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绗缝机的导纱线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8286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绗缝机的导纱线筒座,包括底座,底座的上方设有圆环形的导轨,导轨的内壁上固定有环形的内齿圈,导轨上设有导纱机构,导纱机构包括框架,框架内插接有水平的转轴,转轴上插套固定有导线轮,转轴的一端穿出框架插套固定有主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的下端啮合有从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插套固定在传动轴上,传动轴铰接在成型在框架外壁下端的水平的下支板上,传动轴上插套固定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内齿圈相啮合;框架外壁上端成型有水平的上支板,上支板铰接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上铰接有第一滚轮,第一滚轮抵靠在导轨的内壁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方便纱线从线筒上退绕出线,且在纱线不退绕时能防止纱线松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绗缝机的导纱线筒座
本专利技术涉及绗缝机的
,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绗缝机的导纱线筒座。
技术介绍
绗缝,是指将外层纺织物与内芯以并排直线或装饰图案式地缝合,目前绗缝的纺织物主要有被褥、羽绒衣等。绗缝一般需要使用到韧性较好的纱线,传统韧性较好的纱线一般为较粗的纱线,绗缝的纱线主要储存在线筒上,因为纱线较粗,因此绗缝机上一般采用直径较大的线筒,而纱线需要一圈圈地从线筒退绕出线,则线筒大导致纱线在线筒上退绕不方便。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用于绗缝机的导纱线筒座,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方便纱线从线筒上退绕出线,且在纱线不退绕时能防止纱线松散的用于绗缝机的导纱线筒座。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绗缝机的导纱线筒座,包括底座和位于底座中部的定位凸台,底座的上方设有圆环形的导轨,立柱的上端固定在所述导轨上、下端固定在所述定位凸台四周的底座上,导轨的内壁上固定有环形的内齿圈,导轨上设有导纱机构,所述导纱机构包括竖立的矩形的框架,所述框架的上下两端均插接固定有相对的导纱眼,框架内插接有水平的转轴,所述转轴上插套固定有与所述导纱眼相对的导线轮,转轴的一端穿出框架插套固定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的下端啮合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插套固定在传动轴上,所述传动轴铰接在成型在框架外壁下端的水平的下支板上,传动轴上插套固定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内齿圈相啮合;所述驱动齿轮与内齿圈啮合点上方的框架外壁上端成型有水平的上支板,所述上支板的下端面上成型有一对支耳,所述支耳上固定有支轴,所述支轴上插套有轴套,所述轴套上固定有气缸,所述气缸上固定有铁质块,所述铁质块能吸附在固定在上支板下端面上的磁铁块上,气缸的活塞杆上插套有连接套,气缸的活塞杆一端成型有限位柱,所述连接套抵靠在所述限位柱上,连接套下端固定有竖直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下端铰接有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抵靠在导轨的内壁上,气缸的活塞杆和限位柱能穿过驱动齿轮与内齿圈的啮合点间隙。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将线筒安置在底座的定位凸台上,线筒上的纱线穿过框架下侧的导纱眼,再在导线轮上绕几圈,然后再穿过框架上侧的导纱眼,纱线受绗缝机上的牵引力作用会实现导线轮转动,导线轮带动主动锥齿轮转动,主动锥齿轮带动从动锥齿轮转动,从动锥齿轮通过传动轴带动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在内齿圈的啮合作用下带动导纱机构沿内齿圈移动,从而实现环绕线筒,实现纱线从线筒上退绕,本专利技术不需要通过外力驱动就能使纱线方便从线筒上退绕,使用方便,节约资源,而纱线退绕时,气缸依靠铁质块与磁铁块的吸附作用在上支板上固定呈水平状态,同时第一滚轮则抵靠在导轨的内壁上沿导轨滚动。当线筒上的纱线不需要退绕时,为了使导纱机构固定不移动,则用力拉动气缸使得铁质块与磁铁块分离,气缸通过轴套在支轴上转动并在重力作用下呈竖直状态,然后气缸的活塞杆伸展,连接轴和第一滚轮在主动锥齿轮的阻挡下不会下移,而气缸的活塞杆则穿过驱动齿轮与内齿圈的啮合点间隙,从而将导纱机构的位置相对内齿圈固定,防止纱线松散。通过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绗缝机的导纱线筒座能方便纱线从线筒上退绕出线,且在纱线不退绕时能防止纱线松散。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上支板的一端伸出导轨外并插接固定有竖直的销轴,所述销轴的下端铰接有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抵靠在导轨的外壁上。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铁质块固定在气缸的侧壁上,当铁质块与磁铁块相吸附时,气缸呈水平状态,连接轴呈竖直状态。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上支板抵靠在导轨的上端面上。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导纱眼和导线轮均位于框架的中部。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立柱至少设有三个,底座呈圆形,立柱绕底座的中心呈环形均匀分布。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转轴通过轴承铰接在框架上。