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铰链总成、舱盖总成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352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铰链总成、舱盖总成和车辆,其中,活动件可转动地安装在销轴上,活动件相对转轴在转动过程中至少具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第一限位件安装在固定座上,第一限位件包括第一弹性件和限位销,限位销与第一弹性件连接,活动件处于第一位置时,活动件压缩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储存弹性恢复力;第二限位件安装在固定座上,第二限位件位于活动件沿其转动方向的一侧,活动件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弹性件释放弹性恢复力,以使限位销位于活动件沿其转动方向的另一侧。铰链总成能够减少甚至避免了舱盖开启至最大角度后,舱盖容易因双向窜动,或者突然关闭产生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铰链总成、舱盖总成和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铰链总成、舱盖总成和车辆。
技术介绍
车辆以特种车辆为例,特种车辆顶部需设计有逃生舱,由于逃生舱重量较大,在乘员开启或关闭逃生舱盖时,由于逃生舱盖重量大,开启至最大角度后,舱盖容易因双向窜动,或者突然关闭产生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铰链总成、舱盖总成和车辆。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铰链总成,包括:固定座;销轴,所述销轴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活动件,所述活动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销轴上,所述活动件相对所述销轴在转动过程中至少具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第一弹性件和限位销,所述限位销与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所述活动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活动件压缩所述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储存弹性恢复力;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第二限位件位于所述活动件沿其转动方向的一侧,所述活动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弹性件释放弹性恢复力,以使所述限位销位于所述活动件沿其转动方向的另一侧。进一步地,所述铰链总成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一端与所述固定座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活动件相连;所述活动件相对所述转轴在转动过程中还具有第三位置,所述活动件位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活动件压缩所述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储存将所述活动件恢复至所述第一位置时的弹性恢复力;所述活动件由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的转动方向,与所述活动件由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三位置的转动方向相反。进一步地,所述铰链总成还包括挡杆和挡板,所述挡杆与所述活动件连接,所述挡板与所述固定座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个端部分别与所述挡杆和所述挡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铰链总成还包括:轴套,所述轴套套接在所述销轴外,所述活动件与所述轴套连接;和/或卡簧,所述卡簧分别与所述销轴和所述固定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包括:底板;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两端的立板,所述销轴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立板上,所述第二限位件位于所述立板上,所述限位销也位于所述立板上,并与所述销轴的轴线平行或重合。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弹性件为扭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件为分度销;和/或所述第二限位件包括缓冲块。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舱盖总成,包括:舱盖;以及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铰链总成,所述活动件与所述舱盖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舱盖总成;以及车体,所述车体内设有逃生舱,所述舱盖盖合在所述逃生舱上,所述车体与所述固定座连接;所述活动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舱盖与所述车体顶部呈第一预设角度,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大于0°;所述活动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舱盖与所述车体顶部呈第二预设角度,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进一步地,车辆还包括:锁扣,所述锁扣位于所述车体和所述舱盖之间,以将所述舱盖盖合在所述车体上。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铰链中,活动件与舱盖连接,舱盖通过活动件相对销轴的转动而实现舱盖的打开或关闭。其中,当活动件绕销轴转动至第二位置时,对应于舱盖的最大开启状态,此时,限位销和第二限位件分别沿活动件转动轨迹的两侧进行限位,减少甚至避免了舱盖开启至最大角度后,舱盖容易因双向窜动,或者突然关闭产生安全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铰链总成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铰链总成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舱盖总成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铰链总成100;固定座110;底板111;立板112;销轴120;轴套121;活动件130;第一限位件140;第二限位件150;缓冲块151;第二弹性件160;挡杆170;挡板180;卡簧190;逃生舱200;车体210;舱盖22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首先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铰链总成100,包括:固定座110、销轴120、活动件130、第一限位件140和第二限位件150。具体地,销轴120安装在固定座110上;活动件130可转动地安装在销轴120上,活动件130相对销轴120在转动过程中至少具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第一限位件140安装在固定座110上,第一限位件140包括第一弹性件和限位销,限位销与第一弹性件连接,活动件130处于第一位置时,活动件130压缩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储存弹性恢复力;第二限位件150安装在固定座110上,第二限位件150位于活动件130沿其转动方向的一侧,活动件130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弹性件释放弹性恢复力,以使限位销位于活动件130沿其转动方向的另一侧。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舱门通过与活动件130相连以实现开启或关闭。第一位置指未开始转动时,活动件130的位置。第二位置指转动至最大角度时,活动件130的位置,此时,舱门开启至最大角度,限位销和第二限位件150分别沿活动件130转动轨迹的前后两侧进行限位,减少甚至避免了舱盖220开启至最大角度后,舱盖220容易因双向窜动,或者突然关闭产生安全问题。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中,图2中虚线部分活动件130代表旋转至第二位置时的活动件130,实线部分活动件130代表处于第一位置时的活动件130,虚线弧形双箭头代表转动方向。限位销与销轴120同轴,位于活动件130的侧边,第二限位件150位于活动件130的后侧。第一位置时,在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限位销处于收缩状态,具体地,固定座110上设有限位孔,限位销的收缩状态指:限位销被压缩在限位孔内,或限位销朝向活动件130的一端始终与活动件130的侧边抵接。第二位置时,活动件130解除对第一弹性件的压缩,在第一弹性件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限位销从限位孔内弹出,限位销朝向活动件130的一端弹至活动件130的前侧,因此,在限位销的作用下,活动件130无法向前转动,在第二限位件150的作用下,活动件130无法向后转动,限位销和第二限位件150共同限定了活动件130在其转动方向上的位置,阻止了活动件130在最大旋转角度下的前后双向窜动,或者突然转动造成舱盖220的安全风险。非限制地,在活动件130到达第二位置之前,第一弹性件始终处于被压缩的状态,限位销始终处于收缩状态。在本专利技术一具体示例中,第一限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铰链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n固定座;/n销轴,所述销轴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n活动件,所述活动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销轴上,所述活动件相对所述销轴在转动过程中至少具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n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第一弹性件和限位销,所述限位销与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所述活动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活动件压缩所述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储存弹性恢复力;/n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第二限位件位于所述活动件沿其转动方向的一侧,所述活动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弹性件释放弹性恢复力,以使所述限位销位于所述活动件沿其转动方向的另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铰链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座;
销轴,所述销轴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
活动件,所述活动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销轴上,所述活动件相对所述销轴在转动过程中至少具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第一弹性件和限位销,所述限位销与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所述活动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活动件压缩所述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储存弹性恢复力;
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第二限位件位于所述活动件沿其转动方向的一侧,所述活动件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弹性件释放弹性恢复力,以使所述限位销位于所述活动件沿其转动方向的另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总成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一端与所述固定座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活动件相连;
所述活动件相对所述转轴在转动过程中还具有第三位置,所述活动件位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活动件压缩所述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储存将所述活动件恢复至所述第一位置时的弹性恢复力;
所述活动件由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的转动方向,与所述活动件由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三位置的转动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链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总成还包括挡杆和挡板,所述挡杆与所述活动件连接,所述挡板与所述固定座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个端部分别与所述挡杆和所述挡板连接。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硕邴建于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