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车载空调及其接水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7978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载空调领域。车载空调的接水盘包括底板、两个第一侧板和两个第二侧板,底板、两个第一侧板及两个第二侧板围成开口朝上的接水槽,两个第一侧板沿接水盘的长度方向分布,两个第二侧板沿接水盘的宽度方向分布;接水盘具有排水孔,排水孔连通至接水槽的槽底,第二侧板的内侧壁上具有主壁面和导流面,沿宽度方向,导流面从主壁面向接水槽内偏弯;导流面具有弧面段,弧面段与主壁面平滑过渡。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包括前述接水盘的车载空调和一种包括前述车载空调的车辆。冷凝水的运动受到导流段的阻挡,冷凝水不容易溅出接水盘外,并且冷凝水不容易因为与导流段碰撞而溅出接水盘外,有利于降低冷凝水溅出接水盘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车载空调及其接水盘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载空调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车辆、车载空调及其接水盘。
技术介绍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难免会有加速度较大的加减速,加速度过大的加减速容易导致车载空调接水盘中的冷凝水溅出,继而影响接水盘周围零部件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车载使用时冷凝水不易溅出的接水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车载空调的接水盘包括底板、两个第一侧板和两个第二侧板,底板、两个第一侧板及两个第二侧板围成开口朝上的接水槽,两个第一侧板沿接水盘的长度方向分布,两个第二侧板沿接水盘的宽度方向分布;接水盘具有排水孔,排水孔连通至接水槽的槽底,第二侧板的内侧壁上具有主壁面和导流面,沿宽度方向,导流面从主壁面向接水槽内偏弯;导流面具有弧面段,弧面段与主壁面平滑过渡。由上可见,本专利技术通过对车载空调的接水盘的结构设计,这样在冷凝水与第二侧板碰撞并向上运动时,冷凝水的运动受到导流段的阻挡,冷凝水不容易直接溅出接水盘外,有利于降低冷凝水溅出接水盘的风险,并且大部分沿主壁面向上运动的冷凝水在受导流段阻挡的同时不容易与导流段碰撞,冷凝水不容易因为与导流段碰撞而溅出接水盘外,进一步有利于降低冷凝水溅出接水盘的风险,有利于降低冷凝水对周围零部件使用性能的不利影响。一个优选的方案是,导流面为柱弧面,导流面的下端与主壁面相切,导流面的弧面轴线沿长度方向,沿宽度方向,导流面的弧面轴线位于第二侧板的朝向接水槽的一侧。由上可见,这样导流面在宽度方向上的跨度一定的情况下,有利于增大柱弧面的弧面半径,这进一步有利于导流面与主壁面之间的过渡平滑,进一步有利于减少冷凝水与导流段碰撞产生的水花,进一步有利于降低冷凝水因为与导流段碰撞而溅出接水盘的风险。进一步的方案是,导流面的弧度介于45°至90°之间。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排水孔设于第一侧板上,底板的内侧壁面上具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排水沟槽,沿长度方向,排水孔与排水沟槽正对且相通。由上可见,这样有利于接水盘中的冷凝水顺利排出,尤其是能够借助接水盘长度方向的加速度使冷凝水加速排出,避免大量冷凝水积留在接水盘中,进一步有利于降低冷凝水溅出接水盘的风险。进一步的方案是,排水孔为轴线沿长度方向的圆孔,排水沟槽的轮廓形状为弧面轴线沿长度方向的柱弧面,排水孔的轴线与排水沟槽的弧面轴线重合,排水孔的半径与排水沟槽的弧面半径相等。由上可见,这样进一步有利于排水沟槽内的冷凝水顺利通过排水孔排出接水盘外,尤其是在接水盘收到长度方向的加速度时,排水沟槽内的冷凝水不容易与第一侧板形成碰撞,进一步有利于避免冷凝水溅出接水盘。进一步的方案是,沿长度方向投影,排水沟槽的投影位于排水孔内侧孔口的投影中。由上可见,这样进一步有利于保证排水沟槽中的冷凝水能够沿排水沟槽顺利流至排水孔并从排水孔排出接水盘外,在接水盘受到宽度方向加速度时,排水沟槽中的冷凝水不会与第一侧板碰撞产生水花,排水沟槽中的冷凝水不容易因与第一侧板碰撞而溅出接水盘外。进一步的方案是,沿长度方向从接水槽内至接水槽外,排水孔的高度逐渐下降。由上可见,这样既有利于排水孔接收来自排水沟槽的冷凝水,又有利于冷凝水在排水孔中借助重力作用加速排放,避免流至排水孔的冷凝水再回流至接水槽中。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冷凝水不易从接水盘溅出的车载空调。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车载空调包括前述的接水盘。由上可见,这样有利于降低冷凝水从接水盘溅出的风险,有利于避免冷凝水影响接水盘周围零部件的使用性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是提供一种冷凝水不易从接水盘溅出的车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车辆包括前述的车载空调。由上可见,这样有利于降低冷凝水从接水盘溅出的风险,有利于避免冷凝水影响接水盘周围零部件的使用性能。一个优选的方案是,长度方向沿车宽方向。