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浩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电池包用的自适应防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6021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电池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电池包用的自适应防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防护壳,电池包设置在防护壳内部,防护壳的内部填充有用来对电池包冷却降温的冷却液,防护壳的内部底面设置有缓冲保护机构,缓冲保护机构与电池包的底部相连接,缓冲保护机构上设置有触控机构,防护壳的外侧设置有调节机构,触控机构可与调节机构抵扣接触,防护壳的侧壁上固定有用来对冷却液进行循环降温的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以及起到报警功能的声光报警器,调节机构分别与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和声光报警器电连接。该种汽车电池包用的自适应防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提高对电池包的冷却效果和对电池包的安全保障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电池包用的自适应防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电池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电池包用的自适应防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中很大一部分采用蓄电池作为储能电力源并通过蓄电池释放电能为汽车提供驱动力,从而使得汽车运行,现有的电动汽车中采用多块蓄电池组成一个大容量的电池组,也叫电池包,并且通常将电池包安装在汽车的车架底部,并且电池包采用液冷方式进行冷却降温。现有的汽车用电池包在使用过程中,即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导致电池包的温度升高,因此通常对电池包设置散热装置,现有的电池包散热装置对电池包的散热能力有限,在遇到电池包出现因负载增加导致的产热较多的情况时,散热能力不能够进行对应调整,导致电池包温度升高,造成危险,而且由于电池包设置在汽车车架的底部,因此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容易受到汽车颠簸导致振动冲击,时间长了对电池包会产生损伤,降低安全性和使用寿命,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汽车电池包用的自适应防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电池包用的自适应防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第一,本申请给出一种汽车电池包用的自适应防护装置,包括防护壳,电池包设置在防护壳内部,防护壳的内部填充有用来对电池包冷却降温的冷却液,防护壳的内部底面设置有缓冲保护机构,缓冲保护机构与电池包的底部相连接,缓冲保护机构上设置有触控机构,防护壳的外侧设置有调节机构,触控机构可与调节机构抵扣接触,防护壳的侧壁上固定有用来对冷却液进行循环降温的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以及起到报警功能的声光报警器,调节机构分别与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和声光报警器电连接。优选的,缓冲保护机构包括缓冲盒,缓冲盒固定在防护壳的内部底面上,缓冲盒内部设置有升降板,升降板的上表面固定有竖直向上的托杆,托杆的上端贯穿缓冲盒的上侧壁,并且托杆可在缓冲盒的上侧壁上进行上下滑动,托杆的上端固定连接电池包的底面。优选的,缓冲盒的外周壁固定有多个泵筒,多个所述泵筒沿缓冲盒的圆周轴向等间隔设置,泵筒远离缓冲盒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口,泵筒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板四,活塞板四朝向缓冲盒的一侧固定有滑杆一,滑杆一朝向缓冲盒的一端贯穿缓冲盒的侧壁,并且滑杆一可在缓冲盒的侧壁上进行左右滑动,滑杆一位于缓冲盒内部的一端固定有活动块,活动块通过弹簧二与缓冲盒的内侧壁相连接。优选的,升降板的侧壁截面为外凸的“〈”形,多个所述活动块设置在升降板的周围,且活动块与升降板相对的侧面为内凹的“〈”形,活动块的内凹面与升降板的外凸面相适配,并且活动块与升降板抵扣连接。优选的,触控机构包括设置在其中一个泵筒内部的活塞板一、活塞板二和活塞板三,活塞板一、活塞板二和活塞板三从左至右依次滑动连接在所述泵筒内部,且活塞板一、活塞板二、活塞板三和活塞板四均与所述泵筒的内壁之间气密连接,泵筒的通口的左侧设置有挡块一,且挡块一固定在泵筒的内壁上,挡块一位于活塞板三的右侧,且活塞板三可与所述挡块一抵扣接触,活塞板三与活塞板二通过弹簧一相连接,活塞板二的右侧设置有挡块二,且活塞板二可与所述挡块二抵扣接触,泵筒内部位于活塞板一和活塞板二之间填充有导热气体,泵筒采用导热材质制成。优选的,活塞板一背离活塞板二的一侧固定有滑杆二,滑杆二的远离活塞板一的一端贯穿泵筒的右端侧壁,且滑杆二可在泵筒的右端侧壁上进行左右滑动,且所述泵筒远离缓冲盒的一端穿过防护壳的外侧壁并且外露至防护壳的外部,滑杆二位于所述泵筒外部的一端定轴转动连接齿轮,泵筒外露至防护壳外部的一端端面上固定有滑架一和滑架二,且滑架一和滑架二分别位于齿轮的上下两侧,滑架一上滑动连接齿条一,滑架二上滑动连接齿条二,齿轮分别与齿条一和齿条二啮合连接,且齿条一和齿条二相互平行。优选的,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座,且固定座位于滑架一的左侧,固定座的右侧面固定有第一按键开关,且齿条二可与第一按键开关抵扣接触,第一按键开关与第一换热器串联连接。优选的,固定座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杆三,滑杆三的上端固定有第二按键开关,且齿条一可与第二按键开关抵扣接触,第二按键开关与第二换热器串联连接,第一按键开关和第二按键开关分别位于防护壳的左右两侧。优选的,固定座的上表面固定有立杆,且立杆位于滑杆三的左侧,立杆通过弹簧三与滑杆三相连接,立杆的上端固定有第三按键开关,且第二按键开关可与第三按键开关抵扣接触,第三按键开关与声光报警器串联连接,且第一按键开关、第二按键开关和第三按键开关并联连接。第二,本申请还给出一种汽车电池包用的自适应防护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通过缓冲保护机构对电池包起到缓冲保护作用;步骤二:通过触控机构根据冷却液温度触动调节机构自动调节对电池包的散热能力;步骤三:通过缓冲保护机构带动触控机构触动调节机构根据振动调节对冷却液的冷却能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通过缓冲保护机构对电池包起到缓冲保护作用,而且有助于提高冷却液对电池包的冷却效果,实现利用振动能量作为驱动力,提高对电池包的冷却效果,降低电池包对自身散热消耗的电能,从而有助于提高汽车的续航里程。