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3620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纳滤装置,包括前置过滤器、纳滤器和进液管道,进液管道连接前置过滤器;前置过滤器连接主进水管道;主进水管道连接分水管;纳滤器包括固定框架和纳滤滤筒;纳滤滤筒内部设置有纳滤膜,纳滤膜内设置有中心管,中心管的侧壁上均匀开有通孔,中心管一端连接清洗管道、另一端连接清水出水管;分水管分别连接多个纳滤滤筒的进水口;浓水出口并联连接至浓水出水总管;清水出水管并联连接清水出水总管;清水出水总管连接滤液池;清洗管道并联连接至清洗主管,清洗主管连接清洗水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纳滤器前端设有前置过滤器能够对液体或者水进行前置过滤,减轻纳滤器的过滤负荷;通过设有清洗装置还能够对纳滤器进行反清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纳滤装置
本技术涉及过滤设备,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纳滤装置。
技术介绍
纳米过滤即用纳米数量级膜截留住比十倍水分子大小还小的分子的膜分离过程,该项技术对分子量大于300的有机溶质具有90%以上的截留能力,对无机盐具有中等程度的脱除率,在水处理和食品加工中有广泛应用。但是由于纳米膜的孔径非常小,如果直接用于水处理的话,非常容易由于水中含有的各种杂质造成纳米孔堵塞,影响处理效果,同时也会增加机器维修的成本。因此,需要对上游水先行处理,除掉一部分杂质,再进行纳米过滤,防止纳米膜的纳米孔被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少纳滤膜过滤负荷以及堵塞的几率,减少设备维修成本的纳滤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纳滤装置,包括前置过滤器、纳滤器和进液管道,所述进液管道连接所述前置过滤器的进水口;所述前置过滤器包括过滤腔体、前置固定板、后置固定板、PP棉滤芯和前置过滤网;所述PP棉滤芯固定在所述前置固定板和后置固定板之间;所述PP棉滤芯前端封闭、后端开口;所述前置过滤器的排出口连接主进水管道,所述主进水管道上设有第一增压泵和逆止阀;所述主进水管道连接多个分水管;所述纳滤器包括固定框架和纳滤滤筒;所述纳滤滤筒固定在所述固定框架内;所述纳滤滤筒的两个端头均设有端盖;所述纳滤滤筒上分别设有进水口和浓水出口;所述纳滤滤筒内部设置有纳滤膜,所述纳滤膜内设置有中心管,所述中心管的侧壁上均匀开有通孔,所述中心管一端连接清洗管道、另一端连接清水出水管;所述分水管分别连接多个所述纳滤滤筒的进水口;所述浓水出口并联连接至浓水出水总管;所述清水出水管并联连接清水出水总管;所述清水出水总管连接滤液池;所述清洗管道并联连接至清洗主管,所述清洗主管连接清洗水箱;所述清洗主管上设有第二增压泵。优选地,所述纳滤膜包括支撑管、纳米纤维基层以及纳滤分离层,所述纳米维基层设置在支撑管与纳滤分离层之间。优选地,所述支撑管为无机或有机聚合物材料编织而成的支撑管状结构。优选地,所述纳滤器中纳滤滤筒的数量为3至9个。优选地,所述浓水出水总管连接后置处理装置。优选地,所述前置固定板上设有多个进水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纳滤器前端设有前置过滤器能够对液体或者水进行前置过滤,减轻纳滤器的过滤负荷;通过设有清洗装置还能够对纳滤器进行反清洗,减少设备维修和更换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纳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纳滤装置的纳滤滤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纳滤装置的纳滤膜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一种纳滤装置,包括前置过滤器1、纳滤器2和进液管道3,进液管道3连接前置过滤器1的进水口;前置过滤器1包括过滤腔体11、前置固定板12、后置固定板13、PP棉滤芯14和前置过滤网15;PP棉滤芯14固定在前置固定板12和后置固定板13之间;PP棉滤芯14前端封闭、后端开口,为了利于水的通过,该前置固定板12上设有多个进水孔(图中未画出);前置过滤器1的排出口连接主进水管道4,主进水管道4上设有第一增压泵41和逆止阀42;主进水管道4连接多个分水管5;纳滤器2包括固定框架21和纳滤滤筒22,本技术中纳滤器2中纳滤滤筒22的数量为3至9个,例如可以是3个、6个或者9个,根据需要进行增减;纳滤滤筒22固定在固定框架21内;纳滤滤筒22的两个端头均设有端盖23;纳滤滤筒22上分别设有进水口24和浓水出口25;纳滤滤筒22内部设置有纳滤膜27,纳滤膜27内设置有中心管28,中心管28的侧壁上均匀开有通孔,中心管28一端连接清洗管道6、另一端连接清水出水管7;分水管5分别连接多个纳滤滤筒22的进水口24;浓水出口25并联连接至浓水出水总管8;清水出水管7并联连接清水出水总管9;清水出水总管9连接滤液池10;清洗管道6并联连接至清洗主管16,清洗主管16连接清洗水箱17;清洗主管16上设有第二增压泵161。