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化玉专利>正文

一种煤矿井下人员光纤应急通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6215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煤矿井下人员光纤应急通讯装置公开了一种内藏式天线结构,日常处于密闭状态进行防护,且结构小巧,便于携带,适合井下作业人员使用的应急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为两个半壳体拼合而成的圆柱形壳体,所述主壳体顶部开有凹槽,透明灯盖覆盖置于主壳体顶部凹槽上,所述凹槽内开有灯槽,灯板置于灯槽内,所述主壳体底部开有贯穿槽形成握持把手,控制开关置于握持把手上,所述主壳体的一端设置有两个安装卡扣,所述安装卡扣为L型扣,所述主壳体一端上置有电源触点,所述电源触点和灯板电连接,所述电源触点位于两个安装卡扣之间,电池置于主壳体的一端上,所述电池上开有和安装卡扣对应的安装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井下人员光纤应急通讯装置
本专利技术一种煤矿井下人员光纤应急通讯装置,涉及一种在井下突发状况下,针对光纤通讯进行恢复的应急通讯装置,属于煤矿安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藏式天线结构,日常处于密闭状态进行防护,且结构小巧,便于携带,适合井下作业人员使用的应急通讯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进行井下施工作业时,正常情况下采用光纤进行通讯传输,但在遇到紧急状况时,例如矿难,通讯设施或线路受损,无法进行通讯,不能够了解内部状况,不便于施救方案的开展,因此需要对通讯进行应急方案的采取,现有的一些应急通讯装置通过GPS等方式进行通讯的恢复,但在井下,由于环境等因素,很难采用上述方案,还有的一些仅仅能进行单向的搜寻,不能够形成双向的通讯,且整体设备体积巨大,不便于携带,不适合井下作业人员的使用。公开号CN109245826A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人员光纤应急通讯装置,包括电源模块、光纤拾音器、传感光缆、光纤传感探头,话机发射模块、耦合器、语音光显示模块,电源模块分别与光纤拾音器和话机发射模块相连,电源模块用于为所述光纤拾音器、话机发射模块提供电源,光纤拾音器和光纤传感探头用于探测井下处于危险区域的人员发出的声音信号,并将其通过传感光缆传输并转化为电信号后发送给上位机,话机发射模块用于将井上指挥中心的语音信号转化为红外光信号,经传感光缆将红外光信号进行传输,并根据所述语音光显示模块进行红外光信号放大增强与点阵显示,该装置系统复杂,整体设备使用不便,不便于井下人员使用,不利于推广使用。公开号CN202523179U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安全应急通讯装置,所述装置由电源模块、MEMS加速度检测模块、微处理器、GPS模块和GSM模块组成;电源模块与微处理器连接;MEMS加速度检测模块驱动微处理器,微处理器输出端连接GPS模块、GSM模块,该装置的使用环境不适于井下,在井下环境中,各种波形的干扰会影响上述的通讯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一种煤矿井下人员光纤应急通讯装置提供了一种内藏式天线结构,日常处于密闭状态进行防护,且结构小巧,便于携带,适合井下作业人员使用的应急通讯装置。本专利技术一种煤矿井下人员光纤应急通讯装置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一种煤矿井下人员光纤应急通讯装置由天线盖板、透明灯盖、电池、握持把手、灯板、主壳体、发射天线、接收天线、防滑胶垫、灯槽、安装卡扣、电源触点和控制开关组成,所述主壳体为两个半壳体拼合而成的圆柱形壳体,所述主壳体顶部开有凹槽,透明灯盖覆盖置于主壳体顶部凹槽上,所述凹槽内开有灯槽,灯板置于灯槽内,所述主壳体底部开有贯穿槽形成握持把手,控制开关置于握持把手上,所述主壳体的一端设置有两个安装卡扣,所述安装卡扣为L型扣,所述主壳体一端上置有电源触点,所述电源触点和灯板电连接,所述电源触点位于两个安装卡扣之间,电池置于主壳体的一端上,所述电池上开有和安装卡扣对应的安装槽,所述安装卡扣和安装槽相插接,所述电池和电源触点电连接,发射天线的一端插置于主壳体另一端内,所述发射天线为可伸缩结构,天线盖板和发射天线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天线盖板套置于主壳体另一端上,接收天线置于天线盖板内,,所述主壳体内置有拾音器,所述接收天线、发射天线和拾音器信号连接,所述拾音器和电池电连接,所述控制开关能够控制通断电,所述天线盖板上置有挂绳,所述握持把手上置有防滑垫,所述安装卡扣上置有防滑橡胶齿,所述天线盖板和主壳体间置有密封垫环,所述主壳体内置有备用电池。有益效果。一、结合照明结构进行井下应急通讯传递。二、体积小,便于携带。三、密闭结构,避免日常进尘影响通讯质量。四、天线内置,减少日常工作影响,延长使用寿命。五、结构简单,易于推广普及。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一种煤矿井下人员光纤应急通讯装置的立体结构图。图2本专利技术一种煤矿井下人员光纤应急通讯装置使用时的立体结构图。图3本专利技术一种煤矿井下人员光纤应急通讯装置的立体拆分图,其仅仅展示了电池连接的立体结构。图4本专利技术一种煤矿井下人员光纤应急通讯装置的立体结构图。图5本专利技术一种煤矿井下人员光纤应急通讯装置的控制图。