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金铎专利>正文

潜水旋流汽液混合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6588 阅读:3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潜水旋流汽液混合加热器,是由呈碗状壳体和其上沿圆周均布三个叶瓣置于壳体的内侧中心的喷嘴体组成,壳体的输入端与蒸汽管相连,喷嘴体的内腔与输入端相通。其具有无振动噪声低、热利用率高,温度分布均匀、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等特点,特别适于对池槽中水加热时装用。(*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加热器,特别是以蒸汽为热源的潜水旋流汽液混合加热器,适于对池槽中的水加热时装用。国内以往对池槽中的水加热时,通常采用将蒸汽管伸进池槽内,蒸汽从管内喷出直接对水加热,这种加热方式的缺点是被加热的液体温度分布不均匀,液面冒泡热量损失大,基于上述原因近年来开始使用潜水式汽液混合加热装置,该类装置结构复杂,体积大、重量沉、造价高,同时存在噪声高振动大、温度分布曲线较陡等缺点,因此,使其推广应用受到一定的局限。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噪声低、无振动、温度分布曲线平缓的潜水旋流汽液混合加热器。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是由壳体和一个喷嘴体组成,所述的壳体的输入端与蒸汽管相连,呈碗状壳体的内侧端相对装有喷嘴体,喷嘴体的内腔与输入相通。所述的喷嘴体的横截面呈类似棘轮形,其沿圆周均布三个叶瓣,并在各叶瓣的同一侧面上开有喷嘴。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碗状壳体,喷嘴设在各叶瓣同侧的喷嘴体置于其内的技术措施,所以有无振动噪声小,热利用率达9%以上、温度分布均匀,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等优点,同时实施容易,利于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A-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B-B剖视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的实施例结合附图加以描述碗状的壳体1、喷嘴体2是由金属铸造经加工而成,壳体1的输入端与蒸汽管相连,其内侧端相对装有喷嘴体2,喷嘴体2的内腔与管路相通,其横截面呈类似棘轮形,其上沿圆周均布有三个叶瓣4,并在各叶瓣4的同一侧面上开有喷嘴3。使用时将加热器安装于接近池槽底部,并靠近侧壁或侧壁交角处,壳体1的凹面指向池槽中心,其轴线与液面平行。工作时蒸汽从管路流经壳体1的输入端进入喷嘴体2的内腔自各喷嘴3同时喷出,喷出的汽束均呈一定角度射向呈碗状壳体1的内壁,并沿内壁向外扩张的同时,伴随形成螺旋流。这样蒸汽在瞬间与水完成热交换并无蒸汽逸出全部液化的同时造成水的搅动和强制对流,增强了热量的传递作用,从而使温度分布均匀,热效率高。权利要求1.一种潜水旋流汽液混合加热器,是由壳体1和一个喷嘴体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的输入端与蒸汽管相连,呈碗状壳体1的内侧端相对装有喷嘴体2,喷嘴体2的内腔与输入端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嘴体2的横截面呈类似棘轮形,其上沿圆周均布三个叶瓣4,并在各叶瓣4的同一侧面上开有喷嘴3。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潜水旋流汽液混合加热器,是由呈碗状壳体和其上沿圆周均布三个叶瓣置于壳体的内侧中心的喷嘴体组成,壳体的输入端与蒸汽管相连,喷嘴体的内腔与输入端相通。其具有无振动噪声低、热利用率高,温度分布均匀、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等特点,特别适于对池槽中水加热时装用。文档编号F28C3/08GK2105034SQ91222489公开日1992年5月20日 申请日期1991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1991年11月12日专利技术者李金铎 申请人:李金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潜水旋流汽液混合加热器,是由壳体1和一个喷嘴体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的输入端与蒸汽管相连,呈碗状壳体1的内侧端相对装有喷嘴体2,喷嘴体2的内腔与输入端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铎
申请(专利权)人:李金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