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降低烟气排放量的火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7531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降低烟气排放量的火锅,属于火锅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壳体、内胆座、加热板、锅盖、控制面板和凸出边缘,所述底座的上方垂直设有呈环形状结构的壳体,且壳体的内壁顶端设有呈环形状结构的凸出边缘,并且壳体的内部设有锅体,所述壳体的直径等于底座的直径,且壳体的侧壁上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对锅体进行支撑且呈筒状结构的内胆座,所述内胆座的内底部设有对锅体进行加热的加热板,且内胆座的底端通过至少为两个的支撑杆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锅体的上方设有锅盖。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火锅烟气引流式排放的设置,降低了火锅烟雾带有的味道对食客的影响,从而为食客提供一个良好的体验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降低烟气排放量的火锅
本专利技术涉及火锅
,具体的涉及一种可降低烟气排放量的火锅。
技术介绍
火锅一般是指以锅为器具,以热源烧锅,以水或汤烧开来涮煮食物的烹调方式,同时亦可指这种烹调方式所用的锅具;其特色为边煮边吃,或是锅本身具有保温效果,吃的时候食物仍热气腾腾,汤物合一。由于现已有的火锅不能对火锅汤汁加热时产生的烟气进行引流式的排放,导致火锅烟气大量的与食客接触,而对食客的体验效果造成影响,且由于其不能在引流排放的同时也对烟气进行过滤与净化处理,从而导致食客身上有较浓郁的火锅味,故而,迫切的需要研制一种可降低烟气排放量的火锅。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低烟气排放量的火锅,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的问题。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降低烟气排放量的火锅,包括底座、壳体、内胆座、加热板、锅盖、控制面板和凸出边缘,所述底座的上方垂直设有呈环形状结构的壳体,且壳体的内壁顶端设有呈环形状结构的凸出边缘,并且壳体的内部设有锅体,所述壳体的直径等于底座的直径,且壳体的侧壁上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对锅体进行支撑且呈筒状结构的内胆座,所述内胆座的内底部设有对锅体进行加热的加热板,且内胆座的底端通过至少为两个的支撑杆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锅体的上方设有锅盖,所述底座与壳体之间设有呈环形状结构的下环形块,且下环形块的直径略小于底座和壳体的直径,所述壳体的底端设有个数至少为三个且分别位于下环形块周圈外侧的固定杆,所述底座上设有供相应侧固定杆穿过的通孔,且每个固定杆的底端均螺纹连接有与底座底端表面接触的螺母,所述下环形块的周圈侧壁上开设有个数至少为一个的通风容腔,且每个通风容腔的敞口端均嵌入式连接有用于通风的镂空板,所述下环形块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个数至少为两个的滑块,所述底座与壳体上分别开设有供相应侧滑块滑动的环形滑槽,所述下环形块上方设有与其平行的上环形块,所述上环形块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个数至少为两个的滑块,且凸出边缘与内胆座上分别开设有供相应侧滑块滑动的环形滑槽,所述上环形块上开设有贯穿其内外侧壁的安装口,且安装口与相应侧通风容腔一一对应且对齐,每个所述安装口内均安装有一个过滤机构,且每个过滤机构均通过连接管道与相应侧通风容腔连通,所述过滤机构包括插接于安装口内的过滤壳体、设于过滤壳体两端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设于过滤壳体内底部且呈喇叭状结构的收集槽以及设于收集槽上方且与过滤壳体内壁固定连接且镂空设置的安装板,所述收集槽的最低端设有出料口,且出料口上安装有阀门,每个所述过滤壳体的内部均通过其上的进风口与锅体内部连通,且每个出风口上均设有与相应侧过滤壳体固定连接的连接管道,并且每个过滤壳体的内部均通过连接管道与相应侧的通风容腔连通,每个所述过滤壳体的底端均通过连接杆与下环形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顶端依次设有与过滤壳体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和两个活性炭网板,且第一过滤板位于进风口所在的一侧,所述第一过滤板上的网孔直径大于第二过滤板上的网孔直径,所述出风口上设有通过安装架与过滤壳体内壁固定连接的风扇,且风扇与出风口平行。优选的,所述每个所述滑块上均设有与相应侧环形滑槽接触的滚轮,所述下环形块上设有个数至少为一个的拨块,且拨块到下环形块圆心的距离小于固定杆到下环形块圆心的距离。优选的,每个所述通风容腔的内部均设有与相应侧镂空板平行的风扇。