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力通风气冷式冷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5491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强力通风气冷式冷凝器,它包含有斜置的管状冷凝器的管组,该管组两两各形成一倒V形,在倒V形顶部架设有一待凝蒸气导管,由它给管组供气,冷凝器至少还包括有一台电动风机组件,它安装在上述管组下面的倒V形的底部上,该冷凝器特征在于,它包含有一个组成桁架梁的金属构架,金属构架具有一三角形断面并沿纵向水平伸展,三角形断面带有两斜边部分和一水平底边部分,两斜边部分支承着上述管组,而底边部分支承着一组或多组电动风机组件.(*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强力通风气冷式冷凝器,即一种在待冷凝的液体(一般是在室温情况下容易冷凝的水蒸气、有时也可能是氨气、或者其他液体如弗利昂等)和由风机驱动的大气之间设有热交换器的装置。这些热交换器由一组组斜置的管状冷凝器组成,而这些管组是两两各形成一组、呈倒V型,并由设置在倒V型顶部的待凝蒸气导管来供气。这种呈倒V型的外形称之谓“DELTA”型(△型)。螺旋风扇安装在倒V型锐角范围内,其转轴垂直于倒V型底边部分,这些风扇吸入周围的空气然后将空气再驱动使之通过上述管组。本专利技术还特别涉及到这种冷凝器的结构,即支撑上述管组及电动风机组的机械构件,这些构件确保了整个装置安放在地面上的机械稳定性。相关的现有技术可以通过专利US-A-3073575和US-A-3716097来说明。这种型式的冷凝器的基础结构主要是由一个平台及其支柱而组成。由钢筋混凝土或金属构架作成的平台架设在一些支柱上,该平台一方面支承着电动风机组,另一方面也支承着管组,风机组和管组又有它们各自的构架,而呈△型的管组构架并不有助于加强气冷式冷凝器整个装置的刚度,相反,这些构架却加大了平台的负载,其结果是,一方面平台需要进一步加固(用金属格网),另一方面平台支柱与平台悬伸部分之间的跨度要相对减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使气冷式冷凝器的成本比装有相同管组及电动风机组的其他现有气冷式冷凝器的要低,而又不改变这些装置的热性能并保持与原来相同的机械稳定性(尤其是抗风的稳定性及抗地震的能力)。为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装有斜置式冷凝器组的强力通风气冷式冷凝器,上述管组两两各形成一个倒V形,在倒V形的顶部架设有一根待冷凝蒸气的导管,由它给上述管组进行供气,在上述管组下面的倒V形底边部分上至少安装有一台电动风机组件,该冷凝器装置特征在于它包括有一个组成桁架梁的金属构架,构架梁呈三角形断面并沿纵向水平方向伸展,三角形断面带有两边梁和一水平底梁,两斜边梁支承着上述管组,而其底梁则支承着风机组。因此本专利技术用具有三角形断面的三维结构代替了二维结构的平台,这就大大加强了沿纵向方向上的刚度。由这种三维构架和一些支柱组合而成的新型基础结构显然比老式的结构重量既轻、费用又低,尤其是由于支柱的数目可以大大减少,重量轻费用低的优点就更明显了。在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例中,金属构架可以伸展到包括有数个基本单元的长度。每个基本单元包括有一个电动风机组件和若干个管组(两两相对组成一管组,一般为4-6组管组),每个基本单元最好以电动风机组件为中心呈正方形结构,这样有利于空气的均匀分布。如果气冷式冷凝器由数列的基本单元组成则更有利。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地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某一基本单元的剖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基本单元的侧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基本单元的构架剖视图;图4为图3中沿4-4的剖视图;图5为图3的F向视图;图6为包括有数列本单元的气冷式冷凝器总图;图7为图6的俯视图;图8为图6的侧视图。图1和图2表示了本专利技术气冷式冷凝器的一个基本单元〔1〕,该基本单元由一个金属构架〔2〕所构成,该构架具有一称之谓“△”(DELTA)的三角形断面,并沿纵向水平地伸展,它有两个呈倒V形的斜置侧梁〔3〕和〔4〕以及一个水平底梁〔5〕。该金属构架〔2〕的每一侧梁〔3〕或〔4〕都支承着三组管子〔6〕。在由管组〔6〕所形成的倒V形的顶部水平地架设着一根蒸汽导管,由这根导管给上述管组供气。每一组管组的下端部分都设置有一回收冷凝物的管道系统〔8〕,而在每一管组的上端部分设置有一管道系统〔9〕用来排出未被冷凝的气体。