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温控装置的散热结构
本技术涉及散热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温控装置的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散热装置大部分还是通过加热器加热产生热量,然后通过风扇将热量带出来,但是这种装置的弊端很明显,由于风扇的作用,装置内外气流循环,外部的灰尘杂质肯定会进入装置内,时间一长,一方面灰尘附着在散热鳍片上,会影响散热鳍片的热传导效率;另一方面灰尘落在发热板上,还会影响发热效率,这样的话,会额外损耗大量热量,严重的话,对装置寿命也会有影响,成本相应的也会变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温控装置的散热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温控装置的散热结构,包括:底座、支撑板、发热板、散热导柱和风扇,所述底座上开有凹槽,所述支撑板紧贴在底座上的凹槽内,所述支撑板上开有卡槽,所述卡槽内嵌有至少一块发热板,所述发热板上方设有多根散热导柱,所述散热导柱上方设有至少一个风扇,所述风扇两侧均设有防护网。进一步的,所述发热板内部两侧各设有一加热管,用于发热板的加热,所述多块发热板通过加热管相连。进一步的,所述发热板被第一保护板和第二保护板所包覆,所述第一保护板与支撑板的凹槽紧密贴合,所述散热导柱固定在第二保护板上。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装有主体框架,所述散热导柱位于主体框架内部,所述底座和主体框架通过导柱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导柱上方设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与主体框架通过螺丝紧固。进一步的,所述风扇安装于保护罩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温控装置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5)、支撑板(6)、发热板(8)、散热导柱(3)和风扇(1),所述底座(5)上开有凹槽,所述支撑板(6)紧贴在底座(5)上的凹槽内,所述支撑板(6)上开有卡槽,所述卡槽内嵌有至少一块发热板(8),所述发热板(8)上方设有多根散热导柱(3),所述散热导柱(3)上方设有至少一个风扇(1),所述风扇(1)两侧均设有防护网(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温控装置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5)、支撑板(6)、发热板(8)、散热导柱(3)和风扇(1),所述底座(5)上开有凹槽,所述支撑板(6)紧贴在底座(5)上的凹槽内,所述支撑板(6)上开有卡槽,所述卡槽内嵌有至少一块发热板(8),所述发热板(8)上方设有多根散热导柱(3),所述散热导柱(3)上方设有至少一个风扇(1),所述风扇(1)两侧均设有防护网(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温控装置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板(8)内部两侧各设有一加热管(7),用于发热板(8)的加热,所述多块发热板(8)通过加热管(7)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温控装置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板(8)被第一保护板(10)和第二保护板(11)所包覆,所述第一保护板(10)与支撑板(6)的凹槽紧密贴合,所述散热导柱(3)固定在第二保护板(11)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洋,刘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奥美泰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