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模组件及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78317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半模组件及模具,半模组件包括模套;模芯插装在模套内,模芯朝向合模方向的端面与模套的内壁面围成该半模组件用于成型工件的成型腔;所述模芯为沿背向合模方向径向尺寸逐渐变小的锥台结构,所述模套的内壁面与模芯配合的部分为与模芯形状适配的锥形面;所述模芯通过热装的方式安装在模套内,通过热压改变模芯在模套内的安装位置可以改变成型腔的大小,由此使得模具能够适用于生产不同尺寸的工件,无需针对不同尺寸的工件配置不同的模具,降低工件的生产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模组件及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半模组件及模具。
技术介绍
模具挤压成型是一种高效率的材料成型方式,该方式是通过模具对坯料施加压力,使坯料在模腔内发生塑性变形,以成型为与模腔形状尺寸一致的工件。其所使用的模具包括上半模组件和下半模组件,通过上、下半模组件合模围成模腔并将工件在模腔内挤压成型。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2773389A、申请公布日为2012年11月14日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的一种大型内六角螺栓坯热锻压模具,该模具包括上半模组件和下半模组件,其中,上半模组件具有上凸模,且上凸模通过上模垫板与其上端凸缘配合而被压紧固定在上固定板上,从而相对于上模板固定,使得上凸模能够随上模板上下运动,上凸模的下端具有六角头和弧形面,以使其能够在螺栓头部成型出内六方孔和端面倒角。下模组件包括第一成型板、第二成型板和顶杆,第一成型板和第二成型板上开设有螺杆成型孔,顶杆伸至螺杆成型孔内。工作时,通过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的合模,上凸模和顶杆上下配合将坯料在螺杆成型孔内挤压成型为内六角螺栓。诸如这样的模具,其虽然能够高效率地将坯料挤压成型为工件,但是由于模具的上、下半模组件的合模行程一定、上凸模在上半模组件上的安装位置一定、成型时顶杆在螺杆成型孔内的位置一定、螺杆成型孔的形状尺寸一定,使得上、下半模组件合模后只能围成特定尺寸的模腔,这样的模具也只能生产单一型号的螺杆,若所需生产的螺栓的头部轴向尺寸有变,则需对应地再配置新的上凸模或者再配置一套新的模具,直接导致生产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模具只能成型单一尺寸的工件而在生产不同尺寸的工件时需要配置不同的模具所导致的生产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半模组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中上模组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半模组件,包括模套;模芯插装在模套内,模芯朝向合模方向的端面与模套的内壁面围成该半模组件用于成型工件的成型腔;所述模芯为沿背向合模方向径向尺寸逐渐变小的锥台结构,所述模套的内壁面与模芯配合的部分为与模芯形状适配的锥形面;所述模芯通过热装的方式安装在模套内,通过热压改变模芯在模套内的安装位置可以改变成型腔的大小。有益效果为:模芯为锥台结构,模套与模芯通过锥形面配合,使得模芯能够通过热装紧配合的方式固定在模套内,并且,模芯的径向尺寸沿背向合模方向逐渐变小,由此使得模套的内壁面能够沿背向合模的方向对模芯进行挡止,在进行挤压工作时,保证模芯与模套围成的成型腔的尺寸不会因模芯挤压工件反向受力而产生变化,确保使用该半模组件的模具能够挤压出合格尺寸的工件。与此同时,当所需要生产的工件的尺寸变化时,可以通过热压的方式对模芯在模套内的安装位置进行调整,改变模芯在模套内的安装位置来改变模芯朝向合模方向的端面在模套内的位置,以对半模组件的成型腔的大小进行调整,使得使用该半模组件的模具能够生产不同尺寸的工件,由此可无需针对不同尺寸的工件设置不同的模具,降低工件的生产制造成本。进一步地,所述模芯的锥度不大于10度。有益效果为:模芯锥度不大于10度,确保模芯能够在调整半模成型腔大小时能够较为方便地被热压移动。进一步地,所述模芯的锥度为5-8度。有益效果为:模芯的锥度设置为5-8度,设置这样的锥度保证模套的内壁面能够对模芯形成较为稳定的挡止,确保具有该半模组件的模具在工作时模芯能够稳定地处于设定位置,以保证挤压出的工件的尺寸一致。同时,设置这样的锥度又避免锥度过大而导致模芯的位置难以移动,确保半模组件的成型腔的大小便于调整。进一步地,所述模套的内壁面为锥度一致的锥形面。有益效果为:模套的内壁面为锥形面,使得半模组件的成型腔的周向壁面为锥形面,便于工件从成型腔中脱出,与此同时,模套内壁面锥度一致,可以一次性加工出与模芯配合的锥形面和围成成型腔的锥形面,使得模套便于加工制造。