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渗滤液污泥减量协同浓缩液资源化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3935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5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垃圾渗滤液污泥减量协同浓缩液资源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将垃圾渗滤液经生化处理获得含水率为90%‑96%的生化污泥,再将生化处理的剩余液体依次经过膜深度处理、浓缩液预处理以及电分解以获得酸液和碱液,然后,将所得酸液按生化污泥绝干量的30%的比重与生化污泥混合搅拌进行调理,再对调理后的污泥进行压滤脱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中污泥和浓缩液二者协同处理,使得在有效处理垃圾渗滤液污泥减量的同时,提高其资源化程度,达到降低环保风险、产生更高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渗滤液污泥减量协同浓缩液资源化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垃圾渗滤液污泥与浓缩液处理处置领域,一种垃圾渗滤液污泥减量协同浓缩液资源化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垃圾渗滤液及浓缩液由于水质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可生化性差,难降解及毒性物质多,细菌病毒等含量大。处理难度很高。目前对垃圾渗滤液常用的处理工艺是“生化处理+膜深度处理”。该工艺处理产生的浓缩液,往往采用需要采用回灌、蒸发结晶等方法进行处理。进行回灌处理会加重填埋场新鲜渗滤液的污染物浓度,加大生化处理负荷,重金属等污染物持续富集,对系统运行稳定性不利,且对环境造成更大危害,不符合当下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进行蒸发结晶处理时,一则对能源需求大,系统设备损坏率及更换率高,处理成本高;二则蒸发结晶实际处理效果一般,结晶产生的废盐在脱水处理后的处置也欠缺更安全的方式。此外,当前在生化处理工艺中,最常采用的是A/O-MBR生化处理工艺,这种生化处理工艺在MBR工艺段会产生大量高负荷活性污泥,含水率高,存在细菌、病毒等微生物,需要进行减量处理。对于污泥减量处的处理方式,目前常用的处理工艺为“铁盐+石灰+板框脱水”,该工艺需要投加的石灰,这会增加干基产量,造成板框机的滤布黏堵,缩短使用寿命,且压滤后PH呈碱性,不利于后端资源化处置。鉴于上述情况,因此目前需要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效果好、回收利用程度高、且更为环保的处理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垃圾渗滤液污泥减量协同浓缩液资源化处理工艺,通过将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中污泥和浓缩液二者协同处理,以使得在有效处理垃圾渗滤液污泥减量的同时,提高其资源化程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垃圾渗滤液污泥减量协同浓缩液资源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先将垃圾渗滤液经生化处理获得含水率为90%-96%的生化污泥,再将生化处理的剩余液体依次经过膜深度处理、浓缩液预处理以及电分解以获得酸液和碱液,将所得酸液按生化污泥绝干量的30%的比重与生化污泥混合搅拌进行调理,再将调理后的污泥进行压滤脱水。进一步地,上述垃圾渗滤液污泥减量协同浓缩液资源化处理工艺采用垃圾渗滤液污泥减量协同浓缩液资源化处理装置进行,该装置包括:生化处理系统、膜深度处理系统、浓缩液预处理系统、电分解系统、调理系统与板框脱水系统,其中,生化处理系统具的入口用于投加待处理的垃圾渗滤液,生化处理系统具有用于输出液体的液体出口和用于排出污泥的污泥出口,污泥出口连接污泥输送管道的输入端;膜深度处理系统的入口通过输送管道连接生化处理系统的液体出口,膜深度处理系统具有用于排放清液的清液出口和用于输出浓缩液的浓缩液出口;浓缩液预处理系统的入口通过输送管道连接膜深度处理系统的浓缩液出口,浓缩液预处理系统出口通过输送管道连接电分解系统的入口;电分解系统具有用于输出碱液的碱液出口和用于输出酸液的酸液出口,碱液出口连接碱液输送管道的输入端,酸液出口连接酸液输送管道的输入端;调理系统的入口分别连接酸液输送管道的输出端和污泥输送管道的输出端;调理系统出口连接板框脱水系统;碱液输送管道的输出端连接膜深度处理系统的入口。进一步地,上述垃圾渗滤液污泥减量协同浓缩液资源化处理工艺中,包括以下步骤:1)将垃圾渗滤液输入生化处理系统,得到含水率为90%-96%的生化污泥和经处理后的剩余液体;2)将步骤1)得到的剩余液体输入膜深度处理系统,去除小分子杂质和金属离子,得到清液和浓缩液,清液直接排放,浓缩液进入下一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浓缩液输入预处理系统,去除有机物和杂质,获得纯净浓缩液;4)将步骤3)得到的纯净浓缩液输入电分解系统进行电化学反应,使得阴离子与水电解产生的H+结合形成浓度为15%-20%、PH值为2-3的酸液;阴离子与水电解产生的OH-结合形成浓度为15%-20%,PH为11-13的碱液;5)将步骤1)得到生化污泥输入调理系统,并将步骤4)得到酸液按生化污泥绝干量的30%的比重与生化污泥混合搅拌进行调理;6)将步骤5)得到调理改性后的污泥输入板框脱水系统,进行压滤脱水制成泥饼。进一步地,上述垃圾渗滤液污泥减量协同浓缩液资源化处理工艺中,还包括步骤7):将步骤4)得到的碱液作为清洗药剂输入膜深度处理系统中。进一步地,上述垃圾渗滤液污泥减量协同浓缩液资源化处理工艺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步骤5)调理过程的搅拌转速为40-60转/min,反应时长为30min,。