缸24贯穿安装板23至两个支架12之间,连接板28与上下移动气缸2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且连接板28位于两个支架12之间,固定板25与顶板13固定连接,且固定板25位于顶板13一侧的中心处,前后移动气缸26与固定板25固定连接,且前后移动气缸26贯穿固定板25至安装板23的一侧,前后移动气缸26的输出端与安装板23固定连接;装配组件3包括导套31、移动轴32、弹簧33、取料杆34、顶料板35、顶料外套36和顶出气缸37,导套31与连接板28固定连接,导套31贯穿连接板28至连接板28靠近底板11的一侧,移动轴32与导套31滑动连接,且移动轴32套设于导套31的内腔,弹簧33与导套31和移动轴32均固定连接,且弹簧33套设于移动轴32的外侧,取料杆34与移动轴32固定连接,且取料杆34位于移动轴32远离导套31的一端,顶出气缸37与连接板28固定连接,且顶出气缸37位于连接板28远离上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接头密封圈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1)、移动组件(2)和装配组件(3),所述支撑组件(1)包括底板(11)、支架(12)、顶板(13)、安装架(14)和直振轨道(16),所述支架(12)与所述底板(11)固定连接,且所述支架(12)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架(12)分别位于所述底板(11)的两侧,所述顶板(13)与所述支架(12)固定连接,且所述顶板(13)位于所述支架(12)远离所述底板(11)的一侧,所述安装架(14)与所述支架(12)固定连接,且所述安装架(14)位于两个所述支架(12)之间的一侧,所述直振轨道(16)与所述安装架(14)固定连接,且所述直振轨道(16)位于所述安装架(14)远离所述底板(11)的一侧;/n所述移动组件(2)包括安装板(23)、上下移动气缸(24)、固定板(25)、前后移动气缸(26)和连接板(28),所述安装板(23)与顶板(13)滑动连接,且所述安装板(23)位于所述顶板(13)远离所述支架(12)的一端,所述上下移动气缸(24)与所述安装板(23)固定连接,且所述上下移动气缸(24)贯穿所述安装板(23)至两个所述支架(12)之间,所述连接板(28)与所述上下移动气缸(2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板(28)位于两个所述支架(12)之间,所述固定板(25)与所述顶板(13)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板(25)位于所述顶板(13)一侧的中心处,所述前后移动气缸(26)与所述固定板(25)固定连接,且所述前后移动气缸(26)贯穿所述固定板(25)至所述安装板(23)的一侧,所述前后移动气缸(26)的输出端与所述安装板(23)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接头密封圈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组件(1)、移动组件(2)和装配组件(3),所述支撑组件(1)包括底板(11)、支架(12)、顶板(13)、安装架(14)和直振轨道(16),所述支架(12)与所述底板(11)固定连接,且所述支架(12)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架(12)分别位于所述底板(11)的两侧,所述顶板(13)与所述支架(12)固定连接,且所述顶板(13)位于所述支架(12)远离所述底板(11)的一侧,所述安装架(14)与所述支架(12)固定连接,且所述安装架(14)位于两个所述支架(12)之间的一侧,所述直振轨道(16)与所述安装架(14)固定连接,且所述直振轨道(16)位于所述安装架(14)远离所述底板(11)的一侧;
所述移动组件(2)包括安装板(23)、上下移动气缸(24)、固定板(25)、前后移动气缸(26)和连接板(28),所述安装板(23)与顶板(13)滑动连接,且所述安装板(23)位于所述顶板(13)远离所述支架(12)的一端,所述上下移动气缸(24)与所述安装板(23)固定连接,且所述上下移动气缸(24)贯穿所述安装板(23)至两个所述支架(12)之间,所述连接板(28)与所述上下移动气缸(2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板(28)位于两个所述支架(12)之间,所述固定板(25)与所述顶板(13)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板(25)位于所述顶板(13)一侧的中心处,所述前后移动气缸(26)与所述固定板(25)固定连接,且所述前后移动气缸(26)贯穿所述固定板(25)至所述安装板(23)的一侧,所述前后移动气缸(26)的输出端与所述安装板(23)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接头密封圈装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组件(3)包括导套(31)、移动轴(32)、弹簧(33)、取料杆(34)、顶料板(35)、顶料外套(36)和顶出气缸(37),所述导套(31)与所述连接板(28)固定连接,所述导套(31)贯穿所述连接板(28)至所述连接板(28)靠近所述底板(11)的一侧,所述移动轴(32)与所述导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光献杨学刚胡磊
申请(专利权)人:普叶顿上海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