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轮装置和搅拌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83570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公开了一种托轮装置和搅拌车。所述托轮装置包括托轮轴、套设于托轮轴外的轴承、套设于轴承外的托轮以及套设于托轮轴外且分别位于轴承两端的两个轴承端盖,所述托轮装置还包括第一密封结构,第一密封结构包括两个密封环,两个密封环套设于托轮轴外且分别设置于轴承的两端,每个密封环在托轮轴的轴向上位于轴承与相应的轴承端盖之间以对轴承的内衬与外套之间的区域形成密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托轮装置通过在轴承与轴承端盖之间设置密封环,该密封环能够直接对轴承的内衬与外套之间的区域形成密封,有效避免轴承润滑脂泄露,从而使得托轮装置只需在安装时一次注油即可,能够实现轴承的终身免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托轮装置和搅拌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
,具体地涉及一种托轮装置和包括该托轮装置的搅拌车。
技术介绍
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中,混凝土搅拌筒的前端一般都是通过能随其一起转动的托轮装置固定支撑在拖车底盘上。目前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中所用的托轮装置如图1所示,托轮装置10’包括托轮轴11’、轴承12’、托轮13’以及支架16’,托轮轴11’固定安装在支架16’上,托轮13’通过轴承12’可转动地安装于托轮轴11’,轴承12’的轴向两端分别设有轴承端盖14’和油封17’,托轮轴11’的一端安装有可将托轮轴11’锁紧的螺母18’,另一端设有油路111’和油杯112’。上述托轮装置10’中,由于油封17’的密封效果有限,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轴承润滑脂泄露,需要定期通过油杯112’往轴承12’内注入润滑脂以进行维护,使用成本较高且费时费力。而且,外部环境中的粉尘以及冲洗搅拌筒的水容易进入轴承中而影响轴承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托轮装置和包括该托轮装置的搅拌车,所述托轮装置只需要在安装时一次性注油即可,能够实现轴承的终身免维护。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托轮装置,包括托轮轴、套设于所述托轮轴外的轴承、套设于所述轴承外的托轮以及套设于所述托轮轴外且分别位于所述轴承两端的两个轴承端盖,所述托轮装置还包括第一密封结构,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包括两个密封环,两个所述密封环套设于所述托轮轴外且分别设置于所述轴承的两端,每个所述密封环在所述托轮轴的轴向上位于所述轴承与相应的所述轴承端盖之间以对所述轴承的内衬与外套之间的区域形成密封。可选地,所述密封环的内周沿和外周沿中的一者形成为固定端,另一者形成为自由端,其中:所述固定端固定于所述内衬所在的一侧,所述自由端的端部紧抵于所述外套的相应端面或所述托轮的内周面;或者所述固定端固定于所述外套所在的一侧,所述自由端的端部紧抵于所述内衬的相应端面。可选地,所述固定端夹设于所述内衬的相应端面与所述轴承端盖的内端面之间,或者所述固定端夹设于所述外套的相应端面与所述托轮的内周面之间。可选地,所述自由端形成为能够使其端部始终紧抵于所述外套的相应端面、所述内衬的相应端面或者所述托轮的内周面的折弯状。可选地,所述密封环具有多个所述自由端,多个所述自由端沿所述密封环的径向相互间隔地进行抵接。可选地,所述密封环由金属材料制成,和/或所述轴承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圆锥滚子轴承。可选地,所述托轮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托轮轴安装在所述支架上;和/或所述托轮装置包括第二密封结构,所述第二密封结构设置为对所述轴承端盖与所述托轮之间的区域形成密封。可选地,所述第二密封结构包括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轴承端盖的内侧的两个油封。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搅拌车,所述搅拌车包括搅拌筒、安装在所述搅拌筒外的环形轨道以及以上所述的托轮装置,所述托轮装置支撑于所述环形轨道并使所述托轮与所述环形轨道配合。可选地,所述环形轨道的轴向与水平方向之间具有夹角β,该夹角β为0-90°;和/或所述托轮的外径R1与所述环形轨道的外径R2的比值为0.05-0.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托轮装置通过在轴承与轴承端盖之间设置密封环,该密封环能够直接对轴承的内衬与外套之间的区域形成密封,有效避免轴承润滑脂泄露,从而使得托轮装置只需在安装时一次注油即可,无需在托轮轴上打孔以定期给轴承注入润滑脂,能够实现轴承的终身免维护,降低托轮装置的制备成本和使用成本。