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用高容量低烟无卤耐火电力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5906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电缆领域,尤其是一种轨道交通用高容量低烟无卤耐火电力电缆,针对现有轨道交通用的电力电缆耐火性较差,阻燃能力弱,且电缆的外壳容易开裂,抗干扰能力差,防水性能较低,容易出现开裂进水从而腐蚀电缆内部结构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外护套,所述外护套内设有四个导体,四个导体之间设有同一个加固条,加固条与四个导体相接触,所述外护套内设有多个防撞条,多个防撞条均与导体相接触,外护套的外侧连接有第一阻燃层。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操作方便,该轨道交通用的电力电缆耐火性较好,阻燃能力强,且电缆的外壳不易开裂,抗干扰能力好,防水性能较好,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交通用高容量低烟无卤耐火电力电缆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电缆
,尤其涉及一种轨道交通用高容量低烟无卤耐火电力电缆。
技术介绍
轨道交通是指运营车辆需要在特定轨道上行驶的一类交通工具或运输系统,最典型的轨道交通就是由传统火车和标准铁路所组成的铁路系统,随着现代交通的不断发展,轨道交通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公共交通方式,其利用轨道列车进行运输,主要包括地铁、轻轨、有轨电车和磁悬浮列车等,而现有的电力机车中电力系统的发展越来越先进、也更加复杂,其要求导线具有承受高负荷的性能的同时,也需要具有承受恶劣的使用环境的能力,包括耐油性、耐温耐候性、阻燃性等;然而现有的轨道交通用的电力电缆耐火性较差,阻燃能力弱,且电缆的外壳容易开裂,抗干扰能力差,防水性能较低,容易出现开裂进水从而腐蚀电缆内部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轨道交通用的电力电缆耐火性较差,阻燃能力弱,且电缆的外壳容易开裂,抗干扰能力差,防水性能较低,容易出现开裂进水从而腐蚀电缆内部结构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轨道交通用高容量低烟无卤耐火电力电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轨道交通用高容量低烟无卤耐火电力电缆,包括外护套,所述外护套内设有四个导体,四个导体之间设有同一个加固条,加固条与四个导体相接触,所述外护套内设有多个防撞条,多个防撞条均与导体相接触,外护套的外侧连接有第一阻燃层,所述第一阻燃层的外侧连接有隔热层,隔热层的外侧连接有防水层,所述导体的外侧连接有抗干扰层,所述抗干扰层的外侧连接有低烟无卤层,低烟无卤层的外侧连接有第二阻燃层,第二阻燃层的外侧连接有绝缘层,所述外护套的内侧连接有内衬层,内衬层的内侧连接有屏蔽层,屏蔽层的内侧连接有隔离层,隔离层的内侧连接有第一加固层。优选的,所述防水层的外侧连接有第二加固层,第二加固层的外侧连接有耐磨层,耐磨层可提升电缆外部的耐磨性能。优选的,所述耐磨层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层。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固层和第二加固层均为网格布,第一加固层和第二加固层可提升电缆的坚固性。优选的,所述第一阻燃层和第二阻燃层均为硅酸铝纤维编织层,第一阻燃层和第二阻燃层可提升电缆的阻燃效果。优选的,所述低烟无卤层为低烟无卤带,绝缘层芳纶绝缘带,低烟无卤层可在电缆受到燃烧时,低烟无卤材料可减少在其燃烧时产生的有毒、腐蚀性气体。优选的,所述屏蔽层由金属薄膜缠绕层和金属丝编织网层组成。优选的,所述内衬层为绝缘材料填充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加固条可提升电缆整体的稳固性,多个防撞条填充在多个导体之间可增加电缆内部的韧性,第一阻燃层和第二阻燃层可提升电缆的阻燃效果,隔热层可将外部热量有效阻隔,防水层可提升电缆的防水性能,抗干扰层可提升电缆的抗干扰能力,低烟无卤材料可减少在其燃烧时产生的有毒、腐蚀性气体,绝缘层可提升电缆的绝缘性能,第一加固层和第二加固层可提升电缆的坚固性,耐磨层可提升电缆外部的耐磨性能;本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操作方便,该轨道交通用的电力电缆耐火性较好,阻燃能力强,且电缆的外壳不易开裂,抗干扰能力好,防水性能较好,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A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B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加固条的立体图。