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毕兴杰专利>正文

鼻饲病人用舒适鼻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8611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鼻饲病人用舒适鼻氧装置,包括与鼻头下部贴合呈弧形的安装座体,安装座体的弧形内侧设置有与病人其中之一鼻孔对应的插鼻管,安装座体的弧形内侧还设有与病人另一鼻孔对应的鼻饲管卡接槽,所述安装座体内对应所述鼻饲管卡接槽的一侧设置为实心结构,安装座体远离插鼻管的一端设置有与挂耳管连接的挂耳连接孔;安装座体靠近插鼻管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单鼻输氧管连接的输氧连接孔,输氧连接孔与插鼻管连通;使用过程中,单鼻输氧管与鼻饲管使用互不干扰,使用一段时间后,还可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翻转180°,使得所述单鼻输氧管与所述鼻饲管的位置调换,可以适用于不同的病人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鼻饲病人用舒适鼻氧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鼻氧管,尤其涉及一种鼻饲病人用舒适鼻氧装置。
技术介绍
临床上对于不能从口进食的病人来说,通常采用鼻饲法,其是将导管经鼻腔插入病人胃内,通过导管向病人体内注入流体食物、水或者药物等,以保持患者的正常营养供给,对于诸多的重症患者来说,需要长时间(如数小时或数十小时)通过鼻饲管向胃内注射营养物质,以保证病人康复。对于临床上需要进行给氧治疗的患者来说,通常采用氧疗法,通过采用鼻氧管让患者吸入高浓度的氧气,以增加患者血液和组织中的溶解氧,达到对疾病治疗的目的。对于长期不能从口进食的病人来说,鼻饲管要保留数日或数十日,鼻饲管会占用病人的一个鼻腔,而对于氧疗来说,需要将氧疗鼻塞的出气管插入病人的鼻腔中,保证病人吸入足够量的氧气,达到对病人的治疗目的。对于需要同时使用鼻饲管与鼻氧管的患者来说,普通的鼻氧管将鼻塞插入鼻子后将连接管绕过病人的双耳进行固定,而鼻饲管主要利用医用胶布将鼻饲管粘贴到鼻翼上用于固定,对于患者来说,使用起来不仅不方便,而且使用很不舒服。另外,普通的鼻氧管均为双鼻的,参见图9,供氧时需要将两个鼻塞同时插入至鼻腔内,导致无法同时使用鼻饲管,造成使用上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舒服的鼻饲病人用舒适鼻氧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鼻饲病人用舒适鼻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鼻头下部贴合呈弧形的安装座体,所述安装座体的弧形内侧设置有与病人其中之一鼻孔对应的插鼻管,所述安装座体的弧形内侧还设有与病人另一鼻孔对应的鼻饲管卡接槽,所述安装座体内对应所述鼻饲管卡接槽的一侧设置为实心结构,所述安装座体远离所述插鼻管的一端设置有与挂耳管连接的挂耳连接孔,所述安装座体靠近所述插鼻管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单鼻输氧管连接的输氧连接孔,所述输氧连接孔与所述插鼻管连通;所述安装座体的顶部贯穿实心结构设置有托板插接孔,所述托板插接孔内可拆卸安装有抵靠在鼻头下的鼻托板。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鼻饲管卡接槽包括与鼻饲管外径配合的饲管圆槽,所述饲管圆槽的顶部外侧设置有用于卡住所述鼻饲管的饲管卡接口,所述饲管卡接口外侧设置有饲管卡接锥面,所述鼻饲管穿过所述饲管卡接口安装在所述饲管圆槽内。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鼻饲管的外径不小于所述饲管圆槽的直径。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鼻托板的底端设置有插接柱,所述插接柱插接安装在所述托板插接孔内。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鼻托板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体的顶部或者所述安装座体的底部。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鼻饲病人用舒适鼻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鼻头下部贴合呈弧形的安装座体,所述安装座体的弧形内侧设置有与病人其中之一鼻孔对应的插鼻管,所述安装座体的弧形内侧还设有与病人另一鼻孔对应的鼻饲管卡接槽,所述安装座体内对应所述鼻饲管卡接槽的一侧设置为实心结构,所述安装座体远离所述插鼻管的一端设置有与挂耳管连接的挂耳连接孔,所述安装座体靠近所述插鼻管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单鼻输氧管连接的输氧连接孔,所述输氧连接孔与所述插鼻管连通;所述安装座体的顶部贯穿实心结构设置有托板插接孔,所述托板插接孔内可拆卸安装有抵靠在鼻头下的鼻托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安装时,将单鼻输氧管连接在所述安装座体上的所述输氧连接孔内,将挂耳管连接在所述安装座体上的所述挂耳连接孔上;使用时,将所述插鼻管的尾端插入至其中之一鼻孔内,接着绕过病人对应其中一耳后固定,然后将所述挂耳管绕过病人对应另一耳后固定,接着将鼻饲管卡接安装在鼻饲管卡接槽内,并鼻饲管端部插入至另一鼻孔内,最后通过单鼻输氧管供给氧气,通过鼻饲管供给食物养分;当仅需要供氧时,可以将鼻饲管从所述鼻饲管卡接槽内拆卸下来,拆卸后仍然不影响供氧的使用;使用过程中,单鼻输氧管与鼻饲管互不干扰,且所述单鼻输氧管与鼻饲管都能很方便的安装与拆卸,使用一段时间后,还可将所述安装座体翻转180度,使得所述单鼻输氧管与鼻饲管的位置调换,可以适用于不同的病人的使用要求。