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收纳整理的大型编织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5291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编织袋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便于收纳整理的大型编织袋,包括编织袋本体、用于编织袋本体收卷用的收纳轴以及用于盛放编织袋本体的防潮储存箱,在编织袋本体的正面上设置有用于编织袋本体折叠的第一粘合机构,在编织袋本体的反面上设置有用于编织袋本体收卷的第二粘合机构,第一粘合机构包括第一魔术贴毛面以及相互粘合的第一魔术贴勾面和第二魔术贴毛面,所述第一魔术贴毛面和第一魔术贴勾面左右对称设置,第二粘合机构包括第三魔术贴毛面以及相互粘合的第二魔术贴勾面和第四魔术贴毛面,在编织袋本体折叠并收卷后第三魔术贴毛面和第四魔术贴毛面的背面接触,收纳轴通过连接机构与折叠后的编织袋本体可拆卸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收纳整理的大型编织袋
本技术属于编织袋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收纳整理的大型编织袋。
技术介绍
编织袋,是塑料袋的一种,用途很广,主要用于各种物品的成装和包装用,在工业方面用途广泛,其原料一般是聚乙烯、聚丙烯等各种化学塑料原料,经挤出、拉伸成扁丝,再经织造、编制、制袋而成。编织袋一般都可以重复多次利用,以减少资源的浪费以及降低成本,但是目前人们在使用完毕后常常杂乱的将其堆积在一起,很容易会造成编织袋的损坏且不便于再次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收纳整理的大型编织袋,具有方便收纳以及储存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收纳整理的大型编织袋,包括编织袋本体、用于编织袋本体收卷用的收纳轴以及用于盛放编织袋本体的防潮储存箱,在编织袋本体的正面上设置有用于编织袋本体折叠的第一粘合机构,在编织袋本体的反面上设置有用于编织袋本体收卷的第二粘合机构,所述第一粘合机构包括第一魔术贴毛面以及相互粘合的第一魔术贴勾面和第二魔术贴毛面,所述第一魔术贴毛面和第一魔术贴勾面左右对称设置,所述第二粘合机构包括第三魔术贴毛面以及相互粘合的第二魔术贴勾面和第四魔术贴毛面,在编织袋本体折叠并收卷后第三魔术贴毛面和第四魔术贴毛面的背面接触,所述收纳轴通过连接机构与折叠后的编织袋本体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所述防潮储存箱包括储存腔体和容纳存放干燥剂的底座,所述储存腔体通过合页和锁扣连接有箱盖,所述储存腔体的底部和底座通过锁扣可拆卸连接,在底座的上部搭设有多孔板。优选的,在储存腔体相对的两侧设置有对收纳轴的两端限位卡接的卡槽。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有U型架,所述U型架固定连接在收纳轴上,在U型架上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优选的,在编织袋本体上包括有两组第一粘合机构,位于同一面的第一粘合机构分别位于编织袋本体的上下两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通过第一粘合机构将编织袋本体左右折叠并粘合一起后,收纳轴可通过U型架和固定螺栓与折叠后的编织袋本体的上边缘连接在一起,然后可通过控制收纳轴转动完成对编织袋本体的收卷,最终通过第二粘合机构完成对收卷后的编织袋本体的粘合,在放置于储存腔体内后即完成了编织袋本体的收纳工作,通过对收纳后的编织袋本体整齐有序的排列摆放,以及通过在底座的内部添加干燥剂促使储存腔体内部拥有一个干燥的环境,从而便于编织袋本体的再次重复利用,节约资源并降低使用成本。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编织袋本体正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编织袋本体反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收纳轴与折叠后的编织袋本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储存腔体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底座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防潮储存箱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编织袋本体、2收纳轴、3第一魔术贴勾面、4第二魔术贴勾面、5第一魔术贴毛面、6第二魔术贴毛面、7第三魔术贴毛面、8第四魔术贴毛面、9储存腔体、10底座、11锁扣、12多孔板、13U型架、14固