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灭火器筒体加工的环焊缝整形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4152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灭火器筒体加工的环焊缝整形机,包括整形头,连接座和气动马达;所述主体前端设有两处滑轨,且驱动装置位于主体前端右侧;所述驱动转辊右端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且驱动转辊左端延伸至支撑架内;所述支撑架安装在主体前端,且气缸位于支撑架前端,并且气缸与外部控制气管相连通;所述整形头位于支撑架内部,且整形头左右两端分别与两处限位条板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座通过螺栓安装在主体前端,且连接座与转辊支撑板后端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气缸带动整形头向驱动转辊处移动,使整形头内部压轮贴合在驱动转辊外部所套装的灭火器筒体外壁上,对灭火器筒体焊缝部位进行滚动压合整形,保障灭火器筒体焊缝部位压合整形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灭火器筒体加工的环焊缝整形机
本技术属于灭火器加工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灭火器筒体加工的环焊缝整形机。
技术介绍
灭火器是一种可携式灭火工具,灭火器内放置化学物品,用以救灭火灾,灭火器是常见的防火设施之一,在灭火器加工焊接过程中,灭火器筒体焊缝部位容易发生形变,需要采用专门的环焊缝整形机对焊接后的灭火器筒体焊缝部位整形作业,保障灭火器筒体圆度;环焊缝整形机可以参考CN208084013U号专利,其主要包括底座、支撑台一、支撑台二、驱动装置、打磨砂轮、压紧装置、支撑台一、支撑台二竖直间隔设置于底座上,驱动装置设置于支撑台一上,打磨砂轮设置于驱动装置上,压紧装置设置于支撑台二上,压紧装置包括压紧气缸、气缸座、压紧轮,罐体套设于支撑台一上,打磨砂轮位于罐体的内侧,气缸推动压紧轮压紧罐体,驱动装置驱动打磨砂轮压平焊缝;现有类似的环焊缝整形机在使用时,无法有效的根据灭火器筒体焊缝所处部位,精准对灭火器筒体焊缝部位进行压合整形,容易影响灭火器筒体焊缝部位压合整形效果,并且对带动灭火器筒体转动的驱动辊辅助支撑效果较差,驱动辊容易受灭火器筒体外侧压合推力的影响向一侧偏斜,影响驱动辊转动运行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灭火器筒体加工的环焊缝整形机,以解决现有类似的环焊缝整形机在使用时,无法有效的根据灭火器筒体焊缝所处部位,精准对灭火器筒体焊缝部位进行压合整形,容易影响灭火器筒体焊缝部位压合整形效果,并且对带动灭火器筒体转动的驱动辊辅助支撑效果较差,驱动辊容易受灭火器筒体外侧压合推力的影响向一侧偏斜,影响驱动辊转动运行效果的问题。本技术基于灭火器筒体加工的环焊缝整形机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基于灭火器筒体加工的环焊缝整形机,包括主体,驱动转辊,支撑架,整形头,连接座和气动马达;所述主体前端设有两处滑轨,且驱动装置位于主体前端右侧;所述驱动转辊右端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且驱动转辊左端延伸至支撑架内;所述支撑架安装在主体前端,且气缸位于支撑架前端,并且气缸与外部控制气管相连通;所述整形头位于支撑架内部,且整形头左右两端分别与两处限位条板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座通过螺栓安装在主体前端,且连接座与转辊支撑板后端相连;所述气动马达通过螺栓安装在主体外壁上,且气动马达位于连接座顶部,并且气动马达与外部控制气管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气缸通过螺栓安装在支撑架前侧端面上,且整形头螺纹连接于气缸活塞杆前端,并且整形头内部转动安装有两处压轮。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条板通过螺栓分别安装在支撑架左右两侧,且限位条板内部均开设有一处滑孔;所述整形头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一处限位杆,且两处限位杆分别滑动连接于两处限位条板内部所开设的滑孔内。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后端滑动套装在主体前端所设有的两处滑轨外侧,且支撑架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两处固定螺栓,并且固定螺栓贴合在滑轨外壁上。进一步的,所述转辊支撑板前端设有一处轴承组,且轴承组套装在驱动转辊左端外侧,并且转辊支撑板后端通过连接座安装在主体外壁上;所述转辊支撑板后端与连接座转动连接,且气动马达与转辊支撑板后端顶部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气缸、整形头和压轮的设置,有利于通过气缸带动整形头向驱动转辊处移动,使整形头内部压轮贴合在驱动转辊外部所套装的灭火器筒体外壁上,对灭火器筒体焊缝部位进行滚动压合整形,保障灭火器筒体焊缝部位压合整形效果;并且配合支撑架左右两侧限位条板的使用,可在气缸带动整形头在支撑架内部前后运行时,通过整形头左右两限位杆与限位条板滑动连接,对整形头左右两端进行限位固定,避免整形头受驱动转辊转动的影响左右移动,导致整形头所连接的气缸活塞杆发生歪斜,影响气缸运行使用效果。2.