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安装鼻饲管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安装鼻饲管后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安装鼻饲管后翻转180度后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鼻托板安装在托板插接孔内的效果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鼻托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安装效果图。图9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安装座体;2-插鼻管;3-鼻饲管卡接槽;4-托板插接孔;5-鼻托板;6-实心结构;7-挂耳连接孔;8-输氧连接孔;9-鼻饲管;10-插接柱;11-饲管圆槽;12-饲管卡接口;13-饲管卡接锥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技术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如图1至图8所示,鼻饲病人用舒适鼻氧装置,包括与鼻头下部贴合呈弧形的安装座体1,与现有技术中所述安装座体1的外形形状相同;所述安装座体1的弧形内侧设置有与病人其中之一鼻孔对应的插鼻管2,所述安装座体1的弧形内侧还设有与病人另一鼻孔对应的鼻饲管卡接槽3,所述安装座体1内对应所述鼻饲管卡接槽3安装位置设置为实心结构6,所述安装座体1远离所述插鼻管2的一端设置有与挂耳管连接的挂耳连接孔7;所述安装座体1的顶部贯穿所述实心结构6设置有托板插接孔4,所述托板插接孔4内可拆卸安装有抵靠在鼻头下的鼻托板5,抵靠在鼻头下,保证所述安装座体1不发生转动;实心结构6所述安装座体1靠近所述插鼻管2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单鼻输氧管连接的输氧连接孔8,所述输氧连接孔8与所述插鼻管2连通,所述实心结构6的设置不仅可以有效增加本技术的结构强度,更加有利于与鼻饲管9和所述鼻托板5的稳定安装,且可以将本技术的插鼻管2一侧与鼻饲管卡接槽3一侧分隔开,这样由单鼻输氧管流经所述输氧连接孔8进入至所述安装座体1内的氧气只可以由所述插鼻管2进入至鼻孔内。安装时,将单鼻输氧管连接在所述安装座体1上的所述输氧连接孔8内,将挂耳管连接在所述安装座体1上的所述挂耳连接孔7上;使用时,将所述插鼻管2的尾端插入至其中之一鼻孔内,接着绕过病人对应其中一耳后固定,然后将挂耳管绕过病人对应另一耳后固定,接着将鼻饲管9卡接安装在鼻饲管卡接槽3内,并将鼻饲管9端部插入至另一鼻孔内,最后通过单鼻输氧管供给氧气,通过鼻饲管9供给食物养分;当仅需要供氧时,可以将鼻饲管9从所述鼻饲管卡接槽3内拆卸下来,拆卸后仍然不影响供氧的使用;使用过程中,单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鼻饲病人用舒适鼻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鼻头下部贴合呈弧形的安装座体,所述安装座体的弧形内侧设置有与病人其中之一鼻孔对应的插鼻管,所述安装座体的弧形内侧还设有与病人另一鼻孔对应的鼻饲管卡接槽,所述安装座体内对应所述鼻饲管卡接槽的一侧设置为实心结构,所述安装座体远离所述插鼻管的一端设置有与挂耳管连接的挂耳连接孔,所述安装座体靠近所述插鼻管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单鼻输氧管连接的输氧连接孔,所述输氧连接孔与所述插鼻管连通;所述安装座体的顶部贯穿所述实心结构设置有托板插接孔,所述托板插接孔内可拆卸安装有抵靠在鼻头下的鼻托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鼻饲病人用舒适鼻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鼻头下部贴合呈弧形的安装座体,所述安装座体的弧形内侧设置有与病人其中之一鼻孔对应的插鼻管,所述安装座体的弧形内侧还设有与病人另一鼻孔对应的鼻饲管卡接槽,所述安装座体内对应所述鼻饲管卡接槽的一侧设置为实心结构,所述安装座体远离所述插鼻管的一端设置有与挂耳管连接的挂耳连接孔,所述安装座体靠近所述插鼻管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单鼻输氧管连接的输氧连接孔,所述输氧连接孔与所述插鼻管连通;所述安装座体的顶部贯穿所述实心结构设置有托板插接孔,所述托板插接孔内可拆卸安装有抵靠在鼻头下的鼻托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饲病人用舒适鼻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鼻饲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兴杰
申请(专利权)人:毕兴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