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荷选择装置及自动熔融指数仪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8634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4
一种负荷选择装置及自动熔融指数仪,其中负荷选择装置包括砝码箱、叠放在砝码箱内的多个砝码,以及用于对砝码进行选取的插杆,砝码箱的底部设有箱口,相邻的砝码之间预留有供插杆水平插入的间隙,砝码箱的前板自上至下设有至少一列插孔,插孔与间隙一一对应,插杆从插孔插入到对应高度的所述间隙内,使得砝码箱内处于插杆下方的砝码可自由掉落,其余砝码则被插杆托起;砝码箱上还设有多个传感器,多个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插在砝码箱上位于不同高的插杆,每个传感器各对应有一个预设的试验负荷值。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控制插杆操作,能够快速选择并切换试验负荷;切换试验负荷后能够自动识别试验负荷值,无需人工输入;且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荷选择装置及自动熔融指数仪
本专利技术涉及熔体流动速率试验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负荷选择装置及自动熔融指数仪。
技术介绍
熔体流动速率是一个选择塑料加工材料和牌号的重要参考依据,能使选用的原材料更好地适应加工工艺的要求,使制品在成型的可靠性和质量方面有所提高。目前的熔体流动速率试验机,其在试验负荷选择方面一般依靠专人计算砝码质量,试验过程中需要人工进行输入试验所选取的砝码负荷。然而,这种靠人工进行计算和输入的操作方法,容易出错,从而影响了试验的准确性及试验效率。因此,现有技术的熔体流动速率试验机越来越不能适应科技的快速发展,不利于社会的不断进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负荷选择装置及自动熔融指数仪,以解决现有的熔体流动速率试验中,需通过人工计算进行砝码选取,以及人工输入所选取的砝码负荷到试验机,人工操作易出错,从而影响试验准确性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负荷选择装置,包括砝码箱、叠放在所述砝码箱内的多个砝码,以及用于对砝码进行选取的插杆,所述砝码箱的底部设有箱口,相邻的所述砝码之间预留有供所述插杆水平插入的间隙,所述砝码箱的前板自上至下设有至少一列插孔,且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的插孔与对应高度的间隙一一对应,所述插杆从所述插孔插入到对应高度的所述间隙内,使得砝码箱内处于插杆下方的砝码可自由掉落,其余砝码则被插杆托起;所述砝码箱上还设有多个传感器,多个所述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插在所述砝码箱上位于不同高的插杆,每个所述传感器各对应有一个预设的试验负荷值。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砝码的一侧有凸台,所述砝码的另一侧设有凹槽,所述凸台与所述凹槽相匹配,叠放的相邻砝码通过所述凸台插接所述凹槽内,以实现上下定位套连。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凸台和所述凹槽均围绕所述砝码的中心轴线设置,所述凸台位于所述砝码的顶面,所述凹槽位于所述砝码的底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砝码为圆形,圆形砝码的外周自上至下具有两个不同直径的外周面,所述间隙由直径较小的外周面在叠放的相邻砝码之间形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砝码箱的后板上设有与前板一一对应的相同插孔,所述插杆通过前板上的插孔插入后,经过砝码间的间隙可延伸并插入到后板上的插孔中。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插孔在砝码箱的前板设有两列,两列所述插孔中的每行插孔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且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的插孔与对应高度的间隙一一对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插杆为两根,两根所述插杆平行设置并固定在同一把手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砝码箱内设有竖向的安装支架,所有传感器自上至下依次固定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传感器为接近开关。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砝码箱的面板上位于插孔的侧面设有与预设的试验负荷值对应的负荷标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自动熔融指数仪,其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负荷选择装置,以及与所述负荷选择装置配合使用的升降机构,叠放的砝码由所述升降机构托起放入砝码箱中,当砝码箱上插入插杆,使得砝码箱内处于插杆下方的砝码可随所述升降机构的下降而自由掉落,其余砝码则被插杆托起。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自动熔融指数仪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负荷选择装置上的传感器相连,通过接收传感器的检测信号以获取负荷选择装置所选取的试验负荷值。