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88958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6
本公开涉及一种监测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对可见光图像进行目标区域识别,获得目标对象所在的第一区域以及预设部位所在的第二区域;根据第一区域的尺寸以及第一区域在红外图像中对应的第三区域,对目标对象进行活体检测,获得活体检测结果;在活体检测结果为活体时,对第一区域进行身份识别,获得身份信息,并对第二区域在红外图像中对应的第四区域进行温度检测,获得温度信息;在温度信息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根据身份信息生成第一预警信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监测方法,可基于红外图像进行活体检测和温度检测,可快速检测图像中目标对象的体温,提高体温检测的效率,适用于人流量较大的场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监测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视觉
,尤其涉及一种监测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在呼吸道类病毒疫情防控中,早发现,早隔离是最原始且极为有效措施。早发现代指采用医学诊测手段尽早发现可疑人员,其中可包括体温检测。早隔离代指减小病毒携带患者与他人接触,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其中可包括无接触式体温检测,带口罩等措施。在相关技术中,可通过体温计、热成像图等方式进行体温检测,但体检检测过程繁琐,难以适应人流量较大的场所,且检测到具有发热症状的疑似病例时,难以核实疑似病例的身份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提出了一种监测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监测方法,包括:对监测区域的可见光图像进行目标区域识别,获得所述可见光图像中目标对象所在的第一区域以及所述目标对象的预设部位所在的第二区域;根据所述第一区域的尺寸信息,以及所述第一区域在所述监测区域的红外图像中对应的第三区域,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活体检测,获得活体检测结果;在活体检测结果为活体的情况下,对所述第一区域进行身份识别处理,获得所述目标对象的身份信息,并对所述第二区域在所述红外图像中对应的第四区域进行温度检测处理,获得所述目标对象的温度信息;在所述温度信息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目标对象及其身份信息生成第一预警信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监测方法,可基于红外图像进行活体检测和温度检测,可快速检测图像中目标对象的体温,提高体温检测的效率,适用于人流量较大的场所。且可通过可见光图像识别目标对象的身份信息,有助于确定疑似病例的身份信息,提高防疫效率。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第一区域的尺寸信息,以及所述第一区域在所述红外图像中对应的第三区域,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活体检测,获得活体检测结果,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区域的尺寸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与获取所述可见光图像的图像获取装置之间的距离;根据所述距离,确定活体检测策略;根据所述第一区域在可见光图像中的位置,在所述红外图像中确定所述第三区域的位置;根据所述活体检测策略,对红外图像中的各所述第三区域进行活体检测处理,获得所述活体检测结果。通过这种方式,可通过第一区域的尺寸确定活体检测策略,并基于活体检测策略进行活体检测,可利用等温分析提升在远红外图像中的活体检测精确度。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距离,确定活体检测策略,包括以下中的一种:在所述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距离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活体检测策略确定为基于人体形态的活体检测策略;在所述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二距离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一距离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活体检测策略确定为基于头颈形态的活体检测策略;在所述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距离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活体检测策略确定为基于面部形态的活体检测策略。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活体检测策略,对所述第三区域进行活体检测处理,获得所述活体检测结果,包括:根据所述活体检测策略,对所述第三区域进行形态检测处理,获得形态检测结果;在所述形态检测结果为活体形态的情况下,对所述第三区域中的面部区域进行等温分析处理,获得等温分析结果;根据所述活体检测策略,确定形态检测结果的第一权重和所述等温分析结果的第二权重;根据所述第一权重、所述第二权重、所述形态检测结果和所述等温分析结果,确定所述活体检测结果。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活体检测结果为活体的情况下,检测所述第一区域内是否包括预设目标,获得所述第一检测结果,其中,所述预设目标包括对面部的部分区域进行遮挡的物品,在活体检测结果为活体的情况下,对所述第一区域进行身份识别处理,获得所述目标对象的身份信息,包括:在活体检测结果为活体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检测结果,对所述第一区域进行身份识别处理,获得所述目标对象的身份信息。通过这种方式,可根据是否存在预设目标来选择身份识别方法,可提升身份识别的准确度。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检测所述第一区域内是否包括预设目标,获得所述第一检测结果,包括:对所述第一区域中的面部区域进行检测处理,确定所述面部区域的特征缺失结果;在所述特征缺失结果为预设特征缺失的情况下,检测所述面部区域内是否包括预设目标,获得所述第一检测结果。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第一检测结果,对所述第一区域进行身份识别处理,获得所述目标对象的身份信息,包括以下中的一种:在所述第一检测结果为不存在所述预设目标的情况下,对所述第一区域中的面部区域进行第一身份识别处理,获得所述目标对象的身份信息;在所述第一检测结果为存在所述预设目标的情况下,对所述第一区域中的面部区域进行第二身份识别处理,获得所述目标对象的身份信息,其中,所述第二身份识别处理中面部的未遮挡区域的特征的权重大于第一身份识别处理中对应区域的特征的权重。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检测结果为不存在所述预设目标的情况下,生成第二预警信息。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目标对象的性别信息;根据所述性别信息,确定所述预设温度阈值。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第一区域或所述第三区域的位置信息、所述目标对象的温度信息和所述目标对象的身份信息,与所述可见光图像和/或红外图像进行叠加处理,获得检测图像。