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体器官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8669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体器官固定装置,包括互相连接的夹持部和安装部;所述夹持部包括第一弹性夹片和第二弹性夹片,两者的底端分别连接在安装部的一端两侧,两者的顶端相向弯折并呈弧型;所述第一弹性夹片位于第二弹性夹片面向安装部的一侧,两者之间留有为第一弹性夹片弹性形变让位的间隙;所述安装部的另一端形成有供冲击波治疗装置配合的安装腔,安装腔形成有供冲击波穿过的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用于冲击波治疗过程中夹持人体器官,通过第一弹性夹片和第二弹性夹片夹持人体器官实现人体器官长时间限位固定,节省人力,并且保证稳定、高效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体器官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指一种人体器官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体外冲击波是由电子水压装置、电磁装置、气动发射体等产生的一种机械波,可在固体和液体物质以及人体组织中发挥作用,能促进骨折断端、骨缺损区和骨坏死区骨细胞的增生,成为近年来骨科领域崭新的非侵入性治疗方法,在治疗肩周炎、网球肘、骨折不连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跟痛症等顽固性骨软组织疾病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治疗效果。临床证明,体外冲击波可以促进新的血管生成,对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D)有明显疗效。在体外微量冲击波的作用下对人体进行物理治疗;其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不产生依赖性,只在冲击部位产生轻微的疼痛,属于科学可靠的高新技术物理疗法。但是现有技术中治疗过程是通过手持来实现阴茎的固定,而长时间手持比较费力,容易因手酸而产生晃动、移位,导致治疗效果受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体器官固定装置,实现冲击波治疗过程中人体器官的限位固定,以保证稳定、高效的治疗效果。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人体器官固定装置,包括互相连接的夹持部和安装部;所述夹持部包括第一弹性夹片和第二弹性夹片,两者的底端分别连接在安装部的一端两侧,两者的顶端相向弯折并呈弧型;所述第一弹性夹片位于第二弹性夹片面向安装部的一侧,两者之间留有为第一弹性夹片弹性形变让位的间隙;所述安装部的另一端形成有供冲击波治疗装置配合的安装腔,安装腔形成有供冲击波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一弹性夹片的顶端沿其底端向顶端的方向呈逐渐变薄的趋势。所述第一弹性夹片的顶端两侧均形成有倒圆角。所述第一弹性夹片和第二弹性夹片与安装部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加强筋。所述第一弹性夹片面向第二弹性夹片的一面设置有防滑结构。所述防滑结构为防滑纹。所述安装腔的侧壁凸出形成有一圈定位筋条。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可以用于冲击波治疗过程中夹持人体器官,通过第一弹性夹片和第二弹性夹片夹持人体器官实现人体器官长时间限位固定,节省人力,并且保证稳定、高效的治疗效果。此外,第一弹性夹片顶端厚度渐薄、倒圆角、防滑结构的设置,则进一步提升本技术的使用安全性和患者体验,降低受伤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侧视图;图5为图2中A-A向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使用效果图;附图标号说明:阴茎10;间隙20;冲击波治疗装置30;夹持部1;第一弹性夹片11;倒圆角111;防滑纹112;第二弹性夹片12;加强筋13;安装部2;安装腔21;通孔22;定位筋条23。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参考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为一种人体器官固定装置,主要用于冲击波治疗ED时阴茎10的固定,其主要结构包括互相连接的夹持部1和安装部2。上述夹持部1包括第一弹性夹片11和第二弹性夹片12,两者的底端分别连接在安装部2的一端两侧,两者的顶端相向弯折并呈弧型;上述第一弹性夹片11位于第二弹性夹片12面向安装部2的一侧,两者之间留有为第一弹性夹片11弹性形变让位的间隙20。上述安装部2的另一端形成有供冲击波治疗装置30配合的安装腔21,安装腔21形成有供冲击波穿过的通孔22,使得安装腔21贯穿安装部2的两端。上述第一弹性夹片11的顶端沿其底端向顶端的方向呈逐渐变薄的趋势,使得本技术在使用时第一弹性夹片11被撑开形变后,第一弹性夹片11的顶端更容易贴紧第二弹性夹片12的内侧,实现从第一弹性夹片11的顶端到第二弹性夹片12内侧的平滑过渡,避免第一弹性夹片11的顶端与第二弹性夹片12内侧形成台阶而膈伤人体器官。上述第一弹性夹片11的顶端两侧均形成有倒圆角111,实现第一弹性夹片11顶端两侧的圆滑过渡,以避免位于内侧的第一弹性夹片11在夹持人体器官时其顶端刮损、刺伤人体器官,提高患者使用时的舒适程度。上述第一弹性夹片11和第二弹性夹片12与安装部2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加强筋13,以提高产品的强度和延长使用寿命。上述第一弹性夹片11面向第二弹性夹片12的一面设置有防滑结构,以保证第一弹性夹片11被撑开后与第二弹性夹片12接触时的限位配合,避免滑动,保证第一弹性夹片11对人体器官的夹持效果。上述防滑结构为防滑纹112。上述安装腔21的侧壁凸出形成有一圈定位筋条23,以保证冲击波治疗装置30安装的稳固性。参考图6所示,将本技术应用于冲击波治疗ED时固定阴茎10,第一弹性夹片11被阴茎10撑开并贴附在第二弹性夹片12的内侧,第二弹性夹片12防止第一弹性夹片11形变过度,并提供反向作用力与第一弹性夹片11配合夹持住阴茎10,而安装部2安装在冲击波治疗装置30上。此时无需在手持阴茎10配合治疗,可以保证阴茎10长时间的限位配合,不发生偏移。理论上,本技术不仅适用于阴茎10固定,在必要的场景上可用于任意管状、柱状人体器官的限位固定。通过上述结构,本技术可以用于冲击波治疗过程中夹持人体器官,通过第一弹性夹片11和第二弹性夹片12夹持人体器官实现人体器官长时间限位固定,节省人力,并且保证稳定、高效的治疗效果。此外,第一弹性夹片11顶端厚度渐薄、倒圆角111、防滑结构的设置,则进一步提升本技术的使用安全性和患者体验,降低受伤风险。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技术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技术的专利范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体器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互相连接的夹持部和安装部;所述夹持部包括第一弹性夹片和第二弹性夹片,两者的底端分别连接在安装部的一端两侧,两者的顶端相向弯折并呈弧型;所述第一弹性夹片位于第二弹性夹片面向安装部的一侧,两者之间留有为第一弹性夹片弹性形变让位的间隙;所述安装部的另一端形成有供冲击波治疗装置配合的安装腔,安装腔形成有供冲击波穿过的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体器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互相连接的夹持部和安装部;所述夹持部包括第一弹性夹片和第二弹性夹片,两者的底端分别连接在安装部的一端两侧,两者的顶端相向弯折并呈弧型;所述第一弹性夹片位于第二弹性夹片面向安装部的一侧,两者之间留有为第一弹性夹片弹性形变让位的间隙;所述安装部的另一端形成有供冲击波治疗装置配合的安装腔,安装腔形成有供冲击波穿过的通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体器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夹片的顶端沿其底端向顶端的方向呈逐渐变薄的趋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体器官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新建陈志伟洪书伟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承翔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