优选的,所述锅体包括呈筒状结构的实体锅体以及设于实体锅体内部且与其形状相同的镂空锅体,所述实体锅体的顶端设有与其一体成型呈环形状结构的第二挂耳,且第二挂耳的底端表面与内胆座的顶端表面接触,所述镂空锅体的顶端设有与第二挂耳平行且呈环形状结构的第一挂耳,且第一挂耳与镂空锅体一体成型设置,并且第一挂耳的底端表面与第二挂耳的顶端表面接触,所述第二挂耳的直径大于第一挂耳的直径,且第二挂耳的顶端表面与锅盖的底端表面接触,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驱动镂空锅体升降的调节机构。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设于底座上方且与其平行的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圆心位于底座圆心所在的直线上,且调节板的直径小于下环形块的直径,所述底座的顶端中部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竖直向上延伸并贯穿调节板的螺纹杆,所述调节板与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延伸端与内胆座底端的圆心处转动连接,且螺纹杆与内胆座垂直,所述调节板上开设有供相应侧支撑杆穿过的通孔,所述调节板的顶端垂直设有向上延伸且个数至少为三个的插接杆,所述内胆座、第二挂耳上分别开设有供相应侧插接杆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一挂耳的底端表面开设有盛放插接杆延伸端的盲孔。优选的,每个所述插接杆均与相应侧盲孔相对的端面上分别设有磁铁,且每个插接杆与相应侧盲孔上的磁铁互为异性磁铁。3.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过滤壳体上风扇将火锅汤汁在加热时产生的烟气吸附至过滤壳体的内部,且依次通过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和两个活性炭网板对火锅烟气进行过滤与净化处理,其次通过连接管道将净化后的烟气传输至通风容腔,并从火锅壳体底端的一侧排放,通过对火锅烟气引流式的排放,降低了火锅烟雾带有的味道对食客的影响,从而为食客提供一个良好的体验环境。2.本专利技术通过通风容腔内部风扇的设置加快了通风容腔与过滤壳体之间气体的流动速度,从而提高了该火锅锅体对烟雾的吸收与排放的效果,从而降低了火锅烟雾对食客进食的影响。3.本专利技术当食客座位与通风容腔对齐时,通过手动转动拨块带动下环形块进行旋转,以此对火锅烟气的排放方向进行调节,避免通风容腔与食客对齐导致火锅烟气对食客进食的体验效果造成的影响,且通过下环形块与上环形块之间间接式固定连接方式的设置,使下环形块在转动时上环形块也进行相应的角度转动,以此避免下环形块与上环形块不联动导致下环形块在转动时,对其之间连接的管道造成损坏。4.本专利技术通过滚轮的滚动减小下环形块、上环形块在滚动时与底座、壳体、内胆座、凸出边缘之间的摩擦力,以此降低零件的磨损程度,从而达到保护的效果,同时也提高了下环形块、上环形块转动的顺畅性,通过拨块方便食客对下环形块的转动调节。5.本专利技术通过调节机构的设置对镂空锅体与实体锅体之间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使镂空锅体在升起时将其内部放置的涮锅食材与火锅汤汁之间分离开来,以此为镂空锅体内部涮锅食材的夹取提供了方便。6.本专利技术通过异性磁铁相互的吸引将镂空锅体吸附式的固定在插接杆的顶端,以此对镂空锅体的稳定性能进行保证,且上述吸附式连接方式的设置方便了镂空锅体与实体锅体之间拆装,从而为锅体的清洗工作提供了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过滤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下环形块结构示意图。图5为上环形块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底座,2-壳体,3-内胆座,4-加热板,5-实体锅体,6-镂空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降低烟气排放量的火锅,包括底座(1)、壳体(2)、内胆座(3)、加热板(4)、锅盖(41)、控制面板(42)和凸出边缘(43),所述底座(1)的上方垂直设有呈环形状结构的壳体(2),且壳体(2)的内壁顶端设有呈环形状结构的凸出边缘(43),并且壳体(2)的内部设有锅体,所述壳体(2)的直径等于底座(1)的直径,且壳体(2)的侧壁上安装有控制面板(42),所述壳体(2)的内部设有对锅体进行支撑且呈筒状结构的内胆座(3),所述内胆座(3)的内底部设有对锅体进行加热的加热板(4),且内胆座(3)的底端通过至少为两个的支撑杆(12)与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锅体的上方设有锅盖(4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与壳体(2)之间设有呈环形状结构的下环形块(17),且下环形块(17)的直径略小于底座(1)和壳体(2)的直径,所述壳体(2)的底端设有个数至少为三个且分别位于下环形块(17)周圈外侧的固定杆(39),所述底座(1)上设有供相应侧固定杆(39)穿过的通孔(13),且每个固定杆(39)的底端均螺纹连接有与底座(1)底端表面接触的螺母(40),所述下环形块(17)的周圈侧壁上开设有个数至少为一个的通风容腔(18),且每个通风容腔(18)的敞口端均嵌入式连接有用于通风的镂空板(19),所述下环形块(17)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个数至少为两个的滑块(20),所述底座(1)与