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5111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5
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基底和第二显示基底。第二显示基底包括:基体基底;光控制层,设置在基体基底上,并且包括被构造为将第一颜色光转换为第二颜色光的第一转换部、被构造为将第一颜色光转换为第三颜色光的第二转换部以及被构造为透射第一颜色光的透射部;以及纳米颗粒层,设置在基体基底与光控制层之间,并且被构造为吸收第一光和第二光中的至少一种,第一光具有第一颜色的波长范围与第三颜色的波长范围的重叠波长范围,第二光具有第二颜色的波长范围与第三颜色的波长范围的重叠波长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1月3日提交的第10-2019-0000687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和权益,出于所有目的将该韩国专利申请通过引用包含于此,如同在这里所充分阐述的一样。
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总体上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改善的可视性的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正在开发用于诸如电视、移动电话、平板计算机、导航和游戏机的多媒体装置的各种显示装置。另外,近来,提高光利用效率并且改善色平衡的光致发光液晶显示器(LCD)正在开发中。各种显示装置当用在具有丰富的外部光的室外环境中时具有外部光在显示表面上的反射和散射的问题。例如,由于外部光而导致包括在显示装置中的一些组件的颜色通过显示表面在视觉上被识别到。在本背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对专利技术构思的背景的理解,因此,该信息可能包含不构成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能够使外部光反射减少的显示面板。专利技术构思的另外的特征将在以下的描述中被阐述,并且部分地通过描述将变得明显,或者可以通过专利技术构思的实践来获知。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基底,包括用于输出第一颜色光的第一发光元件至第三发光元件;以及第二显示基底,包括分别与第一发光元件至第三发光元件叠置的第一像素区域至第三像素区域。第二显示基底包括:基体基底;光控制层,设置在基体基底上,并且包括被构造为将第一颜色光转换成与第一颜色光不同的第二颜色光并且通过第一像素区域发射第二颜色光的第一转换部、被构造为将第一颜色光转换成与第二颜色光不同的第三颜色光并且通过第二像素区域发射第三颜色光的第二转换部以及被构造为透射第一颜色光并且通过第三像素区域发射第一颜色光的透射部;以及纳米颗粒层,设置在基体基底与光控制层之间并且被构造为吸收第一光和第二光中的至少一种,第一光具有第一颜色的波长范围与第三颜色的波长范围的重叠波长范围,第二光具有第二颜色的波长范围与第三颜色的波长范围的重叠波长范围。纳米颗粒层可以包括至少一种第一纳米颗粒和至少一种第二纳米颗粒,其中,第一纳米颗粒可以吸收第一光并且第二纳米颗粒吸收第二光。纳米颗粒层还可以包括吸收在比第一颜色的波长范围小的波长范围中的第三光的至少一种第三纳米颗粒。纳米颗粒层还可以包括被填充第一纳米颗粒和第二纳米颗粒的基体树脂,其中,第一纳米颗粒和第二纳米颗粒中的每者可以与第一像素区域至第三像素区域叠置。第一纳米颗粒的尺寸可以比第二纳米颗粒的尺寸小。第一转换部可以包括第一发光体,并且第二转换部包括第二发光体。第一转换部、第二转换部和透射部可以在第二显示基底的平面上彼此分隔开,其中,在平面上,第二显示基底还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转换部与第二转换部之间、第二转换部与透射部之间以及透射部与第一转换部之间的黑色矩阵。第二显示基底还可以包括设置在纳米颗粒层与光控制层之间的滤色器层。第二显示基底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滤色器层与光控制层之间的低折射层。光控制层的折射率可以比低折射层的折射率高。滤色器层可以包括:第一滤色器,与第一像素区域叠置并且具有第二颜色;第二滤色器,与第二像素区域叠置并且具有第三颜色;以及第三滤色器,与第三像素区域叠置并且具有第一颜色。纳米颗粒层可以直接设置在基体基底上。第一颜色可以是蓝色,第二颜色可以是红色,并且第三颜色可以是绿色。第一发光元件至第三发光元件中的每个可以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设置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发光层。第一发光元件至第三发光元件的发光层可以被设置为一体的形式。第一显示基底可以包括:下基体基底;电路元件层,设置在下基体基底上;以及显示元件层,设置在电路元件层上并且包括发光元件。专利技术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基底,包括用于输出第一颜色光的多个发光元件;以及第二显示基底,包括分别与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叠置的多个像素区域。第二显示基底包括:基体基底;光控制层,设置在基体基底上,并且被构造为将第一颜色光转换成与第一颜色光不同的第二颜色光,被构造为将第一颜色光转换成与第二颜色光不同的第三颜色光,以及被构造为透射第一颜色光;以及纳米颗粒层,设置在基体基底与光控制层之间,并且被构造为吸收第一光和第二光中的至少一种,第一光具有第一颜色的波长范围与第三颜色的波长范围的重叠波长范围,第二光具有第二颜色的波长范围与第三颜色的波长范围的重叠波长范围。纳米颗粒层可以包括吸收第一光的第一纳米颗粒、吸收第二光的第二纳米颗粒,以及吸收在比第一颜色的波长范围短的波长范围中的光的第三纳米颗粒。第一纳米颗粒的直径可以比第二纳米颗粒的直径小,并且第一纳米颗粒的直径可以比第三纳米颗粒的直径大。将理解的是,前面的总体描述和以下的详细描述均是示例性的和解释性的,并且旨在提供对所要求保护的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解释。附图说明附图示出了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专利技术构思,附图被包括以提供对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被并入本说明书中且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图1是根据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透视图。图2是根据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剖视图。