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触控机构根据冷却液温度触动调节机构自动调节对电池包的散热能力,提高对电池包的安全保障作用。本专利技术中,在汽车受到的振动冲击较大时,通过缓冲保护机构带动触控机构触动调节机构根据振动调节对冷却液的冷却能力,避免冷却液的温度因吸收振动能量而增加,进而避免冷却液内部热量反向传递至电池包上,进而保障冷却液对电池包的冷却效果,而且在遇到更加的严重的振动冲击时,通过触控机构带动调节机构触发声光报警器发出报警,从而提醒司乘人员对车辆进行及时检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总装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的调节机构和触控机构结构示意图一;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的调节机构和触控机构结构示意图二;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的调节机构和触控机构结构示意图三;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的调节机构和触控机构结构示意图四;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的电路连接结构简图。图中:1-防护壳;2-托杆;3-第一换热器;4-调节机构;5-触控机构;6-活塞板一;7-活塞板二;8-弹簧一;9-活塞板三;10-泵筒;11-升降板;12-活动块;13-弹簧二;14-滑杆一;15-活塞板四;16-缓冲盒;17-通口;18-声光报警器;19-第二换热器;20-滑杆二;21-滑架一;22-齿条一;23-滑架二;24-齿轮;25-齿条二;26-固定座;27-第一按键开关;28-滑槽;29-滑杆三;30-第二按键开关;31-弹簧三;32-立杆;33-第三按键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工作人员在没有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电池包用的自适应防护装置,包括防护壳(1),防护壳(1)内部设置有电池包,所述防护壳(1)的内部填充有用来对电池包冷却降温的冷却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1)的内部底面设置有缓冲保护机构,所述缓冲保护机构与电池包的底部相连接,所述缓冲保护机构上设置有触控机构(5),所述防护壳(1)的外侧设置有调节机构(4),所述触控机构(5)可与调节机构(4)抵扣接触,所述防护壳(1)的侧壁上固定有用来对冷却液进行循环降温的第一换热器(3)、第二换热器(19)以及起到报警功能的声光报警器(18),所述调节机构(4)分别与第一换热器(3)、第二换热器(19)和声光报警器(18)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电池包用的自适应防护装置,包括防护壳(1),防护壳(1)内部设置有电池包,所述防护壳(1)的内部填充有用来对电池包冷却降温的冷却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1)的内部底面设置有缓冲保护机构,所述缓冲保护机构与电池包的底部相连接,所述缓冲保护机构上设置有触控机构(5),所述防护壳(1)的外侧设置有调节机构(4),所述触控机构(5)可与调节机构(4)抵扣接触,所述防护壳(1)的侧壁上固定有用来对冷却液进行循环降温的第一换热器(3)、第二换热器(19)以及起到报警功能的声光报警器(18),所述调节机构(4)分别与第一换热器(3)、第二换热器(19)和声光报警器(18)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电池包用的自适应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保护机构包括缓冲盒(16),所述缓冲盒(16)固定在防护壳(1)的内部底面上,所述缓冲盒(16)内部设置有升降板(11),所述升降板(11)的上表面固定有竖直向上的托杆(2),所述托杆(2)的上端贯穿缓冲盒(16)的上侧壁,并且托杆(2)可在缓冲盒(16)的上侧壁上进行上下滑动,所述托杆(2)的上端固定连接电池包的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电池包用的自适应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盒(16)的外周壁固定有多个泵筒(10),多个所述泵筒(10)沿缓冲盒(16)的圆周轴向等间隔设置,所述泵筒(10)远离缓冲盒(16)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口(17),所述泵筒(10)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塞板四(15),所述活塞板四(15)朝向缓冲盒(16)的一侧固定有滑杆一(14),所述滑杆一(14)朝向缓冲盒(16)的一端贯穿缓冲盒(16)的侧壁,并且滑杆一(14)可在缓冲盒(16)的侧壁上进行左右滑动,所述滑杆一(14)位于缓冲盒(16)内部的一端固定有活动块(12),所述活动块(12)通过弹簧二(13)与缓冲盒(16)的内侧壁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电池包用的自适应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11)的侧壁截面为外凸的“〈”形,多个所述活动块(12)设置在升降板(11)的周围,且活动块(12)与升降板(11)相对的侧面为内凹的“〈”形,所述活动块(12)的内凹面与升降板(11)的外凸面相适配,并且活动块(12)与升降板(11)抵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电池包用的自适应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机构(5)包括设置在其中一个泵筒(10)内部的活塞板一(6)、活塞板二(7)和活塞板三(9),所述活塞板一(6)、活塞板二(7)和活塞板三(9)从左至右依次滑动连接在所述泵筒(10)内部,且活塞板一(6)、活塞板二(7)、活塞板三(9)和活塞板四(15)均与所述泵筒(10)的内壁之间气密连接,所述泵筒(10)的通口(17)的左侧设置有挡块一,且挡块一固定在泵筒(10)的内壁上,所述挡块一位于活塞板三(9)的右侧,且活塞板三(9)可与所述挡块一抵扣接触,所述活塞板三(9)与活塞板二(7)通过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
申请(专利权)人:王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