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子信专利>正文

新能源机动车能量回收发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845097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1
新能源机动车能量回收发电系统,由机壳、驱动齿条、传动线和能量转换发电机构组成,能量转换发电机构包括前后两个单向轴承、大齿轮盘、小齿轮盘和发电机,传动线一端连接在底盘的减震弹簧下端,传动线外壁和减震器弹簧上端汽车底盘固定,传动线另一端与驱动齿条相连,驱动齿条带动单向轴承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齿轮传动将汽车底盘行驶过程轮胎振动减震器下部和底盘距离间隙的变化转换成动能带动发电机工作发电,驱动齿条配合前后两个单向轴承把汽车底盘和轮胎减震之间的间隙伸缩均转换成了发电机系统持续不断地朝一个方向传递动能,使发电机旋转不出现间断现象,同时由于来自地面的颠簸被发电系统平稳的吸收了,可使减震系统运行更柔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能源机动车能量回收发电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动车振动发电
,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机动车能量回收发电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我们使用的能源大多是太阳能长期积累的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地球上化石能源分布不均,储量有限,而且化石能源在利用的过程中,会产生造成环境污染的温室气体,极大影响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当前新能源电动汽车是全球汽车企业追求的发展目标,环保清洁的电动汽车也是各国政府所提倡的发展项目,全球除特斯拉汽车续行里程能媲美燃油汽车行驶里程外受技术影响目前没有哪家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能让消费者满意。电动汽车行驶里程一直是行业里难以逾越的关卡。汽车底盘行驶过程中由于轮胎振动,底盘减震器下部和底盘距离间隙会不断变化,如果将底盘振动转换成动能再带动高性能发电系统发电,给行驶中的电动汽车电池进行发电回充,这一设想如果能实现会大大提高了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机动车能量回收发电系统,以实现对机动车行驶过程中振动能量吸收转换为电能。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能源机动车能量回收发电系统,由机壳、驱动齿条、传动线和能量转换发电机构组成,能量转换发电机构内置于机壳中,能量转换发电机构包括前后两个单向轴承、大齿轮盘、小齿轮盘和发电机,前后两个单向轴承分别固定在支架上,后面的单向轴承通过一个传动齿轮盘与大齿轮盘相连,前面的单向轴承端部的传动齿轮盘与后面的单向轴承端部的传动齿轮盘啮合连接,单向轴承下方安装若干个承重轮,大齿轮盘与小齿轮盘啮合连接,小齿轮盘的转轴与发电机的转子相连,发电机固定在支架上,传动线一端通过挂件连接在机动车底盘的减震弹簧下端,传动线端部的外壁和减震器弹簧上端汽车底盘固定,传动线另一端通过螺纹杆与驱动齿条相连,驱动齿条由机壳伸入至单向轴承和承重轮之间通过上端的齿槽带动单向轴承转动,发电机电源线通过支架上开设的引线孔经机壳的电源线孔伸出。上述承重轮安装在固定盘上,固定盘与支架相连。上述机壳侧面设置散热窗。本专利技术系统的工作原理是:机动车行驶过程中,轮胎振动带动底盘减震弹簧振动,减震弹簧拉动传动线另一端的驱动齿条前后移动,驱动齿条从而带动机壳内部的前后两个单向轴承转动,驱动齿条向前移动时,前面的单向轴承空转,后面的单向轴承转动并由端部的传动齿轮盘带动大齿轮盘转动,大齿轮盘带动小齿轮盘转动,小齿轮盘带动发电机的转子转动,产生的电流经电源线引出可为机动车的蓄电池或照明机构供电;驱动齿条由机壳拉回时,后面的单向轴承空转,前面的单向轴承转动并由端部的传动齿轮盘带动后面的单向轴承端部的传动齿轮盘转动,后面的单向轴承端部的传动齿轮盘带动大齿轮盘转动,大齿轮盘带动小齿轮盘转动,小齿轮盘带动发电机的转子转动,产生的电流经电源线引出可为机动车的蓄电池或照明机构供电。本专利技术创造性的利用齿轮传动将汽车底盘行驶过程轮胎振动减震器下部和底盘距离间隙的变化转换成动能带动发电机工作发电,给行驶中的电动汽车电池进行发电回充电,驱动齿条配合前后两个单向轴承把汽车底盘和轮胎减震之间的间隙伸缩均转换成了发电机系统持续不断地朝一个方向传递动能,从而使发电机旋转不出现间断现象,同时由于来自地面的颠簸被发电系统平稳的吸收了并转换成了电能,还会使汽车的减震系统更柔顺驾驶感觉更平稳舒适,具有结构紧凑、发电能量大,无噪音和安装方便的优点。