图3A是根据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平面图。图3B是根据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在图3A中所示的像素的等效电路图。图4A是根据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发光区域的平面图。图4B是根据专利技术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发光区域的平面图。图5是根据专利技术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沿着图4A的线I-I'截取的剖视图。图6A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转换单元的光学特性的示图。图6B是示出根据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穿过纳米颗粒层的光的波长范围的曲线图。图7是示出根据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纳米颗粒层的剖视图。图8是根据专利技术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沿着图4A的线I-I'截取的剖视图。图9是根据专利技术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面的描述中,出于解释的目的,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提供对专利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的透彻理解。如在这里所使用的,“实施例”是采用在这里所公开的一个或更多个专利技术构思的装置或方法的非限制性示例。然而,明显的是,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或者具有一个或更多个等同布置的情况下来实践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在其他情况下,以框图的形式示出了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以避免不必要地使各种示例性实施例模糊。此外,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可以不同,但不必是排他的。例如,在不脱离专利技术构思的情况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具体形状、构造和特性可以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使用或实施。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所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将被理解为提供实际上可以以其实现专利技术构思的一些方式的不同细节的示例性特征。因此,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在不脱离专利技术构思的情况下,可以对各种实施例的特征、组件、模块、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n第一显示基底,包括用于输出第一颜色的光的第一发光元件至第三发光元件;以及/n第二显示基底,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至所述第三发光元件叠置的第一像素区域至第三像素区域,/n其中,所述第二显示基底包括:/n基体基底;/n光控制层,设置在所述基体基底上,并且包括:第一转换部,被构造为将所述第一颜色的光转换为与所述第一颜色的光不同的第二颜色的光,并且通过所述第一像素区域发射所述第二颜色的光;第二转换部,被构造为将所述第一颜色的光转换为与所述第二颜色的光不同的第三颜色的光,并且通过所述第二像素区域发射所述第三颜色的光;以及透射部,被构造为透射所述第一颜色的光并且通过所述第三像素区域发射所述第一颜色的光;以及/n纳米颗粒层,设置在所述基体基底与所述光控制层之间,并且被构造为吸收第一光和第二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光具有所述第一颜色的波长范围与所述第三颜色的波长范围的重叠波长范围,所述第二光具有所述第二颜色的波长范围与所述第三颜色的所述波长范围的重叠波长范围。/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103 KR 10-2019-00006871.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显示基底,包括用于输出第一颜色的光的第一发光元件至第三发光元件;以及
第二显示基底,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至所述第三发光元件叠置的第一像素区域至第三像素区域,
其中,所述第二显示基底包括:
基体基底;
光控制层,设置在所述基体基底上,并且包括:第一转换部,被构造为将所述第一颜色的光转换为与所述第一颜色的光不同的第二颜色的光,并且通过所述第一像素区域发射所述第二颜色的光;第二转换部,被构造为将所述第一颜色的光转换为与所述第二颜色的光不同的第三颜色的光,并且通过所述第二像素区域发射所述第三颜色的光;以及透射部,被构造为透射所述第一颜色的光并且通过所述第三像素区域发射所述第一颜色的光;以及
纳米颗粒层,设置在所述基体基底与所述光控制层之间,并且被构造为吸收第一光和第二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一光具有所述第一颜色的波长范围与所述第三颜色的波长范围的重叠波长范围,所述第二光具有所述第二颜色的波长范围与所述第三颜色的所述波长范围的重叠波长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
所述纳米颗粒层包括至少一种第一纳米颗粒和至少一种第二纳米颗粒;并且
所述第一纳米颗粒吸收所述第一光,并且所述第二纳米颗粒吸收所述第二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纳米颗粒层还包括吸收在比所述第一颜色的所述波长范围短的波长范围中的第三光的至少一种第三纳米颗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
所述纳米颗粒层还包括填充有所述第一纳米颗粒和所述第二纳米颗粒的基体树脂;并且
所述第一纳米颗粒和所述第二纳米颗粒中的每者与所述第一像素区域至所述第三像素区域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在宪金暲镒尹汝建洪锡埈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