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辋结构、车轮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4966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4
本公开涉及一种轮辋结构、车轮及车辆。该轮辋结构包括轮辋和吸音材料层,吸音材料层位于所述轮辋的外周壁上,以用于对所述轮辋与轮胎限定出的空腔进行降噪。由于轮辋和轮胎限定出的空腔内设置有吸音材料层,能够吸收车轮在行驶过程中在空腔内产生的噪音,起到降噪效果,提升车辆驾乘的舒适性。并且,由于将吸音材料层固定在轮辋上,在车轮运动时,轮辋不变形,故吸音材料层不会随着轮胎的变形而变形,也就不存在因变形影响其疲劳耐久性的问题,能够防止吸音材料层的快速老化及脱落。此外,轮辋表面为金属表面,比轮胎光滑,当吸音材料层采用例如粘接的方式固定时,更利于胶水粘贴,可行性更高,对胶水的性能要求更低,可以降低胶水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辋结构、车轮及车辆
本公开涉及车辆
,具体地,涉及一种轮辋结构、车轮及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道路交通噪声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的重要噪声污染源。车辆在高速行驶时其轮胎噪声在车内噪声中也较为明显,噪音的产生,会影响车辆行驶的舒适性,也对道路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在中国技术专利(CN208530183U)公开了一种轮胎消音结构,该消音结构包括依次粘结于轮胎内表面的阻尼层和吸音层,能够通过阻尼层和吸音层有效降低和吸收轮胎与路面的摩擦噪音,降噪效果好。但存在以下缺陷:阻尼层和吸音层容易老化,使用寿命不长,且容易从轮胎上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轮辋结构、车轮及车辆,当与轮胎装配为一体时,该轮辋结构能够有效降低车轮行驶时的噪音,且设置在轮辋上吸音材料层的不易老化、脱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轮辋结构,该轮辋结构包括轮辋和吸音材料层,所述吸音材料层位于所述轮辋的外周壁上,以用于对所述轮辋与轮胎限定出的空腔进行降噪。可选地,所述吸音材料层粘接在所述轮辋上。可选地,所述吸音材料层采用双面胶带粘接在所述轮辋上。可选地,所述吸音材料层的体积与所述空腔的体积之比为10%~20%,所述吸音材料层的最大宽度与所述轮辋的宽度之比为70%~90%。可选地,所述吸音材料层的表面设置有消音孔。可选地,所述消音孔的孔径为500μm~1000μm,所述消音孔的深度为20μm~100μm。可选地,所述吸音材料层构造成设置有开口的环形结构。可选地,所述吸音材料层为聚氨酯海绵层。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轮,该车轮包括轮胎和上述的轮辋结构,所述轮胎装配在所述轮辋结构上,所述吸音材料层位于所述轮胎与所述轮辋限定出的所述空腔内。根据本公开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将在本公开提供的轮辋结构与轮胎装配后,由于轮辋和轮胎限定出的空腔内设置有吸音材料层,能够吸收车轮在行驶过程中在空腔内产生的噪音,起到降噪效果,能够提升车辆驾乘的舒适性。并且,与现有技术中将吸音层设置在轮胎内壁的方案相比,由于将吸音材料层固定在轮辋上,在车轮运动时,轮辋不变形,故吸音材料层不会随着轮胎的变形而变形,也就不存在因变形而影响其疲劳耐久性的问题,能够防止吸音材料层的快速老化及脱落,从而能够提高吸音材料层工作的可靠性,延长吸音材料层的使用寿命。此外,轮辋表面为金属表面,比轮胎光滑,当吸音材料层采用例如粘接的方式固定时,更利于胶水粘贴,可行性更高,对胶水的性能要求更低,可以降低胶水成本。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轮的轴向剖视示意图;图2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轮辋的轴向剖视示意图,其中示出了吸音材料层;图3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轮的吸音材料层的纵向剖视示意图;图4是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车轮的双面胶带的纵向剖视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车轮10轮辋20轮胎30吸音材料层40空腔50双面胶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内、外”是指相关零部件的内、外。通常,如图1所示,轮辋10和轮胎20通过气体充气装配成车轮100,轮胎20的内壁与轮辋10的外周壁之间限定出空腔40。