壳体(2)上分别开设有供相应侧滑块(20)滑动的环形滑槽(21),所述下环形块(17)上方设有与其平行的上环形块(23),所述上环形块(23)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个数至少为两个的滑块(20),且凸出边缘(43)与内胆座(3)上分别开设有供相应侧滑块(20)滑动的环形滑槽(21),所述上环形块(23)上开设有贯穿其内外侧壁的安装口(24),且安装口(24)与相应侧通风容腔(18)一一对应且对齐,每个所述安装口(24)内均安装有一个过滤机构,且每个过滤机构均通过连接管道(26)与相应侧通风容腔(18)连通,所述过滤机构包括插接于安装口(24)内的过滤壳体(25)、设于过滤壳体(25)两端的进风口(28)和出风口(29),设于过滤壳体(25)内底部且呈喇叭状结构的收集槽(30)以及设于收集槽(30)上方且与过滤壳体(25)内壁固定连接且镂空设置的安装板(31),所述收集槽(30)的最低端设有出料口(37),且出料口(37)上安装有阀门(38),每个所述过滤壳体(25)的内部均通过其上的进风口(28)与锅体内部连通,且每个出风口(29)上均设有与相应侧过滤壳体(25)固定连接的连接管道(26),并且每个过滤壳体(25)的内部均通过连接管道(26)与相应侧的通风容腔(18)连通,每个所述过滤壳体(25)的底端均通过连接杆(27)与下环形块(17)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31)的顶端依次设有与过滤壳体(25)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一过滤板(32)、第二过滤板(33)和两个活性炭网板(34),且第一过滤板(32)位于进风口(28)所在的一侧,所述第一过滤板(32)上的网孔直径大于第二过滤板(33)上的网孔直径,所述出风口(29)上设有通过安装架(36)与过滤壳体(25)内壁固定连接的风扇(35),且风扇(35)与出风口(29)平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降低烟气排放量的火锅,包括底座(1)、壳体(2)、内胆座(3)、加热板(4)、锅盖(41)、控制面板(42)和凸出边缘(43),所述底座(1)的上方垂直设有呈环形状结构的壳体(2),且壳体(2)的内壁顶端设有呈环形状结构的凸出边缘(43),并且壳体(2)的内部设有锅体,所述壳体(2)的直径等于底座(1)的直径,且壳体(2)的侧壁上安装有控制面板(42),所述壳体(2)的内部设有对锅体进行支撑且呈筒状结构的内胆座(3),所述内胆座(3)的内底部设有对锅体进行加热的加热板(4),且内胆座(3)的底端通过至少为两个的支撑杆(12)与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锅体的上方设有锅盖(4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与壳体(2)之间设有呈环形状结构的下环形块(17),且下环形块(17)的直径略小于底座(1)和壳体(2)的直径,所述壳体(2)的底端设有个数至少为三个且分别位于下环形块(17)周圈外侧的固定杆(39),所述底座(1)上设有供相应侧固定杆(39)穿过的通孔(13),且每个固定杆(39)的底端均螺纹连接有与底座(1)底端表面接触的螺母(40),所述下环形块(17)的周圈侧壁上开设有个数至少为一个的通风容腔(18),且每个通风容腔(18)的敞口端均嵌入式连接有用于通风的镂空板(19),所述下环形块(17)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个数至少为两个的滑块(20),所述底座(1)与壳体(2)上分别开设有供相应侧滑块(20)滑动的环形滑槽(21),所述下环形块(17)上方设有与其平行的上环形块(23),所述上环形块(23)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个数至少为两个的滑块(20),且凸出边缘(43)与内胆座(3)上分别开设有供相应侧滑块(20)滑动的环形滑槽(21),所述上环形块(23)上开设有贯穿其内外侧壁的安装口(24),且安装口(24)与相应侧通风容腔(18)一一对应且对齐,每个所述安装口(24)内均安装有一个过滤机构,且每个过滤机构均通过连接管道(26)与相应侧通风容腔(18)连通,所述过滤机构包括插接于安装口(24)内的过滤壳体(25)、设于过滤壳体(25)两端的进风口(28)和出风口(29),设于过滤壳体(25)内底部且呈喇叭状结构的收集槽(30)以及设于收集槽(30)上方且与过滤壳体(25)内壁固定连接且镂空设置的安装板(31),所述收集槽(30)的最低端设有出料口(37),且出料口(37)上安装有阀门(38),每个所述过滤壳体(25)的内部均通过其上的进风口(28)与锅体内部连通,且每个出风口(29)上均设有与相应侧过滤壳体(25)固定连接的连接管道(26),并且每个过滤壳体(25)的内部均通过连接管道(26)与相应侧的通风容腔(18)连通,每个所述过滤壳体(25)的底端均通过连接杆(27)与下环形块(17)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31)的顶端依次设有与过滤壳体(25)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一过滤板(32)、第二过滤板(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天文张智立何烈
申请(专利权)人:亿特机电实业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