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现有技术的托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托轮装置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托轮装置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托轮装置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托轮装置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仅示出托轮轴、轴承、托轮、轴承端盖、第一密封结构以及第二密封结构;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搅拌车中搅拌筒、环形轨道以及托轮装置装配后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托轮装置支撑于环形轨道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托轮装置,11-托轮轴,12-轴承,121-内衬,122-外套,13-托轮,131-凸缘,132-配合面,133-抵接面,14-轴承端盖,15-密封环,151-固定端,152-自由端,16-支架,161-立柱,162-底座,17-油封,18-螺母,19-轴承润滑腔,20-搅拌筒,21-环形轨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中,在不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所使用的术语“两端”、“两侧”是指沿托轮轴11的轴向的两端、两侧;所使用的方位词“内”、“外”是指靠近托轮轴11的中心轴线为内,远离托轮轴11的中心轴线为外。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托轮装置10,包括托轮轴11、套设于托轮轴11外的轴承12、套设于轴承12外的托轮13以及套设于托轮轴11外且分别位于轴承12两端的两个轴承端盖14,托轮装置10还包括第一密封结构,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包括两个密封环15,两个密封环15套设于托轮轴11外且分别设置于轴承12的两端,每个密封环15在托轮轴11的轴向上位于轴承12与相应的轴承端盖14之间以对轴承12的内衬121与外套122之间的区域形成密封。也就是说,如图2所示,左侧的密封环15位于左侧的轴承端盖14与轴承12的左端之间,右侧的密封环15位于右侧的轴承端盖14与轴承12的右端之间。需要说明的是,密封环15位于轴承12与轴承端盖14之间,意味着密封环15直接邻近轴承12设置,由此能够很好地对轴承12进行密封。本专利技术的托轮装置10通过在轴承12与轴承端盖14之间设置密封环15,该密封环15能够直接对轴承12的内衬121与外套122之间的区域形成密封,有效避免轴承润滑脂泄露,从而使得托轮装置10只需在安装时一次注油即可,无需在托轮轴11上打孔以定期给轴承注入润滑脂,能够实现轴承12的终身免维护,降低托轮装置10的制备成本和使用成本。本专利技术中,密封环15可通过任意适当的方式进行安装,只要其能够对轴承12的内衬121与外套122之间的区域形成密封即可。密封环15包括沿其径向相连接的内周沿(即靠近托轮轴11的环形部分)和外周沿(即靠近托轮13的环形部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可使密封环15的内周沿和外周沿中的一者形成为固定端151,另一者形成为自由端152。可以理解的是,固定端151实现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托轮装置(10),包括托轮轴(11)、套设于所述托轮轴(11)外的轴承(12)、套设于所述轴承(12)外的托轮(13)以及套设于所述托轮轴(11)外且分别位于所述轴承(12)两端的两个轴承端盖(14),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轮装置(10)还包括第一密封结构,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包括两个密封环(15),两个所述密封环(15)套设于所述托轮轴(11)外且分别设置于所述轴承(12)的两端,每个所述密封环(15)在所述托轮轴(11)的轴向上位于所述轴承(12)与相应的所述轴承端盖(14)之间以对所述轴承(12)的内衬(121)与外套(122)之间的区域形成密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托轮装置(10),包括托轮轴(11)、套设于所述托轮轴(11)外的轴承(12)、套设于所述轴承(12)外的托轮(13)以及套设于所述托轮轴(11)外且分别位于所述轴承(12)两端的两个轴承端盖(14),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轮装置(10)还包括第一密封结构,所述第一密封结构包括两个密封环(15),两个所述密封环(15)套设于所述托轮轴(11)外且分别设置于所述轴承(12)的两端,每个所述密封环(15)在所述托轮轴(11)的轴向上位于所述轴承(12)与相应的所述轴承端盖(14)之间以对所述轴承(12)的内衬(121)与外套(122)之间的区域形成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轮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环(15)的内周沿和外周沿中的一者形成为固定端(151),另一者形成为自由端(152),其中:
所述固定端(151)固定于所述外套(122)所在的一侧,所述自由端(152)的端部紧抵于所述内衬(121)的相应端面;或者
所述固定端(151)固定于所述内衬(121)所在的一侧,所述自由端(152)的端部紧抵于所述外套(122)的相应端面或所述托轮(13)的内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托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151)夹设于所述内衬(121)的相应端面与所述轴承端盖(14)的内端面之间,或者所述固定端(151)夹设于所述外套(122)的相应端面与所述托轮(13)的内周面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托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端(152)形成为能够使其端部始终紧抵于所述外套(122)的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君左金玉陈健晖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