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俯卧位垫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83360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10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俯卧位垫圈,包括第一垫座、第二垫座和前额垫,所述第一垫座与所述第二垫座的相对的一侧设有内凹,所述第一垫座的一端设有调节孔,所述第二垫座的一端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可滑动地插接在所述调节孔内,所述前额垫位于所述第一垫座和所述第二垫座的上方且所述前额垫的两端分别可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垫座和所述第二垫座上,第一垫座和第二垫座并拢时形成可以支撑人体面部的凹槽,可让眼、鼻、口暴露在凹槽中而不受压迫,第二垫座的连接柱可滑动地插接在第一垫座的调节孔内,可根据患者面部的大小改变第一垫座和第二垫座形成的凹槽的尺寸,适用不同面部大小的患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俯卧位垫圈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俯卧位垫圈。
技术介绍
俯卧位是外科手术中较常见的手术体位,主要适用于颅脑、脊柱及等手术,其手术时间长,对体位要求高,能否保持正确、舒适的体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俯卧位的摆放十分重要,既要符合手术操作的需要,又要避免局部受压而引起血液运转障碍,为了能避免手术中头、面部移位或者错位,对患者面部,特别是眼睛、鼻子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防止颈椎因移位而造成压迫,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马蹄形”、“C型”或“U型”垫圈,患者将头部置于垫圈上,面部朝下,将眼、鼻、口暴露在通孔中,保护眼、鼻、口不受挤压,保持呼吸通畅。但由于患者身高,年龄,胖瘦有所不同,面部大小也各不相同,同一通孔尺寸的头架只适用于某一类人,原有的俯卧位垫圈尺寸固定,不能根据面部大小调节通孔尺寸,当患者面部较大时,通孔太小,眼睛不能完全漏在通孔内,造成对眼部的压迫。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俯卧位垫圈,可调节通孔的大小,适用不同面部大小的患者。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俯卧位垫圈,包括第一垫座、第二垫座和前额垫,所述第一垫座与所述第二垫座的相对的一侧设有内凹,所述第一垫座的一端设有调节孔,所述第二垫座的一端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可滑动地插接在所述调节孔内,所述前额垫位于所述第一垫座和所述第二垫座的上方且所述前额垫的两端分别可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垫座和所述第二垫座上。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垫座和所述第二垫座的上表面分别设有滑槽,所述前额垫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滑块,所述前额垫两端的滑块分别可滑动地设于所述第一垫座和所述第二垫座的滑槽内。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内凹为弧形内凹。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垫座和所述第二垫座的相对的一侧设有颧骨垫。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垫座和所述第二垫座的厚度从所述第一垫座与所述第二垫座的连接端至与连接端相对的另一端逐渐减小。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垫座和所述第二垫座的连接的一端的厚度为8cm,所述第一垫座和所述第二垫座上与连接端相对的一端的厚度为5~6cm。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垫座和所述第二垫座上分别设有贯穿所述内凹和与其相对的一侧的通孔。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垫座、所述第二垫座和所述前额垫外表面设有防水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第一垫座和第二垫座相对的一侧内凹,使第一垫座和第二垫座并拢时形成可以支撑人体面部的凹槽,可让眼、鼻、口暴露在凹槽中而不受压迫,第二垫座的连接柱可滑动地插接在第一垫座的调节孔内,可根据患者面部的大小改变第一垫座和第二垫座形成的凹槽的尺寸,适用不同面部大小的患者,并且设置两端在第一垫座和第二垫座上滑动的前额垫,可将头部垫高,并且防止第一垫座和第二垫座拉开距离时的中部悬空,使用方便。