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8266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冷冻装置,在热源侧热交换器(4)上连接着数台利用侧热交换器(41、45、51),制冷剂回路(1E)中的数个系统的液体线路共用一根液体侧连络配管(11),以减少配管的根数,并且,该液体侧连络配管(11)至少与一个系统的气体线路的低压气体侧连络配管(15)以接触状态并列设置,可以用低压气体制冷剂对液体制冷剂进行过冷却。由此,提高了配管连接作业的便易性,同时,即使连络配管(11、15、17)的配管长度增长,也可防止冷冻能力下降。(*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冷冻装置,尤其是涉及具有数个作为冷藏/冷冻用或空调用系统的利用侧热交换器的冷冻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至今,进行冷冻循环的冷冻装置已为公众所了解。该冷冻装置作为室内冷暖气空调机及贮藏食品用冷藏柜而被广泛利用。该冷冻装置中也有例如特开2001-280749号公报上揭示的那种同时对空调及冷藏/冷冻两者加以运行的例子。一般而言,该种冷冻装置的譬如设置于冷藏/冷冻用展示柜及空调用室内机等的利用侧单元的各个利用侧热交换器,对于设置于室外的热源侧单元的热源侧热交换器是并联连接着的,并各自通过液体侧及气体侧的连络配管连接。该冷冻装置例如设置于便利店等场所,仅需设置一个冷冻装置便可运行店内的空调并对展示柜等加以冷却。上述冷冻装置的连络配管的粗细是按照制冷剂循环量及配管长度等加以选定的。但是,在配管长度特别长的场合下,因制冷剂压力损失大等因素而产生冷冻能力容易下降的问题。另外,上述冷冻装置,其制冷剂回路构成具备冷藏/冷冻系统及空调系统2套系统的回路,液体线路及气体线路的连络配管各自采用2根,配管数多,故其连接作业繁复且有产生误接的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这些问题,其目的在于,使在压缩机构及热源侧热交换器上连接数台利用侧热交换器的冷冻装置在提高配管作业性的同时,即使在配管长度长的场合下仍能防止冷冻能力的下降。本专利技术用一根液体侧连络配管汇集数根液体线路,并且将该液体侧连络配管与气体线路的低压气体侧连络配管并排接触,从而实现液体制冷剂与气体制冷剂间的热交换,并用吸入侧的气体制冷剂对液体制冷剂进行过冷却。具体地说,第1专利技术的冷冻装置具备将压缩机构、热源侧热交换器、膨胀机构及利用侧热交换器进行连接的制冷剂回路,在其压缩机构及热源侧热交换器上并联连接着数个系统的利用侧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制冷剂回路中的数个系统的液体线路共用一根液体侧连络配管,且该液体侧连络配管至少与一个系统的气体线路的低压气体侧连络配管以接触状态并列设置。该第1专利技术中,制冷剂在制冷剂回路中分成数个系统循环,而当在液体线路的一根液体侧连络配管中流动时,制冷剂从多个系统合流于一个系统。由于该液体侧连络配管至少与一个系统的气体线路的低压气体侧连络配管以接触状态并列设置,故在上述液体侧连络配管中流动的液体制冷剂与在低压气体侧连络配管中流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被过冷却。第2专利技术的冷冻装置具备将压缩机构、热源侧热交换器、膨胀机构及利用侧热交换器连接的制冷剂回路,在压缩机构及热源侧热交换器上并联连接着冷藏/冷冻系统的利用侧热交换器及空调系统的利用侧热交换器系统,压缩机构可将数台压缩机在冷藏/冷冻系统及空调系统之间切换,其特征在于,两个系统的液体线路共用一根液体侧连络配管,且该液体侧连络配管与冷藏/冷冻系统的气体线路的低压气体侧连络配管以接触状态并列设置。该第2专利技术中,制冷剂在制冷剂回路中分成冷藏/冷冻系统及空调系统循环,而当在液体线路的一根液体侧连络配管中流动时合流。由于该液体侧连络配管与冷藏/冷冻系统的气体线路的低压气体侧连络配管以接触状态并列设置,故在上述液体侧连络配管中流动的液体制冷剂与在冷藏/冷冻系统的低压气体侧连络配管中流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被过冷却。第3专利技术是在第1或第2专利技术的冷冻装置中,具备将在制冷剂回路中循环的液体制冷剂的一部分向压缩机构的吸入侧供给的注液管。在该第3专利技术中,液体制冷剂被吸入侧气体制冷剂过冷却时该气体制冷剂被过热,针对这一点,即使当过热度大的气体制冷剂被吸入压缩机构,也可通过注射液体来防止过热度过大。