附图中其中为:天线盖板(1),透明灯盖(2),电池(3),握持把手(4),灯板(5),主壳体(6),发射天线(7),接收天线(8),防滑胶垫(9),灯槽(10),安装卡扣(11),电源触点(12),控制开关(13)。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一种煤矿井下人员光纤应急通讯装置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一种煤矿井下人员光纤应急通讯装置由天线盖板(1)、透明灯盖(2)、电池(3)、握持把手(4)、灯板(5)、主壳体(6)、发射天线(7)、接收天线(8)、防滑胶垫(9)、灯槽(10)、安装卡扣(11)、电源触点(12)和控制开关(13)组成,所述主壳体(6)为两个半壳体拼合而成的圆柱形壳体,所述主壳体(6)顶部开有凹槽,透明灯盖(2)覆盖置于主壳体(6)顶部凹槽上,所述凹槽内开有灯槽(10),灯板(5)置于灯槽(10)内,所述主壳体(6)底部开有贯穿槽形成握持把手(4),控制开关(13)置于握持把手(4)上,所述主壳体(6)的一端设置有两个安装卡扣(11),所述安装卡扣(11)为L型扣,所述主壳体(6)一端上置有电源触点(12),所述电源触点(12)和灯板(5)电连接,所述电源触点(12)位于两个安装卡扣(11)之间,电池(3)置于主壳体(6)的一端上,所述电池(3)上开有和安装卡扣(11)对应的安装槽,所述安装卡扣(11)和安装槽相插接,所述电池(3)和电源触点(12)电连接,发射天线(7)的一端插置于主壳体(6)另一端内,所述发射天线(7)为可伸缩结构,天线盖板(1)和发射天线(7)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天线盖板(1)套置于主壳体(6)另一端上,接收天线(8)置于天线盖板(1)内,所述主壳体(6)内置有拾音器,所述接收天线(8)、发射天线(7)和拾音器信号连接,所述拾音器和电池(3)电连接,所述控制开关(13)能够控制通断电,所述天线盖板(1)上置有挂绳,所述握持把手(4)上置有防滑垫,所述安装卡扣(11)上置有防滑橡胶齿,所述天线盖板(1)和主壳体(6)间置有密封垫环,所述主壳体(6)内置有备用电池(3)。使用时,初始状态下天线盖板(1)套置于主壳体(6)另一端上,接收天线(8)和发射天线(7)收纳在天线盖板(1)内,密闭结构,避免日常进尘影响通讯质量,工作人员将装置随身携带,当遇到紧急情况,通讯设施或线路受损,无法进行通讯时,人员将天线盖板(1)从主壳体(6)上取下,使得接收天线(8)和发射天线(7)露出,打开控制开关(13),人员通过拾音器进行语音输入,经发射天线(7)发射出去,并可通过接收天线(8)接收外部发射的信号,并通过拾音器转变为语音输出,进而保障被困人员和外部进行通讯,同时,装置上的灯板(5)通电进行照明保证被困人员的视野,便于携带,安全性好,使用操作方便,且不受外界波形干扰,通讯质量好;所述主壳体(6)为两个半壳体拼合而成的圆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矿井下人员光纤应急通讯装置,其特征是:主壳体顶部开有凹槽,透明灯盖覆盖置于主壳体顶部凹槽上,凹槽内开有灯槽,灯板置于灯槽内,控制开关置于握持把手上,所述主壳体的一端设置有两个安装卡扣,所述安装卡扣为L型扣,所述主壳体一端上置有电源触点,所述电源触点和灯板电连接,所述电源触点位于两个安装卡扣之间,电池置于主壳体的一端上,所述电池上开有和安装卡扣对应的安装槽,所述安装卡扣和安装槽相插接,所述电池和电源触点电连接,发射天线的一端插置于主壳体另一端内,天线盖板和发射天线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天线盖板套置于主壳体另一端上,接收天线置于天线盖板内,所述主壳体内置有拾音器,所述接收天线、发射天线和拾音器信号连接,所述拾音器和电池电连接,所述控制开关能够控制通断电,所述主壳体内置有备用电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井下人员光纤应急通讯装置,其特征是:主壳体顶部开有凹槽,透明灯盖覆盖置于主壳体顶部凹槽上,凹槽内开有灯槽,灯板置于灯槽内,控制开关置于握持把手上,所述主壳体的一端设置有两个安装卡扣,所述安装卡扣为L型扣,所述主壳体一端上置有电源触点,所述电源触点和灯板电连接,所述电源触点位于两个安装卡扣之间,电池置于主壳体的一端上,所述电池上开有和安装卡扣对应的安装槽,所述安装卡扣和安装槽相插接,所述电池和电源触点电连接,发射天线的一端插置于主壳体另一端内,天线盖板和发射天线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天线盖板套置于主壳体另一端上,接收天线置于天线盖板内,所述主壳体内置有拾音器,所述接收天线、发射天线和拾音器信号连接,所述拾音器和电池电连接,所述控制开关能够控制通断电,所述主壳体内置有备用电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人员光纤应急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日常时,天线盖板套在主壳体上的设计,能够使主壳体内形成密闭结构,进而将接收天线和发射天线收纳隐藏在主壳体内进行防护;
打开控制开关,通过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进行通讯,同时灯板照明,能够在出现事故时,通过照明保证井下人员的视野,且同时能够和外部进行双向通讯。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化玉
申请(专利权)人:李化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