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番茄果实膨大、成熟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87418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4 17: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促进番茄果实膨大、成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番茄打顶后,最后一穗果开花后10‑20天,在现存第一穗果下方5‑10cm的主茎处环剥,形成0.5‑1cm宽的环剥口,将环剥口用嫁接膜包紧,直至采收结束。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实际生产中针对番茄的具体特性,制定了科学的环剥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经济实用,实用性强,成本低,适于大规模化推广和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促进番茄果实膨大、成熟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栽培
,涉及一种促进番茄果实膨大、成熟的方法。
技术介绍
番茄属于茄科,原产于南美洲,由野生醋栗番茄经过进化和选择,逐渐演化成为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栽培品种。番茄果实富含维生素C、糖类、蛋白质、番茄红素等营养物质,其独特的风味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番茄是我国保护地栽培的主要蔬菜作物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在番茄植株生长的后期,由于植株长势、环境条件等方面的影响,常会出现单果重下降,成熟延迟,品质变劣等现象,从而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番茄果实的发育、成熟以及果实品质依赖于植株对果实的同化物供应水平。环剥技术是果树上常用的调节同化物分配的措施,然而环剥技术在番茄栽培中的应用还鲜有报道。因此,研发一种如何在番茄打顶后,增加番茄果实大小,促进成熟的栽培方法是本领域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促进番茄果实膨大、成熟的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促进番茄果实膨大、成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番茄打顶后,且最后一穗果开花后10-20天,在现存第一穗果下方5-10cm的主茎处环剥,形成0.5-1cm宽的环剥口,并将环剥口用嫁接膜包紧,直至采收结束。进一步,促进番茄果实膨大、成熟的方法还包括:环剥前管理:打掉植株下部衰老黄化的叶片,保证水肥供应,环剥前提前浇水,加强通风,避免空气湿度过大。进一步,上述将环剥口用嫁接膜包紧的具体方法为:环剥后立刻用嫁接膜对环剥口包扎4-5圈。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环剥包扎是为了保护植株,防止木质部功能受损,同时防止病虫害从剥口侵染。进一步,上述番茄打顶是在番茄所留最后一穗果开花后、环剥前进行,且在所留最后一穗果上方留2-3片叶片。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在所留最后一穗果上方留2-3片叶片可以保证根系正常存活。进一步,上述现存第一穗果为主茎上距离根部最近的未采摘的果穗。进一步,上述现存第一穗果下方5-10cm的主茎直径≥1cm。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保证主茎直径大于1cm,避免损害木质部,影响水分和矿质元素向上运输。进一步,上述现存第一穗果下方5-10cm的主茎直径为1-1.5cm,且环剥口的宽度为0.5cm。进一步,上述现存第一穗果下方5-10cm的主茎直径>2.5cm,且环剥口的宽度为1cm。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环剥口的宽度依据植株长势而调整,植株长势旺,剥口宜宽,防止剥口较快愈合;植株长势较弱,剥口宜窄,以免影响植株生长。进一步,上述环剥口的环剥深度到达木质部。进一步,上述番茄选自从开花到果实成熟时间为40-44天的番茄品种或选自从开花到果实成熟时间为45-50天的番茄品种。进一步,上述番茄选自从开花到果实成熟时间为40-44天的番茄品种,且上述环剥在最后一穗果开花后10-14天环剥。进一步,上述番茄选自从开花到果实成熟时间为45-50天的番茄品种,且上述环剥在最后一穗果开花后15-20天环剥。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对于果实生长时间较长的品种在最后一穗果开花后15-20天进行环剥,对于果实生长时间较短的品种在最后一穗果开花后10-14天进行环剥,此时最后一穗果实处于果实膨大期初期,环剥宜在所留最后一穗果实刚进入果实膨大期时进行,此时果实对碳水化合物的需求强烈,较多的碳水化合物供应有利于果实膨大。进一步,上述现存第一穗果为主茎上距离根部最近的未采摘的果穗。