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龙骨直连套件、龙骨箍紧系统及建筑模板系统
本专利技术一般地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龙骨直连套件、龙骨箍紧系统及建筑模板系统。
技术介绍
在建筑工程行业中,模板技术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施工技术,它与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密切相关,模板技术能够确保浇筑工件的结构、尺寸可以完全符合既定的施工要求和标准。传统模板技术中,采用木模板、塑料模板或铝合金模板围成浇筑墙体形状,在模板上间隔固定有纵向次龙骨,在次龙骨外围箍住横向主龙骨,从而完成模板固定。近年来,拼装式模板技术逐渐普及,模板型材本身的连接板取代纵向次龙骨,在拼装好的模板型材连接板端部箍紧横向主龙骨。在上述不同模板技术中,将模板组装好并开始安装外围龙骨(即横向主龙骨)时,将多根龙骨通过直连器实现相互间连接,从而将龙骨系统箍紧在模板外围。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龙骨在不同施工现场的反复使用价值,往往事先加工好若干种标准长度的龙骨,通过相互组合的方式满足不同施工现场中可能遇到的不同浇筑墙体尺寸需要。但实际使用中,由于待浇筑平面墙体非标尺寸多样化,导致标准长度的龙骨无法完全满足实际需要,若根据不同施工现场定制化生产定尺龙骨,导致定尺龙骨无法用于其它施工现场,造成材料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使龙骨在平面浇筑墙体区域箍紧模板时的使用更灵活、更利于不同施工现场反复使用的龙骨直连套件,包括该龙骨直连套件的龙骨箍紧系统,以及包括该龙骨箍紧系统的建筑模板系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龙骨直连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龙骨直连套件,包括龙骨(1)、基础直连器(2)和附加直连器(3),所述龙骨(1)包括龙骨顶板(11)、龙骨底板(12)、龙骨内立板(13)和龙骨外立板(14),所述龙骨顶板(11)和龙骨底板(12)相互平行,所述龙骨内立板(13)和龙骨外立板(14)相互平行且与所述龙骨顶板(11)和龙骨底板(12)垂直,所述基础直连器(2)包括对称设置且沿纵向排列的一对基础连接部(21),所述附加直连器(3)包括沿纵向排列的第一附加连接部(31)和第二附加连接部(32),每个所述基础连接部(21)适于与所述龙骨(1)端部和所述第二附加连接部(32)连接,所述第一附加连接部(31)适于与所述龙骨(1)端部和其它所述附加直连器(3)的所述第二附加连接部(32)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龙骨直连套件,包括龙骨(1)、基础直连器(2)和附加直连器(3),所述龙骨(1)包括龙骨顶板(11)、龙骨底板(12)、龙骨内立板(13)和龙骨外立板(14),所述龙骨顶板(11)和龙骨底板(12)相互平行,所述龙骨内立板(13)和龙骨外立板(14)相互平行且与所述龙骨顶板(11)和龙骨底板(12)垂直,所述基础直连器(2)包括对称设置且沿纵向排列的一对基础连接部(21),所述附加直连器(3)包括沿纵向排列的第一附加连接部(31)和第二附加连接部(32),每个所述基础连接部(21)适于与所述龙骨(1)端部和所述第二附加连接部(32)连接,所述第一附加连接部(31)适于与所述龙骨(1)端部和其它所述附加直连器(3)的所述第二附加连接部(32)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骨直连套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基础连接部(21)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基础连接顶板(211)和基础连接底板(212),所述第一附加连接部(31)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附加连接顶板(311)和第一附加连接底板(312),所述第二附加连接部(32)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二附加连接顶板(321)和第二附加连接底板(322),所述基础连接顶板(211)顶面和基础连接底板(212)底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龙骨顶板(11)底面和龙骨底板(12)顶面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附加连接顶板(311)顶面和第一附加连接底板(312)底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龙骨顶板(11)底面和龙骨底板(12)顶面之间的距离,所述基础连接顶板(211)顶面和基础连接底板(212)底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附加连接顶板(321)底面和第二附加连接底板(322)顶面之间的距离,所述附加直连器(3)的所述第一附加连接顶板(311)顶面和第一附加连接底板(312)底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附加连接顶板(321)底面和第二附加连接底板(322)顶面之间的距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骨直连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内立板(13)沿龙骨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具有龙骨让位缺口(15),每个所述龙骨让位缺口(15)沿纵向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基础连接部(21)和所述第一附加连接部(31)沿纵向的尺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龙骨直连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内立板(13)沿纵向的两端均短于所述龙骨顶板(11)和/或龙骨底板(12)一让位距离,所述让位距离形成所述龙骨让位缺口(1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骨直连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直连器(3)的第二附加连接部(32)内侧具有附加直连器让位缺口(36),所述附加直连器让位缺口(36)沿纵向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基础连接部(21)和所述第一附加连接部(31)沿纵向的尺寸。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龙骨直连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顶板(11)、龙骨底板(12)内边缘形成有第一平面,所述基础连接顶板(211)、基础连接底板(212)内边缘形成有第二平面,所述基础连接顶板(211)、基础连接底板(212)外边缘形成有第三平面,所述第一平面、第二平面和第三平面相互平行且均与横向垂直,所述龙骨外立板(14)内表面与所述第一平面之间具有第一距离,所述第二平面与第三平面之间具有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相等。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龙骨直连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基础连接部(21)之间还设置有过渡部(22),所述过渡部(22)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过渡部顶板(221)和过渡部底板(222),所述过渡部顶板(221)与所述基础连接顶板(211)相交处形成有顶部纵向定位凸台(231),所述过渡部底板(222)与所述基础连接底板(212)相交处形成有底部纵向定位凸台(232),所述顶部纵向定位凸台(231)顶部与所述底部纵向定位凸台(232)底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龙骨顶板(11)底面与龙骨底板(12)顶面之间的距离,且大于所述第二附加连接顶板(321)底面与第二附加连接底板(322)顶面之间的距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龙骨直连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顶板(221)、过渡部底板(222)内边缘形成有第四平面,所述过渡部顶板(221)、过渡部底板(222)外边缘形成有第五平面,所述龙骨顶板(11)、龙骨底板(12)内边缘形成有第一平面,所述龙骨顶板(11)、龙骨底板(12)外边缘形成有第六平面,所述基础连接顶板(211)、基础连接底板(212)内边缘形成有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第二平面、第四平面、第五平面和第六平面相互平行且均与横向垂直,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杨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易德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