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489441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设备,该方法包括:从目标节点接收第一请求消息,其中,第一请求消息中包含以下至少一项:与创建数据采集任务相关的信息、与更新数据采集任务相关的信息以及与取消数据采集任务相关的信息;向目标节点发送用于响应第一请求消息的第一响应消息。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源节点根据来自目标节点第一请求消息,进行创建数据采集任务、更新数据采集任务相关的信息或者取消数据采集任务的数据处理,使数据处理更加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设备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通信
,特别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第五代通信技术(fifthgeneration,5G)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各类通信及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无线接入网络智能化和自优化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基于大数据的无线网络优化成为新的趋势。而数据采集则是无线大数据网络优化的基础,采集的无线数据可以用于支持实时和非实时的网络优化和分析。目前5G无线接入网的数据采集主要是从分布单元(DistributedUnit,DU)和集中单元(CentralizedUnit,CU)上对无线数据进行采集,其中又分为信令数据和非信令数据。目前流行的数据采集方案主要有软采方案和F1口数据采集方案。其中软采方案是将DU和CU上的信令采集到指定数据平台,F1口数据采集方案主要是通过现有DU和CU间的接口,将DU的数据汇报到CU。对于目前的软采方案来说,其缺点主要是:(1)主要是支持信令数据的采集,对非信令数据采集缺乏良好的支持;这主要是因为软采协议基于比特序列设计,信令中具有固定的比特长度可以良好适配软采协议,而非信令数据过多,很难用比特序列类型的数据完整封装。(2)数据裁剪灵活性不足;由于软采协议基于比特序列设计,其无法有效进行数据采集,不传输的数据仍然占用比特,而在非信令数据传输场景时,裁剪需求往往非常大。(3)上报灵活性不足;软采协议无法在采集端对上报进行灵活配置,来适应不同实时性和非实时性数据上报需求,从而支持周期、事件和忙闲时等上报机制。(4)不支持多目标节点不同上报配置的数据分发;目前软采协议具有固定的上报目标,无法进行多目标不同上报配置的数据分发。对于目前F1口数据采集方案来说,其主要是应用于DU到CU的数据采集,是无线接入网的一部分,其缺点主要是:(1)主要支持DU到CU的数据采集,不支持CU本身数据的采集;(2)占用F1口资源,过量数据采集可能会影响网络;(3)主要支持实时数据上报场景,不支持非实时数据上报;(4)数据上报灵活性不足,目前F1口数据采集主要用于CU功能所需数据的采集,因此只支持部分DU数据的采集,也缺乏完整的数据上报配置支持。基于上述理由,目前亟需一种能够同时支持各类信令和非信令数据的采集,并对要采集的数据进行灵活配置,规定采集数据内容、采集方式和上报方式的数据处理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设备,解决现有数据处理方法不够灵活的问题。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源节点,所述方法包括:从目标节点接收第一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中包含以下至少一项:与创建数据采集任务相关的信息、与更新数据采集任务相关的信息以及与取消数据采集任务相关的信息;向所述目标节点发送用于响应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的第一响应消息。可选地,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中包含与创建数据采集任务相关的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与创建数据采集任务相关的信息进行数据采集,并向所述目标节点发送采集结果。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与创建数据采集任务相关的信息进行数据采集,并向所述目标节点发送采集结果,包括:将上报触发事件标识添加到事件监听器中;当所述事件监听器监听到与所述上报触发事件标识对应的触发事件时,查询与所述上报触发事件标识对应的数据采集任务的任务ID;根据采集配置的描述信息,对与采集目标数据对象的描述信息对应的数据对象进行数据采集,得到所述采集结果;根据上报周期设置第一定时器,以及根据上报有效时间设置第二定时器;当所述第一定时器触发时,根据上报目的标识向所述目标节点发送所述采集结果;当所述第二定时器触发时,清空所述第一定时器和所述第二定时器,然后返回所述当所述事件监听器监听到与所述上报触发事件标识对应的触发事件时,查询与所述上报触发事件标识对应的数据采集任务的任务ID的步骤。可选地,所述采集结果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所述数据采集任务的任务ID、所述源节点的标识和采集数据对象数组。可选地,所述采集数据对象数组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与采集目标数据对象的源标签对应的数据对象源标签;与采集目标数据对象的上下文采集条件对应的数据对象上下文数据;与采集目标数据对象的标签对应的数据对象数组;其中,所述数据对象数组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数据对象的标识、数据对象的数据值和数据对象的数据产生时间。可选地,所述与创建数据采集任务相关的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采集目标数据对象的描述信息、上报配置的描述信息和采集配置的描述信息;所述第一响应消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创建的数据采集任务的任务标识ID、表示数据采集任务创建成功的信息、表示数据采集任务创建失败的信息、数据采集任务创建失败的原因。可选地,所述采集目标数据对象的描述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采集目标数据对象的源标签、采集目标数据对象的上下文采集条件,采集目标数据对象的标签。可选地,所述采集目标数据对象的源标签为采集目标信令流程标签或者是采集目标层标签;或者,所述采集目标数据对象的上下文采集条件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采集条件和上下文对象标签,其中,所述采集条件包括:上报携带指示和/或上报过滤指示;或者,所述采集目标数据对象的标签为:信令流程中的消息标签或目标层中的数据标签。可选地,所述上报配置的描述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上报触发事件标识、上报周期、上报有效时间、上报目的标识。可选地,所述采集配置的描述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终端UE采样率,时间采样率。可选地,所述向所述目标节点发送采集结果,包括:通过数据分发协议向所述目标节点发送采集结果。可选地,所述数据分发协议为消息队列遥测传输MQTT协议或者Kafka协议;所述方法还包括:将任务ID确定为上报目的标识。可选地,所述数据分发协议为超文本传输HTTP协议;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目标节点的标识确定为所述上报目的标识。可选地,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中包含与创建数据采集任务相关的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从所述目标节点接收第二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二请求消息中包含:与更新数据采集任务相关的信息;向所述目标节点发送用于响应所述第二请求消息的第二响应消息。可选地,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中包含与创建数据采集任务相关的信息或与更新数据采集任务相关的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从所述目标节点接收第三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三请求消息中包含:与取消数据采集任务相关的信息;向所述目标节点发送用于响应所述第三请求消息的第三响应消息。