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需在番茄打顶后进行环剥,打顶前番茄根系与冠层需一起成长,冠层制造的养分通过茎韧皮部不断往根层运输,从而保证根系的正常生长,打顶后根系和冠层都停止生长,原有根系只需不断向上输送水分和矿质元素即可,冠层制造的光合产物可以全部供给果实,无需再往根层运输。本专利技术促进番茄果实膨大、成熟的方法可以有效促进果实膨大和成熟,在番茄主茎上,绕圈环剥皮层,阻断韧皮部的运输,改变光合产物在植株中的分配,使果实得到更多的养分,从而促进果实膨大,提高产量,加快成熟,单果重增加约10%-15%,采收时间提前约10天,采收结束时间也相应提前,节约占地时间。本专利技术促进番茄果实膨大、成熟的方法对番茄植株长势无明显影响,环剥可以有效切断番茄主茎韧皮部组织,而未对木质部结构造成明显破坏,在环剥后用嫁接膜对环剥口进行包扎,防止木质部栓塞的形成,保护木质部的功能,同时防止病虫害从剥口侵染,经试验证明使用本专利技术促进番茄果实膨大、成熟的方法后,叶片功能维持稳定,植株长势无明显影响。本专利技术通过环剥技术调节光合产物的分配,使果实得到更多的同化物,从而促进果实发育和成熟。本专利技术在实际生产中针对番茄的具体特性,制定了科学的环剥方法,本专利技术经济实用,实用性强,成本低,适于大规模化推广和应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番茄品种为“DER0899”,于2016年9月定植,2017年7月拉秧,共结有23穗果实。本实施例所示方法在长季节栽培番茄上的实施。促进番茄果实膨大、成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番茄所留最后一穗果开花后在该穗上方留2-3片叶片进行打顶,最后一穗果开花后15天,在现存第一穗果下方5-10cm的主茎处环剥,形成0.5cm宽的环剥口,环剥深度刚好到达木质部,环剥后立刻用嫁接膜对环剥口包扎4-5圈,直至采收结束。实施例2番茄品种“凯宏”,于2017年9月16日定植,2018年2月18日拉秧,共留4穗果实。本实施例所示方法在秋冬茬番茄上的实施。促进番茄果实膨大、成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番茄所留最后一穗果开花后在该穗上方留2-3片叶片进行打顶,最后一穗果开花后20天,在现存第一穗果下方5-10cm的主茎处环剥,形成1cm宽的环剥口,环剥深度刚好到达木质部,环剥后立刻用嫁接膜对环剥口包扎4-5圈,直至采收结束。效果试验1以不环剥植株为对照组1,与实施例1进行对比,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每小区30棵植株,三次重复,对比结果见表1。表1番茄单果重和果实品质如表1所示,实施例1环剥处理后果实的大小显著增加。相比对照组1,环剥处理显著增加了果实的维生素C含量,提高了果实的糖酸比;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没有显著影响。实施例1环剥处理在7月5日基本采收完毕,仅剩下极少量的果实;对照组1在7月12日基本采收结束。环剥处理采收结束的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1。效果试验2以不环剥植株为对照组2,与实施例2进行对比,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每小区50棵植株,三次重复,对比结果见表2和表3。...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促进番茄果实膨大、成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番茄打顶后,且最后一穗果开花后10-20天,在现存第一穗果下方5-10cm的主茎处环剥,形成0.5-1cm宽的环剥口,并将环剥口用嫁接膜包紧,直至采收结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促进番茄果实膨大、成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番茄打顶后,且最后一穗果开花后10-20天,在现存第一穗果下方5-10cm的主茎处环剥,形成0.5-1cm宽的环剥口,并将环剥口用嫁接膜包紧,直至采收结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番茄果实膨大、成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番茄打顶是在番茄所留最后一穗果开花后、环剥前进行,且在所留最后一穗果上方留2-3片叶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番茄果实膨大、成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现存第一穗果为主茎上距离根部最近的未采摘的果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促进番茄果实膨大、成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现存第一穗果下方5-10cm的主茎直径≥1c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促进番茄果实膨大、成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现存第一穗果下方5-10cm的主茎直径为1-1.5cm,且环剥口的宽度为0.5c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卫杰余宏军李强柴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