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组合式导水沟结构,涉及坡顶导水沟技术领域,包括设置在坡顶上的导水沟,在坡顶的位于所述导水沟的下侧设有挡水埂,所述挡水埂的下侧设有第一锚定沟,所述导水沟的上侧设有第二锚定沟,所述导水沟、挡水埂的表面覆盖有土工膜,所述土工膜的上边沿延伸至第二锚定沟的底部,所述土工膜的下边沿延伸至第一锚定沟的底部,所述土工膜位于第二锚定沟及第一锚定沟的区域上设有锚固孔,所述锚固孔中插穿有锚固钢筋,所述第一锚定沟中回填有第一回填土层,所述第二锚定沟中回填有第二回填土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地形的适应性较强,施工速率快,主要材料能够回收二次利用,后期维护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组合式导水沟结构
:本技术涉及坡顶导水沟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组合式导水沟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导水沟设置在山坡上,用以截住导水沟以上部位的汇水和降雨,然后沿导水沟纵向流至天然水系,保证导水沟以下的边坡不被汇流来的水侵蚀。导水沟其包括现有截水沟及排水沟等形式。截水沟指的是为拦截山坡上流向路基的水,在路堑坡顶以外设置的水沟拦截水流。公路在穿过高程相对较高的地段或傍山而行时,常常需要开挖出路堑,路堑高边坡的稳定关系到道路的安全通行等问题。而边坡失稳的最不利因素之一是水的因素,因此在高边坡的坡顶往往设置有截水沟,以减小水的因素对边坡稳定的影响。排水沟是用以排除地表径流的水沟。由于导水沟的位置处在山顶和山坡上,主要采用水泥混凝土材料,重量大,建筑材料运输困难,施工质量难以控制;导水沟建成后往往存在变形、沉降、裂缝、断板、扭曲、淤塞等常见通病;日久失修基本上失去了排水功能,而且修复困难,从而导致山体滑坡、坍塌等灾害;混凝土本身的自重也对边坡的稳定较为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组合式导水沟结构,至少解决现有路堑高边坡的水泥坡顶截水沟在使用中容易出现断裂、变形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组合式导水沟结构,包括设置在坡顶上的导水沟,在坡顶的位于所述导水沟的下侧设有挡水埂,所述挡水埂的下侧设有第一锚定沟,所述导水沟的上侧设有第二锚定沟,所述导水沟、挡水埂的表面覆盖有土工膜,所述土工膜的上边沿延伸至第二锚定沟的底部,所述土工膜的下边沿延伸至第一锚定沟的底部,所述土工膜位于第二锚定沟及第一锚定沟的区域上设有锚固孔,所述锚固孔中插穿有锚固钢筋,所述锚固钢筋的下端延伸至坡顶的底部土层中并用于将土工膜锚固在坡顶上;所述第一锚定沟中回填有第一回填土层,且所述第一回填土层覆盖在土工膜的上边沿的上表面,所述第二锚定沟中回填有第二回填土层,且所述第二回填土层覆盖在土工膜的上边沿的上表面。进一步的,所述锚固钢筋为带有支腿的U型结构,所述支腿之间的间距与土工膜上相邻的锚固孔的间距一致。进一步的,所述土工膜的锚固孔中设有加强环,所述加强环卡扣在锚固孔的周圈。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回填土层、第二回填土层的上表面与坡顶的斜坡表面齐平。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锚定沟的下边沿距离导水沟的上边沿距离设置为30cm至50cm。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锚定沟、第二锚定沟的最低深度为10cm-15cm,所述第一锚定沟、第二锚定沟的宽度为15cm-20cm,所述导水沟的底部宽度为30-40cm,所述导水沟的中部深度为25cm-30cm。进一步的,所述土工膜采用HDPE防渗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组合式导水沟结构,通过在导水沟、挡水埂的上表面覆盖土工膜,并通过锚固钢筋进行锚固,及通过第一锚定沟、第二锚定沟上的第一回填土层、第二回填土层进行边沿覆盖,能够实现现有水泥混凝土导水沟的截水功能,并且具有一下有益效果:1、对地形的适应性较强。公路高边坡的导水沟,受制于边坡地形,多呈现曲线、圆弧等性状,现在的导水沟多采用混凝土浇筑,施工难度大,不易浇筑,较多的转弯点容易造成应力的集中,其抗变形能力、受拉能力差小,在坡体土体发生滑动位移时,沟身混凝土容易出现裂缝,影响导水沟的正常使用;而本技术的土工膜路堑坡顶导水沟其良好的柔韧性,可以满足各种形状的导水沟的施工作业,抗拉性能优良,对土体的变形不敏感,不易出现拉伸破坏而影响其正常使用。2、标准化的生产,对于导水沟的施工更加有效。本技术公开的路堑坡顶导水沟中的土工膜可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理的尺寸,进行工厂化生产,模块化安装,高效快捷,总量控制又可以节约造价,避免浪费。而混凝土导水沟无法进行标准化生产,即使采用预制拼装,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如场地条件、导水沟的平直度等,同时对材料等的浪费较严重。3、施工速率快。