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变速器驻车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65058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动变速器驻车机构,包括,棘轮、棘爪、驻车导向板和推杆总成。推杆总成包含推杆、侧板和拨叉轴。侧板套装在拨叉轴上,侧板一侧被用于接受外部驱动沿拨叉轴移动,侧板另一侧与推杆配合带动推杆轴向运动。推杆本体设置凸轮,推杆向下轴向运动,凸轮与驻车导向板上的导向面接触,进而使凸轮挤压棘爪自锁面,使棘爪齿驻入棘轮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变速器本身的自动换挡塔作为驱动,通过自动换挡塔上的拨指作用在驻车机构上的叉口架来执行驻车动作,节约一个额外的驱动电机布置空间更紧凑,实现轻量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变速器驻车机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自动变速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变速器驻车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汽车驻车机构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棘轮1、棘爪2、驻车导向板3、推杆总成4和驱动电机总成5。其中棘轮1由棘轮中心孔11固定配合在变速器的中间轴上;棘爪2上含有转动中心孔21、棘爪齿22、棘爪自锁面23,且棘爪2由转动中心孔21转动安装在变速器箱体棘爪轴24上;驻车导向板3上含有导向面31、左安装孔32、右安装孔33,且驻车导向板3由左安装孔32、右安装孔33固定安装在变速器箱体上;推杆总成4包含推杆41、侧板42、上凸轮43、下凸轮44,且上凸轮43与导向面31接触,下凸轮44与棘爪自锁面23接触;驱动电机总成5输出端面与推杆41相连,在驻车时,驱动电机总成5转动推动推杆41移动,同时带动侧板42移动,侧板42带动上凸轮43、下凸轮44移动,上凸轮43在驻车导向板3的作用下使下凸轮44推动棘爪2上的棘爪自锁面23绕棘爪轴24转动,最终使棘爪齿22驻入棘轮1里,完成驻车动作。这种结构中需要对整个驻车机构单独设置驱动电机总成5,而单独的一个电机及电机控制系统成本较高;且侧板42这种结构占用空间较大,空间结构不紧凑,导致箱体设计变大,增加箱体的总重量,不符合轻量化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自动变速器驻车机构,利用套装在拨叉轴上的侧板带动推杆轴向运动,从而挤压棘爪卡入棘轮,节约了侧板布置空间,使变速器空间结构紧凑。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自动变速器驻车机构,包括,棘轮、棘爪、驻车导向板和推杆总成;所述棘轮通过棘轮中心孔被用于固定配合在变速器的中间轴上;所述棘爪尾部开有转动中心孔,头部为棘爪齿,棘爪齿顶部带棘爪自锁面,所述棘爪绕转动中心孔转动;所述驻车导向板上设有导向面和安装孔,所述驻车导向板通过安装孔固定安装在变速器箱体上;所述推杆总成包含推杆、侧板和拨叉轴;侧板套装在拨叉轴上;侧板一侧被用于接受外部驱动沿拨叉轴移动;侧板另一侧与推杆配合带动推杆轴向运动;推杆本体设置凸轮;推杆向下轴向运动,凸轮与驻车导向板上的导向面接触,进而使凸轮挤压棘爪自锁面,使棘爪齿驻入棘轮里。进一步地,侧板一侧被用于接受变速器上的自动换挡塔驱动沿拨叉轴移动。进一步地,所述侧板一侧的叉口架上开有叉口,所述叉口被用于接受变速器上的自动换挡塔的拨指驱动而带动侧板沿拨叉轴移动。进一步地,所述侧板另一侧设有推杆配合孔与推杆配合颈配合带动推杆轴向运动。进一步地,所述棘爪的转动中心孔转动安装在拨叉轴上。进一步地,所述驻车导向板上安装孔包含左安装孔和右安装孔,所述驻车导向板通过左安装孔和右安装孔固定安装在变速器箱体上。进一步地,侧板设置推杆配合孔的一侧向外延伸出限位面,限位面抵住变速器侧壁,限制推杆周向转动。本技术有益技术效果为:1)利用变速器本身的自动换挡塔作为驱动,通过自动换挡塔上的拨指作用在驻车机构上的叉口架来执行驻车动作,节约一个额外的驱动电机;2)棘爪转动中心孔转动安装在拨叉轴上,与变速器上其它档位拨叉共用一个拨叉轴,节约了棘爪的布置零部件,使得布置空间更紧凑,实现轻量化。3)侧板套装在拨叉轴上,侧板沿拨叉轴轴向布置,合理利用了变速器轴向空间,整个自动变速器驻车机构结构更紧凑。