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机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壳、2驱动齿条、3传动线、4挂件、5螺纹杆、6单向轴承、7支架、8传动齿轮盘、9大齿轮盘、10小齿轮盘、11发电机、12承重轮、13固定盘、14引线孔、15电源线孔、16散热窗。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新能源机动车能量回收发电系统,由机壳1、驱动齿条2、传动线3和能量转换发电机构组成,机壳侧面设置散热窗16,能量转换发电机构内置于机壳1中,能量转换发电机构包括前后两个单向轴承6、大齿轮盘9、小齿轮盘10和发电机11,前后两个单向轴承6分别固定在支架上,后面的单向轴承通过一个传动齿轮盘8与大齿轮盘9相连,前面的单向轴承端部的传动齿轮盘与后面的单向轴承端部的传动齿轮盘啮合连接,单向轴承下方安装若干个承重轮12,承重轮12安装在固定盘13上,固定盘13与支架7相连,大齿轮盘9与小齿轮盘10啮合连接,小齿轮盘10的转轴与发电机11的转子相连,发电机固定在支架7上,传动线3一端通过挂件4连接在机动车底盘的减震弹簧下端,传动线端部的外壁和减震器弹簧上端汽车底盘固定,传动线在管壁内伸缩传递动能,管壁一端和发电机齿条前方机壳连接固定,这样传动钢线才会拉动齿条来回运动,传动线3另一端通过螺纹杆5与驱动齿条2相连,驱动齿条2由机壳伸入至单向轴承和承重轮之间通过上端的齿槽带动单向轴承转动,发电机电源线通过支架7上开设的引线孔14经机壳的电源线孔15伸出。本专利技术系统的工作原理是:机动车行驶过程中,轮胎振动带动底盘减震弹簧振动,减震弹簧拉动传动线另一端的驱动齿条前后移动,驱动齿条从而带动机壳内部的前后两个单向轴承转动,驱动齿条向前移动时,前面的单向轴承空转,后面的单向轴承转动并由端部的传动齿轮盘带动大齿轮盘转动,大齿轮盘带动小齿轮盘转动,小齿轮盘带动发电机的转子转动,产生的电流经电源线引出可为机动车的蓄电池或照明机构供电;驱动齿条由机壳拉回时,后面的单向轴承空转,前面的单向轴承转动并由端部的传动齿轮盘带动后面的单向轴承端部的传动齿轮盘转动,后面的单向轴承端部的传动齿轮盘带动大齿轮盘转动,大齿轮盘带动小齿轮盘转动,小齿轮盘带动发电机的转子转动,产生的电流经电源线引出可为机动车的蓄电池或照明机构供电。本专利技术利用汽车底盘行驶过程轮胎振动减震器下部和底盘距离间隙的变化转换成动能带动高性能发电系统发电给行驶中的电动汽车电池进行发电回充,该技术突破了汽车行驶过程其他的发电方式,打破了能量守恒的制约,大大提高了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其巧妙的齿轮传动系统把汽车底盘和轮胎减震之间的间隙伸缩均转换成了发电机系统持续不断地朝一个方向传递动能,从而使发电机旋转不出现间断现象,形成只要是汽车处于行驶状态不论路面是否平坦汽车底盘和路面之间的间隙变化就会驱动发电系统持续补充电能,该系统的接入还会使汽车的减震系统更柔顺驾驶舱感觉更平稳舒适,因为来自地面的颠簸被发电系统平稳的吸收了并转换成了电能,汽车即使不接入该系统其行驶减震的能量就白白的浪费掉了,该系统不会增加行驶的能耗故而打破了汽车行驶发电的能量守恒定律。该专利技术的优点体积小发电能量大,无噪音,安装方便,发电系统可放置于后背箱内或发动机舱内,根据空间而定可以同时安装若干个发电系统并联发电使用,也可安装在电动三轮车两轮车上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机动车能量回收发电系统,其特征是由机壳、驱动齿条、传动线和能量转换发电机构组成,能量转换发电机构内置于机壳中,能量转换发电机构包括前后两个单向轴承、大齿轮盘、小齿轮盘和发电机,前后两个单向轴承分别固定在支架上,后面的单向轴承通过一个传动齿轮盘与大齿轮盘相连,前面的单向轴承端部的传动齿轮盘与后面的单向轴承端部的传动齿轮盘啮合连接,单向轴承下方安装若干个承重轮,大齿轮盘与小齿轮盘啮合连接,小齿轮盘的转轴与发电机的转子相连,发电机固定在支架上,传动线一端通过挂件连接在机动车底盘的减震弹簧下端,传动线端部的外壁和减震器弹簧上端汽车底盘固定,传动线另一端通过螺纹杆与驱动齿条相连,驱动齿条由机壳伸入至单向轴承和承重轮之间通过上端的齿槽带动单向轴承转动,发电机电源线通过支架上开设的引线孔经机壳的电源线孔伸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机动车能量回收发电系统,其特征是由机壳、驱动齿条、传动线和能量转换发电机构组成,能量转换发电机构内置于机壳中,能量转换发电机构包括前后两个单向轴承、大齿轮盘、小齿轮盘和发电机,前后两个单向轴承分别固定在支架上,后面的单向轴承通过一个传动齿轮盘与大齿轮盘相连,前面的单向轴承端部的传动齿轮盘与后面的单向轴承端部的传动齿轮盘啮合连接,单向轴承下方安装若干个承重轮,大齿轮盘与小齿轮盘啮合连接,小齿轮盘的转轴与发电机的转子相连,发电机固定在支架上,传动线一端通过挂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浩李子信李秋红
申请(专利权)人:李子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