2、本技术的前额垫是通过滑块在第一垫座和第二垫座的滑槽内滑动的,可在第一垫座和第二垫座的连接调整时移动前额垫,并且可根据患者的需要移动前额垫,前额垫还可避免滑槽对面部的压迫。另外,第一垫座和第二垫座的内凹为弧形,贴合面部轮廓。第一垫座和第二垫座的相对的一侧设有颧骨垫,增加承托面积,使患者更加舒适。此外,第一垫座和第二垫座的厚度逐渐减小,形成斜面,有利于分泌物引流,同时减轻眼眶位置所受压力,避免压伤,并且便于在转换体位时易于取出。设置防水层可进行清洗和消毒。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俯卧位垫圈的俯视图。图2为实施例的俯卧位垫圈的侧视图。图3为实施例的第一垫座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的第二垫座的示意图。其中,1-第一垫座,101-调节孔,2-第二垫座,201-连接柱,3-前额垫,4-内凹,5-滑槽,6-颧骨垫,7-通孔。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至图4,本实施例的俯卧位垫圈,包括第一垫座1、第二垫座2和前额垫3,第一垫座1与第二垫座2的相对的一侧设有内凹4,第一垫座1的一端设有调节孔101,第二垫座2的一端设有连接柱201,连接柱201可滑动地插接在调节孔101内,前额垫3位于第一垫座1和第二垫座2的上方且前额垫3的两端分别可滑动地连接在第一垫座1和第二垫座2上。本实施例通过第一垫座1和第二垫座2相对的一侧内凹3,使第一垫座1和第二垫座2并拢时形成可以支撑人体面部的凹槽,可让眼、鼻、口暴露在凹槽中而不受压迫,第二垫座2的连接柱201可滑动地插接在第一垫座1的调节孔101内,可根据患者面部的大小改变第一垫座1和第二垫座2形成的凹槽的尺寸,适用不同面部大小的患者,并且设置两端在第一垫座1和第二垫座2上滑动的前额垫3,可将头部垫高,并且防止第一垫座1和第二垫座2拉开距离时的中部悬空,使用方便。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垫座1和第二垫座2的上表面分别设有滑槽5,前额垫3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滑块,前额垫3两端的滑块分别可滑动地设于第一垫座1和第二垫座2的滑槽5内,可在第一垫座1和第二垫座2的连接调整时移动前额垫3,并且可根据患者的需要移动前额垫3来调整前额垫3的位置,前额垫3还可避免滑槽5对面部的压迫。另外,本实施例的内凹4为弧形内凹,贴合面部轮廓。并且,第一垫座1和第二垫座2的相对的一侧设有颧骨垫6,本实施例的颧骨垫6是分别与第一垫座1和第二垫座2连接为一体的,颧骨垫6可增加承托面积,使患者更加舒适。本实施例的第一垫座1和第二垫座2的厚度从第一垫座1与第二垫座2的连接端至与连接端相对的另一端逐渐减小,第一垫座1与第二垫座2的连接端为连接柱201和调节孔101的连接处,第一垫座1和第二垫座2的厚度逐渐减小,形成斜面,有利于分泌物引流,同时减轻眼眶位置所受压力,避免压伤,并且便于在转换体位时易于取出。在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俯卧位垫圈,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垫座、第二垫座和前额垫,所述第一垫座与所述第二垫座的相对的一侧设有内凹,所述第一垫座的一端设有调节孔,所述第二垫座的一端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可滑动地插接在所述调节孔内,所述前额垫位于所述第一垫座和所述第二垫座的上方且所述前额垫的两端分别可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垫座和所述第二垫座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俯卧位垫圈,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垫座、第二垫座和前额垫,所述第一垫座与所述第二垫座的相对的一侧设有内凹,所述第一垫座的一端设有调节孔,所述第二垫座的一端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可滑动地插接在所述调节孔内,所述前额垫位于所述第一垫座和所述第二垫座的上方且所述前额垫的两端分别可滑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垫座和所述第二垫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俯卧位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座和所述第二垫座的上表面分别设有滑槽,所述前额垫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滑块,所述前额垫两端的滑块分别可滑动地设于所述第一垫座和所述第二垫座的滑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俯卧位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为弧形内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俯卧位垫圈,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玮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