图中:1、外护套;2、导体;3、加固条;4、防撞条;5、第一阻燃层;6、隔热层;7、防水层;8、抗干扰层;9、低烟无卤层;10、第二阻燃层;11、绝缘层;12、第一加固层;13、隔离层;14、屏蔽层;15、内衬层;16、第二加固层;17、耐磨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除非别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专利技术专利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参照图1-4,一种轨道交通用高容量低烟无卤耐火电力电缆,包括外护套1,外护套1内设有四个导体2,四个导体2之间设有同一个加固条3,加固条3与四个导体2相接触,外护套1内设有多个防撞条4,多个防撞条4均与导体2相接触,外护套1的外侧连接有第一阻燃层5,第一阻燃层5的外侧连接有隔热层6,隔热层6的外侧连接有防水层7,导体2的外侧连接有抗干扰层8,抗干扰层8的外侧连接有低烟无卤层9,低烟无卤层9的外侧连接有第二阻燃层10,第二阻燃层10的外侧连接有绝缘层11,外护套1的内侧连接有内衬层15,内衬层15的内侧连接有屏蔽层14,屏蔽层14的内侧连接有隔离层13,隔离层13的内侧连接有第一加固层12。本实施例中,防水层7的外侧连接有第二加固层16,第二加固层16的外侧连接有耐磨层17,耐磨层17可提升电缆外部的耐磨性能。本实施例中,耐磨层17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层。本实施例中,第一加固层12和第二加固层16均为网格布,第一加固层12和第二加固层16可提升电缆的坚固性。本实施例中,第一阻燃层5和第二阻燃层10均为硅酸铝纤维编织层,第一阻燃层5和第二阻燃层10可提升电缆的阻燃效果。本实施例中,低烟无卤层9为低烟无卤带,绝缘层11芳纶绝缘带,低烟无卤层9可在电缆受到燃烧时,低烟无卤材料可减少在其燃烧时产生的有毒、腐蚀性气体。本实施例中,屏蔽层14由金属薄膜缠绕层和金属丝编织网层组成。本实施例中,内衬层15为绝缘材料填充物。本实施例中,加固条3可提升电缆整体的稳固性,多个防撞条4填充在多个导体2之间可增加电缆内部的韧性,可防止电缆在受到挤压时防撞条4可对导体2提供最大化的保护效果,第一阻燃层5和第二阻燃层10可提升电缆的阻燃效果,隔热层6可将外部热量有效阻隔,防水层7可提升电缆的防水性能,可防止外部水侵入电缆内,抗干扰层8可提升电缆的抗干扰能力,低烟无卤层9可在电缆受到燃烧时,低烟无卤材料可减少在其燃烧时产生的有毒、腐蚀性气体,绝缘层11可提升电缆的绝缘性能,第一加固层12和第二加固层16可提升电缆的坚固性,屏蔽层14可有效屏蔽电缆外部干扰,耐磨层17可提升电缆外部的耐磨性能,本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操作方便,该轨道交通用的电力电缆耐火性较好,阻燃能力强,且电缆的外壳不易开裂,抗干扰能力好,防水性能较好,使用寿命长。本专利技术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交通用高容量低烟无卤耐火电力电缆,包括外护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1)内设有四个导体(2),四个导体(2)之间设有同一个加固条(3),加固条(3)与四个导体(2)相接触,所述外护套(1)内设有多个防撞条(4),多个防撞条(4)均与导体(2)相接触,外护套(1)的外侧连接有第一阻燃层(5),所述第一阻燃层(5)的外侧连接有隔热层(6),隔热层(6)的外侧连接有防水层(7),所述导体(2)的外侧连接有抗干扰层(8),所述抗干扰层(8)的外侧连接有低烟无卤层(9),低烟无卤层(9)的外侧连接有第二阻燃层(10),第二阻燃层(10)的外侧连接有绝缘层(11),所述外护套(1)的内侧连接有内衬层(15),内衬层(15)的内侧连接有屏蔽层(14),屏蔽层(14)的内侧连接有隔离层(13),隔离层(13)的内侧连接有第一加固层(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用高容量低烟无卤耐火电力电缆,包括外护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1)内设有四个导体(2),四个导体(2)之间设有同一个加固条(3),加固条(3)与四个导体(2)相接触,所述外护套(1)内设有多个防撞条(4),多个防撞条(4)均与导体(2)相接触,外护套(1)的外侧连接有第一阻燃层(5),所述第一阻燃层(5)的外侧连接有隔热层(6),隔热层(6)的外侧连接有防水层(7),所述导体(2)的外侧连接有抗干扰层(8),所述抗干扰层(8)的外侧连接有低烟无卤层(9),低烟无卤层(9)的外侧连接有第二阻燃层(10),第二阻燃层(10)的外侧连接有绝缘层(11),所述外护套(1)的内侧连接有内衬层(15),内衬层(15)的内侧连接有屏蔽层(14),屏蔽层(14)的内侧连接有隔离层(13),隔离层(13)的内侧连接有第一加固层(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用高容量低烟无卤耐火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7)的外侧连接有第二加固层(16),第二加固层(16)的外侧连接有耐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超
申请(专利权)人:廊坊大和线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