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道集数据重构的增强河道地质异常体成像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85065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道集数据重构的增强河道地质异常体成像的方法,涉及石油天然气勘探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设计计算网格和确定河道平面位置,计算河道内、外网格点的中心角数据值;(2)对河道内网格点上的中心角数据进行归类,并对每一类的中心角进行最佳方位角及入射角参数的计算,得到各数据点相应的道集重构参数;(3)利用各数据点的道集重构参数对各道集数据进行数据重构,得到叠前道集数据体,实现了对研究区内的河道系统等的精确成像工作,提升了相关勘探区的地质异常体的位置预测精度,进而减少了钻井风险,提高了河道系统的油气勘探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道集数据重构的增强河道地质异常体成像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天然气勘探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道集数据重构的增强河道地质异常体成像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现阶段的油气勘探中,河道是一个具有较高勘探价值的地质目标体。如在四川盆地的油气勘探中(如蓬莱镇组、千佛崖组等),陆相地层中的河道相对发育,打在河道上的钻井往往获得高产工业气流,如打在河道外的钻井则往往无气或微弱产气;在中国的东北地区,河道的探测也相对重要,陆相地层河道内的砂体相对发育,造成其储层也发育,对河道的关注度很高。另外,在油气勘探实践中发现,河道系统中的泥质分布情况也需要准确查明,河道的地震成像亟需加强。目前,大多数常规河道成像技术采用叠后地震数据来预测河道系统的平面分布位置。如在一些河道平面成像预测中,主要是利用相干体计算或颜色融合、瞬时振幅属性等提取沿层属性来进行。但相关结果对河道的成像的精度不高,也存在断裂等引起的干扰情况。在对河道成像的研究上,有一些专利如专利技术《一种宽方位地震数据处理一体化成像反演方法及系统》(专利号:CN201710202984.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时间域至深度域的速度建模,通过获得各向同性深度域速度场、全方位速度场,得到全方位反射角道集与全方位倾角道集,实现更准确的裂缝预测与复杂地质体成像;专利技术《一种复杂地表分级空间距离加权的超道集计算方法》(专利号:201711119603.3)的专利提出在三维空间平面选取相邻的若干个(奇数)相邻共中心点道集,然后通过采用多时窗局部相关,获得单道的平均时移量,并对这若干个(奇数)共中心点道集的道数据进行时移后,按照INLINE线、道集和偏移距分级加权进行叠加,得到超道集的一道地震数据,实现同相叠加,最终提升道集成像质量。目前利用常规地震技术开展河道等地质异常体的平面预测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国内外均较多,但预测效果都相对差强人意,结合现有地质、测井及地震上的认识,认为主要存在如下几个问题:(1)河道等地质异常体的成像技术通常使用了叠后地震数据来进行计算,由于常规地震数据的全方位角叠加具有平均效应,往往压制了某些河道的地震响应;(2)采用对地震数据划分固定方位角范围来计算河道系统的平面展布,由于分方角的属性而导致有些不同方位角的河道地震响应受到压制。(3)由于道集的地震道具有子波拉伸效应,造成全入射角范围的叠加也压制了河道的地震响应。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现有常规地震数据对河道等地质异常体的成像技术中存在的难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道集数据重构的增强河道地质异常体成像的方法,以实现对研究区内的河道系统等的精确成像工作,提升相关勘探区的地质异常体的位置预测精度,进而减少钻井风险,提高河道系统的油气勘探的经济效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道集数据重构的增强河道地质异常体成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设计计算网格和确定河道平面位置,计算河道内、外网格点的中心角数据值;(2)对河道内网格点上的中心角数据进行归类,并对每一类的中心角进行最佳方位角及入射角参数的计算,得到各数据点相应的道集重构参数;(3)利用各数据点的道集重构参数对各道集数据进行数据重构,得到叠前道集数据体。更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1-1)对整个研究区设计计算网格;计算网格可以为规则状或非规则状,或者两者的混合。一般情况下,计算网格点即为CDP点。规则状的网格一般是指N线XM道,也就是相邻网格点能构成规则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状;非规则的网格点是指相邻的网格点不能构成规则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状,为不等边的多边形。一般情况下,非规则的网格点之间的距离一般不相等,这种非规则网格点一般是针对河道系统进行采样点选取而确定的。(1-2)确定目的层河道系统的平面位置;该步骤主要是利用相关的技术对河道的成像进行刻画,突出目的层的河道形态,进而在平面图上确定河道系统的位置。相关技术可以指相干技术、分频属性颜色融合、瞬时振幅等技术。(1-3)利用平面上确定的河道系统及网格点位置,对河道外及内网格点的中心角数据值进行确定。更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3)具体包括,对处于河道系统内的网格点,以正北为0°,确定网格点上的平行该网格点小范围内的河道走向或与河道走向呈小角度相交的直线,并对该直线作垂直线,该垂直线与正北方向的夹角即为该网格点的中心角;对河道系统外的网格点的中心角取与河道走向一致或小角度相交的直线与正北方向的夹角作为中心角,断层附近的网格点则可取与断层走向一致的直线与正北方向的夹角为中心角;也可以将河道外的网格点设定为固定的一系列的中心角数据值,还可以对河道外的网格点统一设定为一个中心角值;所述网格点小范围是指以网格点为中心,以5个CDP点间隔为半径的范围;所述小角度指小于或等于13.5°。