第4专利技术是在第1或第2专利技术的冷冻装置中,用导热材料包裹并列设置的液体侧连络配管和低压气体侧连络配管的四周。第5专利技术是在第4专利技术的冷冻装置中,在液体侧连络配管和低压气体侧连络配管的四周缠绕有作为导热材料的铝带。上述第4、第5专利技术通过例如铝带等导热材料使液体制冷剂被吸入侧的气体制冷剂效率良好地过冷却。第1专利技术由于制冷剂回路中的数个系统的液体线路共用一根液体侧连络配管,且该液体侧连络配管至少与一个系统的气体线路的低压气体侧连络配管以接触状态并列设置,用气体制冷剂对液体制冷剂进行过冷却,因此能向利用侧热交换器供给焓值更低的制冷剂。为此,利用侧热交换器的出入口处的制冷剂的焓差增大,即使在长配管的场合也可防止冷冻能力的下降。另外,通过用一根连络液体管汇集数个系统的液体线路,减少了连络配管的总数,可使配管连接作业简易化并可减少误接的可能性。即,提高了配管作业的便易性。第2专利技术是在具有冷藏/冷冻系统及空调系统的制冷剂回路中,从2个系统合流的液体制冷剂被冷藏/冷冻系统的吸入气体制冷剂过冷却。在该场合也可防止冷冻能力的降低,并可提高配管作业的便易性。另外,采用如此分为冷藏/冷冻系统与空调系统的装置时,在冷藏/冷冻系统中,制冷剂的循环方向固定,不对气体线路的吐出侧和吸入侧进行切换,因而可容易地将该冷藏/冷冻系统的低压气体侧连络配管与2个系统合流的液体侧连络配管并列设置。而由于空调系统的气体线路的连络气体管不与上述液体侧连络配管并列设置,故可通过切换制冷剂的循环方向而执行冷暖气运行。第3专利技术因具备将在制冷剂回路中循环的液体制冷剂的一部分向压缩机构的吸入侧供给的注液管,故而即使液体制冷剂被吸入侧气体制冷剂过冷却而使气体制冷剂的过热度变大时,也可通过注射液体来防止压缩行程中制冷剂的过热度过大。为此,可使第1、第2专利技术的可防止能力降低并可改善作业性的冷冻装置实用化。第4专利技术是用导热材料包裹并列设置的液体侧连络配管和低压气体侧连络配管的四周,因此可通过该导热材料而用气体制冷剂对液体制冷剂确实地进行过冷却。另外,不需液体制冷剂过冷却专用的热交换器等,构成不会复杂化。第5专利技术是在液体侧连络配管和低压气体侧连络配管的四周缠绕作为导热材料的铝带,因而可以极其简单地实现低压气体制冷剂对液体制冷剂的过冷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冷冻装置的制冷剂回路图。图2为表示冷气运行动作的制冷剂回路图。图3为表示冷冻运行动作的制冷剂回路图。图4为表示第1冷气冷冻运行动作的制冷剂回路图。图5为表示第1冷气冷冻运行时制冷剂变化的莫里尔线图。图6为表示第2冷气冷冻运行动作的制冷剂回路图。图7为表示暖气运行动作的制冷剂回路图。图8为表示第1暖气冷冻运行动作的制冷剂回路图。图9为表示第2暖气冷冻运行动作的制冷剂回路图。图10为表示第2暖气冷冻运行时制冷剂变化的莫里尔线图。图11为表示第3暖气冷冻运行动作的制冷剂回路图。图12为表示第3暖气冷冻运行时制冷剂变化的莫里尔线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依据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冷冻装置1设置于便利店,用于对冷藏展示柜及冷冻展示柜进行冷却,并对店内进行冷暖气运行。上述冷冻装置1具有室外单元1A、室内单元1B、冷藏单元1C及冷冻单元1D,具备进行蒸气压缩式冷冻循环的制冷剂回路1E。该制冷剂回路1E具备用于冷藏/冷冻的第1系统侧回路及用于空调的第2系统侧回路。上述制冷剂回路1E可在冷气循环与暖气循环之间切换。上述室内单元1B可在冷气运行与暖气运行间切换,设置于例如售货处等场所。另外,上述冷藏单元1C设置于冷藏用展示柜,对该展示柜柜内空气进行冷却。上述冷冻单元1D设置于冷冻用展示柜,对该展示柜柜内空气加以冷却。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冻装置,具备将压缩机构(2D、2E)、热源侧热交换器(4)、膨胀机构(26、42、46、52)及利用侧热交换器(41、45、51)进行连接的制冷剂回路(1E),在压缩机构(2D、2E)及热源侧热交换器(4)上并联连接着数个系统的利用侧热交换器(41、45、51),其特征在于,制冷剂回路(1E)中的数个系统的液体线路共用一根液体侧连络配管(11),且该液体侧连络配管(11)至少与一个系统的气体线路的低压气体侧连络配管(15)以接触状态并列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竹上雅章谷本宪治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