可选地,所述与更新数据采集任务相关的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数据采集任务的任务ID、新的采集数据目标对象的描述信息、新的上报配置的描述信息、新的采集配置的描述信息;所述第一响应消息或第二响应消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表示数据采集任务更新成功的信息、表示数据采集任务更新失败的信息、数据采集任务更新失败的原因。可选地,所述与取消数据采集任务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源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从目标节点接收第一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中包含以下至少一项:与创建数据采集任务相关的信息、与更新数据采集任务相关的信息以及与取消数据采集任务相关的信息;/n向所述目标节点发送用于响应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的第一响应消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源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从目标节点接收第一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中包含以下至少一项:与创建数据采集任务相关的信息、与更新数据采集任务相关的信息以及与取消数据采集任务相关的信息;
向所述目标节点发送用于响应所述第一请求消息的第一响应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中包含与创建数据采集任务相关的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与创建数据采集任务相关的信息进行数据采集,并向所述目标节点发送采集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与创建数据采集任务相关的信息进行数据采集,并向所述目标节点发送采集结果,包括:
将上报触发事件标识添加到事件监听器中;
当所述事件监听器监听到与所述上报触发事件标识对应的触发事件时,查询与所述上报触发事件标识对应的数据采集任务的任务ID;
根据采集配置的描述信息,对与采集目标数据对象的描述信息对应的数据对象进行数据采集,得到所述采集结果;
根据上报周期设置第一定时器,以及根据上报有效时间设置第二定时器;
当所述第一定时器触发时,根据上报目的标识向所述目标节点发送所述采集结果;
当所述第二定时器触发时,清空所述第一定时器和所述第二定时器,然后返回所述当所述事件监听器监听到与所述上报触发事件标识对应的触发事件时,查询与所述上报触发事件标识对应的数据采集任务的任务ID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结果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所述数据采集任务的任务ID、所述源节点的标识和采集数据对象数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数据对象数组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
与采集目标数据对象的源标签对应的数据对象源标签;
与采集目标数据对象的上下文采集条件对应的数据对象上下文数据;
与采集目标数据对象的标签对应的数据对象数组;
其中,所述数据对象数组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数据对象的标识、数据对象的数据值和数据对象的数据产生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与创建数据采集任务相关的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采集目标数据对象的描述信息、上报配置的描述信息和采集配置的描述信息;
所述第一响应消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创建的数据采集任务的任务标识ID、表示数据采集任务创建成功的信息、表示数据采集任务创建失败的信息、数据采集任务创建失败的原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目标数据对象的描述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采集目标数据对象的源标签、采集目标数据对象的上下文采集条件,采集目标数据对象的标签。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采集目标数据对象的源标签为采集目标信令流程标签或者是采集目标层标签;
或者,
所述采集目标数据对象的上下文采集条件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采集条件和上下文对象标签,其中,所述采集条件包括:上报携带指示和/或上报过滤指示;
或者,
所述采集目标数据对象的标签为:信令流程中的消息标签或目标层中的数据标签。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报配置的描述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上报触发事件标识、上报周期、上报有效时间、上报目的标识。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配置的描述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终端UE采样率,时间采样率。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目标节点发送采集结果,包括:
通过数据分发协议向所述目标节点发送采集结果。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分发协议为消息队列遥测传输MQTT协议或者Kafka协议;
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任务ID确定为上报目的标识。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分发协议为超文本传输HTTP协议;
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目标节点的标识确定为上报目的标识。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中包含与创建数据采集任务相关的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目标节点接收第二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二请求消息中包含:与更新数据采集任务相关的信息;
向所述目标节点发送用于响应所述第二请求消息的第二响应消息。


15.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中包含与创建数据采集任务相关的信息或与更新数据采集任务相关的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目标节点接收第三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三请求消息中包含:与取消数据采集任务相关的信息;
向所述目标节点发送用于响应所述第三请求消息的第三响应消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更新数据采集任务相关的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数据采集任务的任务ID、新的采集数据目标对象的描述信息、新的上报配置的描述信息、新的采集配置的描述信息;
所述第一响应消息或第二响应消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表示数据采集任务更新成功的信息、表示数据采集任务更新失败的信息、数据采集任务更新失败的原因。


17.根据权利要求1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取消数据采集任务相关的信息包括:数据采集任务的任务ID;
所述第一响应消息或第三响应消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表示数据采集任务取消成功的信息、表示数据采集任务取消失败的信息、数据采集任务取消失败的原因。


18.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目标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向源节点发送第一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一请求消息中包含以下至少一项:与创建数据采集任务相关的信息、与更新数据采集任务相关的信息以及与取消数据采集任务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奇段然韩双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