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4239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在支撑基座前后两侧分别设有悬挂构件,在支撑基座上设有挂钩构件,在支撑基座下端面上间隔设置有两个铰接座,在每个铰接座上通过铰接轴设有内撑开杆,在铰接轴后侧上设有传动齿轮,两个传动齿轮相互啮合,在挂钩构件与铰接轴前侧之间设有控制机构,在挂钩构件上部设有圆台,在圆台上分别设有控制器、无线收发器,在挂钩构件内设有蓄电池,控制机构、控制器分别与蓄电池相连接,无线收发器、控制机构分别与控制器相连接,还包括有能与无线收发器进行通信的移动终端。本发明专利技术能远程控制、且控制方便,能控制衣架将衣物内部撑开,从而提高晾晒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家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系统,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基于上述智能家居系统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兼备建筑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信息家电技术、嵌入式技术、设备自动化控制、综合布线等技术于一体的,为人们提供舒适便利、安全环保、健康高效居住方式的生活环境。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控制技术及人工智能等的飞跃发展,智能家居也随之迅猛发展起来。与普通家居相比,智能家居不仅具有传统的居住功能,同时能够提供信息交互功能,使得人们能够在外部查看家居信息和控制家居的相关设备,便于人们有效安排时间,使得家居生活更加安全、舒适。物联网概念的出现为智能家居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通过安装各种传感器来采集住宅内的环境、设备及人员信息,利用无线网络将上述各种信息接入物联网网关,再由网关将这些信息转发至互联网中的服务器,用户通过手机或计算机上的浏览器或客户端软件登录服务器便可以实时查看各个子系统的信息,控制家居设备的运行,从而构建了一个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系统。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106859204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一种智能衣架系统,该申请对传统衣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智能化改造,具体的通过移动终端和在智能衣架横杆内置无线充电发射模块,从而,使衣架可以跟人进行直接交互,并通过移动终端对该系统进行有效管理。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衣架本身并不能在晾晒过程中发生变化,不能使衣物内部撑开,从而加快晾晒。故此,现有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系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远程控制、且控制方便,能控制衣架将衣物内部撑开,从而提高晾晒效果,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系统。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包括有支撑基座,在所述支撑基座前后两侧分别设有悬挂构件,在所述支撑基座上设有挂钩构件,在所述支撑基座下端面上间隔设置有两个铰接座,在每个铰接座上通过铰接轴设有能相对铰接座转动的内撑开杆,在所述铰接轴后侧上设有传动齿轮,两个所述传动齿轮相互啮合,在所述挂钩构件与铰接轴前侧之间设有能驱使内撑开杆打开或收合的控制机构,在挂钩构件上部设有圆台,在所述圆台上分别设有控制器、无线收发器,在所述挂钩构件内设有蓄电池,所述控制机构、控制器分别与蓄电池相连接,所述无线收发器、控制机构分别与控制器相连接,还包括有能与无线收发器进行通信的移动终端。作为本专利技术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的另一种改进,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有设置在所述其中一个铰接轴前侧上的第一皮带轮,在所述铰接座上设有第一安装架,在所述第一安装架内设有第一转动轴,在所述第一转动轴前端设有第二皮带轮,在所述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之间套设有第一皮带,在所述第一转动轴后端设有第一传动锥齿轮,在所述支撑基座下端设有第二安装架,在所述第二安装架内设有与第一转动轴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二转动轴,在所述第二转动轴左端上设有第二传动锥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锥齿轮与第一传动锥齿轮相互啮合,在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右端上设有第三皮带轮,在所述支撑基座与第三皮带轮相应的位置上设有贯穿支撑基座上下两端的让位孔槽,在所述挂钩构件内设有驱动电机,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上设有第四皮带轮,在所述第四皮带轮和第三皮带轮上套设有第二皮带,所述驱动电机分别与控制器、蓄电池相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的另一种改进,所述挂钩构件包括有与支撑基座固定连接的支撑圆柱,在所述支撑圆柱与让位孔槽相应的位置设有装配竖槽,所述第四皮带轮和第二皮带均设置在所述装配竖槽,在所述第四皮带轮一侧设有与第四皮带轮同步转动的驱动齿轮,在所述支撑圆柱外壁上套设有活动座,在所述活动座内与驱动齿轮相应的位置设有驱动齿条,所述驱动齿轮与驱动齿条相啮合,所述圆台设置在活动座上部,在所述圆台上设有挂钩,在所述活动座与支撑圆柱之间设有锁定机构。作为本专利技术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的另一种改进,所述锁定机构包括有由上而下间隔设置在支撑圆柱外壁上的定位槽孔,在所述活动座与定位槽孔相应的位置上设有竖向安装凹槽,所述竖向安装凹槽贯穿所述支撑圆柱外壁,在所述竖向安装凹槽内设有活动板,在所述活动板与定位槽孔相应的位置上设有定位凸珠,在所述竖向安装凹槽中部设有垂直于竖向安装凹槽长度方向的横向导槽,在所述活动板与横向导槽相应的位置设有横向导块,所述横向导块活动设置在横向导槽内,在所述横向导槽外侧上设有封闭板,在所述封闭板与活动板之间设有挤压弹簧,在所述支撑圆柱上端面上设有推杆电机,所述推杆电机的推杆抵靠在所述活动板上,所述推杆电机分别与控制器、蓄电池相连接,在所述活动板外侧上设有拉手。作为本专利技术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的另一种改进,所述内撑开杆为伸缩杆。