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线路拆解布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5070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地铁线路设计领域,公开了一种地铁线路拆解布置结构,包括依序接驳的第一线路、连接线路以及第二线路;第一线路、连接线路以及第二线路均包括相对设置的左线以及右线;第二线路的左线与连接线路的左线接驳,第二线路的右线与连接线路的右线接驳;连接线路的左线通过联络线与第一线路的左线接驳,连接线路的右线通过联络线与第一线路的右线接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拆解结构简单,且能够避免拆解后产生的废弃工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铁线路拆解布置结构
本技术涉及地铁线路设计
,特别是涉及一种地铁线路拆解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由于城市会不断发展,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发展需求,为适应城市近远期发展以及适应近远期客流变化的需求,个别城市轨道交通地铁线路远期需要对其进行拆解,由一条线路拆分为两条线路,实现由两个方向的走向,拆分为四个方向的走向。因此对于远期需要拆解的地铁线路,在先期建设时就要提前做好设计预留拆解条件。现有的地铁线路拆解结构技术实施复杂,需凿除既有地铁线路结构,与新建结构还需考虑衔接和防水,施工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施工风险大,拆解后原有的部分结构变成了废弃工程需拆除,容易产生废弃工程,且增加了工程投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铁线路拆解布置结构,拆解结构简单,且能够避免拆解后产生的废弃工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铁线路拆解布置结构,包括依序接驳的第一线路、通过联络线与所述第一线路接驳的连接线路以及与所述连接线路接驳的第二线路;所述第一线路、连接线路以及第二线路均包括相对设置的左线以及右线,所述连接线路设置于所述第一线路的左线以及所述第一线路的右线之间;所述第二线路的左线与所述连接线路的左线接驳,所述第二线路的右线与所述连接线路的右线接驳;所述连接线路的左线通过联络线与所述第一线路的左线接驳,所述连接线路的右线通过联络线与所述第一线路的右线接驳。上述地铁线路拆解布置结构中,还包括车站主体,所述车站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站台和第二站台;所述第一站台设置于所述第一线路的左线与所述连接线路的左线之间,所述第二站台设置于所述第一线路的右线与所述连接线路的右线之间。上述地铁线路拆解布置结构中,所述连接线路靠近所述第二线路的一端设置有单渡线。上述地铁线路拆解布置结构中,所述连接线路远离所述第二线路的一端设置有交叉渡线。上述地铁线路拆解布置结构中,所述联络线接驳于所述连接线路远离所述第二线路一端的中上部;所述交叉渡线设置于所述联络线的接驳处与所述连接线路的端部之间。上述地铁线路拆解布置结构中,所述第一站台与所述第二站台位于所述联络线以及所述单渡线之间。上述地铁线路拆解布置结构中,还包括车档,所述车档设置于所述连接线路远离所述第二线路的端部。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地铁线路拆解布置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在前期的地铁路线运营中,通过第一线路的左线、联络线、连接线路的左线以及第二线路的左线组成前期地铁线路的左线;通过第一线路的右线、联络线、连接线路的右线以及第二线路的右线组成前期地铁线路的右线;后期需要增设线路时,通过增加敷设第三线路以及第四线路,将第三线路与连接线路远离第二线路的一端接驳,第四线路与第一线路靠近第二线路的一端接驳即可实现后期的线路改造;后期的地铁线路运营中,通过第三线路、连接线路以及第二线路组成第一条后期地铁线路,通过第一线路与第四线路组成第二条后期地铁线路,不需要对前期敷设的线路进行凿除,避免拆解后产生的废弃工程,利用既有的地铁线路结构延伸敷设即可实现两条地铁线路的营运;前期的地铁线路营运中,联络线作为主线实现列车在第一线路与连接线路连接运行,后期的地铁线路营运中,通过联络线可实现列车在不同线路之间的通达;在前期的地铁线路运营中,通过第一站台与第二站台实现乘客上下车;在后期的地铁改造中,由于第一条与第二条后期地铁线路均经过第一站台以及第二站台,可实现乘客在第一站台以及第二站台的两侧进行同站台换乘,换乘便捷,因此在后期的地铁运营改造中,不需要增加换乘车站即可实现乘客的同站台换乘,节省了工程的成本,而且使得乘客换乘更便捷;并通过设置单渡线以及交叉渡线可实现列车在前期以及后期运营的灵活调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地铁线路拆解布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地铁线路拆解布置结构的线路接驳点示意图。