如图3所示,该纳滤膜27包括支撑管271、纳米纤维基层272以及纳滤分离层273,纳米纤维基层272设置在支撑管271与纳滤分离层273之间。支撑管271为无机或有机聚合物材料编织而成的支撑管状结构。为了便于对浓水出水总管8的水进行处理,浓水出水总管8连接后置处理装置。本技术具体工作如下:将中药液提取获得中药清膏,将中药清膏和骨液合并,加热至沸腾,然后搅拌均匀,将混合液送至储液罐1冷却至50℃,经过初步过滤后,将滤液合并,将过滤后的滤液送入进液管道3内,启动第一增压泵41;滤液依次经过前置过滤器1和纳滤器2依次进行过滤,最后过滤后的水经过清水出水管7进入清水出水总管9,储存在滤液池10中。若进行清洗,进清水由清洗水箱17经过第二增压泵161泵入纳滤器2中进行反清洗,清洗水经过浓水出口25排出。本技术由于在纳滤器前端设有前置过滤器能够对液体或者水进行前置过滤,减轻纳滤器的过滤负荷;通过设有清洗装置还能够对纳滤器进行反清洗,减少设备维修和更换成本。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滤装置,包括前置过滤器(1)、纳滤器(2)和进液管道(3),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道(3)连接所述前置过滤器(1)的进水口;所述前置过滤器(1)包括过滤腔体(11)、前置固定板(12)、后置固定板(13)、PP棉滤芯(14)和前置过滤网(15);所述PP棉滤芯(14)固定在所述前置固定板(12)和后置固定板(13)之间;所述PP棉滤芯(14)前端封闭、后端开口;所述前置过滤器(1)的排出口连接主进水管道(4),所述主进水管道(4)上设有第一增压泵(41)和逆止阀(42);所述主进水管道(4)连接多个分水管(5);所述纳滤器(2)包括固定框架(21)和纳滤滤筒(22);所述纳滤滤筒(22)固定在所述固定框架(21)内;所述纳滤滤筒(22)的两个端头均设有端盖(23);所述纳滤滤筒(22)上分别设有进水口(24)和浓水出口(25);所述纳滤滤筒(22)内部设置有纳滤膜(27),所述纳滤膜(27)内设置有中心管(28),所述中心管(28)的侧壁上均匀开有通孔,所述中心管(28)一端连接清洗管道(6)、另一端连接清水出水管(7);所述分水管(5)分别连接多个所述纳滤滤筒(22)的进水口(24);所述浓水出口(25)并联连接至浓水出水总管(8);所述清水出水管(7)并联连接清水出水总管(9);所述清水出水总管(9)连接滤液池(10);所述清洗管道(6)并联连接至清洗主管(16),所述清洗主管(16)连接清洗水箱(17);所述清洗主管(16)上设有第二增压泵(16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滤装置,包括前置过滤器(1)、纳滤器(2)和进液管道(3),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道(3)连接所述前置过滤器(1)的进水口;所述前置过滤器(1)包括过滤腔体(11)、前置固定板(12)、后置固定板(13)、PP棉滤芯(14)和前置过滤网(15);所述PP棉滤芯(14)固定在所述前置固定板(12)和后置固定板(13)之间;所述PP棉滤芯(14)前端封闭、后端开口;所述前置过滤器(1)的排出口连接主进水管道(4),所述主进水管道(4)上设有第一增压泵(41)和逆止阀(42);所述主进水管道(4)连接多个分水管(5);所述纳滤器(2)包括固定框架(21)和纳滤滤筒(22);所述纳滤滤筒(22)固定在所述固定框架(21)内;所述纳滤滤筒(22)的两个端头均设有端盖(23);所述纳滤滤筒(22)上分别设有进水口(24)和浓水出口(25);所述纳滤滤筒(22)内部设置有纳滤膜(27),所述纳滤膜(27)内设置有中心管(28),所述中心管(28)的侧壁上均匀开有通孔,所述中心管(28)一端连接清洗管道(6)、另一端连接清水出水管(7);所述分水管(5)分别连接多个所述纳滤滤筒(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筱宇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天劲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