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固化3D打印机成形平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4845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固化3D打印机成形平台结构,包括用于承接打印工件的平台工作面及紫外灯,紫外灯位于所述平台工作面的上方,在工件打印前,所述平台工作面与通过紫外灯光预固化的所述平台工作面与料池之间的材料直接接触。同时具有透明的平台工作面和紫外灯,在工件打印前,紫外灯发射的紫外光透过平台工作面,将成形平台与料池之间的材料全部固化,实现平台工作面的预固化,弥补了成形平台的安装误差,保证工件的打印精度,可实现平台工作面的预固化,加固工件与成形平台的连接,解决目前DLP技术打印工件易与成形平台分离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固化3D打印机成形平台结构
本技术属于3D打印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光固化3D打印机成形平台结构。
技术介绍
3D打印技术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制造模式,在复杂结构、一体化制造、降低成本和缩短研制周期等方面极具潜力,打破了传统加工工艺的限制,受到了众多学者和企业家的关注。目前3D打印成型技术主要可以分为喷墨打印技术(IJP)、熔融沉积技术(FDM)、分层实体制造技术(LOM)、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SLS)、立体光固化技术(SLA)和数字光处理技术(DLP)等。DLP技术是使用一种较高分辨率的数字光处理器来固化液态光聚合物,逐层对液态聚合物进行固化。通过XY方向固化成面后,通过升降台在Z轴方向的移动,层层叠加完成三维零件的加工。目前使用DLP技术进行3D打印的材料主要有光敏树脂和陶瓷料浆等光聚合物材料,成形平台也多采用铝合金实体平面,受材料性能、设备性能以及人工操作误差的影响,固化后工件较难牢固得粘连在成形平台上,尤其是成形平台存在较大的安装误差时,会出现工件的首层模型与成形平台粘连不上或粘连不牢固,易与成形平台分离导致打印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固化3D打印机成形平台结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光固化3D打印机成形平台结构,包括用于承接打印工件的平台工作面及紫外灯,紫外灯位于所述平台工作面的上方,在工件打印前,所述平台工作面与通过紫外灯光预固化的所述平台工作面与料池之间的材料直接接触,将成形平台与料池之间的材料全部固化。进一步的,还包括平台外框和平台上盖,所述平台工作面固定在平台外框的下侧,所述平台工作面由透光材料制成,所述平台上盖固定在所述平台外框的上侧,所述紫外灯固定在所述平台上盖与所述平台工作面之间。本结构同时具有透明平台工作面和紫外灯,实现工件打印前平台工作面的预固化,加固工件与成形平台的连接,解决目前DLP技术打印工件易与成形平台分离的问题,同时可以弥补成形平台的安装误差。进一步的,所述平台工作面为高透光玻璃平面。紫外灯发射的紫外光透过高透光玻璃平面,将成形平台与料池之间的材料全部固化,实现平台工作面的预固化,弥补了成形平台的安装误差,保证工件的打印精度,解决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一直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进一步的,所述平台工作面和平台上盖为方形,所述平台外框为方框形,便于成形平台的整体安装。进一步的,所述平台外框的顶端内侧开设有固定安装所述平台上盖的上顶槽;将平台上盖置于上顶槽内,可通过内六角螺栓将平台上盖与平台外框连接成一体。所述平台外框的底端内侧开设有固定安装所述平台工作面的下底槽,将平台工作面置于下底槽内,可通过内六角螺栓与方框形压片将平台工作面与平台外框连接成一体。进一步的,所述紫外灯为2个以上且均匀固定在所述平台上盖与所述平台工作面之间,所述紫外灯的照射方向为朝向平台工作面,用于向平台工作面方向均匀的发射紫外光,紫外光透过高透光玻璃平面,将成形平台与料池之间的材料全部固化,实现平台工作面的预固化。进一步的,所述平台工作面的下表面与平台外框的下表面平齐,避免造成对打印工件的损坏,降低了打印工件的不良出品率。