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区掩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86322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三角区掩护系统,包括前部支架和后部支架;所述前部支架包括前部底座、前部支撑油缸和用于支撑顶板的前部支撑顶板,所述前部支撑油缸的固定部设置于所述前部底座,所述前部支撑油缸的输出部升降所述前部支撑顶板;所述后部支架包括推移机构、后部底座、后部支撑油缸和用于支撑顶板的后部支撑顶板,所述后部支撑油缸的固定部设置于所述后部底座,所述后部支撑油缸的输出部升降所述后部支撑顶板,所述后部底座与所述前部底座通过推移机构连接。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能够在回撤液压支架时为三角区提供支撑,减少空顶面积,保障安全;并且还可撤离三角区,与传统支护方式相比,更加节省材料,并且安全性也有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角区掩护系统
本技术涉及煤矿
,具体涉及一种三角区掩护系统。
技术介绍
综合机械化采煤在如今高产高效的现代化矿井建设中,已经成为采煤工艺革新的主流,综采工作面设备回撤是创建高产高效矿井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尤其是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的回撤更为突出。因此,工作面液压支架的安全快速回撤对于整个工程顺利进行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目前,液压支架的回撤大都采用辅巷多通道回撤技术,实现多头平行作业,达到快速回撤目的。但是由于地质条件的不确定,三角区的支护一直是回撤液压支架的一个难点。传统的三角区的支护方式是采用道木、木支柱进行顶板支护,所支护的材料无法回收,造成大量材料消耗和劳动力的损耗。同时,空顶面积较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三角区掩护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三角区掩护系统,其包括:前部支架和后部支架;所述前部支架包括前部底座、前部支撑油缸和用于支撑顶板的前部支撑顶板,所述前部支撑油缸的固定部设置于所述前部底座,所述前部支撑油缸的输出部升降所述前部支撑顶板;所述后部支架包括推移机构、后部底座、后部支撑油缸和用于支撑顶板的后部支撑顶板,所述后部支撑油缸的固定部设置于所述后部底座,所述后部支撑油缸的输出部升降所述后部支撑顶板,所述后部底座与所述前部底座通过推移机构连接。可选地,后部支架还包括:掩护梁,所述掩护梁的相对两侧分别与后部底座和后部支撑顶板连接。可选地,所述掩护梁包括第一梁架和第二梁架,所述第一梁架的第一端与后部底座铰接,第二端与第二梁架的第一端铰接,第二梁架的第二端与后部支撑顶板铰接。可选地,后部支架还包括支撑连杆,所述支撑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梁架和后部底座铰接。可选地,所述支撑连杆铰接在所述第二梁架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上。可选地,所述推移机构包括推拉油缸和推移杆,所述后部底座具有用于容置所述推移杆的滑道,所述推拉油缸安装在后部底座上,且其输出部与所述推移杆传动连接,并且带动所述推移杆沿着所述滑道移动,所述推移杆的一端与所述前部底座连接。可选地,前部支架还包括前部挡矸板,所述前部支撑顶板相对的两侧均铰接有前部档杆板。可选地,后部支架还包括后部挡矸板,所述后部支撑顶板相对的两侧均铰接有后部档杆板。可选地,还包括用于控制后部支撑油缸及推拉油缸工作的第一操作阀和用于控制前部支撑油缸工作的第二操作阀,第一操作阀设置在后部底座上,第二操作阀设置在前部底座上,所述第一操作阀和第二操作阀上均设置有用于接收无线遥控通信信号的接收控制器。可选地,所述前部支撑油缸和后部支撑油缸的数量均至少为四个。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三角区掩护系统通过设置前部支架和后部支架支护巷道顶板,前后支架可交替支护迁移,不仅能够在液压支架回撤时为三角区顶板提供有效支撑,减少空顶面积,保障安全;而且还能够随着液压支架的回撤进行挪移,从而逐渐撤离三角区,比起传统的无法回收支护材料的支护方式而言,更加节省材料,并且安全性也有保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三角区掩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三角区掩护系统工作状态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三角区掩护系统工作状态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三角区掩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三角区掩护系统,其包括:前部支架10和后部支架30。在综采液压支架回撤过程中,当部分综采液压支架被搬迁后,回撤巷道端头掩护支架与综采液压支架之间暴露出的顶板被称为三角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三角区掩护系统用于支护三角区的巷道顶板。所述前部支架10包括前部底座11、前部支撑油缸13和用于支撑顶板的前部支撑顶板15。所述前部支撑油缸13的固定部设置于所述前部底座11,所述前部支撑油缸13的输出部升降所述前部支撑顶板15。