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承式膜结构中钢缆与膜片地基的可调式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4354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承式膜结构中钢缆与膜片地基的可调式连接结构,其包括膜片地基,还包括可调式连接机构,可调式连接机构一端与膜片地基活动连接,另一端与钢缆活动连接,可调式连接结构包括:U形件、转动轮以及弹性件,U形件底部一端与膜片地基活动连接;转动轮活动设置在U形件的内部且可向U形件开口的方向滑动,钢缆从转动轮与U形件底部之间穿过;弹性件设置在U形件上,并且弹性件一端与转动轮连接,另一端与U形件远离开口的一端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使得钢缆更加能够适应膜材表面变化、保护膜材外表面、提升膜结构整体稳定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承式膜结构中钢缆与膜片地基的可调式连接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缆与膜片地基的连接结构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气承式膜结构中钢缆与膜片地基的可调式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气承式膜结构建筑是以高强度、高柔性薄膜为主要材料,利用膜内外气压差支撑而形成的一种大跨度的无梁无柱的建筑。这种建筑将膜材的外沿固定在地面基础或者屋面结构周边上,由充气系统将空气送入膜结构内部空间,使膜结构内部空间的压力大于外部压力,而将膜材支撑起来覆盖在地面或者屋面上。现有技术中,为了提升膜结构的结构强度,一般会在膜材的外表面上设置钢缆将膜材压住,使得膜材的稳定性以及抗风性更好,有效的提升了膜材的使用寿命。但是,钢缆与膜片地基的连接一般为刚性连接,即钢缆在受力后并无拉伸的空间,自我调节的能力比较差,在空间内温度范围变化较大时,膜材表面的形变较大,此时因为钢缆的自我调节能力差,使得膜材与钢缆接触的位置容易产生较大的相互作用力,进而容易导致膜材外表面被损坏,影响膜结构整体的稳定性,故而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气承式膜结构中钢缆与膜片地基的可调式连接结构,其具有使得钢缆更加能够适应膜材表面变化、保护膜材外表面、提升膜结构整体稳定性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气承式膜结构中钢缆与膜片地基的可调式连接结构,包括膜片地基,还包括可调式连接机构,可调式连接机构一端与膜片地基活动连接,另一端与钢缆活动连接,可调式连接结构包括:U形件、转动轮以及弹性件,U形件底部一端与膜片地基活动连接;转动轮活动设置在U形件的内部且可向U形件开口的方向滑动,钢缆从转动轮与U形件底部之间穿过;弹性件设置在U形件上,并且弹性件一端与转动轮连接,另一端与U形件远离开口的一端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U形件的设置,为转动轮以及弹性件提供了安装的位置;转动轮的设置,使得钢缆绕在转动轮上后,一端受力时可以被拉动,从而达到钢缆可以调节的目的,此时膜材表面形变时也就可以顶动钢缆,使得钢缆与膜材表面之间由刚性接触转变为柔性接触,并且相互之间产生的作用力会更小,膜材表面也就不易被钢缆损伤,进而提升膜结构整体的稳定性;弹性件的设置,使得处于U形件两侧的钢缆同时受力时,钢缆两端可以同时移动,使得钢缆能够适应膜材更多的变化,提升了钢缆的适应能力,同时也能够更好的对膜材进行保护,有助于进一步提升膜结构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U形件上两对称的开口处分别设置有一块护板,护板一端与U形件靠近底部一端铰接,另一端向U形件远离底部的一端延伸,两护板相互靠近的一侧表面分别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凹陷;护板远离自身与U形件铰接处的一端设置有供所述钢缆穿过的限位环,两个限位环分别处于两块护板相互靠近的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护板的设置,使得钢缆处于U形件的两端可以被隐藏起来,从而起到一定的防水作用,该处也就不易发生锈蚀现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钢缆与护板锈蚀在一起;限位环的设置,使得钢缆与护板连接在一起,在钢缆运动时不易出现随意脱离护板的情况。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两个所述限位环上分别设置有一块连接板,连接板一端与一个限位环固定连接,另一端向另一个限位环处延伸,并且两块连接板相互靠近的一端活动连接;两块连接板相互连接处设置有用于调节两个限位环之间距离的调节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与调节组件的设置,使得两护板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并且保持调节后的状态不易发生改变,此时钢缆处于U形件的两端也就不易出现向相互靠拢的方向移动,有助于钢缆大范围的固定膜材。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转动杆、齿轮、齿条以及锁定件,在连接板上设置有滑孔,转动杆转动设置在滑孔中且将两块连接板相互靠近的一端串起;齿轮固定套设在转动杆上;齿条设置有两个,两个齿条分别固定设置在滑孔的侧壁上,并且两个齿条分别与齿轮啮合,两个啮合处分别处于齿轮的两侧;锁定件活动设置在转动杆上且用于限制连接板运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杆的设置,为齿轮以及锁定件提供了安装的位置,使得齿轮可以正常的工作;齿轮与齿条的设置,方便通过转动转动杆的方式来达到拉动两块连接板运动的目的;锁定件的设置,方便随时限制两连接板的位置,使得两块护板之间的距离不易随意发生变化。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锁定件包括方环和U形方杆,方环设置有两个,两个方环均固定设置在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处且相对于转动杆的轴线对称;U形方杆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方环且U形方杆侧表面与方环内侧表面抵接,U形方杆两端的侧表面上分别固定设置有卡齿,U形方杆两端处的卡齿分别与两个所述齿条啮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环的设置,有助于U形方杆保持卡齿与齿条啮合的状态,提升了U形方杆移动的稳定性;U形方杆与卡齿的设置,限制了连接板的运动,从而达到锁定连接板的目的,此时两护板之间的距离也就不会发生变化;在U形方杆上卡齿脱离与齿条的啮合后,连接板失去限制,自然也就可以滑动。