进一步的,所述平台上盖的上表面与所述平台外框的上表面平齐,提高了打印机成形平台的美观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示例的光固化3D打印机成形平台结构,同时具有透明的平台工作面和紫外灯,在工件打印前,紫外灯发射的紫外光透过平台工作面,将成形平台与料池之间的材料全部固化,实现平台工作面的预固化,弥补了成形平台的安装误差,保证工件的打印精度,可实现平台工作面的预固化,加固工件与成形平台的连接,解决目前DLP技术打印工件易与成形平台分离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平台外框,2、平台工作面,3、平台上盖,4、紫外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光固化3D打印机成形平台结构,包括用于承接打印工件的平台工作面2及紫外灯4,紫外灯4位于所述平台工作面1的上方,在工件打印前,所述平台工作面2与通过紫外灯4光预固化的所述平台工作面1与料池之间的材料直接接触,将成形平台与料池之间的材料全部固化。进一步的,还包括平台外框1和平台上盖3,所述平台工作面2固定在平台外框1的下侧,所述平台工作面2由透光材料制成,所述平台上盖3固定在所述平台外框1的上侧,所述紫外灯4固定在所述平台上盖3与所述平台工作面2之间,具有透明平台工作面2和紫外灯4,实现工件打印前平台工作面2的预固化,加固工件与成形平台的连接,解决目前DLP技术打印工件易与成形平台分离的问题,同时可以弥补成形平台的安装误差。进一步的,所述平台工作面2为高透光玻璃平面。紫外灯4发射的紫外光透过高透光玻璃平面,将成形平台与料池之间的材料全部固化,实现平台工作面的预固化,弥补了成形平台的安装误差,保证工件的打印精度,解决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一直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进一步的,所述平台工作面2和平台上盖3为方形,所述平台外框1为方框形,便于成形平台的整体安装。进一步的,所述平台外框1的顶端内侧开设有固定安装所述平台上盖3的上顶槽;将平台上盖3置于上顶槽内,可通过内六角螺栓将平台上盖3与平台外框1连接成一体。所述平台外框1的底端内侧开设有固定安装所述平台工作面2的下底槽,将平台工作面2置于下底槽内,可通过内六角螺栓与方框形压片将平台工作面与平台外框1连接成一体。进一步的,所述紫外灯4为2个以上且均匀固定在所述平台上盖3与所述平台工作面2之间,所述紫外灯4的照射方向为朝向平台工作面2,用于向平台工作面2方向均匀的发射紫外光,紫外光透过高透光玻璃平面,将成形平台与料池之间的材料全部固化,实现平台工作面2的预固化。进一步的,所述平台工作面2的下表面与平台外框1的下表面平齐,避免造成对打印工件的损坏,降低了打印工件的不良出品率。进一步的,所述平台上盖3的上表面与所述平台外框1的上表面平齐,提高了打印机成形平台的美观度。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技术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技术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固化3D打印机成形平台结构,其特征是,包括用于承接打印工件的平台工作面及紫外灯,紫外灯位于所述平台工作面的上方,在工件打印前,所述平台工作面与通过紫外灯光预固化的所述平台工作面与料池之间的材料直接接触,将成形平台与料池之间的材料全部固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固化3D打印机成形平台结构,其特征是,包括用于承接打印工件的平台工作面及紫外灯,紫外灯位于所述平台工作面的上方,在工件打印前,所述平台工作面与通过紫外灯光预固化的所述平台工作面与料池之间的材料直接接触,将成形平台与料池之间的材料全部固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固化3D打印机成形平台结构,其特征是,还包括平台外框和平台上盖,所述平台工作面固定在平台外框的下侧,所述平台工作面由透光材料制成,所述平台上盖固定在所述平台外框的上侧,所述紫外灯固定在所述平台上盖与所述平台工作面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固化3D打印机成形平台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平台工作面为高透光玻璃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固化3D打印机成形平台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平台工作面和平台上盖为方形,所述平台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伶刘时浩徐元春王再义王营营屈忠宝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