该金属构架〔2〕在其底部借助于两根梁〔19〕还支承着一电动风机组件〔10〕,风机组件〔10〕包含有一只由电动机〔12〕通过减速器〔12a〕而带动的风扇〔11〕和一套在风扇周围的金属圈〔13〕。梁〔19〕上盖有一格子板〔14〕用来构成步行桥,格子板周围有一圈栏杆〔15〕。格子板〔16〕进一步确保了底梁〔5〕和管组〔6〕之间在两侧梁〔3〕和〔4〕上的密封性。同样,板〔17〕也确保了电动风机组件的金属圈四周对底梁的密封性。图3至图5更详细地显示了基本单元1的金属构架〔2〕。正如图4所表明的那样,金属构架〔2〕之底梁〔5〕是由网状金属梁所组成。该网状金属梁包含有安置在每个基本单元两侧端的纵向金属工字梁〔18〕,安置在纵向工字梁〔18〕之间并位于每个基本单元纵向两端头的横向工字梁,安置在中心附近的纵向工字梁〔19〕,安置在纵向工字梁〔19〕之间的横梁〔21〕以及用来加强底梁刚度的对角斜梁〔22〕。梁〔19〕和梁〔21〕支承着电动风机组件〔10〕。正如图3和图5所示那样,金属构架〔2〕的侧梁〔3〕和〔4〕由一金属桁架所构成。该金属桁架包括有形成倒V形的杆〔23〕,这些杆安装在垂直于底梁的平面内并且位于基本单元1纵向两端边。这些杆在其顶端相汇合支承着一根纵向架设的管〔24〕。金属桁架还包括有对角斜梁〔25〕,斜梁〔25〕安置在杆〔23〕的底部和管〔24〕中部之间。图6、图7和图8表示一台包括有24个上述基本单元的气冷式冷凝器的整个装置情况。这些基本单元排成四列〔28〕、〔29〕、〔30〕和〔31〕,每一列包括有六个在纵向排成直列的基本单元,每一列都架设有一蒸气导管〔7〕,由它给每一列上的管组供气。这些基本单元整个安放在12只支柱上〔32a〕、〔32b〕、〔32c〕、〔32e〕、〔32f〕、〔32g〕、〔32h〕、〔32j〕、〔32k〕和〔32l〕。这些支柱由固定在基本单元的底梁〔5〕上的金属柱子所组成,它们安置在每一列基本单元之间并位于冷凝器两侧端。支柱〔32a〕和〔32e〕安设在每一列基本单元的第一和第二个基本单元之间,而支柱〔32h〕和〔32l〕则安设在每一列的第五和第六基本单元之间。支柱〔32f〕和〔32g〕仅安置在气冷式冷凝器两侧边上的第四和第五基本单元之间。正如图6所示,列〔29〕下面的支柱〔32b〕和〔32c〕以及〔32l〕和〔32j〕组成了风撑〔33〕的一部分,风撑沿垂直于各列的平面伸展,以便加强冷凝器抗横向晃摇的稳定性。为加强冷凝器抗纵向(即顺着基本列的方向)晃动的稳定性,在支柱〔32f〕和〔32h〕以及〔32g〕和〔32l〕之间安设有对角斜梁〔34〕,对角梁〔34〕所在的平面为一平行于基本列的垂直平面。气冷式冷凝器的金属架在纵向上的稳定性是这样的,即各支柱之间的跨度可达好几个基本单元的长度,例如三个或4个基本单元的长度,另外,处于端边的基本单元可以呈悬伸状态。正是在每一列包含有四个到六个基本单元这样的多基本单元装置中,本专利技术的优越性显示得最充分。相对于已知的气冷式冷凝器说,本专利技术的基础结构(金属构架+支柱)的总重量大为减少。气冷式冷凝器的新型金属构架还有另外一个优越性,即它能容易地进行调整以适应每一场地的具体情况,因为各支柱的位置可以允许在一定范围内调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强力通风气冷式冷凝器包括有斜置的管状凝器的组管[6],该管组[6]两两形成一倒V型,在倒V型的顶部架设有一待凝蒸气导管[7],由该导管[7]给上述管组[6]供气,至少有一电动风机组件安装在上述管组[6]下面的倒V型底部上,其特征在于该气冷式冷凝器包含有一个组成桁架梁的金属构架[2],该金属构架[2]具有一三角形断面形并沿纵向水平地伸展,该三角形断面形带有两斜边梁[3、4]和一水平底边梁[5],所述斜边梁[3、4]支承着上述管组[6],而底边梁[5]则支承着一组或多组电动风机组件[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力通风气冷式冷凝器包括有斜置的管状冷凝器的组管[6],该管组[6]两两形成一倒V型,在倒V型的顶部架设有一待凝蒸气导管[7],由该导管[7]给上述管组[6]供气,至少有一电动风机组件安装在上述管组[6]下面的倒V型底部上,其特征在于该气冷式冷凝器包含有一个组成桁架梁的金属构架[2],该金属构架[2]具有一三角形断面形并沿纵向水平地伸展,该三角形断面形带有两斜边梁[3、4]和一水平底边梁[5],所述斜边梁[3、4]支承着上述管组[6],而底边梁[5]则支承着一组或多组电动风机组件[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埃利菲利普马斯
申请(专利权)人:海蒙索贝尔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BE[比利时]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