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试验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994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温试验箱,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向低温试验箱中根据不同体积高度的建材注入不同体积混合制冷液时过于繁琐的问题,其技术要点是:一种低温试验箱,包括制冷箱体、盛装有蒸馏水的水箱以及盛装有冷冻液的液箱,所述水箱与液箱均设置有同所述制冷箱体内部连接的输送管以及输送泵,所述输送管在所述制冷箱体外均连接有节流阀,所述制冷箱体内还设置有用于调控制冷箱体内混合液体液面高度的调节组件。通过上述方案,实现了快速注入混合冷却液体至淹没建材,提高试样建材的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温试验箱
本技术涉及材料抗冻试验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低温试验箱。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材料种类更加繁多,为保证各类建筑材料在使用时各方面强度均达标,在使用前会对各类材料进行抽样,并进行各项数值的抗性检测试验。其中,针对建材的抗冻能力检测常采用低温试验箱进行,检测过程为将试样建材放置入低温试验箱中,并根据建材使用环境所能达到的最低温度利用蒸馏水与冷却液调配出合适的混合冷冻液,将混合冷冻液倒入低温试验箱中并使其淹没建材,后续在低温试验箱中进行冷冻静置,待一段时间后观察建材上是否出现裂纹即可。在上述操作过程中,由于不同建材的性质与使用环境不同,需要调配的混合冷冻液中蒸馏水与冷却液的比例不尽相同,进而每次检测均需单独配制,同时由于不同建材的体积大小不一,操作人员一次调配出在试验箱内能够刚好淹没建材的混合冷却液较为困难,往往需要多次调配,逐渐加入低温试验箱中,以避免混合冷却液过多而造成浪费。但这样的调配添加过程过于耗时,加之或许冷冻静置过程本身亦消耗时间,进而每个建材的检测耗时整体过长,效率过低,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快速配制、加入混合冷却液的低温试验箱。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低温试验箱,包括制冷箱体、盛装有蒸馏水的水箱以及盛装有冷冻液的液箱,所述水箱与液箱均设置有同所述制冷箱体内部连接的输送管以及输送泵,所述输送管在所述制冷箱体外均连接有节流阀,所述制冷箱体内还设置有用于调控制冷箱体内混合液体液面高度的调节组件。<br>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向箱体内加入混合冷冻液时,可通过输送泵将蒸馏水与冷冻液同时加入箱体内,并借助节流阀根据不同建材的需要控制两者同步进入箱体的流量比例,实现直接注入箱体内后即同时完成混合,减少配制时间,同时,在箱体内的调节组件作用下可使混合液体液面在上升至合适高度时即可停止注入,避免混合液体配制过多造成浪费,同时避免需要多次配制混合液体直至淹没建材,提高试样建材的检测效率。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升降设置在所述制冷箱体内的限高块、沿竖直方向活动设置在所述限高块下方的液面检测板、设置在所述输送管上的电磁阀以及设置在所述限高块底面并与所述电磁阀电路控制连接的控制开关,所述限高块连接有用于固定所述限高块的定位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定位件将限高块固定在试样建材上方的合适高度后,在向箱体内注入两类液体进行混合时,液面检测板在跟随液面上升的同时将率先抵接并触发限高块底面的控制开关,进而触发电磁阀实现关闭输送两种液体的输送管,实现停止向箱体内继续增加混合冷却液,避免浪费的同时无需定量快速准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制冷箱体竖直设置有滑动杆,所述限高块以及所述液面检测板均滑动套设在所述滑动杆上,所述定位件为沿水平方向螺纹连接在所述限高块一侧的抵接螺栓,所述抵接螺栓处于所述限高块内的一端与所述滑动杆抵紧时,所述限高块位置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滑动杆实现限高块与液面检测板在竖直方向上的升降滑动安装,并通过抵接螺栓实现在需要时固定限高块的位置,进而实现定位液面的最终高度。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液面检测板顶面竖直设置有触发柱,所述触发柱处于所述控制开关下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面检测板上的触发柱可使液面检测板上升至所规定的高度时,仍与控制开关具有一定距离,进而防止液体进入控制开关内造成短路,使使用过程更加安全稳定。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触发柱上滑动套设有用于安全板,所述安全板顶面竖直设置有警报柱,所述滑动块底面还设置有接触开关,所述接触开关在所述制冷箱体外连接有报警器,所述警报柱在竖直方向上高度小于所述触发柱。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控制开关与电磁阀的连接出现问题时,液面在触发柱抵接控制开关后,液面将仍继续上升,此时由于液面检测板无法上升,上升到液面检测板上方的液面将托起安全板,最终使安全板上的警报柱触发报警器使操作人员知晓问题的发生,避免在问题发生后仍持续向箱体内持续注入混合冷却液。