进一步地,所述模芯的硬度大于模套的硬度。有益效果为:通过热压的方式调整模芯在模套内的位置时,由于模芯的硬度大于模套的硬度,可以通过将模套撑变形而调整模芯的位置,避免调整过程中模芯的形状发生变化而影响模具的精度。进一步地,所述模芯采用硬质合金,所述模套采用模具钢。有益效果为:模芯和模套分别采用硬质合金钢和模具钢,确保具有该半模组件的模具的模芯和模套具有较高的强度,同时,硬质合金钢更加耐高温,在进行热压调整模芯位置时,模芯不易因热压而变形。进一步地,所述半模组件还包括垫板,用于固定在半模组件的模座上,所述模套安装在所述垫板的朝向合模方向的一侧,所述半模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调节垫片,用于在模芯位置调整后垫装在模套与垫板之间,各调节垫片的总厚度与模芯的位置调整量相同,调节垫片具有用于避让模芯调整位置后相对于模套突出的部分的避让孔。有益效果为:模套安装在垫板的朝向合模方向的一侧,避免模套对模座造成损伤,提高半模组件的耐用性,同时,设置调节垫片在模芯位置调整后垫装在模套和垫板之间,调节垫片的避让孔能够避让模芯且调节垫片的厚度与模芯的位置调整量相同,由此保证半模组件装配好之后模芯背向合模方向的端面与调节垫片的端面平齐而共同与垫板朝向合模方向的端面配合,使用该半模组件的模具在工作时其模芯和模套能够实现相对位置稳定的保持。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中模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具,包括上半模组件和下半模组件,所述上半模组件和下半模组件中的一个包括模套;模芯插装在模套内,模芯朝向合模方向的端面与模套的内壁面围成该半模组件用于成型工件的成型腔;所述模芯为沿背向合模方向径向尺寸逐渐变小的锥台结构,所述模套的内壁面与模芯配合的部分为与模芯形状适配的锥形面;所述模芯通过热装的方式安装在模套内,通过热压改变模芯在模套内的安装位置可以改变成型腔的大小。有益效果为:模芯为锥台结构,模套与模芯通过锥形面配合,使得模芯能够通过热装紧配合的方式固定在模套内,并且,模芯的径向尺寸沿背向合模方向逐渐变小,由此使得模套的内壁面能够沿背向合模的方向对模芯进行挡止,在进行挤压工作时,保证模芯与模套围成的成型腔的尺寸不会因模芯挤压工件反向受力而产生变化,确保使用该半模组件的模具能够挤压出合格尺寸的工件。与此同时,当所需要生产的工件的尺寸变化时,可以通过热压的方式对模芯在模套内的安装位置进行调整,改变模芯在模套内的安装位置来改变模芯朝向合模方向的端面在模套内的位置,以对半模组件的成型腔的大小进行调整,使得模具能够生产不同尺寸的工件,由此可无需针对不同尺寸的工件设置不同的模具,降低工件的生产制造成本。进一步地,所述模芯的锥度不大于10度。有益效果为:模芯锥度不大于10度,确保模芯能够在调整半模成型腔大小时能够较为方便地被热压移动,提高模具模腔大小调整的方便性。进一步地,所述模芯的锥度为5-8度。有益效果为:模芯的锥度设置为5-8度,设置这样的锥度保证模套的内壁面能够对模芯形成较为稳定的挡止,确保具有该半模组件的模具在工作时模芯能够稳定地处于设定位置,以保证挤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模组件,包括:/n模套;/n模芯,插装在模套内,模芯朝向合模方向的端面与模套的内壁面围成该半模组件用于成型工件的成型腔;/n其特征是:/n所述模芯为沿背向合模方向径向尺寸逐渐变小的锥台结构,所述模套的内壁面与模芯配合的部分为与模芯形状适配的锥形面;/n所述模芯通过热装的方式安装在模套内,通过热压改变模芯在模套内的安装位置可以改变成型腔的大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模组件,包括:
模套;
模芯,插装在模套内,模芯朝向合模方向的端面与模套的内壁面围成该半模组件用于成型工件的成型腔;
其特征是:
所述模芯为沿背向合模方向径向尺寸逐渐变小的锥台结构,所述模套的内壁面与模芯配合的部分为与模芯形状适配的锥形面;
所述模芯通过热装的方式安装在模套内,通过热压改变模芯在模套内的安装位置可以改变成型腔的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模组件,其特征是:所述模芯的锥度不大于10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模组件,其特征是:所述模芯的锥度为5-8度。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半模组件,其特征是:所述模套的内壁面为锥度一致的锥形面。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半模组件,其特征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君武历虎景梦生张奎付翊宸杨俊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航天精工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