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腔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7599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腔支架,包括管状主体,以及分别与所述管状主体连通的内分支和外分支,所述管状主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主体段、锥度段与第二主体段,所述内分支的远端连接在所述锥度段上,所述外分支的近端连接在所述锥度段上,所述内分支的远端位于所述外分支的近端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于内分支的远端位于所述外分支的近端上方,则当内分支的远端刚从输送鞘管中释放出来时,外分支仍处于输送鞘管内,血流可快速从内分支中通过,从而减小血流对支架系统的冲击,不仅便于定位,还可以使后续的释放过程更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腔支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介入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管腔支架。
技术介绍
近十余年来,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已广泛应用于胸、腹主动脉的动脉瘤和动脉夹层等病变,其疗效确切、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已成为一线的治疗方法。手术时,在X线透视监视下,通过相应的输送系统将覆膜支架送到病变位置,覆膜支架将血流与病变位置隔绝,消除血压对病变位置的影响,以达到治愈的目的。然而,人体的血管结构复杂,且侧分支较多,同时患者个体差异较大,瘤体的长度可能很长,瘤体的位置差别也可能较大,临床上瘤体位于侧分支血管处或侧分支附近的情况也比较常见,若覆膜支架的释放位置不准确,往往会闭塞掉侧分支血管。已上市标准化的直管型覆膜支架很难满足各种解剖结构差异较大的病变治疗要求,往往需要针对特殊的血管部位定制侧分支血管。但是,定制的多分支支架价格昂贵且制作周期长,急症病人难以等待,其适应症范围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管腔支架。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管腔支架,包括管状主体,以及分别与所述管状主体连通的内分支和外分支,所述管状主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主体段、锥度段与第二主体段,所述内分支的远端连接在所述锥度段上,所述外分支的近端连接在所述锥度段上,所述内分支的远端位于所述外分支的近端上方。综上所述,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管腔支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在管腔支架的锥度段上设置内分支和外分支,由于锥度段相较于第二主体段更靠近第一主体段,则导引导丝从内分支或外分支的远端穿出后具有更多的操作空间,方便将导引导丝准确的引入分支血管内,从而扩大适应症范围。并且由于内分支的远端位于所述外分支的近端上方,则当内分支的远端刚从输送鞘管中释放出来时,外分支仍处于输送鞘管内,血流可快速从内分支中通过,从而减小血流对支架系统的冲击,不仅便于定位,还可以使后续的释放过程更稳定。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一提供的管腔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管腔支架放置在瘤腔内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管腔支架的锥度段上的四个窗口的面积相同的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管腔支架的锥度段上的内分支窗口面积大于外分支窗口面积的示意图;图5是图1所示管腔支架的锥度段的波形环状物的示意图;图6是图1所示管腔支架的内分支的远端与管状主体封闭连接的示意图;图7是图6所示管腔支架的内分支上设置有支撑杆的示意图;图8是图7所示支撑杆延伸至内分支远端的示意图;图9是图1所示内分支的近端端面倾斜设置的示意图;图10是图1所示管腔支架上设置有倒刺结构的示意图;图11是图1所示管腔支架的内分支的远端波形环状物位于外分支的近端波形环状物上方的示意图;图12是图1所示管腔支架的内分支的远端位于外分支的远端上方的示意图;图13是图1所示管腔支架的内分支的远端位于外分支的近端上方的示意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之二提供的一种管腔支架处于半释放状态时的示意图;图15是图14所示管腔支架完全展开时的示意图;图16是图14所示管腔支架的第一锁扣为环状结构的示意图;图17是图14所示管腔支架的第一锁扣为非环状结构的示意图;图18是图14所示管腔支架上的束缚线越过波谷时的示意图;图19是图14所示管腔支架上的限位环扣的示意图;图20是图14所示管腔支架上的束缚线未越过波谷时的示意图;图21是图14所示管腔支架的束缚线上设置有定位件的示意图;图22是图14所示管腔支架的第一锁扣与限位环扣套在一起时的示意图;图23是图15所示管腔支架的后视图;图24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之三提供的一种管腔支架处于半释放状态时的示意图;图25是图24所示管腔支架完全展开时的示意图;图26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之四提供的一种管腔支架处于半释放状态时的示意图;图27是图26所示管腔支架完全展开时的示意图;图28是图26所示管腔支架的后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在介入医疗领域,通常定义植入物(如管腔支架)在释放后距心脏近的一端为近端,距心脏远的一端为远端。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之一提供了一种管腔支架100,其包括管状主体11,以及分别与该管状主体11连通的两个内分支12和两个外分支13。管状主体11、内分支12与外分支13均为具有中空管腔的覆膜支架,该中空管腔构成血流流通的通道。上述覆膜支架均包括裸支架101,以及连接在裸支架101上的覆膜102。其中,裸支架101采用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材料制成,如镍钛、不锈钢等材料。覆膜102采用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高分子材料制成,如PTFE、FEP、PET等。裸支架101包括多圈波形环状物1011,多圈波形环状物1011从近端到远端依次排布,优选为平行间隔排布。波形环状物1011为闭合圆柱状结构,多圈波形环状物1011间可以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波形形状,例如,波形环状物1011可以是Z形波、M形波、V形波、正弦型波结构、或其它可径向压缩为很小直径的结构等。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并不限定波形环状物1011的具体结构,波形环状物1011的波形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同时每圈波形环状物1011中的波形个数以及波形高度均可根据需要设置。实际制备中,可采用镍钛管切割定型形成裸支架101,然后将裸支架101缝合在覆膜102上。管状主体1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主体段111、锥度段112与第二主体段113,第一主体段111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主体段113的横截面积,两个内分支12与两个外分支13均连接在锥度段112上。其中,内分支12的远端固定在锥度段112上,近端位于管状主体11的内部,且朝远离第二主体段113的一侧延伸;外分支13的近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腔支架,包括管状主体,以及分别与所述管状主体连通的内分支和外分支,所述管状主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主体段、锥度段与第二主体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分支的远端连接在所述锥度段上,所述外分支的近端连接在所述锥度段上,所述内分支的远端位于所述外分支的近端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腔支架,包括管状主体,以及分别与所述管状主体连通的内分支和外分支,所述管状主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主体段、锥度段与第二主体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分支的远端连接在所述锥度段上,所述外分支的近端连接在所述锥度段上,所述内分支的远端位于所述外分支的近端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腔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分支的远端端面上的最低点与所述外分支的近端端面上的最高点的垂直距离为0~1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腔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度段上设置有波形环状物,所述波形环状物包括多个波峰、多个波谷及多个分别连接相邻的所述波峰与所述波谷的连接杆;所述锥度段上设置有与所述内分支连接的内分支窗口,以及与所述外分支连接的外分支窗口,所述外分支窗口位于所述波峰下方,或/和所述内分支窗口位于所述波谷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腔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分支窗口与所述外分支窗口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波峰和一个所述波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腔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分支窗口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内分支窗口之间设置有一个波峰,所述波峰的波形夹角为0~10°。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本好王琴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先健畅通医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