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芯热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860488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芯热压系统,涉及电芯生产技术领域。该电芯热压系统包括下模、第一输送组件及热压组件,下模用于容置极芯并对极芯进行定位,第一输送组件与热压组件连接,用于承载下模并将下模沿第一预设方向输送至热压组件,热压组件用于将下模内的极芯热压成块状电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电芯热压系统提前对极芯进行了定位,保证了极芯的对齐度,进而保证了热压得到的块状电芯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芯热压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芯生产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芯热压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在制备块状电芯的过程中,由多个极片及隔膜堆叠好的极芯通过机械手或传送带等方式输送至热压系统的置物平台上进行热压。由于输送过程中极芯中的多个极片容易发生相对位移,并且热压系统对达到其置物平台上的极芯直接进行热压,因此,热压结束得到的块状电芯存在不合格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芯热压系统,其能够保证极芯在热压前的输送过程以及热压过程中始终保持对齐。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芯热压系统,包括下模、第一输送组件及热压组件,所述下模用于容置极芯并对所述极芯进行定位,所述第一输送组件与所述热压组件连接,用于承载所述下模并将所述下模沿第一预设方向输送至所述热压组件,所述热压组件用于将所述下模内的所述极芯热压成块状电芯。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包括第一基座及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基座与所述热压组件连接,用于承载所述下模,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座上,用于将所述下模在所述第一基座上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推送至所述热压组件。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座上设置有下模导轨,所述下模导轨用于与所述下模滑动配合,所述下模导轨在所述第一预设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于所述下模导轨远离所述热压组件的一端。进一步地,所述热压组件包括热压机组件及上模,所述热压机组件与所述第一输送组件连接,所述上模设置于所述热压机组件上,所述热压组件用于承载所述下模,并用于带动所述上模靠近或远离所述下模运动。进一步地,所述上模包括上模板、导柱及压模芯,所述上模板与所述热压机组件连接,所述导柱及所述压模芯分别设置于所述上模板上,所述下模上分别凹设有开口竖直向上的导孔与热压腔,所述热压腔用于容置所述极芯,所述导柱用于沿竖直方向插入所述导孔,所述压模芯用于沿竖直方向插入所述热压腔,以热压所述热压腔内的所述极芯。进一步地,所述下模与所述压模芯内均设置有加热件。进一步地,所述电芯热压系统还包括第二输送组件及卸料组件,所述第二输送组件与所述卸料组件分别与所述热压组件连接,所述第二输送组件用于在所述热压组件将所述下模内的所述极芯热压成所述块状电芯后,将所述下模沿第二预设方向输送至所述卸料组件。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输送组件包括第二基座及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基座与所述热压组件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基座上,用于沿所述第二预设方向将所述下模推送至所述卸料组件。进一步地,所述卸料组件包括第三基座及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三基座与所述热压组件连接,用于承载所述下模,所述第三驱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三基座上,所述下模上设置有用于承载所述极芯的推板,所述第三驱动件用于当所述下模到达所述第三基座上时,推动所述推板相对所述下模运动,以使所述推板带动所述块状电芯脱离所述下模。进一步地,所述下模凹设有开口竖直向上的热压腔,所述热压腔的底壁沿竖直方向贯穿设置有顶出孔,所述推板容置于所述热压腔内并遮盖所述顶出孔,所述第三驱动件用于将输出端由所述顶出孔竖直向上伸入所述热压腔内,并推动所述推板在所述热压腔内竖直向上运动。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芯热压系统,在实际应用中,下模对极芯进行定位,保证极芯中的多个极片相互之间不发生错位,第一输送组件将下模的热压腔内的极芯连同下模输送至热压组件,防止输送过程中极芯内的极片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并且,热压组件对容置于下模中的极芯进行热压,制成块状电芯,保证了热压过程中极片相互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芯热压系统的有益效果包括:提前对极芯进行了定位,保证了极芯的对齐度,进而保证了热压得到的块状电芯的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电芯热压系统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下模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电芯热压系统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上模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电芯热压系统在第三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0-电芯热压系统;110-下模;111-导孔;113-热压腔;1131-顶出孔;115-推板;130-第一输送组件;131-第一基座;1311-底座;1312-下模导轨;1313-下模支撑平台;1315-安装座;133-第一驱动件;150-第二输送组件;151-第二基座;153-第二驱动件;170-热压组件;171-热压机组件;1711-热压驱动件;1713-顶板;1715-导杆;1717-热压平台;1719-上模推板;173-上模;1731-上模板;1733-导柱;1735-压模芯;1736-加热件;190-卸料组件;191-第三基座;1911-顶出通道;193-第三驱动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设置”、“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芯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芯热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第一输送组件及热压组件,所述下模用于容置极芯并对所述极芯进行定位,所述第一输送组件与所述热压组件连接,用于承载所述下模并将所述下模沿第一预设方向输送至所述热压组件,所述热压组件用于将所述下模内的所述极芯热压成块状电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热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第一输送组件及热压组件,所述下模用于容置极芯并对所述极芯进行定位,所述第一输送组件与所述热压组件连接,用于承载所述下模并将所述下模沿第一预设方向输送至所述热压组件,所述热压组件用于将所述下模内的所述极芯热压成块状电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热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包括第一基座及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基座与所述热压组件连接,用于承载所述下模,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座上,用于将所述下模在所述第一基座上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推送至所述热压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热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上设置有下模导轨,所述下模导轨用于与所述下模滑动配合,所述下模导轨在所述第一预设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一驱动件设置于所述下模导轨远离所述热压组件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热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压组件包括热压机组件及上模,所述热压机组件与所述第一输送组件连接,所述上模设置于所述热压机组件上,所述热压组件用于承载所述下模,并用于带动所述上模靠近或远离所述下模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芯热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包括上模板、导柱及压模芯,所述上模板与所述热压机组件连接,所述导柱及所述压模芯分别设置于所述上模板上,所述下模上分别凹设有开口竖直向上的导孔与热压腔,所述热压腔用于容置所述极芯,所述导柱用于沿竖直方向插入所述导孔,所述压模芯用于沿竖直方向插入所述热压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持伟王飞吴学科阳如坤魏宏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吉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