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监测系统,包括:可见光图像获取组件、红外图像获取组件、处理组件,所述处理组件用于:对可见光图像获取组件获取的监测区域的可见光图像进行目标区域识别,获得所述可见光图像中目标对象所在的第一区域以及所述目标对象的预设部位所在的第二区域;根据所述第一区域的尺寸信息,以及所述第一区域在红外图像获取组件获取的红外图像中对应的第三区域,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活体检测,获得活体检测结果;在活体检测结果为活体的情况下,对所述第一区域进行身份识别处理,获得所述目标对象的身份信息,并对所述第二区域在所述红外图像中对应的第四区域进行温度检测处理,获得所述目标对象的温度信息;在所述温度信息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目标对象及其身份信息生成第一预警信息。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组件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区域的尺寸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与获取所述可见光图像的图像获取装置之间的距离;根据所述距离,确定活体检测策略;根据所述第一区域在可见光图像中的位置,在所述红外图像中确定所述第三区域的位置;根据所述活体检测策略,对红外图像中的各所述第三区域进行活体检测处理,获得所述活体检测结果。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组件进一步用于:在所述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距离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活体检测策略确定为基于人体形态的活体检测策略;或者在所述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二距离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一距离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活体检测策略确定为基于头颈形态的活体检测策略;或者在所述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距离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活体检测策略确定为基于面部形态的活体检测策略。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对监测区域的可见光图像进行目标区域识别,获得所述可见光图像中目标对象所在的第一区域以及所述目标对象的预设部位所在的第二区域;/n根据所述第一区域的尺寸信息,以及所述第一区域在所述监测区域的红外图像中对应的第三区域,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活体检测,获得活体检测结果;/n在活体检测结果为活体的情况下,对所述第一区域进行身份识别处理,获得所述目标对象的身份信息,并对所述第二区域在所述红外图像中对应的第四区域进行温度检测处理,获得所述目标对象的温度信息;/n在所述温度信息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目标对象及其身份信息生成第一预警信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监测区域的可见光图像进行目标区域识别,获得所述可见光图像中目标对象所在的第一区域以及所述目标对象的预设部位所在的第二区域;
根据所述第一区域的尺寸信息,以及所述第一区域在所述监测区域的红外图像中对应的第三区域,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活体检测,获得活体检测结果;
在活体检测结果为活体的情况下,对所述第一区域进行身份识别处理,获得所述目标对象的身份信息,并对所述第二区域在所述红外图像中对应的第四区域进行温度检测处理,获得所述目标对象的温度信息;
在所述温度信息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目标对象及其身份信息生成第一预警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区域的尺寸信息,以及所述第一区域在所述红外图像中对应的第三区域,对所述目标对象进行活体检测,获得活体检测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区域的尺寸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对象与获取所述可见光图像的图像获取装置之间的距离;
根据所述距离,确定活体检测策略;
根据所述第一区域在可见光图像中的位置,在所述红外图像中确定所述第三区域的位置;
根据所述活体检测策略,对红外图像中的各所述第三区域进行活体检测处理,获得所述活体检测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距离,确定活体检测策略,包括以下中的一种:
在所述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距离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活体检测策略确定为基于人体形态的活体检测策略;
在所述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二距离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一距离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活体检测策略确定为基于头颈形态的活体检测策略;
在所述距离小于所述第二距离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活体检测策略确定为基于面部形态的活体检测策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活体检测策略,对所述第三区域进行活体检测处理,获得所述活体检测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活体检测策略,对所述第三区域进行形态检测处理,获得形态检测结果;
在所述形态检测结果为活体形态的情况下,对所述第三区域中的面部区域进行等温分析处理,获得等温分析结果;
根据所述活体检测策略,确定形态检测结果的第一权重和所述等温分析结果的第二权重;
根据所述第一权重、所述第二权重、所述形态检测结果和所述等温分析结果,确定所述活体检测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活体检测结果为活体的情况下,检测所述第一区域内是否包括预设目标,获得所述第一检测结果,其中,所述预设目标包括对面部的部分区域进行遮挡的物品,
在活体检测结果为活体的情况下,对所述第一区域进行身份识别处理,获得所述目标对象的身份信息,包括:
在活体检测结果为活体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检测结果,对所述第一区域进行身份识别处理,获得所述目标对象的身份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所述第一区域内是否包括预设目标,获得所述第一检测结果,包括:
对所述第一区域中的面部区域进行检测处理,确定所述面部区域的特征缺失结果;
在所述特征缺失结果为预设特征缺失的情况下,检测所述面部区域内是否包括预设目标,获得所述第一检测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检测结果,对所述第一区域进行身份识别处理,获得所述目标对象的身份信息,包括以下中的一种:
在所述第一检测结果为不存在所述预设目标的情况下,对所述第一区域中的面部区域进行第一身份识别处理,获得所述目标对象的身份信息;
在所述第一检测结果为存在所述预设目标的情况下,对所述第一区域中的面部区域进行第二身份识别处理,获得所述目标对象的身份信息,其中,所述第二身份识别处理中面部的未遮挡区域的特征的权重大于第一身份识别处理中对应区域的特征的权重。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检测结果为不存在所述预设目标的情况下,生成第二预警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区域或所述第三区域的位置信息、所述目标对象的温度信息和所述目标对象的身份信息,与所述可见光图像和/或红外图像进行叠加处理,获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志军李若岱罗彬田士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商汤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