更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2-1)对河道系统内网格点上的中心角数据进行分类,划分为不同中心角类型,并选取其中相应的河道系统内的样本网格点进行方位角范围及入射角范围的测试,确定不同中心角类型的最佳方位角范围及最佳入射角范围的参数;一般情况下,划分的中心角范围越小,河道成像精度高,计算量较大;反之,则河道成像相对降低。根据对河道内、外及断层等所设计的中心角数据,并根据相关的中心角数据值范围进行不同中心角类型的划分。因此,在本专利技术阐述中,相关的中心角范围数据均称为中心角类型,每一种中心角范围对应于一个中心角类型。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相关的中心角范围划分参数进行测试,并根据河道成像效果及专家经验等确定不同的中心角类型。原则上,同一种中心角类型内的河道成像(采用同一的叠加及偏移参数处理)是差异性相对较小的,且对该类型内河道的成像是最佳或最优的——而其它中心角类型对该类型的河道成像则相对较差。所以,所划分的中心角范围是具有针对性的,主要为该类型的河道精确成像服务,不同的中心角类型为不同的走向河道的精确成像服务。(2-2)利用中心角划分的类型,以及其相应的最佳方位角范围及最佳入射角范围,根据网格点上相关的中心角数据值,确定其相关的各个网格点上的最佳方位角范围及最佳入射角范围;(2-3)利用相应设计网格点的中心角数据,对各个网格点进行处理,得到各个CDP点的中心角数据;再利用划分的中心角类型及其所对应的最佳入射角及方位角范围,确定每个CDP点的最佳入射角及方位角范围,从而得到相关的道集数据重构参数。所述处理包括网格化插值、圆滑等处理。更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1)具体包括,方位角范围的测试以样本网格点CDP的中心角为基准,以其正、负10°的范围内同时增加或减少1°所得到的方位角范围内的道集数据(全部入射角)进行叠加,当叠加道的河道位置反射振幅最大时所对应的方位角范围及其参数,就作为该中心角类型的最佳方位角参数,依次类推,完成各个中心角的最佳方位角参数的确定。入射角范围的测试为,在确定相关最佳方位角范围的情况下,以入射角15°的正、负10°的范围内同时增加或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道集数据重构的增强河道地质异常体成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设计计算网格和确定河道平面位置,计算河道内、外网格点的中心角数据值;/n(2)对河道内网格点上的中心角数据进行归类,并对每一类的中心角进行最佳方位角及入射角参数的计算,得到各数据点相应的道集重构参数;/n(3)利用各数据点的道集重构参数对各道集数据进行数据重构,得到叠前道集数据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道集数据重构的增强河道地质异常体成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设计计算网格和确定河道平面位置,计算河道内、外网格点的中心角数据值;
(2)对河道内网格点上的中心角数据进行归类,并对每一类的中心角进行最佳方位角及入射角参数的计算,得到各数据点相应的道集重构参数;
(3)利用各数据点的道集重构参数对各道集数据进行数据重构,得到叠前道集数据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道集数据重构的增强河道地质异常体成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
(1-1)对整个研究区设计计算网格;
(1-2)确定目的层河道系统的平面位置;
(1-3)利用平面上确定的河道系统及网格点位置,对河道外及内网格点的中心角数据值进行确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道集数据重构的增强河道地质异常体成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网格为规则状和/或非规则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道集数据重构的增强河道地质异常体成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相干技术、分频属性颜色融合或瞬时振幅分析确定目的层河道系统的平面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道集数据重构的增强河道地质异常体成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3)具体包括,
对处于河道系统内的网格点,以正北为0°,确定网格点上的平行该网格点小范围内的河道走向或与河道走向呈小角度相交的直线,并对该直线作垂直线,该垂直线与正北方向的夹角即为该网格点的中心角;
对河道系统外的网格点的中心角取与河道走向一致或小角度相交的直线与正北方向的夹角作为中心角,断层附近的网格点则可取与断层走向一致的直线与正北方向的夹角为中心角或设定为固定的一系列的中心角数据值或统一设定为一个中心角值;
所述网格点小范围是指以网格点为中心,以5个CDP点间隔为半径的范围;
所述小角度指小于等于13.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道集数据重构的增强河道地质异常体成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
(2-1)对河道系统内网格点上的中心角数据进行分类,划分为不同中心角类型,并选取其中相应的河道系统内的样本网格点进行方位角范围及入射角范围的测试,确定不同中心角类型的最佳方位角范围及最佳入射角范围的参数;
(2-2)利用中心角划分的类型,以及其相应的最佳方位角范围及最佳入射角范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裕强蒋增政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杰瑞泰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