本专利技术的负荷选择装置及自动熔融指数仪,其中负荷选择装置通过包括砝码箱、叠放在所述砝码箱内的多个砝码,以及用于对砝码进行选取的插杆,所述砝码箱的底部设有箱口,相邻的所述砝码之间预留有供所述插杆水平插入的间隙,所述砝码箱的前板自上至下设有至少一列插孔,且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的插孔与对应高度的间隙一一对应,所述插杆从所述插孔插入到对应高度的所述间隙内,使得砝码箱内处于插杆下方的砝码可自由掉落,其余砝码则被插杆托起;所述砝码箱上还设有多个传感器,多个所述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插在所述砝码箱上位于不同高的插杆,每个所述传感器各对应有一个预设的试验负荷值,使得其通过控制插杆操作,能够快速选择并切换试验负荷;切换试验负荷后能够自动识别试验负荷值,无需人工输入;同时,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负荷选择装置提供的一实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负荷选择装置的顶面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负荷选择装置的侧面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砝码的顶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砝码的底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砝码箱,2、前板,3、插杆,4、把手,5、后板,6、砝码,61、凸台,62、凹槽,7、传感器。本专利技术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较佳实施例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用语,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负荷选择装置,包括砝码箱1、叠放在所述砝码箱1内的多个砝码6,以及用于对砝码6进行选取的插杆3,所述砝码箱1的底部设有箱口,相邻的所述砝码6之间预留有供所述插杆3水平插入的间隙,所述砝码箱1的前板2自上至下设有至少一列插孔,且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的插孔与对应高度的间隙一一对应,根据实验需求,对砝码6的负荷进行选择时,将插杆3从所选取的插孔插入到对应高度的所述间隙内,砝码箱1内处于插杆3下方的砝码6可自由掉落,其余砝码6则被插杆3托起,可自由掉落的砝码6总和为选取的试验负荷;当不工作时,即插杆3未插入间隙时,叠放的砝码6由自动熔融指数仪的升降机构托起放入砝码箱1中,当工作时,即砝码箱1上插入插杆3,使得砝码箱1内处于插杆3下方的砝码6可随所述升降机构的下降而自由掉落,其余砝码6则被插杆3托起。砝码箱1上还设有多个传感器7,多个所述传感器7分别用于检测插在所述砝码箱1上位于不同高的插杆3,每个所述传感器7各对应有一个预设的试验负荷值,预设的试验负荷值为插杆3下方的砝码6总和。例如:插入砝码箱1的插杆3下方有三砝码6,质量别为0.875kg、0.96kg和1.64kg,砝码6质量总和为3.475kg。而在熔体流动速率试验中,砝码是压在活塞杆,通过活塞杆施压至试样,由于活塞杆是具有自重的,实际的试验负荷在计算时需要考虑活塞杆的自重,在一实例中,活塞杆自重为0.325kg,则实际的试验负荷为3.475kg+0.325kg=3.80kg。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砝码6的一侧有凸台61,所述砝码6的另一侧设有凹槽62,所述凸台61与所述凹槽62相匹配,叠放的相邻砝码6通过所述凸台61插接所述凹槽62内,以实现上下定位套连。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荷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砝码箱、叠放在所述砝码箱内的多个砝码,以及用于对砝码进行选取的插杆,所述砝码箱的底部设有箱口,相邻的所述砝码之间预留有供所述插杆水平插入的间隙,所述砝码箱的前板自上至下设有至少一列插孔,且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的插孔与对应高度的间隙一一对应,所述插杆从所述插孔插入到对应高度的所述间隙内,使得砝码箱内处于插杆下方的砝码可自由掉落,其余砝码则被插杆托起;所述砝码箱上还设有多个传感器,多个所述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插在所述砝码箱上位于不同高的插杆,每个所述传感器各对应有一个预设的试验负荷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荷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砝码箱、叠放在所述砝码箱内的多个砝码,以及用于对砝码进行选取的插杆,所述砝码箱的底部设有箱口,相邻的所述砝码之间预留有供所述插杆水平插入的间隙,所述砝码箱的前板自上至下设有至少一列插孔,且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的插孔与对应高度的间隙一一对应,所述插杆从所述插孔插入到对应高度的所述间隙内,使得砝码箱内处于插杆下方的砝码可自由掉落,其余砝码则被插杆托起;所述砝码箱上还设有多个传感器,多个所述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插在所述砝码箱上位于不同高的插杆,每个所述传感器各对应有一个预设的试验负荷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荷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砝码的一侧有凸台,所述砝码的另一侧设有凹槽,所述凸台与所述凹槽相匹配,叠放的相邻砝码通过所述凸台插接所述凹槽内,以实现上下定位套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荷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砝码为圆形,圆形砝码的外周自上至下具有两个不同直径的外周面,所述间隙由直径较小的外周面在叠放的相邻砝码之间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荷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砝码箱的后板上设有与前板一一对应的相同插孔,所述插杆通过前板上的插孔插入后,经过砝码间的间隙可延伸并插入到后板上的插孔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万测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