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吹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4539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手持式吹风机,包括主体和手柄,手柄上设有流体入口,主体上设有流体出口,流体入口与流体出口连通形成流体通道,主体和手柄可拆卸连接,主体包括主体壳,主体壳具有流体转向口和沿流体转向口的边沿向下凸出的主体连接部,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均与流体转向口连通,手柄包括手柄内壳,手柄内壳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内前壁和内后壁,所述内前壁和内后壁至少之一与主体连接部可拆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主体与手柄拆卸连接的设置,简化产品结构,降低模具制造成本,避免主体和手柄在成型过程因注塑问题导致同时报废,节省资源,同时,易于安装拆解,便于维修保养,主体壳与手柄内壳的组装更方便,提高组装效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持式吹风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手持式器具,具体涉及一种手持式吹风机。
技术介绍
吹风机的基本原理是将气体席卷于机体内部,经过调温、调速以后用于吹发、烘干或者除尘等领域。传统的手持式吹风机主要由主体和手柄构成,手柄与主体通过一体注塑成型,这样的结构过于复杂,模具制造成本高,在成型过程中整个零件容易产生局部缩水、变形等注塑问题,导致整个零件报废,造成资源浪费,同时,不易于安装拆解,不便于维修保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提供一种手持式吹风机,其采用主体与手柄拆卸连接的设置,简化产品结构,降低模具制造成本,避免主体和手柄在成型过程因注塑问题导致同时报废,节省资源,同时,易于安装拆解,便于维修保养。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手持式吹风机,包括主体和手柄,所述手柄上设有流体入口,所述主体上设有流体出口,所述流体入口与流体出口连通形成流体通道,所述主体和手柄可拆卸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体包括主体壳,所述主体壳具有流体转向口和沿流体转向口的边沿向下凸出的主体连接部,所述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均与流体转向口连通,所述手柄包括手柄内壳,所述手柄内壳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内前壁和内后壁,所述内前壁和内后壁至少之一与主体连接部可拆卸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体连接部包括对接板,所述对接板的前侧设有对位缺槽,所述内前壁的上端嵌入对位缺槽内,所述对接板的后侧与流体转向口之间形成有对位缺口,所述内后壁的上端嵌入对位缺口内,所述内前壁设有螺丝柱,所述内后壁设有与螺丝柱对应的连接孔,所述对接板上设有与螺丝柱适配的对位孔,所述对位孔与对位缺口连通。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对接板面向内后壁一侧的表面设有导向凸条,所述内后壁上设有与导向凸条对应的导向凹槽。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向凸条的下端与对接板的下表面连接,所述导向凸条上端的内侧具有向内延伸的弧形导向面,所述导向凹槽内侧壁的上端设有与弧形导向面对应的弧形抵压面。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螺丝柱的底部外侧成型有加强凸块,所述对位缺槽上设有与加强凸块对应的让位凹槽。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对位缺槽的下端向下穿出对接板的下表面。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后壁上设有卡块,所述内前壁上设有与卡块对应的卡孔。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体壳内依次设有出风导件、发热器和主控电路版,所述主体壳的后端设有后盖,所述流体出口设于出风导件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手柄上设有开关,所述流体通道内设有风扇组件,并且风扇组件位于手柄上,所述风扇组件包括电机和由电机驱动旋转的扇叶。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通过设置主体和手柄可拆卸连接,简化产品结构,降低模具制造成本,避免主体和手柄在成型过程因注塑问题导致同时报废,节省资源,同时,易于安装拆解,便于维修保养;通过在主体壳上设置对接板,对接板的前后两侧设置对位缺槽和对位缺口,手柄内壳设置为可拆卸连接的内前壁和内后壁,内前壁设置螺丝柱,内后壁设置连接孔,对接板上设置对位孔,组装时,将螺丝柱沿插入对位孔使内前壁的上端嵌入对位缺槽,内后壁的上端直接嵌入对位缺口,再用螺丝锁紧,使主体壳与手柄内壳的组装更方便,提高组装效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通过在对接板面向内后壁一侧的表面设置导向凸条,内后壁上设置导向凹槽,通过导向的作用便于内后壁的上端对位后快速滑入对位缺口内,进一步提高组装效率;通过在螺丝柱的底部外侧成型有加强凸块,增强螺丝柱与内前壁的连接处的强度,避免在组装过程中容易造成螺丝柱断裂。