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88500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室内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属于智能室内环境系统技术领域。包括用于检测室内外环境的检测模块、用于控制系统运行的控制模块和用于执行控制操作的执行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检测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执行模块电连接。检测模块检测室内外环境数据并将数据输送给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将控制信号输送给执行模块,执行模块根据控制信号执行操作。可以同时对温湿度、空气质量和光照强度进行综合协调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室内环境系统
,具体来说是一种室内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增加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可以购买自己需要的各种产品,智能室内环境系统就是其中常见的一种。智能室内环境系统是以建筑环境工程学为基础的,以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为理论指导的,解决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及空气品质的组件,通常包括不同的智能家居。但是现有的室内环境智能控制系统难以同时对温湿度、空气质量和光照强度进行综合协调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室内环境智能控制系统难以同时对温湿度、空气质量和光照强度进行综合协调控制的问题。2.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室内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包括用于检测室内外环境的检测模块、用于控制系统运行的控制模块和用于执行控制操作的执行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检测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执行模块电连接。优选的,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温度检测单元、湿度检测单元、空气检测单元和光强检测单元;所述温度检测单元包括设置于室外的室外温度传感器和设置于室内的室内温度传感器,所述室外温度传感器和室内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湿度检测单元包括设置于室外的室外湿度传感器和设置于室内的室内湿度传感器,所述室外湿度传感器和室内湿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空气检测单元包括设置于室外的室外空气检测器和设置于室内的室内空气检测器,所述室外空气检测器和室内空气检测器均与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光强检测单元包括设置于室外的室外光强传感器和设置于室内的室内光强传感器,所述室外光强传感器和室内光强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优选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空调控制单元、新风控制单元、窗帘控制单元和灯光控制单元,所述控制模块为控制器。优选的,所述执行模块包括用于驱动窗帘移动的窗帘驱动单元、用于调节灯光强度的灯光调节单元、用于控制空调的空调调节单元和用于控制通风口和风机的通风调节单元,所述通风调节单元还连接有空气过滤器。一种室内环境智能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采用上述所述的一种室内环境智能控制系统,检测模块检测室内外环境数据并将数据输送给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将控制信号输送给执行模块,执行模块根据控制信号执行操作。优选的,所述室外温度传感器检测室外温度为T1,所述室内温度传感器检测室内温度为T2,设定室内最佳温度为T3;当T1≥T3>T2时,新风控制单元控制通风调节单元进行外循环,将室外的空气输送至室内;当T2>T3≥T1时,新风控制单元控制通风调节单元进行外循环,将室内的空气输送至室外;当T2≥T1>T3或T1≥T2>T3时,空调控制单元控制空调调节单元进行制冷;当T3>T2≥T1或T3>T1≥T2时,空调控制单元控制空调调节单元进行加热;当T3=T2≥T1或者T3=T2<T1时,不采取操作。优选的,所述室外湿度传感器检测室外湿度为φ1,所述室内湿度传感器检测室内湿度为φ2,设定室内最佳湿度为φ3;当Φ1≥Φ3>Φ2时,新风控制单元控制通风调节单元进行外循环,将室外的空气输送至室内;当Φ2>Φ3≥Φ1时,新风控制单元控制通风调节单元进行外循环,将室内的空气输送至室外;当Φ2≥Φ1>Φ3或Φ1≥Φ2>Φ3时,空调控制单元控制空调调节单元进行除湿;当Φ3>Φ2≥Φ1或Φ3>Φ1≥Φ2时,空调控制单元控制空调调节单元进行加湿;当Φ3=Φ2≥Φ1或者Φ3=Φ2<Φ1时,不采取操作。优选的,所述室外空气检测器检测室外空气质量为A1,所述室内空气检测器检测室内空气质量为A2,设定室内最佳空气质量为A3;当A1≥A3>A2时,新风控制单元控制通风调节单元进行外循环,将室外的空气输送至室内;当A3>A2≥A1或A3>A1≥A2时,新风控制单元控制通风调节单元进行内循环并对空气进行净化;当A2≥A3≥A1或A1≥A2≥A3或A2≥A1≥A3时,不采取操作。优选的,所述室外光强传感器检测室外的光照强度为I1,所述室内光强传感器检测室内的光照强度为I2,设定室内最佳光照强度为I3;当I1≥I3>I2时,窗帘控制单元控制窗帘驱动单元拉开窗帘;当I2>I3≥I1时,窗帘控制单元控制窗帘驱动单元关闭窗帘;当I2≥I1>I3或I1≥I2>I3时,灯光控制单元控制灯光调节单元降低室内灯光强度;当I3>I2≥I1或I3>I1≥I2时,灯光控制单元控制灯光调节单元增强室内灯光强度;当I3=I2≥I1或者I3=I2<I1时,不采取操作。