由上可见,这样接水盘中的冷凝水能够借助车辆转弯的加速度快速排出接水盘,进一步有利于减少冷凝水在接水盘中积留,进一步有利于降低冷凝水溅出接水盘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接水盘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接水盘实施例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车辆、车载空调及其接水盘实施例:本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本实施例的车载空调,本实施例的车载空调包括本实施例的接水盘1。请参照图1及图2,本实施例的接水盘1呈条形框体状,接水盘1包括底板11、两个第一侧板13和两个第二侧板12,两个第一侧板13沿长度方向a分布,两个第二侧板12沿宽度方向b分布,底板11、两个第一侧板13及两个第二侧板12围成开口朝上的接水槽。本实施例的长度方向a即接水盘1的长度方向,本实施例的宽度方向b即接水盘1的宽度方向。第二侧板12具有主体段121和导流段122,导流段122位于第二侧板12的远离底板11的一端,也即导流段122位于主体段121的上端,主体段121的内侧壁面为主壁面1211,导流段122的内侧壁面为导流面1221,主壁面1211为法向沿宽度方向b的平面,导流面1221为弧面轴线沿长度方向a的柱弧面,导流面1221的下端与主壁面1211相切,并且沿宽度方向b,导流面1221的弧面轴线位于第二侧板12的朝向接水槽的一侧,这样沿宽度方向b,导流面1221从主壁面1211朝接水槽内偏弯。具体地,导流面1221的弧度为45°,可选择地,导流面1221的弧度介于45°至90°之间。车载空调中,蒸发器置于接水盘1上方,车载空调在运行时,蒸发器产生的冷凝水在重力作用下汇入接水槽中。本实施例的车辆中,接水盘1与车架(图中未示出)固定,接水盘1的长度方向a沿车辆的左右方向(即车宽方向)布置,接水盘1的宽度方向b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即车长方向)布置。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车辆在左右方向上的加速度往往在转弯的时候产生,车辆在前后方向上的加速度往往在加速或刹车的时候产生,因而车辆在左右方向上的加速度大小一般较小,而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加速度可能会很大,这就导致现有的接水盘在积聚有冷凝水时,冷凝水可能在车辆前后加速时与第二侧板碰撞溅起水花,进一步导致溅出接水盘外,溅出的冷凝水容易影响接水盘周围零部件的正常性能。现有技术中,在冷凝水与第二侧板碰撞后,大部分冷凝水沿第二侧板的主壁面向上运动,另有一部分水花在向上运动的同时还向接水槽内侧偏斜,当冷凝水的动能较大时,冷凝水向上运动的高度可能超过第二侧板的高度,进而可能导致冷凝水溅出接水盘。因而本实施例在第二侧板12上设置导流段122,在冷凝水与第二侧板12碰撞并向上运动时,冷凝水的运动受到导流段122的阻挡,冷凝水不容易直接溅出接水盘1外,有利于降低冷凝水溅出接水盘1的风险,并且如果导流段122直接阻挡在冷凝水向上运动的路径上,冷凝水可能因为与导流段122碰撞而溅出接水盘1外,因而本实施例还将主壁面1211与导流面1221设为平滑过渡,这样大部分沿主壁面1211向上运动的冷凝水运动至导流段122时,能够继续沿导流面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车载空调的接水盘,包括底板、两个第一侧板和两个第二侧板,所述底板、两个所述第一侧板及两个所述第二侧板围成开口朝上的接水槽,两个所述第一侧板沿所述接水盘的长度方向分布,两个所述第二侧板沿所述接水盘的宽度方向分布;/n其特征在于:/n所述接水盘具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连通至所述接水槽的槽底,所述第二侧板的内侧壁上具有主壁面和导流面,沿所述宽度方向,所述导流面从所述主壁面向所述接水槽内偏弯;/n所述导流面具有弧面段,所述弧面段与所述主壁面平滑过渡。/n

【技术特征摘要】
1.车载空调的接水盘,包括底板、两个第一侧板和两个第二侧板,所述底板、两个所述第一侧板及两个所述第二侧板围成开口朝上的接水槽,两个所述第一侧板沿所述接水盘的长度方向分布,两个所述第二侧板沿所述接水盘的宽度方向分布;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水盘具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连通至所述接水槽的槽底,所述第二侧板的内侧壁上具有主壁面和导流面,沿所述宽度方向,所述导流面从所述主壁面向所述接水槽内偏弯;
所述导流面具有弧面段,所述弧面段与所述主壁面平滑过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水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面为柱弧面,所述导流面的下端与所述主壁面相切,所述导流面的弧面轴线沿所述长度方向,沿所述宽度方向,所述导流面的弧面轴线位于所述第二侧板的朝向所述接水槽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水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面的弧度介于45°至9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接水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水孔设于所述第一侧板上,所述底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志勇范建波陈信勇林志雄马洁丹于丽龙斯喜尚明言张潘鑫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