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折边胶泡产生用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6940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模拟折边胶泡产生用模具,包括下板件,所述下板件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组凹槽;还包括与下板件螺栓连接的上板件,所述上板件的下表面在对应每个凹槽处均开设有腔体,所述上板件在腔体远离下板件的一侧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不大于腔体的内径;所述下板件与上板件间设有密封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模拟折边胶泡的产生过程,为解决胶泡问题提供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拟折边胶泡产生用模具
本技术涉及汽车折边胶生产与实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拟折边胶泡产生用模具。
技术介绍
折边胶泡是指一类发生在汽车四门两盖折边区域的PVC密封胶上鼓起的胶质气泡之统称。折边胶泡产生的机理,主要包括以下6个步骤:①焊装车间开启件工段,在四门两盖外板的折边区域涂折边胶;②里外板拼合;③滚边机器人(或压机)进行折边;④涂装车间密封工段在折边区域进行PVC密封胶涂覆;⑤在折边区域形成中空封闭的内腔,涂装车间进行烘烤之后,空腔内的空气或水分受热膨胀;⑥膨胀的空气或水分将PVC密封胶顶起,形成局部气泡。据以上工艺过程可知:折边胶泡是由于焊装折边胶与PVC密封胶之间形成局部狭小封闭的空腔,空腔内的空气或水分受烘烤膨胀所形成。为解决折边胶泡的问题,我们需要模拟折边胶泡的形成过程,而现在尚无合适的模具可以模拟该形成过程,本案由此而生。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拟折边胶泡产生用模具,能模拟折边胶泡的产生过程,为解决胶泡问题提供便利。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之一种模拟折边胶泡产生用模具,包括下板件,所述下板件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组凹槽;还包括与下板件螺栓连接的上板件,所述上板件的下表面在对应每个凹槽处均开设有腔体,所述上板件在腔体远离下板件的一侧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不大于腔体的内径;所述下板件与上板件间设有密封件。优选地,所述上板件和下板件均采用铝合金板且厚度为5~20mm。优选地,所述凹槽采用8~16组设置且每组均包含均布设置的四个。优选地,所述下板件的下表面设有若干调平螺丝。优选地,所述密封件包括设置于凹槽内的密封垫片。优选地,所述上板件的上表面在每组通孔旁均设有编号。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设有通孔,在实验时可先将上板件和下板件对准并螺栓连接,然后将PVC密封胶刷涂于通孔处,并根据不同的实验模拟要求刷涂不同的厚度,再根据需要设定烘烤时间和温度,在烘烤过程中PVC密封胶与腔体间形成局部狭小封闭的空腔,可根据不同要求制作不同体积的腔体,不同体积的腔体中空气和水分量不同,从而模拟多种条件下的折边胶泡,为研究胶泡的形成以及解决胶泡问题提供良好的便利;上板件与下板件螺栓连接,方便装拆;通孔设置与凹槽和腔体对应的若干组,用于减少实验结果的偶然性,提升数据的可靠性;通孔的直径不大于腔体的内径,有利于保证在烘烤过程中PVC密封胶与腔体间形成局部狭小封闭的空腔,从而保证模拟效果;下板件与上板件间设有密封件,用于实现密封,防止漏气。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模拟折边胶泡产生用模具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模拟折边胶泡产生用模具的侧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模拟折边胶泡产生用模具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中:1、下板件;11、凹槽;2、上板件;21、腔体;22、通孔;3、密封件;4、调平螺丝。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之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以下兹例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本技术提供一种模拟折边胶泡产生用模具,包括下板件1,所述下板件1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组凹槽11;还包括与下板件1螺栓连接的上板件2,所述上板件2的下表面在对应每个凹槽11处均开设有腔体21,所述上板件2在腔体21远离下板件1的一侧开设有通孔22,所述通孔22的直径不大于腔体21的内径;所述下板件1与上板件2间设有密封件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有通孔22,在实验时可先将上板件2和下板件1对准并螺栓连接,然后将PVC密封胶刷涂于通孔22处,并根据不同的实验模拟要求刷涂不同的厚度,再根据需要设定烘烤时间和温度,在烘烤过程中PVC密封胶与腔体21间形成局部狭小封闭的空腔,可根据不同要求制作不同体积的腔体21,不同体积的腔体21中空气和水分量不同,从而模拟多种条件下的折边胶泡,为研究胶泡的形成以及解决胶泡问题提供良好的便利;上板件2与下板件1螺栓连接,方便装拆;通孔22设置与凹槽11和腔体21对应的若干组,用于减少实验结果的偶然性,提升数据的可靠性;通孔22的直径不大于腔体21的内径,有利于保证在烘烤过程中PVC密封胶与腔体21间形成局部狭小封闭的空腔,从而保证模拟效果;下板件1与上板件2间设有密封件3,用于实现密封,防止漏气。优选地,所述上板件2和下板件1均采用铝合金板且厚度为5~20m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铝合金材质强度比较高,塑性好,具有优良的导热性和抗蚀性,通过热处理能获得良好的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和抗腐蚀性能,适宜进行烘烤操作,有利于保证模拟效果;其厚度既不宜过大亦不宜过小,过大则重量额外增加,成本增加,过小则不利于在烘烤过程中在PVC密封胶与腔体21间形成局部狭小封闭的空腔。优选地,所述凹槽11采用8~16组设置且每组均包含均布设置的四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有效减少实验结果的偶然性,提升数据的可靠性;均布设置有利于保证变量的可控性。优选地,所述下板件1的下表面设有若干调平螺丝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调整整个模具的水平夹角,从而模拟多种条件下的折边胶泡,为研究胶泡的形成以及解决胶泡问题提供良好的便利。优选地,所述密封件3包括设置于凹槽11内的密封垫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好等优点,并且方便维修维护或更换。优选地,所述上板件2的上表面在每组通孔22旁均设有编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大大方便操作者记录和随时观察,从而保证模拟数据的完整和准确。本技术的具体使用方法如下:在实验时可先将上板件2和下板件1对准并螺栓连接,然后将PVC密封胶刷涂于通孔22处,并根据不同的实验模拟要求刷涂不同的厚度,再根据需要设定烘烤时间和温度,在烘烤过程中PVC密封胶与腔体21间形成局部狭小封闭的空腔,可根据不同要求制作不同体积的腔体21,不同体积的腔体21中空气和水分量不同,从而模拟多种条件下的折边胶泡,为研究胶泡的形成以及解决胶泡问题提供良好的便利。综上所述,仅为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不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依本技术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为本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拟折边胶泡产生用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板件,所述下板件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组凹槽;还包括与下板件螺栓连接的上板件,所述上板件的下表面在对应每个凹槽处均开设有腔体,所述上板件在腔体远离下板件的一侧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不大于腔体的内径;所述下板件与上板件间设有密封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拟折边胶泡产生用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板件,所述下板件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组凹槽;还包括与下板件螺栓连接的上板件,所述上板件的下表面在对应每个凹槽处均开设有腔体,所述上板件在腔体远离下板件的一侧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不大于腔体的内径;所述下板件与上板件间设有密封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折边胶泡产生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件和下板件均采用铝合金板且厚度为5~2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占全
申请(专利权)人:依多科常熟汽车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