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空调机的热交换器件组装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338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空调机的热交换器件组装体,具备有如下结构:保持一定间距按照叠层结构进行安装的多个方形分隔板;使得上述每个分隔板之间的空间形成一个方向的空气流路而连结上述每个分隔板两侧边的多个分隔壁;在上述每个分隔板的上面设置有褶皱板结构的传热面积扩大部,使得上述每个空气流路方向的投影面形成波状;通过上述分隔壁在每一层连结上述每个分隔板的不同两侧边,使得上述各层的空气流路相互垂直。其特征在于:上述空气流路具备有不均匀传热面积扩大部,上述不均匀传热面积扩大部的波状投影面的波长从上述空气流路的邻接空气流路的流入口向着流出口方向逐渐变窄。通过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带来如下效果:可以更加有效地进行经过空调机的流入空气和流出空气相互间的热交换。(*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调机用的热交换器,更确切地说是在空调机中装有更加有效地进行流入空气和流出空气相互间热交换的改进的热交换器件组装体方面的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空调机是一种能将室内的空气调节成适宜人们生活所需的温度和湿度,同时还可去除空气中的灰尘等的装置,一般来讲是一种对空气的制冷暖装置。在上述广义的空调机概念中,为了增强制冷暖装置的工作效率,本专利技术提供可以带来如下效果的热交换器件不仅可以防止内外部空气的直接混合,而且还可以提高内外部空气的相互接触,通过改进结构,使得出入空气的温度差最小化。图1是安装有热交换器件组装体空调机的简单结构的斜视图。图2是热交换器件组装体的详细结构的斜视图。如图所示,用于空调机的热交换器件组装体10具备有如下结构保持一定间距按照叠层结构进行安装的多个方形分隔板11;使得上述每个分隔板11之间的空间形成一个方向的空气流路13而连结上述每个分隔板11两侧边的多个分隔壁12;在上述每个分隔板11的上面设置有褶皱板结构的传热面积扩大部14,使得上述每个空气流路13方向的投影面形成波状;通过分隔壁12在每一层连结上述每个分隔板11的不同两侧边,使得上述各层的空气流路13相互垂直。于是如图2所示,当相互不同性质的空气通过相互不同的空气流路13A、13B经过上述热交换器件组装体10的时候,上述空气通过构成每一层的分隔板11和分隔壁12不会直接进行混合,通过上述分隔板11和传热面积扩大部14扩大接触面积,相互活跃地进行热传递,使得上述相互不同性质的空气经过上述热交换器件组装体10,降低上述空气之间的温度差。具有上述结构的热交换器件组装体10如图1所示安装在空调机1内,通过送风扇(图中没有示出)使室内外空气相互垂直地经过上述热交换器件组装体10,产生上述热交换,将污染的室内空气排出到室外,并将清新的室外空气流入到室内,达到空调机的目的,同时在两种空气的温度差最小化的状态下,进行空气的出入,有效地运用制冷暖装置。也就是说,在冬季,室内的温度需要维持比室外温度高的时候,流出空气所含的热量通过上述热交换器件组装体10传递给流入的空气,可以节约制热装置的驱动;在夏季,室内的温度需要维持比室外的温度低的时候,流入空气所含的热量通过上述热交换器件组装体10传递给流出的空气,可以节约制冷装置的驱动。图3是热交换器件组装体10的各层的结构,示出构成一个热交换器件的隔板11、隔壁12及传热面积扩大部14的结构。如图所示,传热面积扩大部14形成褶皱板结构,使得投影面向着空气流路13方向具有均匀波长14a的波状。于是,可以使通过上述空气流路13的空气和通过邻接空气流路13a、13b的空气间接接触,进行热传递。如图3所示的结构中,由于两媒介体的温度差越大越能活跃地进行热传递,使得与邻接空气流路13a、13b的流出口侧(图3的右侧)相比,在流入口侧(图3的左侧)更能活跃地进行经过上述空气流路13的空气的热传递。但是,具有上述结构的已有技术具有如下缺点。也就是说,在已有技术的空调机用热交换器件组装体的结构中,由于构成传热面积扩大部14的波状投影面的波长14a整体均匀地形成,所以不能有效地进行热交换。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空调机用的交换器仍存在有诸多的缺陷,而丞待加以改进。有鉴于上述现有的空调机用的交换器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积有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改进成型结构的用于空调机的热交换器件组装体,能够改进一般市面上现有常规空调机用的交换器的成型结构,使其更具有竞争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空调机用的交换器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用于空调机的热交换器件组装体,使其可以更加有效地进行经过空调机的流入空气和流出空气相互间的热交换。