支撑架的设置,有利于根据灭火器筒体焊缝部位,对支撑架进行左右滑动调节,并在支撑架调节完毕后,通过固定螺栓对支撑架进行固定,使支撑架内部整形头能够更加精准的对齐灭火器筒体焊缝部位,保障整形头内部压轮对不同灭火器筒体焊缝部位压合整形效果;并且配合转辊支撑板、轴承组和气动马达的使用,通过气动马达带动转辊支撑板转动,使轴承组套装在驱动转辊左端外部,对转动状态的驱动转辊左端进行支撑,避免驱动转辊受气缸推力的影响发生歪斜,影响驱动转辊转动运行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轴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整形头与转辊支撑板调节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支撑架滑动调节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支撑架轴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整形头轴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转辊支撑板与气动马达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主体;101、滑轨;2、驱动装置;3、驱动转辊;4、支撑架;401、固定螺栓;5、气缸;6、整形头;601、压轮;602、限位杆;7、限位条板;701、滑孔;8、转辊支撑板;801、轴承组;9、连接座;10、气动马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灭火器筒体加工的环焊缝整形机,包括主体1,驱动转辊3,支撑架4,整形头6,连接座9和气动马达10;主体1前端设有两处滑轨101,且驱动装置2位于主体1前端右侧;驱动转辊3右端与驱动装置2传动连接,且驱动转辊3左端延伸至支撑架4内;支撑架4安装在主体1前端,且气缸5位于支撑架4前端,并且气缸5与外部控制气管相连通;支撑架4后端滑动套装在主体1前端所设有的两处滑轨101外侧,且支撑架4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两处固定螺栓401,并且固定螺栓401贴合在滑轨101外壁上,可根据灭火器筒体焊缝部位,对支撑架4进行左右滑动调节,并在支撑架4调节完毕后,通过固定螺栓401对支撑架4进行固定,使支撑架4内部整形头6能够更加精准的对齐灭火器筒体焊缝部位,保障整形头6内部压轮601对不同灭火器筒体焊缝部位压合整形效果;整形头6位于支撑架4内部,且整形头6左右两端分别与两处限位条板7滑动连接;连接座9通过螺栓安装在主体1前端,且连接座9与转辊支撑板8后端相连;气动马达10通过螺栓安装在主体1外壁上,且气动马达10位于连接座9顶部,并且气动马达10与外部控制气管相连通。其中,气缸5通过螺栓安装在支撑架4前侧端面上,且整形头6螺纹连接于气缸5活塞杆前端,并且整形头6内部转动安装有两处压轮601;具体作用,可通过气缸5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灭火器筒体加工的环焊缝整形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驱动转辊(3),支撑架(4),整形头(6),连接座(9)和气动马达(10);所述主体(1)前端设有两处滑轨(101),且驱动装置(2)位于主体(1)前端右侧;所述驱动转辊(3)右端与驱动装置(2)传动连接,且驱动转辊(3)左端延伸至支撑架(4)内;所述支撑架(4)安装在主体(1)前端,且气缸(5)位于支撑架(4)前端,并且气缸(5)与外部控制气管相连通;所述整形头(6)位于支撑架(4)内部,且整形头(6)左右两端分别与两处限位条板(7)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座(9)通过螺栓安装在主体(1)前端,且连接座(9)与转辊支撑板(8)后端相连;所述气动马达(10)通过螺栓安装在主体(1)外壁上,且气动马达(10)位于连接座(9)顶部,并且气动马达(10)与外部控制气管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灭火器筒体加工的环焊缝整形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驱动转辊(3),支撑架(4),整形头(6),连接座(9)和气动马达(10);所述主体(1)前端设有两处滑轨(101),且驱动装置(2)位于主体(1)前端右侧;所述驱动转辊(3)右端与驱动装置(2)传动连接,且驱动转辊(3)左端延伸至支撑架(4)内;所述支撑架(4)安装在主体(1)前端,且气缸(5)位于支撑架(4)前端,并且气缸(5)与外部控制气管相连通;所述整形头(6)位于支撑架(4)内部,且整形头(6)左右两端分别与两处限位条板(7)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座(9)通过螺栓安装在主体(1)前端,且连接座(9)与转辊支撑板(8)后端相连;所述气动马达(10)通过螺栓安装在主体(1)外壁上,且气动马达(10)位于连接座(9)顶部,并且气动马达(10)与外部控制气管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灭火器筒体加工的环焊缝整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5)通过螺栓安装在支撑架(4)前侧端面上,且整形头(6)螺纹连接于气缸(5)活塞杆前端,并且整形头(6)内部转动安装有两处压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鹏飞汪宏庚姜景丁朱立伟曹可惜姜法云毛静竹汪宇轩汪雨珊郑天才黄芳周仕敬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雷盾消防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