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国川专利>正文

一种输血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3444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血管,包括单向阀(1)、输血管(2)、穿刺头(3)、调节器(4)和针头(5)。所述单向阀包括阀体(1‑1)、移动阀块(1‑2),所述单向阀(1)的两端分别与输血管(2)连接,单向阀(1)内设置有移动阀块(1‑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输血管上设置的单向阀,可避免血液回流到血袋中,提高了输血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血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输血管。
技术介绍
我们经常会使用输血管,例如专利号为201320402051.8的专利,包括胶管、滴囊、加药管滴,囊安装在胶管上,加药管的一端与滴囊的侧壁连通,胶塞,胶塞安装在加药管的另一端,过滤膜,过滤膜安装在加药管内,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特点,但是现有的输血管在输血时,如长时间输血,在一个血袋完成时没有及时拔除,会发生倒流的现象,带有风险,另外,一些现有的截止阀不是太容易观察或判断开启和截止的状态,不够直观,有必要设计一种能防止回流并且更简约直观的输血管和阀体,以提高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血管,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输血管,包括单向阀、输血管、穿刺头、调节器和针头。所述单向阀的两端分别与输血管密封连接,位于单向阀上端的输血管与穿刺头连接,所述穿刺头与血袋连接;位于单向阀下端的输血管与针头连接,调节器滑动连接在输血管与针头之间;所述单向阀包括阀体、移动阀块、中心出液孔、侧进液孔、软质内袝套、进液孔、阀内腔、出液孔和荧光条纹;所述阀体的上端设置有进液孔,下端设置有出液孔,中部为阀内腔,所述阀内腔的锥体部位固定设置有软质内袝套;在阀体内部滑动设置有移动阀块,所述移动阀块的上端与进液孔滑动连接,移动阀块的下端与出液孔滑动连接;在移动阀块的下端设置有中心出液孔,所述中心出液孔的上端为盲孔,下端与出液孔连通;在移动阀块中部锥体的两侧对称开设有侧进液孔,所述侧进液孔分别与中心出液孔和阀内腔连通。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软质内袝套的材质为医用硅胶。作为本技术方案的再进一步优化,所述移动阀块上部的外表面圆周固定设置有若干荧光条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输血管上设置的单向阀,可避免血液回流到血袋中,阀内腔和进液孔具有良好的缓冲结构,可提高了输血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另外,常辉荧光条纹标记即便在晚上关灯后,也可以看到单向阀通截的状态和血液的流速状态,一目了然,以便快速判断或处理,其成本低廉,简单实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一种输血管的使用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输血管中单向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单向阀中移动阀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单向阀1;阀体1-1;移动阀块1-2;中心出液孔1-3;侧进液孔1-4;软质内袝套1-5;进液孔1-6;阀内腔1-7;出液孔1-8;荧光条纹1-9;输血管2;穿刺头3;调节器4;针头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3,一种输血管,包括单向阀1、输血管2、穿刺头3、调节器4和针头5。所述单向阀1的两端分别与输血管2密封连接,位于单向阀1上端的输血管2与穿刺头3连接,所述穿刺头3与血袋连接;位于单向阀1下端的输血管2与针头5连接,调节器4滑动连接在输血管2与针头5之间;所述单向阀1包括阀体1-1、移动阀块1-2、中心出液孔1-3、侧进液孔1-4、软质内袝套1-5、进液孔1-6、阀内腔1-7、出液孔1-8和荧光条纹1-9;所述阀体1-1的上端设置有进液孔1-6,下端设置有出液孔1-8,中部为阀内腔1-7,所述阀内腔1-7的锥体部位固定设置有软质内袝套1-5;在阀体1-1内部滑动设置有移动阀块1-2,所述移动阀块1-2的上端与进液孔1-6滑动连接,移动阀块1-2的下端与出液孔1-8滑动连接;在移动阀块1-2的下端设置有中心出液孔1-3,所述中心出液孔1-3的上端为盲孔,下端与出液孔1-8连通;在移动阀块1-2中部锥体的两侧对称开设有侧进液孔1-4,所述侧进液孔1-4分别与中心出液孔1-3和阀内腔1-7连通。所述软质内袝套1-5的材质为医用硅胶。所述移动阀块1-2上部的外表面圆周固定设置有若干荧光条纹1-9。其工艺优先采用无辐射的常辉荧光压膜。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本技术在输血管上设置的单向阀,避免血液回流到血袋中,提高了输血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输血管2的上部与输血袋连接,液体从单向阀1上部的进液孔1-6进入,由于液体的压力使移动阀块1-2向下滑动,当移动阀块1-2上端移动到阀内腔1-7时,液体则流入阀内腔1-7,并经两个侧进液孔1-4流入中心出液孔1-3,再经出液孔1-8进入下端的输血管2,同时,经针头5进入患者的血管;当液体输入完成后,移动阀块1-2上端不产生压力,移动阀块1-2下端则受残留液体及血管回流的压力使移动阀块1-2下端向上移动,直到侧进液孔1-4与软质内袝套1-5贴紧并形成密封状态,从而阻止了血液的回流;本技术在移动阀块1-2上部设置的荧光条纹1-9,血液流经时会产生光影波动,可方便观察输血过程中液体的流动情况,及时发现是否出现异常问题。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血管,包括单向阀(1)、输血管(2)、穿刺头(3)、调节器(4)和针头(5),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1)的两端分别与输血管(2)密封连接,位于单向阀(1)上端的输血管(2)与穿刺头(3)连接,所述穿刺头(3)与血袋连接;位于单向阀(1)下端的输血管(2)与针头(5)连接,调节器(4)滑动连接在输血管(2)与针头(5)之间;/n所述单向阀(1)包括阀体(1-1)、移动阀块(1-2)、中心出液孔(1-3)、侧进液孔(1-4)、软质内祔套(1-5)、进液孔(1-6)、阀内腔(1-7)、出液孔(1-8)和荧光条纹(1-9);所述阀体(1-1)的上端设置有进液孔(1-6),下端设置有出液孔(1-8),中部为阀内腔(1-7),所述阀内腔(1-7)的锥体部位固定设置有软质内祔套(1-5);在阀体(1-1)内部滑动设置有移动阀块(1-2),所述移动阀块(1-2)的上端与进液孔(1-6)滑动连接,移动阀块(1-2)的下端与出液孔(1-8)滑动连接;在移动阀块(1-2)的下端设置有中心出液孔(1-3),所述中心出液孔(1-3)的上端为盲孔,下端与出液孔(1-8)连通;在移动阀块(1-2)中部锥体的两侧对称开设有侧进液孔(1-4),所述侧进液孔(1-4)分别与中心出液孔(1-3)和阀内腔(1-7)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血管,包括单向阀(1)、输血管(2)、穿刺头(3)、调节器(4)和针头(5),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1)的两端分别与输血管(2)密封连接,位于单向阀(1)上端的输血管(2)与穿刺头(3)连接,所述穿刺头(3)与血袋连接;位于单向阀(1)下端的输血管(2)与针头(5)连接,调节器(4)滑动连接在输血管(2)与针头(5)之间;
所述单向阀(1)包括阀体(1-1)、移动阀块(1-2)、中心出液孔(1-3)、侧进液孔(1-4)、软质内祔套(1-5)、进液孔(1-6)、阀内腔(1-7)、出液孔(1-8)和荧光条纹(1-9);所述阀体(1-1)的上端设置有进液孔(1-6),下端设置有出液孔(1-8),中部为阀内腔(1-7),所述阀内腔(1-7)的锥体部位固定设置有软质内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川钟树怀周晓璐
申请(专利权)人:王国川钟树怀周晓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