本专利技术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用于空调机的热交换器件组装体,包括有保持一定间距按照叠层结构进行安装的多个方形分隔板;使得上述每个分隔板之间的空间形成一个方向的空气流路而连结上述每个分隔板两侧边的多个分隔壁;在上述每个分隔板的上面设置有褶皱板结构的传热面积扩大部,使得上述每个空气流路方向的投影面形成波状;通过上述分隔壁在每一层连结上述每个分隔板的不同两侧边,使得上述各层的空气流路相互垂直。其特征在于上述空气流路具备有不均匀传热面积扩大部,上述不均匀传热面积扩大部的波状投影面的波长从上述空气流路的邻接空气流路的流入口向着流出口方向逐渐变窄。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所述的不均匀传热面积扩大部可以只形成在上述各空气流路中朝着特定方向的空气流路上。前所述的不均匀传热面积扩大部也可以形成在上述整个空气流路上。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在空气流路上设置不均匀传热面积扩大部,使其更加有效地进行经过空调机的流入空气和流出空气相互间的热交换。本专利技术在结构设计、使用的实用性及成本效益上,确实完全符合产业发展所需,并且所揭露的结构是前所未有的创新设计,其未见于任何刊物,在申请前更未见有相同的结构特征公知、公用在先,且市面上亦未见有类似的产品,而确实具有新颖性。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确比现有的空调机用的交换器更具技术进步性,且其独特的结构特征及更能亦远非现有的空调机用的交换器所可比拟,较现有的空调机用的交换器更具有技术上进步,并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而确实具有创造性。本专利技术的设计人研究此类产品已有十数年的经验,对于现有的空调机用的交换器所存在的问题及缺陷相当了解,而本专利技术既是根据上述缺陷研究开发而创设的,其确实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及功效,不但在空间型态上确属创新,而且较现有的空调机用的交换器确属具有相当的增进功效,且较现有习知产品更具有技术进步性及实用性,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优良功效,而确实具有实用性。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在空间型态上确属创新,并较现有产品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且结构简单,适于实用,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其在技术发展空间有限的领域中,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且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而确实具有增进的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上述说明仅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特征部份的概述,为使专业技术人员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安装有热交换器件组装体空调机的简单结构的斜视图。图2是热交换器件组装体的详细结构的斜视图。图3是已有技术传热面积扩大部结构的分解斜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用于空调机的热交换器件组装体的传热面积扩大部结构的分解斜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图纸的主要部分符号说明********1.空调机10.热交换器件组装体11.分隔板 12.分隔壁13.空气流路 100.传热面积扩大部100a.波长请参阅附图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空调机的热交换器件组装体,包括有保持一定间距按照叠层结构进行安装的多个方形分隔板;使得上述每个分隔板之间的空间形成一个方向的空气流路而连结上述每个分隔板两侧边的多个分隔壁;在上述每个分隔板的上面设置有褶皱板结构的传热面积扩大部,使得上述每个空气流路方向的投影面形成波状;通过上述分隔壁在每一层连结上述每个分隔板的不同两侧边,使得上述各层的空气流路相互垂直,其特征在于:上述空气流路具备有不均匀传热面积扩大部,上述不均匀传热面积扩大部的波状投影面的波长从上述空气流路 的邻接空气流路的流入口向着流出口方向逐渐变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寿然李成焕赵敏哲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