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5198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涉及触控显示技术领域,可以解决外围触控引线容易被水氧侵蚀的问题;该触控面板包括衬底;设置于所述衬底上,且位于所述触控区内的多个触控电极;以及设置于所述衬底上,位于所述触控区的周边的多条外围触控引线;一条所述外围触控引线与一个所述触控电极电连接;第一保护层,所述第一保护层设置于所述外围触控引线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且覆盖至少一条所述外围触控引线;其中,构成所述第一保护层的材料包括无机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本申请涉及触控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触控显示技术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具有触控显示技术且可弯曲折叠的触控显示装置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触控显示装置包括触控面板,触控面板包括触控电极和触控引线。一般情况下,触控引线的材料大多采用铝(Al)或铝合金,然而,由于铝的柔性较差,弯折后很容易发生断裂,因此并不适合柔性触控显示装置中触控引线的制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装置,可以解决外围触控引线容易被水氧侵蚀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具有触控区,所述触控面板包括:衬底;多个触控电极,设置于所述衬底上,且位于所述触控区内;多条外围触控引线,设置于所述衬底上,位于所述触控区的周边,一条所述外围触控引线与一个所述触控电极电连接;第一保护层,所述第一保护层设置于所述外围触控引线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且覆盖至少一条所述外围触控引线;其中,构成所述第一保护层的材料包括无机材料。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第二保护层,设置于所述第一保护层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所述第二保护层覆盖多条所述外围触控引线;构成所述第二保护层的材料包括透明导电材料。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第三保护层,设置于所述第一保护层与所述第二保护层之间;所述第三保护层覆盖多个所述触控电极;或者,所述第三保护层覆盖多个所述触控电极以及多条所述外围触控引线;构成所述第三保护层的材料包括透明树脂材料。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电极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包括由多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间隔开的多个触控子电极以及多个连接部;所述外围触控引线、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以及所述触控子电极同层设置,且与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三保护层的两侧;所述第三保护层上具有过孔;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中相邻两个所述触控子电极之间通过所述第三保护层上的过孔与所述连接部电连接;所述第二保护层与所述连接部同层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第四保护层,设置于所述第二保护层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所述第四保护层至少覆盖多条外围触控引线。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保护层为环状;所述环状的开孔部分在所述衬底上的垂直投影与所述触控区重叠。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保护层的材料包括树脂材料以及硅单质。在一些实施例中,多条所述外围触控引线的材料包括银。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的触控面板。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柔性基底;多个呈阵列排布的发光器件,设置于所述柔性基底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由于触控面板包括第一保护层,第一保护层的材料包括无机材料,而无机材料可以隔绝外界的水汽,因此当第一保护层覆盖至少一条外围触控引线时,可以防止银发生迁移,即可以保护外围触控引线不被外界的水汽侵蚀,从而可以解决触控面板电性不良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区域划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6和图7在AA’向的剖面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8在BB’向的剖面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银离子发生迁移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银离子发生迁移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14在CC’向的剖面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图16在DD’向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对于触控显示装置的类型不进行限定,可以是液晶触控显示装置(LiquidCrystalDisplay,简称LCD),也可以是电致发光触控显示装置。在触控显示装置为电致发光触控显示装置的情况下,电致发光触控显示装置可以是有机电致发光触控显示装置(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简称OLED)或量子点电致发光触控显示装置(QuantumDotLightEmittingDiodes,简称QLED)。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可以为显示器、电视、数码相机、手机、平板电脑、电子相框等任何具有触控和显示功能的产品或者部件。如图1和图2所示,触控显示装置的主要结构包括框架1、盖板2、显示面板3、触控面板4以及电路板5等其它配件。在触控显示装置为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下,触控显示装置还包括背光组件。此处,触控显示装置可以为柔性触控显示装置,也可以为刚性触控显示装置。在触控显示装置为柔性触控显示装置的情况下,显示面板3和触控面板4为柔性面板;在触控显示装置为刚性触控显示装置的情况下,显示面板3为刚性显示面板,触控面板4可以为柔性触控面板,也可以为刚性触控面板。其中,框架1的纵截面呈U型,显示面板3、触控面板4以及电路板5等其它配件均设置于框架内,电路板5置于显示面板3的下方(即背面,背离显示面板3的显示面的一面),盖板2设置于显示面板3远离电路板5的一侧。在触控显示装置为液晶触控显示装置,液晶触控显示装置包括背光组件的情况下,背光组件设置于显示面板3和电路板5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触控面板4设置在显示面板3的出光侧,此时,触控面板4也可称为内嵌式触控面板。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触控面板4设置在盖板2上且靠近显示面板3一侧的表面,此时触控面板4也可称为外挂式触控面板。如图3所示,显示面板3包括显示区A1(ActiveArea,简称为AA区)和位于显示区A1至少一侧的周边区A2,附图3以周边区A2包围显示区A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控面板,具有触控区,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包括:/n衬底;/n多个触控电极,设置于所述衬底上,且位于所述触控区内;/n多条外围触控引线,设置于所述衬底上,位于所述触控区的周边,一条所述外围触控引线与一个所述触控电极电连接;/n第一保护层,所述第一保护层设置于所述外围触控引线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且覆盖至少一条所述外围触控引线;/n其中,构成所述第一保护层的材料包括无机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面板,具有触控区,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包括:
衬底;
多个触控电极,设置于所述衬底上,且位于所述触控区内;
多条外围触控引线,设置于所述衬底上,位于所述触控区的周边,一条所述外围触控引线与一个所述触控电极电连接;
第一保护层,所述第一保护层设置于所述外围触控引线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且覆盖至少一条所述外围触控引线;
其中,构成所述第一保护层的材料包括无机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第二保护层,设置于所述第一保护层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的表面;所述第二保护层覆盖多条所述外围触控引线;
构成所述第二保护层的材料包括透明导电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第三保护层,设置于所述第一保护层与所述第二保护层之间;
所述第三保护层覆盖多个所述触控电极;
或者,所述第三保护层覆盖多个所述触控电极以及多条所述外围触控引线;
构成所述第三保护层的材料包括透明树脂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控电极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和多个第二触控电极,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包括由多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间隔开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占齐李扬杰殷刘岳邱震杨健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