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导轨下端的外壁上成型有法兰,所述立柱的上端固定在所述法兰的下端面上。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所述导纱眼为陶瓷导纱眼。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专利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为本专利技术正视方向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导纱机构与导轨之间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气缸竖直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以下内容参考图1至图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绗缝机的导纱线筒座,包括底座1和位于底座中部的定位凸台11,底座的上方设有圆环形的导轨3,立柱2的上端固定在所述导轨上、下端固定在所述定位凸台四周的底座上,导轨下端的外壁上成型有法兰31,所述立柱的上端固定在所述法兰的下端面上,立柱至少设有三个,底座1呈圆形,立柱2绕底座的中心呈环形均匀分布,导轨3的内壁上固定有环形的内齿圈4,导轨上设有导纱机构5,所述导纱机构包括竖立的矩形的框架51,所述框架的上下两端均插接固定有相对的导纱眼52,所述导纱眼为陶瓷导纱眼,框架内插接有水平的转轴53,所述转轴通过轴承54铰接在框架上,转轴上插套固定有与导纱眼相对的导线轮55,导纱眼和所述导线轮均位于框架的中部,转轴的一端穿出框架插套固定有主动锥齿轮56,所述主动锥齿轮的下端啮合有从动锥齿轮57,所述从动锥齿轮插套固定在传动轴58上,所述传动轴铰接在成型在框架51外壁下端的水平的下支板511上,传动轴上插套固定有驱动齿轮59,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内齿圈4相啮合。所述驱动齿轮59与内齿圈4啮合点上方的框架51外壁上端成型有水平的上支板512,所述上支板抵靠在导轨3的上端面上,上支板的下端面上成型有一对支耳513,所述支耳上固定有支轴6,所述支轴上插套有轴套61,所述轴套上固定有气缸7,所述气缸上固定有铁质块81,所述铁质块能吸附在固定在上支板512下端面上的磁铁块82上,气缸的活塞杆上插套有连接套91,气缸的活塞杆一端成型有限位柱71,所述连接套抵靠在所述限位柱上,连接套下端固定有竖直的连接轴92,所述连接轴的下端铰接有第一滚轮101,所述第一滚轮抵靠在导轨3的内壁上,气缸7的活塞杆和限位柱能穿过驱动齿轮59与内齿圈4的啮合点间隙,铁质块81固定在气缸的侧壁上,当铁质块与磁铁块82相吸附时,气缸呈水平状态,连接轴92呈竖直状态,上支板512的一端伸出导轨3外并插接固定有竖直的销轴9,所述销轴的下端铰接有第二滚轮102,所述第二滚轮抵靠在导轨的外壁上。本专利技术在具体实施时,将线筒安置在底座1的定位凸台11上,线筒上的纱线穿过框架51下侧的导纱眼52,再在导线轮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绗缝机的导纱线筒座,包括底座(1)和位于底座中部的定位凸台(11),其特征在于:底座的上方设有圆环形的导轨(3),立柱(2)的上端固定在所述导轨上、下端固定在所述定位凸台四周的底座(1)上,导轨的内壁上固定有环形的内齿圈(4),导轨上设有导纱机构(5),所述导纱机构包括竖立的矩形的框架(51),所述框架的上下两端均插接固定有相对的导纱眼(52),框架内插接有水平的转轴(53),所述转轴上插套固定有与所述导纱眼相对的导线轮(55),转轴的一端穿出框架插套固定有主动锥齿轮(56),所述主动锥齿轮的下端啮合有从动锥齿轮(57),所述从动锥齿轮插套固定在传动轴(58)上,所述传动轴铰接在成型在框架(51)外壁下端的水平的下支板(511)上,传动轴上插套固定有驱动齿轮(59),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内齿圈(4)相啮合;/n所述驱动齿轮(59)与内齿圈(4)啮合点上方的框架(51)外壁上端成型有水平的上支板(512),所述上支板的下端面上成型有一对支耳(513),所述支耳上固定有支轴(6),所述支轴上插套有轴套(61),所述轴套上固定有气缸(7),所述气缸上固定有铁质块(81),所述铁质块能吸附在固定在上支板(512)下端面上的磁铁块(82)上,气缸的活塞杆上插套有连接套(91),气缸的活塞杆一端成型有限位柱(71),所述连接套抵靠在所述限位柱上,连接套下端固定有竖直的连接轴(92),所述连接轴的下端铰接有第一滚轮(101),所述第一滚轮抵靠在导轨(3)的内壁上,气缸(7)的活塞杆和限位柱(71)能穿过驱动齿轮(59)与内齿圈(4)的啮合点间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绗缝机的导纱线筒座,包括底座(1)和位于底座中部的定位凸台(11),其特征在于:底座的上方设有圆环形的导轨(3),立柱(2)的上端固定在所述导轨上、下端固定在所述定位凸台四周的底座(1)上,导轨的内壁上固定有环形的内齿圈(4),导轨上设有导纱机构(5),所述导纱机构包括竖立的矩形的框架(51),所述框架的上下两端均插接固定有相对的导纱眼(52),框架内插接有水平的转轴(53),所述转轴上插套固定有与所述导纱眼相对的导线轮(55),转轴的一端穿出框架插套固定有主动锥齿轮(56),所述主动锥齿轮的下端啮合有从动锥齿轮(57),所述从动锥齿轮插套固定在传动轴(58)上,所述传动轴铰接在成型在框架(51)外壁下端的水平的下支板(511)上,传动轴上插套固定有驱动齿轮(59),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内齿圈(4)相啮合;
所述驱动齿轮(59)与内齿圈(4)啮合点上方的框架(51)外壁上端成型有水平的上支板(512),所述上支板的下端面上成型有一对支耳(513),所述支耳上固定有支轴(6),所述支轴上插套有轴套(61),所述轴套上固定有气缸(7),所述气缸上固定有铁质块(81),所述铁质块能吸附在固定在上支板(512)下端面上的磁铁块(82)上,气缸的活塞杆上插套有连接套(91),气缸的活塞杆一端成型有限位柱(71),所述连接套抵靠在所述限位柱上,连接套下端固定有竖直的连接轴(92),所述连接轴的下端铰接有第一滚轮(101),所述第一滚轮抵靠在导轨(3)的内壁上,气缸(7)的活塞杆和限位柱(71)能穿过驱动齿轮(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卜存
申请(专利权)人:三门比忠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