因本技术中的土工膜其采用厂家标准化生产,在导水沟开挖平整结束后,直接进行摊铺、锚固、回填,即可完成导水沟的铺设,发挥导水沟的使用功能,特别是在雨季,快速及时的截排坡顶径流,防止雨水下渗,能够有效的保护开挖坡体,减少或避免坡体发生坍塌破坏;而混凝土导水沟的施工工期较长,且需要一定的养护时间,难以快速有效的发挥其作用。4、可以进行回收,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本技术提供的路堑坡顶导水沟中的土工膜若因道路改扩建不再使用时,可进行回收再次利用,原处土体会重新长满植被;而混凝土导水沟的利用率较低,其废弃的混凝土导水沟植物难以生长,其滚落的混凝土块若进入农田等,还将影响农业生产活动。5、后期维护便捷。本技术提供的路堑坡顶导水沟中的土工膜主要通过修补的方式进行维修,简单方便,人工、材料消耗较少,维修迅速,修补效果好;混凝土导水沟的维修耗时耗力,成本较高,不利于后期的维护。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组合式导水沟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组合式导水沟结构中的土工膜展开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组合式导水沟结构中的土工膜与锚固钢筋配合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部位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坡顶,2-导水沟,3-挡水埂,4-第一锚定沟,5-第二锚定沟,6-土工膜,61-锚固孔,62-加强环,7-锚固钢筋,71-支腿,8-第一回填土层,9-第二回填土层。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所述的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间接连接。如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一种新型组合式导水沟结构,包括设置在坡顶1上的导水沟2,在坡顶1的位于所述导水沟2的下侧设有挡水埂3,所述挡水埂3的下侧设有第一锚定沟4,所述导水沟2的上侧设有第二锚定沟5,所述导水沟2、挡水埂3的表面覆盖有土工膜6,所述土工膜6的上边沿延伸至第二锚定沟5的底部,所述土工膜6的下边沿延伸至第一锚定沟4的底部,所述土工膜6位于第二锚定沟5及第一锚定沟4的区域上设有锚固孔61,所述锚固孔61中插穿有锚固钢筋7,所述锚固钢筋7的下端延伸至坡顶1的底部土层中并用于将土工膜6锚固在坡顶1上;所述第一锚定沟4中回填有第一回填土层8,且所述第一回填土层8覆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组合式导水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坡顶(1)上的导水沟(2),在坡顶(1)的位于所述导水沟(2)的下侧设有挡水埂(3),所述挡水埂(3)的下侧设有第一锚定沟(4),所述导水沟(2)的上侧设有第二锚定沟(5),所述导水沟(2)、挡水埂(3)的表面覆盖有土工膜(6),所述土工膜(6)的上边沿延伸至第二锚定沟(5)的底部,所述土工膜(6)的下边沿延伸至第一锚定沟(4)的底部,所述土工膜(6)位于第二锚定沟(5)及第一锚定沟(4)的区域上设有锚固孔(61),所述锚固孔(61)中插穿有锚固钢筋(7),所述锚固钢筋(7)的下端延伸至坡顶(1)的底部土层中并用于将土工膜(6)锚固在坡顶(1)上;所述第一锚定沟(4)中回填有第一回填土层(8),且所述第一回填土层(8)覆盖在土工膜(6)的上边沿的上表面,所述第二锚定沟(5)中回填有第二回填土层(9),且所述第二回填土层(9)覆盖在土工膜(6)的上边沿的上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组合式导水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坡顶(1)上的导水沟(2),在坡顶(1)的位于所述导水沟(2)的下侧设有挡水埂(3),所述挡水埂(3)的下侧设有第一锚定沟(4),所述导水沟(2)的上侧设有第二锚定沟(5),所述导水沟(2)、挡水埂(3)的表面覆盖有土工膜(6),所述土工膜(6)的上边沿延伸至第二锚定沟(5)的底部,所述土工膜(6)的下边沿延伸至第一锚定沟(4)的底部,所述土工膜(6)位于第二锚定沟(5)及第一锚定沟(4)的区域上设有锚固孔(61),所述锚固孔(61)中插穿有锚固钢筋(7),所述锚固钢筋(7)的下端延伸至坡顶(1)的底部土层中并用于将土工膜(6)锚固在坡顶(1)上;所述第一锚定沟(4)中回填有第一回填土层(8),且所述第一回填土层(8)覆盖在土工膜(6)的上边沿的上表面,所述第二锚定沟(5)中回填有第二回填土层(9),且所述第二回填土层(9)覆盖在土工膜(6)的上边沿的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组合式导水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钢筋(7)为带有支腿(71)的U...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泽菁,
申请(专利权)人:叶泽菁,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