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U形方杆的两端端部处分别固定设置有一个挡环,挡环与所述方环形成隔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环的设置,使得U形方杆不易出现脱离方环的情况,此时操作人员还可以通过转动U形方杆来达到转动转动杆的目的,相比于直接转动转动杆,此种方式在转动时更好拿捏,转动起来更加的方便。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U形件远离开口一端处设置有挂环,所述膜片地基上端设置有与挂环活动连接的连接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挂环与连接钩的设置,一方面达到可调式连接机构与膜片地基连接的目的,另一方面在连接时也更加的方便快捷,操作也简单。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弹性件设置有两个,并且两个弹性件相对于所述U形件对称。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件设置有两个,并且两个弹性件相对于U形件对称,使得转动轮在被拉动时受力能够更加的方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出现转动轮朝一侧倾斜的情况;而且钢缆也不易出现与转动轮分离的情况。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U形件上固定设置有防护壳,弹性件处于防护壳中,并且防护壳靠近U形件开口一端开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壳的设置,使得弹性件的工作状态不易受到影响,提升了弹性件工作的稳定性;而且弹性件也不易出现因雨水淋湿而锈蚀的情况。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转动轮的轴侧表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钢缆处于凹槽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槽的设置,增加了转动轮与钢缆的接触面积,使得钢缆不易与转动轮分离,提升了钢缆运动的稳定性。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可调式连接机构的设置,使得钢缆在一端被拉动时可以被拉动,两端同时被拉动时也可以被拉动,以便钢缆跟随膜材变化而变化,使得钢缆与膜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小,膜材表面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承式膜结构中钢缆与膜片地基的可调式连接结构,包括膜片地基(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调式连接机构(2),可调式连接机构(2)一端与膜片地基(1)活动连接,另一端与钢缆(8)活动连接,可调式连接结构包括:U形件(21)、转动轮(22)以及弹性件(23),U形件(21)底部一端与膜片地基(1)活动连接;转动轮(22)活动设置在U形件(21)的内部且可向U形件(21)开口的方向滑动,钢缆(8)从转动轮(22)与U形件(21)底部之间穿过;弹性件(23)设置在U形件(21)上,并且弹性件(23)一端与转动轮(22)连接,另一端与U形件(21)远离开口的一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承式膜结构中钢缆与膜片地基的可调式连接结构,包括膜片地基(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调式连接机构(2),可调式连接机构(2)一端与膜片地基(1)活动连接,另一端与钢缆(8)活动连接,可调式连接结构包括:U形件(21)、转动轮(22)以及弹性件(23),U形件(21)底部一端与膜片地基(1)活动连接;转动轮(22)活动设置在U形件(21)的内部且可向U形件(21)开口的方向滑动,钢缆(8)从转动轮(22)与U形件(21)底部之间穿过;弹性件(23)设置在U形件(21)上,并且弹性件(23)一端与转动轮(22)连接,另一端与U形件(21)远离开口的一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承式膜结构中钢缆与膜片地基的可调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件(21)上两对称的开口处分别设置有一块护板(4),护板(4)一端与U形件(21)靠近底部一端铰接,另一端向U形件(21)远离底部的一端延伸,两护板(4)相互靠近的一侧表面分别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凹陷;护板(4)远离自身与U形件(21)铰接处的一端设置有供所述钢缆(8)穿过的限位环(41),两个限位环(41)分别处于两块护板(4)相互靠近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承式膜结构中钢缆与膜片地基的可调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限位环(41)上分别设置有一块连接板(5),连接板(5)一端与一个限位环(41)固定连接,另一端向另一个限位环(41)处延伸,并且两块连接板(5)相互靠近的一端活动连接;两块连接板(5)相互连接处设置有用于调节两个限位环(41)之间距离的调节组件(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承式膜结构中钢缆与膜片地基的可调式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6)包括:转动杆(61)、齿轮(62)、齿条(63)以及锁定件(64),在连接板(5)上设置有滑孔(51),转动杆(61)转动设置在滑孔(51)中且将两块连接板(5)相互靠近的一端串起;齿轮(62)固定套设在转动杆(61)上;齿条(63)设置有两个,两个齿条(6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剑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佛兰空间膜结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