车轮100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轮胎20因为承受整车负荷而变形,不断的压缩空腔40内的气体,使得空腔40共鸣而在空腔40内产生噪音,噪音通过轮辋10和轮胎20传到车身上,从而被人所感知,影响驾乘的舒适性。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的应对方案多是将吸音层固定在轮胎的内壁上,这样,当轮胎与轮辋装配成一体后,通过吸音层起到降噪作用。但是申请人发现,由于轮胎是橡胶结构,行驶时会不断的变形,吸音层设置轮胎上,会随着轮胎一起变形,因而容易导致吸音材料层产生疲劳老化,且易脱落。有鉴于此,如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轮辋结构,该轮辋结构包括轮辋10和吸音材料层30,吸音材料层30位于轮辋10的外周壁上,以用于对轮辋10与轮胎20限定出的空腔40进行降噪。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将在本公开提供的轮辋结构与轮胎20装配后,由于轮辋10和轮胎20限定出的空腔40内设置有吸音材料层30,能够吸收车轮100在行驶过程中在空腔40内产生的噪音,起到降噪效果,能够提升车辆驾乘的舒适性。并且,与现有技术中将吸音层设置在轮胎内壁的方案相比,由于将吸音材料层30固定在轮辋10上,在车轮100运动时,轮辋10不变形,故吸音材料层30不会随着轮胎20的变形而变形,也就不存在因变形影响吸音材料层30的疲劳耐久性的问题,能够防止吸音材料层30的快速老化及脱落,从而能够提高吸音材料层30工作的可靠性,延长吸音材料层30的使用寿命。此外,轮辋10表面为金属表面,比轮胎20光滑,当吸音材料层30采用例如粘接的方式固定时,更利于胶水粘贴,可行性更高,对胶水的性能要求更低,可以降低胶水成本。其中,吸音材料层30可采用任意适当的方式固定在轮辋10上,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只要能够将吸音材料层30可靠固定在轮辋10上即可。例如,可采用紧固件将吸音材料层30固定在轮辋10上。优选地,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吸音材料层30可粘接在轮辋10上,以使吸音材料层30的安装方便快捷,且相比于采用紧固件的安装方式,粘接能够减少轮辋10的零部件的数量,有利于减轻轮辋10的重量及降低成本。进一步地,吸音材料层30可采用双面胶带50粘接在轮辋10上。这样,在安装吸音材料层30之前,可先截取长度合适的双面胶带50,将其一粘接面粘接在轮辋10上,然后再将吸音材料层30粘接在双面胶带50的另一粘接面上,这样,即可与轮辋10连为一体,安装方便快捷,且能保证粘接的可靠性。本公开对吸音材料层30的具体材料不作限制。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吸音材料层30可为吸音棉材料层,可选地,吸音棉材料层可采用聚氨酯海绵制成,以具有较好的吸音效果。申请人通过实验验证,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三聚氰氨制成的吸音层,聚氨酯海绵的吸音效果更好,因而起到的降噪效果更好。经过试验验证,通过在空腔40的内部增加吸音海绵能有效地降低空腔共鸣所产生的噪音,在200~250Hz频率范围内噪音峰值能降低7到8分贝,其他频率范围可降1到3分贝,使得车内几乎无空腔40传来的噪音。另外,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通过实验发现,当吸音材料层30的体积与空腔40的体积之比在一定范围之内,能够在有效降低空腔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轮辋结构包括轮辋(10)和吸音材料层(30),所述吸音材料层(30)位于所述轮辋(10)的外周壁上,以用于对所述轮辋(10)与轮胎(20)限定出的空腔(40)进行降噪。/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辋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轮辋结构包括轮辋(10)和吸音材料层(30),所述吸音材料层(30)位于所述轮辋(10)的外周壁上,以用于对所述轮辋(10)与轮胎(20)限定出的空腔(40)进行降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材料层(30)粘接在所述轮辋(10)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材料层(30)采用双面胶带(50)粘接在所述轮辋(10)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材料层(30)的体积与所述空腔(40)的体积之比为10%~20%,所述吸音材料层(30)的最大宽度与所述轮辋(10)的宽度之比为70%~9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材料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流芳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