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载流条件下摩擦磨损试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实验测试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载流条件下摩擦磨损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载流摩擦磨损是指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不仅要进行一般的摩擦磨损,还有电流摩擦副参与的力的传动与承载等多因素耦合产生的磨损。在电流和摩擦磨损等因素耦合情况下产生的机械磨损和电流磨损的耦合效应下,摩擦磨损特性会变得更加复杂,带有载流摩擦副相关设备的使用寿命与稳定性成为了研究的热点。载流摩擦磨损涉及众多领域,如较为常见的电动机电刷系统、环保发电领域的风力发电系统、轨道交通系统中典型的回流系统、以及电力方面的输送系统等。具体来讲,比如在风力发电系统中使用的电力滑环就是典型的载流磨损,磨损形式较为复杂。电流、载荷与接触材料等因素的不同会造成其使用寿命和工作可靠性的较大差异,因此使用较为相似的模拟试验装置探索其合理的参数配比显得尤为重要。现有实验装置经济性与绿色性不是很高,比如在专利号201810898479.3的专利中,一次载流试验过程需要两只圆柱销共同作用,长期来看是一种对试验材料的浪费,环保性和经济性较弱。同样在专利号为201810898479.3的专利中,装置仅能进行滑动载流摩擦磨损试验,不能进行滚动载流摩擦磨损试验,功能单一。另外,现有实验装置大多安装操作繁琐、价格昂贵、以及载流全时接触的可靠性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稳定又安全的载流摩擦磨损试验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在试验装置易安装操作性、安全性、载流稳定性、绿色经济性、多功能性以及试验过程噪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载流条件下摩擦磨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28)、方管(11)、左支撑架、试样夹具(13)、圆柱销(16)、实验圆盘(17)、驱动装置、绝缘定位销(10)、轴承(18)、电源、绝缘盘(9)和右支撑架,由方管(11)组成的门型架与底板(28)垂直设置,门型架与底板(28)共同组成外部框架,左支撑架与底板(28)垂直设置并与之固定,左支撑架的上端固定在门型架上;试样夹具(13)固定在左支撑架上,圆柱销(16)通过螺钉与试样夹具(13)紧固;实验圆盘(17)的盘面与底板(28)平面相平行,实验圆盘(17)通过绝缘定位销(10)固定在驱动装置上,在实验圆盘(17)与驱动装置之间设置有绝缘盘(9),所述圆柱销(16)与实验圆盘(17)的上盘面边缘接触;所述轴承(18)的外圆面与实验圆盘(17)相切接触,实验圆盘(17)带动轴承(18)转动,轴承(18)固定在右支撑架上,所述右支撑架固定在底板(28)上;电源的正负极分别与试样夹具(13)和轴承(18)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流条件下摩擦磨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28)、方管(11)、左支撑架、试样夹具(13)、圆柱销(16)、实验圆盘(17)、驱动装置、绝缘定位销(10)、轴承(18)、电源、绝缘盘(9)和右支撑架,由方管(11)组成的门型架与底板(28)垂直设置,门型架与底板(28)共同组成外部框架,左支撑架与底板(28)垂直设置并与之固定,左支撑架的上端固定在门型架上;试样夹具(13)固定在左支撑架上,圆柱销(16)通过螺钉与试样夹具(13)紧固;实验圆盘(17)的盘面与底板(28)平面相平行,实验圆盘(17)通过绝缘定位销(10)固定在驱动装置上,在实验圆盘(17)与驱动装置之间设置有绝缘盘(9),所述圆柱销(16)与实验圆盘(17)的上盘面边缘接触;所述轴承(18)的外圆面与实验圆盘(17)相切接触,实验圆盘(17)带动轴承(18)转动,轴承(18)固定在右支撑架上,所述右支撑架固定在底板(28)上;电源的正负极分别与试样夹具(13)和轴承(1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流条件下摩擦磨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支撑架包括:磁座(26)、竖直螺杆(25)、水平螺杆(23)、直角架(24)、缓冲器(19)、绝缘垫片(21)、绝缘套(22)和绝缘板(27);磁座(26)通过磁力并相隔绝缘板(27)吸附于底板(28)上;竖直螺杆(25)下端与磁座(26)连接,竖直螺杆(25)安装于直角架(24)水平端;水平螺杆(23)上套有绝缘套(22),水平螺杆(23)穿过直角架(24)的左端面,直角架左端面的两侧分别通过螺母夹紧,螺母与直角架左端面之间设置有绝缘垫片(21),水平螺杆(23)左侧通过螺纹连接于缓冲器(1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载流条件下摩擦磨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器(19)包括双头螺柱(19-1)、圆柱滑块(19-2)、弹簧(19-3)、轴套(19-4)、限位螺钉(19-5)和螺母(19-6),双头螺柱(19-1)与圆柱滑块(19-2)相连接,双头螺柱(19-1)连接后伸出部分用螺母(19-6)将其与圆柱滑块(19-2)右端面紧固连接,双头螺柱(19-1)最右端仍有空余长度,将弹簧(19-3)左端扣入其中,弹簧(19-3)右端与通过螺纹旋合进入轴套(19-4)的水平螺杆(23)左端面紧靠;圆柱滑块(19-2)上设置有键槽,在轴套(19-4)上设置有限位孔,所述限位螺钉(19-5)穿过限位孔与键槽配合,起到限制圆柱滑块(19-2)运动的作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雪,赵欢,周元凯,彭明龙,刘志强,杜梦递,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