作为本专利技术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的另一种改进,在所述内撑开杆外端上设有圆球。作为本专利技术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的另一种改进,在所述挂衣部件两端上分别设有凹槽,在所述凹槽内设有铰接孔,在所述铰接孔外侧内通过铰接轴铰接有翻转块。作为本专利技术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的另一种改进,在所述挂钩内壁设有能使挂钩卡紧挂衣杆的内凸块。作为本专利技术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的另一种改进,在所述挂钩内壁设有能使挂钩卡紧挂衣杆的弹性件。作为本专利技术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的另一种改进,所述弹性件为弹片。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在晾晒过程能有效将衣物撑开,增加衣物内部空气流动,加快晾干。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用户终端远程操作,实现智能控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智能家居撑开状态的立体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智能家居撑开状态的立体示意图之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智能家居收合状态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智能家居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智能家居的剖面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智能家居的剖面立体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智能家居的原理框架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7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包括有支撑基座71,在所述支撑基座71前后两侧分别设有悬挂构件72,在所述支撑基座71上设有挂钩构件73,在所述支撑基座71下端面上间隔设置有两个铰接座74,在每个铰接座74上通过铰接轴75设有能相对铰接座74转动的内撑开杆76,在所述铰接轴75后侧上设有传动齿轮77,两个所述传动齿轮77相互啮合,在所述挂钩构件73与铰接轴75前侧之间设有能驱使内撑开杆76打开或收合的控制机构78,在挂钩构件73上部设有圆台79,在所述圆台79上分别设有控制器710、无线收发器711,在所述挂钩构件73内设有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包括有支撑基座(71),在所述支撑基座(71)前后两侧分别设有悬挂构件(72),在所述支撑基座(71)上设有挂钩构件(7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基座(71)下端面上间隔设置有两个铰接座(74),在每个铰接座(74)上通过铰接轴(75)设有能相对铰接座(74)转动的内撑开杆(76),在所述铰接轴(75)后侧上设有传动齿轮(77),两个所述传动齿轮(77)相互啮合,在所述挂钩构件(73)与铰接轴(75)前侧之间设有能驱使内撑开杆(76)打开或收合的控制机构(78),在挂钩构件(73)上部设有圆台(79),在所述圆台(79)上分别设有控制器(710)、无线收发器(711),在所述挂钩构件(73)内设有蓄电池,所述控制机构(78)、控制器(710)分别与蓄电池相连接,所述无线收发器(711)、控制机构(78)分别与控制器(710)相连接,还包括有能与无线收发器(711)进行通信的移动终端(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包括有支撑基座(71),在所述支撑基座(71)前后两侧分别设有悬挂构件(72),在所述支撑基座(71)上设有挂钩构件(7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基座(71)下端面上间隔设置有两个铰接座(74),在每个铰接座(74)上通过铰接轴(75)设有能相对铰接座(74)转动的内撑开杆(76),在所述铰接轴(75)后侧上设有传动齿轮(77),两个所述传动齿轮(77)相互啮合,在所述挂钩构件(73)与铰接轴(75)前侧之间设有能驱使内撑开杆(76)打开或收合的控制机构(78),在挂钩构件(73)上部设有圆台(79),在所述圆台(79)上分别设有控制器(710)、无线收发器(711),在所述挂钩构件(73)内设有蓄电池,所述控制机构(78)、控制器(710)分别与蓄电池相连接,所述无线收发器(711)、控制机构(78)分别与控制器(710)相连接,还包括有能与无线收发器(711)进行通信的移动终端(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78)包括有设置在所述其中一个铰接轴(75)前侧上的第一皮带轮(781),在所述铰接座(74)上设有第一安装架(782),在所述第一安装架(782)内设有第一转动轴(783),在所述第一转动轴(783)前端设有第二皮带轮(784),在所述第一皮带轮(781)与第二皮带轮(784)之间套设有第一皮带(785),在所述第一转动轴(783)后端设有第一传动锥齿轮(786),在所述支撑基座(71)下端设有安装架(787),在所述安装架(787)内设有与第一转动轴(783)相互垂直设置的转动轴(788),在所述转动轴(788)左端上设有传动锥齿轮(789),所述传动锥齿轮(789)与第一传动锥齿轮(786)相互啮合,在所述转动轴(788)的右端上设有第三皮带轮(7810),在所述支撑基座(71)与第三皮带轮(7810)相应的位置上设有贯穿支撑基座(71)上下两端的让位孔槽(7811),在所述挂钩构件(73)内设有驱动电机,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上设有第四皮带轮(7812),在所述第四皮带轮(7812)和第三皮带轮(7810)上套设有第二皮带(7813),所述驱动电机分别与控制器(710)、蓄电池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构件(73)包括有与支撑基座(71)固定连接的支撑圆柱(731),在所述支撑圆柱(731)与让位孔槽(7811)相应的位置设有装配竖槽(732),所述第四皮带轮(7812)和第二皮带(7813)均设置在所述装配竖槽(732),在所述第四皮带轮(7812)一侧设有与第四皮带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森姣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云中月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