图中,1-第一线路,11-左线,12-右线,2-第二线路,21-左线,22-右线,3-连接线路,31-左线,32-右线,4-联络线,5-车站主体,51-第一站台,52-第二站台,53-车档,6-单渡线,7-交叉渡线,8-第三线路,9-第四线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优选的一种地铁线路拆解布置结构,包括依序接驳的第一线路1、通过联络线4与第一线路1接驳的连接线路3以及与连接线路3接驳的第二线路2;第一线路1、连接线路3以及第二线路2均包括相对设置的左线以及右线,连接线路3设置于第一线路1的左线11以及第一线路1的右线12之间;第二线路2的左线21与连接线路3的左线31接驳,第二线路2的右线22与连接线路3的右线32接驳;连接线路3的左线31通过联络线4与第一线路1的左线11接驳,连接线路3的右线32通过联络线4与第一线路1的右线12接驳。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在前期的地铁路线运营中,通过第一线路1的左线11、联络线4、连接线路3的左线31以及第二线路2的左线21组成前期地铁线路的左线;通过第一线路1的右线12、联络线4、连接线路3的右线32以及第二线路2的右线22组成前期地铁线路的右线;后期需要增设线路时,通过增加敷设第三线路8以及第四线路9,将第三线路8与连接线路3远离第二线路2的一端接驳,第四线路9与第一线路1靠近第二线路2的一端接驳即可实现后期的线路改造;后期的地铁线路运营中,通过第三线路8、连接线路3以及第二线路2组成第一条后期地铁线路,通过第一线路1与第四线路9组成第二条后期地铁线路,不需要对前期敷设的线路进行凿除,避免拆解后产生的废弃工程,利用既有的地铁线路结构延伸敷设即可实现两条地铁线路的营运;前期的地铁线路营运中,联络线4作为主线实现列车在第一线路1与连接线路3连接运行,后期的地铁线路营运中,通过联络线4可实现列车在不同线路之间的通达。还包括车站主体5,车站主体5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站台51和第二站台52;第一站台51设置于第一线路1的左线11与连接线路3的左线31之间,第二站台52设置于第一线路1的右线12与连接线路3的右线32之间;在前期的地铁线路运营中,通过第一站台51与第二站台52实现乘客上下车;在后期的地铁改造中,由于第一条与第二条后期地铁线路均经过第一站台51以及第二站台52,可实现乘客在第一站台51以及第二站台52的两侧进行同站台换乘,换乘便捷,因此在后期的地铁运营改造中,不需要增加换乘车站即可实现乘客的同站台换乘,节省了工程的成本,而且使得乘客换乘更便捷。连接线路3靠近第二线路2的一端设置有单渡线6,在前期的地铁线路运营中,通过单渡线6可实现列车在地铁线路的左线以及右线之间的折返与通达;在后期的地铁线路运营中,通过联络线4以及单渡线6即可实现列车在两条地铁线之间的通达。连接线路3远离第二线路2的一端设置有交叉渡线7,在前期的地铁线路运营中,通过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铁线路拆解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序接驳的第一线路、通过联络线与所述第一线路接驳的连接线路以及与所述连接线路接驳的第二线路;所述第一线路、连接线路以及第二线路均包括相对设置的左线以及右线,所述连接线路设置于所述第一线路的左线以及所述第一线路的右线之间;所述第二线路的左线与所述连接线路的左线接驳,所述第二线路的右线与所述连接线路的右线接驳;/n所述连接线路的左线通过联络线与所述第一线路的左线接驳,所述连接线路的右线通过联络线与所述第一线路的右线接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线路拆解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序接驳的第一线路、通过联络线与所述第一线路接驳的连接线路以及与所述连接线路接驳的第二线路;所述第一线路、连接线路以及第二线路均包括相对设置的左线以及右线,所述连接线路设置于所述第一线路的左线以及所述第一线路的右线之间;所述第二线路的左线与所述连接线路的左线接驳,所述第二线路的右线与所述连接线路的右线接驳;
所述连接线路的左线通过联络线与所述第一线路的左线接驳,所述连接线路的右线通过联络线与所述第一线路的右线接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线路拆解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站主体,所述车站主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站台和第二站台;所述第一站台设置于所述第一线路的左线与所述连接线路的左线之间,所述第二站台设置于所述第一线路的右线与所述连接线路的右线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碧能吴嘉阮莹姜美利王仲林尹华拓赵峰贺利工姬霖孙元广蔡涵哲邹江源滕显飞陈芃睿侯西蒙林龙锋曹立冯静霆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