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热炉进料传送轨道,包括倾斜的托架和设置于托架下方的支撑柱,所述托架位于高处的端部设置有多个沿托架宽度方向均布的立柱和与立柱相配合的第一挡止结构,所述托架位于低处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挡止结构;使用行车将多根钢棒毛坯放置于托架位于高处的一端,并且位于挡止杆和立柱之间,需要对加热炉中加入钢棒时,第一挡止结构动作,钢棒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滚动,在托架的下端被第二挡止结构阻止,在需要对加热炉进行加料时,第二挡止结构动作,将钢棒再次下放,进入到加热炉中,在使用行车放料之后,无需人工操作,加料步骤简单,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热炉进料传送轨道
本技术属于钢管生产加热炉辅助设备
,尤其涉及了一种加热炉进料传送轨道。
技术介绍
无缝钢管生产时,钢棒毛坯需要在加热炉中进行加热,目前,在对加热炉进行进料时,采用行车吊起钢棒,并转移到加热炉的进口旁边,再由人工辅助将钢棒转移到加热炉进口里,进料步骤复杂,费力,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加热炉进料传送轨道,很好的解决了钢棒进料繁琐、费力和降低生产效率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加热炉进料传送轨道,包括倾斜的托架和设置于托架下方的支撑柱,所述托架位于高处的端部设置有多个沿托架宽度方向均布的立柱和与立柱相配合的第一挡止结构,所述托架位于低处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挡止结构;所述第一挡止结构包括设置于托架下方的第一底座、通过第一转动轴转动连接于第一底座上的挡止杆、与第一转动轴固定连接的第一驱动杆以及与第一驱动杆远离第一转动轴一端铰接的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二挡止结构包括设置于托架下方的第二底座、通过第二转动轴转动连接于第二底座上的挡止块、与第二转动轴固定连接的第二驱动杆以及与第二驱动杆远离第二转动轴一端铰接的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分别通过第一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杆带动挡止杆和挡止块往复转动。进一步的,所述托架由多个倾斜且相互平行的工字钢组成,所述支撑柱的顶部设置有与工字钢垂直的横梁。进一步的,所述挡止杆和挡止块分别于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上平行排布有多个,挡止杆和挡止块均与工字钢交错排布。进一步的,所述挡止块包括围绕第二转动轴轴线转动的阻挡部和以第二转动轴轴线为圆心的扇形部,所述阻挡部和扇形部呈80°-100°分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托架位于低处的一端设置于加热炉的进口处,使用行车将多根钢棒毛坯放置于托架位于高处的一端,并且位于挡止杆和立柱之间,需要对加热炉中加入钢棒时,第一挡止结构动作,钢棒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滚动,在托架的下端被第二挡止结构阻止,在需要对加热炉进行加料时,第二挡止结构动作,将钢棒再次下放,进入到加热炉中,在使用行车放料之后,无需人工操作,加料步骤简单,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挡止块的主视图。图中:1、托架;2、支撑柱;3、立柱;4、第一挡止结构;5、第二挡止结构;6、横梁;41、第一底座;42、第一转动轴;43、挡止杆;44、第一驱动杆;45、第一液压缸;51、第二底座;52、第二转动轴;53、挡止块;54、第二驱动杆;55、第二液压缸;531、阻挡部;532、扇形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加热炉进料传送轨道,包括倾斜的托架1和设置于托架1下方的支撑柱2,具体的,托架1左端高右端低,所述托架1位于高处的端部设置有多个沿托架1宽度方向均布的立柱3和与立柱3相配合的第一挡止结构4,所述第一挡止结构4位于立柱3的右侧,所述托架1位于低处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挡止结构5;所述第一挡止结构4包括设置于托架1下方的第一底座41、通过第一转动轴42转动连接于第一底座41上的挡止杆43、与第一转动轴42固定连接的第一驱动杆44以及与第一驱动杆44远离第一转动轴42一端铰接的第一液压缸45,第一转动轴42与第一底座41连接时安装有滚动轴承。在使用行车为本技术添加钢棒时,挡止杆43、立柱3和托架1组成槽型,将钢棒暂存到托架1的左端,需要下放钢棒时,第一液压缸45驱动第一驱动杆44顺时针转动,钢棒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托架1滚动到托架1的下端。