定螺栓、15卡槽、16箱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6,本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收纳整理的大型编织袋,包括编织袋本体1、用于编织袋本体1收卷用的收纳轴2以及用于盛放编织袋本体1的防潮储存箱,在编织袋本体1的正面上设置有用于编织袋本体1折叠的第一粘合机构,以促使在对编织袋本体1折叠后,编织袋本体1不易轻易散开,方便收纳,在编织袋本体1的反面上设置有用于编织袋本体1收卷的第二粘合机构,在通过收纳轴2对折叠后的编织袋本体1收卷完成后,第二粘合机构可对编织袋本体1的外部边缘进行粘合,以促使收卷后的编织袋本体1不易散开便于收纳存放,第一粘合机构包括第一魔术贴毛面5以及相互粘合的第一魔术贴勾面3和第二魔术贴毛面6,第一魔术贴毛面5和第一魔术贴勾面3在编织袋本体1的正面处左右对称设置,第二粘合机构包括第三魔术贴毛面7以及相互粘合的第二魔术贴勾面4和第四魔术贴毛面8,第二魔术贴勾面4位于编织袋本体1的底部,在编织袋本体1折叠并收卷后第三魔术贴毛面7和第四魔术贴毛面8的背面接触,在编织袋本体1的开口处,收纳轴2通过连接机构与折叠后的编织袋本体1可拆卸连接。具体的,防潮储存箱包括储存腔体9和容纳存放干燥剂的底座10,储存腔体9通过合页和锁扣11连接有箱盖16,储存腔体9的底部和底座10通过锁扣11可拆卸连接,在底座10的上部搭设有多孔板12,通过在底座10的内部添加干燥剂,可通过多孔板12对放置有编织袋本体1的储存腔体9起干燥效果。具体的,在储存腔体9相对的两侧设置有对收纳轴2的两端限位卡接的卡槽15,在对收卷完成的编织袋本体1存放时,通过将收纳轴2的两端分别卡接在相对称的卡槽15内后,可促使对编织袋本体1收纳的效果更加整齐有序。具体的,连接机构包括有U型架13,U型架13固定连接在收纳轴2上,在U型架13上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14,通过控制固紧螺栓旋转,可促使编织袋本体1和U型架13拆卸以及紧密连接。具体的,在编织袋本体1上包括有两组第一粘合机构,位于同一面的第一粘合机构分别位于编织袋本体1的上下两侧,可促使折叠后的编织袋本体1粘合的效果更好,便于收纳。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在对使用后的编织袋本体1进行收纳时,首先分别控制使第一魔术贴勾面3和第二魔术贴毛面6分开、第二魔术贴勾面4和第四魔术贴毛面8分开,对编织袋本体1折叠左右折叠处理,此时第一魔术贴勾面3和第一魔术贴毛面5恰好粘合在一起,然后在编织袋本体1的开口处,通过U型架13和固定螺栓14将收纳轴2与编织袋本体1连接在一起,通过控制收纳轴2旋转可完成编织袋本体1的收卷,当收卷完毕后,此时可将位于编织袋本体1边缘处的第二魔术贴勾面4与第三魔术贴毛面7粘合在一起,最后放置在添加有干燥剂的防潮储存箱内即可。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收纳整理的大型编织袋,其特征在于:包括编织袋本体(1)、用于编织袋本体(1)收卷用的收纳轴(2)以及用于盛放编织袋本体(1)的防潮储存箱,在编织袋本体(1)的正面上设置有用于编织袋本体(1)折叠的第一粘合机构,在编织袋本体(1)的反面上设置有用于编织袋本体(1)收卷的第二粘合机构,所述第一粘合机构包括第一魔术贴毛面(5)以及相互粘合的第一魔术贴勾面(3)和第二魔术贴毛面(6),所述第一魔术贴毛面(5)和第一魔术贴勾面(3)左右对称设置,所述第二粘合机构包括第三魔术贴毛面(7)以及相互粘合的第二魔术贴勾面(4)和第四魔术贴毛面(8),在编织袋本体(1)折叠并收卷后第三魔术贴毛面(7)和第四魔术贴毛面(8)的背面接触,所述收纳轴(2)通过连接机构与折叠后的编织袋本体(1)可拆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收纳整理的大型编织袋,其特征在于:包括编织袋本体(1)、用于编织袋本体(1)收卷用的收纳轴(2)以及用于盛放编织袋本体(1)的防潮储存箱,在编织袋本体(1)的正面上设置有用于编织袋本体(1)折叠的第一粘合机构,在编织袋本体(1)的反面上设置有用于编织袋本体(1)收卷的第二粘合机构,所述第一粘合机构包括第一魔术贴毛面(5)以及相互粘合的第一魔术贴勾面(3)和第二魔术贴毛面(6),所述第一魔术贴毛面(5)和第一魔术贴勾面(3)左右对称设置,所述第二粘合机构包括第三魔术贴毛面(7)以及相互粘合的第二魔术贴勾面(4)和第四魔术贴毛面(8),在编织袋本体(1)折叠并收卷后第三魔术贴毛面(7)和第四魔术贴毛面(8)的背面接触,所述收纳轴(2)通过连接机构与折叠后的编织袋本体(1)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收纳整理的大型编织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敬怀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天鹏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