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液面检测板与所述安全板均采用轻质悬浮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液面检测板与安全板可持续漂浮于液面上方,实现控制液面高度。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制冷箱体底部连接有用于排出所述制冷箱体内混合冷冻液的排液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最终排液过程可更加方便快捷,提高更换冷却液的效率。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再根据建材性质与体积设定好节流阀流量与液面最终高度后即可实现自动注入混合冷却液,无需人工重复配制调节,提高检测效率;(2)设置额外安全措施,在问题出现后可及时提醒操作人员,使用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实施例中限高块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制冷箱体;2、水箱;3、液箱;4、输送管;5、输送泵;6、节流阀;7、排液管;8、限高块;9、液面检测板;10、电磁阀;11、控制开关;12、滑动杆;13、抵接螺栓;14、触发柱;15、安全板;16、警报柱;17、接触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低温试验箱,包括制冷箱体1、盛装有蒸馏水的水箱2以及盛装有冷冻液的液箱3,水箱2与液箱3均设置有同制冷箱体1内部连接的输送管4以及输送泵5,输送管4在制冷箱体1外均连接有节流阀6,制冷箱体1内还设置有用于规定制冷箱体1内混合液体液面高度的调节组件。此外,在制冷想底部连接有用于排出制冷箱体1内混合冷冻液的排液管7。参照图1与图2,调节组件包括升降设置在所述制冷箱体1内的限高块8、沿竖直方向活动设置在限高块8下方的液面检测板9、设置在输送管4上的电磁阀10以及设置在限高块8底面并与电磁阀10电路控制连接的控制开关11(见图3),限高块8在制冷箱体1内还连接有用于固定限高块8的定位件。其中,液面检测板9选用可漂浮在混合冷却液上的轻质悬浮板,如泡沫板等。参照图2,为实现安装限高块8以及液面检测板9,制冷箱体1内竖直设置有截面呈方形的滑动杆12,限高块8以及液面检测板9均滑动套设在滑动杆12上,定位件为沿水平方向螺纹连接在限高块8一侧的抵接螺栓13,当抵接螺栓13螺纹插接在限高块8内的一端与滑动杆12抵紧时,限高块8位置得到固定。此外,液面检测板9顶面竖直一体设置有触发柱14,触发柱14处于控制开关11的正下方。借助触发柱14可使液面检测板9上升至所规定的高度时,仍与控制开关11具有一定距离,进而防止液体进入控制开关11内造成短路,使使用过程更加安全稳定。参照图2与图3,同时,在触发柱14上滑动套设有同样采用轻质悬浮板的安全板15,安全板15顶面竖直一体设置有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小于触发柱14的警报柱16,滑动块底面还设置有处于警报柱16正上方的接触开关17,接触开关17在制冷箱体1外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温试验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箱体(1)、盛装有蒸馏水的水箱(2)以及盛装有冷冻液的液箱(3),所述水箱(2)与液箱(3)均设置有同所述制冷箱体(1)内部连接的输送管(4)以及输送泵(5),所述输送管(4)在所述制冷箱体(1)外均连接有节流阀(6),所述制冷箱体(1)内还设置有用于调控制冷箱体(1)内混合液体液面高度的调节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温试验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箱体(1)、盛装有蒸馏水的水箱(2)以及盛装有冷冻液的液箱(3),所述水箱(2)与液箱(3)均设置有同所述制冷箱体(1)内部连接的输送管(4)以及输送泵(5),所述输送管(4)在所述制冷箱体(1)外均连接有节流阀(6),所述制冷箱体(1)内还设置有用于调控制冷箱体(1)内混合液体液面高度的调节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升降设置在所述制冷箱体(1)内的限高块(8)、沿竖直方向活动设置在所述限高块(8)下方的液面检测板(9)、设置在所述输送管(4)上的电磁阀(10)以及设置在所述限高块(8)底面并与所述电磁阀(10)电路控制连接的控制开关(11),所述限高块(8)连接有用于固定所述限高块(8)的定位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温试验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箱体(1)竖直设置有滑动杆(12),所述限高块(8)以及所述液面检测板(9)均滑动套设在所述滑动杆(12)上,所述定位件为沿水平方向螺纹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振华郑鑫黄正国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弘泰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