所述第二挡止结构5包括设置于托架1下方的第二底座51、通过第二转动轴52转动连接于第二底座51上的挡止块53、与第二转动轴52固定连接的第二驱动杆54以及与第二驱动杆54远离第二转动轴52一端铰接的第二液压缸55;第二挡止结构5将从上端滚落的钢棒挡止在托架1的下端,在需要向加热炉的进口处下防钢棒时,第二液压缸55驱动第二驱动杆54带动挡止块53顺时针转动,下放钢棒进入到加热炉。所述第一液压缸45和第二液压缸55可以分别通过第一驱动杆44和第二驱动杆54带动挡止杆43和挡止块54往复转动,挡止块54和挡止板43顺时针转动下放钢棒,逆时针转动挡止钢棒。优选的,所述挡止块53包括围绕第二转动轴52轴线转动的阻挡部531和以第二转动轴52轴线为圆心的扇形部532,所述阻挡部531和扇形部532呈80°-100°分布,在当挡止块53阻挡钢棒时,是阻挡部531进行作用,在下放钢棒时,靠近托架1右端钢棒下放时,扇形部532将与右端钢棒相邻的钢棒阻挡在托架1上,只允许一次下放一根钢棒。具体的,所述托架1由多个倾斜且相互平行的工字钢组成,所述支撑柱2的顶部设置有与工字钢垂直的横梁6,降低托架1的整体重量,也降低了托架1的制造成本。相应的,所述挡止杆43和挡止块53分别于第一转动轴42和第二转动轴52上平行排布有多个,挡止杆43和挡止块53均与工字钢交错排布,在设置第一液压缸45和第二液压缸55时,可以分别在第一转动轴42和第二转动轴52上均布多个第一液压缸45和第二液压缸55,增加驱动力,提高使用的可靠性和延长使用寿命。实施本技术时,托架1位于低处的一端设置于加热炉的进口处,使用行车将多根钢棒毛坯放置于托架1位于高处的一端,并且位于挡止杆43和立柱3之间,需要对加热炉中加入钢棒时,第一挡止结构4动作,钢棒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滚动,在托架1的下端被第二挡止结构5阻止,在需要对加热炉进行加料时,第二挡止结构5动作,将钢棒再次下放,进入到加热炉中,在使用行车放料之后,无需人工操作,加料步骤简单,提高了生产效率。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热炉进料传送轨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倾斜的托架(1)和设置于托架(1)下方的支撑柱(2),所述托架(1)位于高处的端部设置有多个沿托架(1)宽度方向均布的立柱(3)和与立柱(3)相配合的第一挡止结构(4),所述托架(1)位于低处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挡止结构(5);/n所述第一挡止结构(4)包括设置于托架(1)下方的第一底座(41)、通过第一转动轴(42)转动连接于第一底座(41)上的挡止杆(43)、与第一转动轴(42)固定连接的第一驱动杆(44)以及与第一驱动杆(44)远离第一转动轴(42)一端铰接的第一液压缸(45);/n所述第二挡止结构(5)包括设置于托架(1)下方的第二底座(51)、通过第二转动轴(52)转动连接于第二底座(51)上的挡止块(53)、与第二转动轴(52)固定连接的第二驱动杆(54)以及与第二驱动杆(54)远离第二转动轴(52)一端铰接的第二液压缸(55);/n所述第一液压缸(45)和第二液压缸(55)分别通过第一驱动杆(44)和第二驱动杆(54)带动挡止杆(43)和挡止块(53)往复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炉进料传送轨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倾斜的托架(1)和设置于托架(1)下方的支撑柱(2),所述托架(1)位于高处的端部设置有多个沿托架(1)宽度方向均布的立柱(3)和与立柱(3)相配合的第一挡止结构(4),所述托架(1)位于低处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挡止结构(5);
所述第一挡止结构(4)包括设置于托架(1)下方的第一底座(41)、通过第一转动轴(42)转动连接于第一底座(41)上的挡止杆(43)、与第一转动轴(42)固定连接的第一驱动杆(44)以及与第一驱动杆(44)远离第一转动轴(42)一端铰接的第一液压缸(45);
所述第二挡止结构(5)包括设置于托架(1)下方的第二底座(51)、通过第二转动轴(52)转动连接于第二底座(51)上的挡止块(53)、与第二转动轴(52)固定连接的第二驱动杆(54)以及与第二驱动杆(54)远离第二转动轴(52)一端铰接的第二液压缸(5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军,张稳成,康明付,冯德龙,程富波,李江帅,陈蕾,冯肖波,冯治国,吴志兵,周毅,尹桂明,赵光涛,张浩,梁武飞,许海洋,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汇丰管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