为更清楚地阐述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的主体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的手柄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的主视图;图5是图4中A-A处的截面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的主体壳、内前壁和内后壁的分解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的主体壳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的手柄内壳分解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的出风导件的截面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的出风导件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的发热器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的电路板支架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的电路板支架和主控电路板分解示意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的后盖截面示意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的电线与手柄内壳的装配示意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的延伸部的分解示意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的电线、开关和手柄内壳的装配示意图;图18是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的开关和手柄内壳的分解示意图;图19是图18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20是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的手柄外壳结构示意图;图21是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的延伸部、外滤网和内滤网的分解示意图;图22是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的外滤网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3是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的定位框结构示意图;图24是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的手柄内壳结构示意图;图25是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的手柄内壳另一视角分解示意图;图26是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的风嘴分解示意图;图27是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的风嘴主视图;图28是图27中C-C处截面示意图;图29是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的风嘴左视图;图30是图29中D-D处截面示意图。附图标识说明:10-主体壳;12-锁止凹槽;13-第一卡块;14-第二环形槽;20-出风导件;21-内导风板;22-外导风板;23-弧形面;24-倾斜直面;25-直通口;26-第一密封圈;27-第一环形槽;28-第一连接筋;29-锁止凸条;30-第一螺丝柱;31-第二连接筋;32-第一防呆块;33-喇叭口;34-定位板;35-定位台阶;36-第一导风平面;37-第二导风平面;d-宽度;h-深度;40-发热器;41-管道;42-叶片;43-固定板;44-第一连接孔;45-第一防呆槽;46-第二螺丝柱;47-第三连接筋;48-第二防呆块;50-电路板支架;51-圆筒;52-前端板;53-第二连接孔;54-第二防呆槽;55-第一环形台阶;56-基板;57-容置腔;58-第三螺丝柱;59-定位柱;60-导流板;61-主控电路板;62-第三连接孔;63-第一定位孔;70-后盖;71-容置槽;72-后端板;73-环形侧板;74-透光区;75-第四螺丝柱;76-第三防呆块;77-环形连接板;78-耳板;79-第一卡孔;80-第二密封圈;81-尾灯电路板;82-LED灯;83-第四连接孔;84-第三防呆槽;90-主体;91-流体出口;100-手柄;101-流体入口;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持式吹风机,包括主体和手柄,所述手柄上设有流体入口,所述主体上设有流体出口,所述流体入口与流体出口连通形成流体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和手柄可拆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式吹风机,包括主体和手柄,所述手柄上设有流体入口,所述主体上设有流体出口,所述流体入口与流体出口连通形成流体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和手柄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主体壳,所述主体壳具有流体转向口和沿流体转向口的边沿向下凸出的主体连接部,所述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均与流体转向口连通,所述手柄包括手柄内壳,所述手柄内壳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内前壁和内后壁,所述内前壁和内后壁至少之一与主体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式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连接部包括对接板,所述对接板的前侧设有对位缺槽,所述内前壁的上端嵌入对位缺槽内,所述对接板的后侧与流体转向口之间形成有对位缺口,所述内后壁的上端嵌入对位缺口内,所述内前壁设有螺丝柱,所述内后壁设有与螺丝柱对应的连接孔,所述对接板上设有与螺丝柱适配的对位孔,所述对位孔与对位缺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式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板面向内后壁一侧的表面设有导向凸条,所述内后壁上设有与导向凸条对应的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洪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徕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