3.有益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室内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用于检测室内外环境的检测模块、用于控制系统运行的控制模块和用于执行控制操作的执行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检测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执行模块电连接。检测模块检测室内外环境数据并将数据输送给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将控制信号输送给执行模块,执行模块根据控制信号执行操作。可以同时对温湿度、空气质量和光照强度进行综合协调控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室内环境智能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100、检测模块;110、温度检测单元;111、室外温度传感器;112、室内温度传感器;120、湿度检测单元;121、室外湿度传感器;122、室内湿度传感器;130、空气检测单元;131、室外空气检测器;132、室内空气检测器;140、光强检测单元;141、室外光强传感器;142、室内光强传感器;200、控制模块;210、空调控制单元;220、新风控制单元;230、窗帘控制单元;240、灯光控制单元;250、控制器。300、执行模块;310、窗帘驱动单元;320、灯光调节单元;330、空调调节单元;340、通风调节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实施例1参照附图1,本实施例的一种室内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包括用于检测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室内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检测室内外环境的检测模块(100)、用于控制系统运行的控制模块(200)和用于执行控制操作的执行模块(300),所述控制模块(200)的输入端与所述检测模块(100)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200)的输出端与所述执行模块(300)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检测室内外环境的检测模块(100)、用于控制系统运行的控制模块(200)和用于执行控制操作的执行模块(300),所述控制模块(200)的输入端与所述检测模块(100)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200)的输出端与所述执行模块(300)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100)包括温度检测单元(110)、湿度检测单元(120)、空气检测单元(130)和光强检测单元(140);
所述温度检测单元(110)包括设置于室外的室外温度传感器(111)和设置于室内的室内温度传感器(112),所述室外温度传感器(111)和室内温度传感器(112)均与所述控制模块(200)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湿度检测单元(120)包括设置于室外的室外湿度传感器(121)和设置于室内的室内湿度传感器(122),所述室外湿度传感器(121)和室内湿度传感器(122)均与所述控制模块(200)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空气检测单元(130)包括设置于室外的室外空气检测器(131)和设置于室内的室内空气检测器(132),所述室外空气检测器(131)和室内空气检测器(132)均与所述控制模块(200)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光强检测单元(140)包括设置于室外的室外光强传感器(141)和设置于室内的室内光强传感器(142),所述室外光强传感器(141)和室内光强传感器(142)均与所述控制模块(200)的输入端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室内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200)包括空调控制单元(210)、新风控制单元(220)、窗帘控制单元(230)和灯光控制单元(240),所述控制模块(200)为控制器(25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室内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模块(300)包括用于驱动窗帘移动的窗帘驱动单元(310)、用于调节灯光强度的灯光调节单元(320)、用于控制空调的空调调节单元(330)和用于控制通风口和风机的通风调节单元(340),所述通风调节单元(340)还连接有空气过滤器。


5.一种室内环境智能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室内环境智能控制系统,检测模块(100)检测室内外环境数据并将数据输送给控制模块(200),所述控制模块(200)根据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将控制信号输送给执行模块(300),执行模块(300)根据控制信号执行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室内环境智能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温度传感器(111)检测室外温度为T1,所述室内温度传感器(112)检测室内温度为T2,设定室内最佳温度为T3;
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引强顾佳喜
申请(专利权)人:和湜上海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