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鼻腔滴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8645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鼻腔滴药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鼻腔滴药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滴鼻装置不方便携带的缺点,包括药剂瓶和刻度管,药剂瓶的顶部配合有顶塞,药剂瓶的底部连通有连接斗,连接斗的下端连通有度量阀,刻度管的上端与度量阀连通,且刻度管的下端连通有滴药阀,滴药阀的下侧连通有滴管,刻度管的上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鼻腔滴药装置
本技术涉及鼻腔滴药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鼻腔滴药装置。
技术介绍
为治疗鼻腔、鼻窦、鼻咽部等病变,起到收缩黏膜、减轻阻止水肿、消除粘膜炎症或过敏、改善通气的作用,临床上会采用滴鼻法治疗,即将药物通过鼻腔滴入患处。滴鼻时,取仰卧位,肩下垫枕,或将头悬于床缘外,使头向后仰伸,前鼻孔朝上,使鼻腔低于口咽部,将药物经鼻腔滴入。操作时,一般采用滴管吸取药水进行滴鼻,这样一来,不仅滴管容易污染药水,而且患者出门时不方便携带,另外,患者自己也难以控制药水的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滴鼻装置不方便携带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携式鼻腔滴药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便携式鼻腔滴药装置,包括药剂瓶和刻度管,所述药剂瓶的顶部配合有顶塞,且药剂瓶的底部连通有连接斗,所述连接斗的下端连通有度量阀,所述刻度管的上端与度量阀连通,且刻度管的下端连通有滴药阀,所述滴药阀的下侧连通有滴管,所述刻度管的上端处连通有通气管。优选的,所述滴药阀的结构与度量阀相同。优选的,所述度量阀包括阀体、阀芯和转杆,所述阀体的上侧设有与连接斗连通的连通孔,所述阀体的下侧设置有与刻度管连通的连通孔,所述阀芯转动配合在阀体中,且阀体上沿径向设置有与上下两个连通孔相配合的阀孔。优选的,所述滴管的内径自上而下逐渐减小,且滴管的材质为医用硅胶。优选的,所述连接斗的外侧设置有连接部,且连接部上螺纹配合有保护盖。优选的,所述通气管呈L型结构,且通气管的竖直段开口向上,并且通气管开口端设置有通气管头,通气管头内塞有通气管塞。优选的,所述通气管塞通过连接带与通气管头连接。优选的,所述药剂瓶的内部设置有辐条状的搅拌内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将药剂瓶和滴管组装起来,并在其间设置了阀门,滴管无需伸入药瓶中,防止污染药剂,也使得药剂方便携带。2、在药剂瓶和滴管之间设置了刻度管,可先通过刻度管度量药剂,再滴入鼻腔,方便患者控制药水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便携式鼻腔滴药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便携式鼻腔滴药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便携式鼻腔滴药装置的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便携式鼻腔滴药装置的度量阀结构示意图。图中:1药剂瓶、2顶塞、3连接斗、4度量阀、41阀体、42阀芯、43阀孔、44转杆、5刻度管、6滴药阀、7滴管、8连接部、9保护盖、10通气管、11通气管头、12通气管塞、13搅拌内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4,便携式鼻腔滴药装置,包括药剂瓶1和刻度管5,药剂瓶1的顶部配合有顶塞2,药剂瓶1的底部一体设置有与其连通的连接斗3,连接斗3的下端一体设置有与其连通的有度量阀4,刻度管5的上端与度量阀4连通,且刻度管5的下端一体设置有与其连通的滴药阀6,滴药阀6的下侧热熔连接有滴管7,刻度管5的上端处一体设置有与其连通的通气管10。其中,滴药阀6的结构与度量阀4相同,度量阀4包括阀体41、阀芯42和转杆44,阀体41的上侧设有与连接斗3连通的连通孔,阀体41的下侧设置有与刻度管5连通的连通孔,阀芯42转动配合在阀体41中,且阀体41上沿径向设置有与上下两个连通孔相配合的阀孔43,滴管7的内径自上而下逐渐减小,且滴管7的材质为医用硅胶。灌装药水时,将顶塞2拔出,将药水灌入药剂瓶1中,再将顶塞2塞入药剂瓶1中,即可携带该装置出门。度量药水时,将滴药阀6关闭(阀孔43与滴药阀6上下的连通孔错开即为关闭),将度量阀4打开(阀孔43与度量阀4上下的连通孔连通即为打开),通气管10使刻度管5与外界连通,药剂瓶1内的药水能够流入刻度管5中,量出一次使用的药液后,关闭度量阀4。进行滴鼻时,取仰卧位,肩下垫枕,或将头悬于床缘外,使头向后仰伸,前鼻孔朝上,使鼻腔低于口咽部,将滴管7伸入鼻腔,打开滴药阀6,使药水滴入鼻腔即可,滴鼻后,关闭滴药阀6。进一步地,连接斗3的外侧设置有连接部8,且连接部8上螺纹配合有保护盖9,可保护滴管7免受外部污染。进一步地,通气管10呈L型结构,且通气管10的竖直段开口向上,并且通气管10开口端设置有通气管头11,通气管头11内塞有通气管塞12,在度量以及滴鼻时,将通气管塞12拔出,使刻度管5与外部连通,在装置使用后,可将通气管塞12塞入通气管头11,使得刻度管5内部免受污染,为了防止通气管塞12丢失,通气管塞12通过连接带与通气管头11连接。进一步地,药剂瓶1的内部设置有辐条状的搅拌内件13,在需要溶解或混合药剂时,将药剂倒入药剂瓶1内部,塞上顶塞2后,可摇晃装置,药剂瓶1内容物与搅拌内件13发生碰撞,有利于溶解和充分混合。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便携式鼻腔滴药装置,包括药剂瓶(1)和刻度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瓶(1)的顶部配合有顶塞(2),且药剂瓶(1)的底部连通有连接斗(3),所述连接斗(3)的下端连通有度量阀(4),所述刻度管(5)的上端与度量阀(4)连通,且刻度管(5)的下端连通有滴药阀(6),所述滴药阀(6)的下侧连通有滴管(7),所述刻度管(5)的上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便携式鼻腔滴药装置,包括药剂瓶(1)和刻度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瓶(1)的顶部配合有顶塞(2),且药剂瓶(1)的底部连通有连接斗(3),所述连接斗(3)的下端连通有度量阀(4),所述刻度管(5)的上端与度量阀(4)连通,且刻度管(5)的下端连通有滴药阀(6),所述滴药阀(6)的下侧连通有滴管(7),所述刻度管(5)的上端处连通有通气管(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鼻腔滴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滴药阀(6)的结构与度量阀(4)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鼻腔滴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度量阀(4)包括阀体(41)、阀芯(42)和转杆(44),所述阀体(41)的上侧设有与连接斗(3)连通的连通孔,所述阀体(41)的下侧设置有与刻度管(5)连通的连通孔,所述阀芯(42)转动配合在阀体(41)中,且阀体(41)上沿径向设置有与上下两个连通孔相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莉傅云春
申请(专利权)人:溧阳市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