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驻车机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驻车棘轮棘爪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驻车机构导向板示意图;图4为现有技术推杆总成及驱动电机总成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自动变速器驻车机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驻车棘轮棘爪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驻车机构导向板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推杆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推杆总成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5至图9,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自动变速器驻车机构,包括,棘轮1、棘爪2、驻车导向板3和推杆总成4。棘轮1通过棘轮中心孔11固定配合在变速器的中间轴上。棘爪2尾部开有转动中心孔21,头部为棘爪齿22,棘爪齿顶部带棘爪自锁面23,棘爪2绕转动中心孔21转动。棘爪2的转动中心孔21转动安装在拨叉轴44上,与变速器上的其他档位拨叉共用一个拨叉轴44。驻车导向板3上设有导向面31和安装孔,安装孔包含左安装孔32和右安装孔33,驻车导向板3通过左安装孔32和右安装孔33安装孔固定在变速器箱体上。推杆总成包含推杆41、侧板42和拨叉轴44。侧板41套装在拨叉轴44上,侧板42一侧的叉口架45上开叉口451,叉口451被用于接受变速器上的自动换挡塔的拨指驱动而带动侧板沿拨叉轴44移动,侧板另一侧设有推杆配合孔421,推杆配合孔421与推杆配合颈411配合,带动推杆轴向运动。侧板设置推杆配合孔421的一侧向外延伸出限位面422,限位面422抵住变速器侧壁,结合拨叉轴44上的上端442和下端441与箱体滑动配合定位,限制推杆总成4周向转动,只允许轴向移动。推杆本体设置凸轮43,推杆41向下轴向运动,凸轮43与驻车导向板上的导向面31接触,进而使凸轮挤压棘爪自锁面23,使棘爪齿22驻入棘轮1里,完成驻车。该机构直接使用自动换挡塔作为驻车机构的驱动,无需单独设置驱动电机,可降低成本;同时将棘爪的转动中心孔21设置安装在拨叉轴44上,节省零件又节省空间,符合轻量化设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变速器驻车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棘轮(1)、棘爪(2)、驻车导向板(3)和推杆总成(4);/n所述棘轮(1)通过棘轮中心孔(11)被用于固定配合在变速器的中间轴上;/n所述棘爪(2)尾部开有转动中心孔(21),头部为棘爪齿(22),棘爪齿顶部带棘爪自锁面(23),所述棘爪绕转动中心孔转动;/n所述驻车导向板(3)上设有导向面(31)和安装孔,所述驻车导向板(3)通过安装孔固定安装在变速器箱体上;/n所述推杆总成(4)包含推杆(41)、侧板(42)和拨叉轴(44);侧板(42)套装在拨叉轴(44)上;侧板(42)一侧被用于接受外部驱动沿拨叉轴(44)移动;侧板(42)另一侧与推杆配合带动推杆轴向运动;推杆本体设置凸轮(43);推杆(41)向下轴向运动,凸轮(43)与驻车导向板(3)上的导向面(31)接触,进而使凸轮(43)挤压棘爪齿顶部带棘爪自锁面(23),使棘爪齿(22)驻入棘轮(1)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变速器驻车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棘轮(1)、棘爪(2)、驻车导向板(3)和推杆总成(4);
所述棘轮(1)通过棘轮中心孔(11)被用于固定配合在变速器的中间轴上;
所述棘爪(2)尾部开有转动中心孔(21),头部为棘爪齿(22),棘爪齿顶部带棘爪自锁面(23),所述棘爪绕转动中心孔转动;
所述驻车导向板(3)上设有导向面(31)和安装孔,所述驻车导向板(3)通过安装孔固定安装在变速器箱体上;
所述推杆总成(4)包含推杆(41)、侧板(42)和拨叉轴(44);侧板(42)套装在拨叉轴(44)上;侧板(42)一侧被用于接受外部驱动沿拨叉轴(44)移动;侧板(42)另一侧与推杆配合带动推杆轴向运动;推杆本体设置凸轮(43);推杆(41)向下轴向运动,凸轮(43)与驻车导向板(3)上的导向面(31)接触,进而使凸轮(43)挤压棘爪齿顶部带棘爪自锁面(23),使棘爪齿(22)驻入棘轮(1)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变速器驻车机构,其特征在于:侧板(42)一侧被用于接受变速器上的自动换挡塔驱动沿拨叉轴(44)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鑫向鹏方茂林杨孔林苏梦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