进一步地,上述垃圾渗滤液污泥减量协同浓缩液资源化处理工艺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将步骤6)的泥饼含水率控制为≤60%,再将泥饼进行填埋处理。进一步地,上述垃圾渗滤液污泥减量协同浓缩液资源化处理工艺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步骤1)中垃圾渗滤液在生化处理系统采用A/O-MBR工艺。进一步地,上述垃圾渗滤液污泥减量协同浓缩液资源化处理工艺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步骤1)中垃圾渗滤液经生化处理系统处理使得COD小于100mg/L;氨氮小于80mg/L。在本专利技术的垃圾渗滤液污泥减量协同浓缩液资源化处理工艺中,各系统的工艺要求与目的如下;①生化处理系统:运行A/O-MBR处理工艺,目的在于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初步的生化处理,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和无机物,降低COD、氨氮等值;在其中的MBR段,会产生活性污泥,需要进行减量处置。②膜深度处理系统:是以纳滤/反渗透膜处理系统所构成的深度处理系统,其目的在于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小分子杂质和金属离子,使达到排放标准;在此过程中,需要对膜进行碱液浸泡清洗,以维持膜的通透性。③浓缩液预处理系统:对浓缩液进行预处理,去除浓缩液中的有机物和杂质,使浓缩液在电分解阶段不会对电极造成损坏。④电分解系统:对纯净的浓缩液进行电化学处理,使阴阳离子分别与电解的H+、OH-结合,生成酸液和碱液。⑤调理系统:在本工艺段将调理剂与污泥进行混合搅拌,发生反应,改善污泥脱水性能;调理剂采用电分解系统所产生的酸液。⑥板框脱水系统:以板框脱水机为核心,对调理改性后的污泥进行压滤脱水,以达到减量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垃圾渗滤液污泥减量协同浓缩液资源化处理工艺,将垃圾渗滤液采用生化处理+膜深度处理得到浓缩液和污泥进行了进一步的处理,浓缩液再经浓缩液预处理系统、电分解系统处理,产生酸液和碱液,将酸液和碱液的指标控制在特定的范围内,再将利用酸液作为调理剂与污泥进行混合搅拌,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然后进一步经由板框脱水系统处理得到对调理改性后的污泥进行压滤脱水,以达到减量的目的,同时控制污泥含水率其可以满足填埋要求,可送去填埋处理。而碱液回用于膜深度处理,使得碱液得以利用,而无需再使用石灰。该工艺有利于提高垃圾渗滤液处理过程中的资源化程度,降低处理成本,规避目前常规处理工艺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协同处置、环保节能的角度,对垃圾渗滤液污泥和浓缩液的处置做出显著的改善。具备可推广价值,有利于环保事业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渗滤液污泥减量协同浓缩液资源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将垃圾渗滤液经生化处理获得含水率为90%-96%的生化污泥,再将生化处理的剩余液体依次经过膜深度处理、浓缩液预处理以及电分解以获得酸液和碱液,然后,将所得酸液按生化污泥绝干量的30%的比重与所述生化污泥混合搅拌进行调理,再对调理后的污泥进行压滤脱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渗滤液污泥减量协同浓缩液资源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将垃圾渗滤液经生化处理获得含水率为90%-96%的生化污泥,再将生化处理的剩余液体依次经过膜深度处理、浓缩液预处理以及电分解以获得酸液和碱液,然后,将所得酸液按生化污泥绝干量的30%的比重与所述生化污泥混合搅拌进行调理,再对调理后的污泥进行压滤脱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滤液污泥减量协同浓缩液资源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采用垃圾渗滤液污泥减量协同浓缩液资源化处理装置进行,该装置包括:
生化处理系统、膜深度处理系统、浓缩液预处理系统、电分解系统、调理系统与板框脱水系统,
其中,所述生化处理系统具的入口用于投加待处理的垃圾渗滤液,生化处理系统具有用于输出液体的液体出口和用于排出污泥的污泥出口,所述污泥出口连接污泥输送管道的输入端;
所述膜深度处理系统的入口通过输送管道连接所述生化处理系统的液体出口,所述膜深度处理系统具有用于排放清液的清液出口和用于输出浓缩液的浓缩液出口;
所述浓缩液预处理系统的入口通过输送管道连接所述膜深度处理系统的浓缩液出口,所述浓缩液预处理系统出口通过输送管道连接所述电分解系统的入口;
所述电分解系统具有用于输出碱液的碱液出口和用于输出酸液的酸液出口,碱液出口连接碱液输送管道的输入端,酸液出口连接酸液输送管道的输入端;
所述调理系统的入口分别连接所述酸液输送管道的输出端和所述污泥输送管道的输出端;
所述调理系统出口连接所述板框脱水系统;
所述碱液输送管道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膜深度处理系统的入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滤液污泥减量协同浓缩液资源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垃圾渗滤液输入生化处理系统,得到含水率为90%-96%的生化污泥和经处理后的剩余液体;
2)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亚攀刘德滨宋玉赵由才
申请(专利权)人:鹭滨环保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