所述后部支架30包括推移机构、后部底座35、后部支撑油缸37和用于支撑顶板的后部支撑顶板39。所述后部支撑油缸37的固定部设置于所述后部底座35,所述后部支撑油缸37的输出部升降所述后部支撑顶板39,所述后部底座35与所述前部底座11通过推移机构连接。三角区掩护系统工作时,如图2-3所示,前部支架10的前部支撑油缸13伸出,支撑前部支撑顶板15对巷道顶板进行支护,后部支架30的后部支撑油缸37伸出,支撑后部支撑顶板39支撑顶板。当三角区掩护系统移动时,前部支架10可以后部支架30为支点,即后部支架30继续支撑巷道顶板,前部支架10的前部支撑油缸13收缩,通过推拉机构收缩,带动前部支架10朝向靠近后部支架30的方向擦顶板移动。同样地,后部支架30移动时,以前部支架10为支点,进行擦顶板运动。前部支架10和后部支架30交替运行,实现三角区掩护系统的移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三角区掩护系统通过设置前部支架和后部支架支护巷道顶板,前后支架可交替支护迁移,不仅能够在液压支架回撤时为三角区顶板提供有效支撑,减少空顶面积,保障安全;而且还能够随着液压支架的回撤进行挪移,从而逐渐撤离三角区,比起传统的无法回收支护材料的支护方式而言,更加节省材料,并且安全性也有保障。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后部支架30还包括:掩护梁,所述掩护梁的相对两侧分别与后部底座35和后部支撑顶板39连接。通过设置掩护梁,在三角区200提供一定的支撑和防护,减少三角区200的空顶面积。较佳地,掩护梁包括第一梁架312和第二梁架314,第一梁架312的第一端与后部底座35铰接,第一梁架312的第二端与第二梁架314的第一端铰接,第二梁架314的第二端与后部支撑顶板39铰接。通过将掩护梁设置为第一梁架312和第二梁架314,可精简掩护梁的结构,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如图1所示,第一梁架312与第二梁架314的铰接点、第一梁架312与后部底座35的铰接点以及第二梁架314与后部支撑顶板39的铰接点依次连线成三角形,使得掩护梁与三角区200的形状更为契合,更大程度减少三角区200的空顶面积。优选地,后部支架30还包括支撑连杆41,所述支撑连杆41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梁架314和后部底座35铰接。通过设置支撑连杆41,能够为掩护梁的支护提供一定的辅助作用,提高支撑的可靠性。可选地,所述支撑连杆41铰接在所述第二梁架314长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上,以便更好地提供支撑。进一步地,推移机构包括推拉油缸332和推移杆334,所述推拉油缸332安装在后部底座35上。后部底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角区掩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部支架和后部支架;所述前部支架包括前部底座、前部支撑油缸和用于支撑顶板的前部支撑顶板,所述前部支撑油缸的固定部设置于所述前部底座,所述前部支撑油缸的输出部升降所述前部支撑顶板;/n所述后部支架包括推移机构、后部底座、后部支撑油缸和用于支撑顶板的后部支撑顶板,所述后部支撑油缸的固定部设置于所述后部底座,所述后部支撑油缸的输出部升降所述后部支撑顶板,所述后部底座与所述前部底座通过推移机构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角区掩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部支架和后部支架;所述前部支架包括前部底座、前部支撑油缸和用于支撑顶板的前部支撑顶板,所述前部支撑油缸的固定部设置于所述前部底座,所述前部支撑油缸的输出部升降所述前部支撑顶板;
所述后部支架包括推移机构、后部底座、后部支撑油缸和用于支撑顶板的后部支撑顶板,所述后部支撑油缸的固定部设置于所述后部底座,所述后部支撑油缸的输出部升降所述后部支撑顶板,所述后部底座与所述前部底座通过推移机构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角区掩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后部支架还包括:掩护梁,所述掩护梁的相对两侧分别与后部底座和后部支撑顶板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角区掩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掩护梁包括第一梁架和第二梁架,所述第一梁架的第一端与后部底座铰接,第二端与第二梁架的第一端铰接,第二梁架的第二端与后部支撑顶板铰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角区掩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后部支架还包括支撑连杆,所述支撑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梁架和后部底座铰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角区掩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连杆铰接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孔林韩嘉王玉光常鹏辉
申请(专利权)人: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