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金属熔炼用的放流砖。在熔炼炉底部的内腔设有并列放置的二个放流砖,放流砖与保温炉相连通;放流砖内设有水平设置的进流孔,进流孔的上壁开有堵流孔,在进流孔边上还设有垂直设置的放流孔,放流孔与堵流孔之间用横管横向贯通,所述横管为倾斜设置,斜度为与水平线之间形成5°-10°的倾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保证熔炼炉的连续生产,提高产量,减少更换石墨放流砖的电能消耗。(*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金属熔炼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生产黄铜的熔炼 炉的放流装置。
技术介绍
在目前黄铜熔炼和加工的设备中,基本都已经实现潜液放流,如专利号200620103968.8 -种金属'熔炼设备的放流装置所述熔炼炉的炉内腔和外腔 设有放流孔的耐火砖,该耐火砖的放流孔密封配装有封堵装置,熔炼炉外腔 底部与保温炉之间贯穿,装有连通的石墨套管连接装置,铜水放流由此控制 为密封潜流,其具有以下优点 一是放流时铜水不在与空气接触,基本清除 放流时的烟尘,降低除尘系统的压力,车间内环境污染大为好转,每年可少 排放烟尘并降低成本开支;二是铜、锌烧损明显降低,单位产品能耗降低15%, 保温炉产生的废渣比原来减少50%以上,三是增加了操作的安全性,但同时 由于放流砖的结构特点及封堵的操作质量等条件限制,放流砖易发生铜水冷 凝冻住,或由于放流砖的塞孔因使用一段时间后氧化磨损而需要重新更换, 从而影响了熔炼的连续生产,增加了成本开支,由于换一只放流砖需要8小 时左右,在更换放流砖时,整套熔炼设备需要处于降压保温状态,耗用大量 电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开发一种可以不占用 维修时间,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电耗节省的金属熔炼用的放流砖。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 金属熔炼炉用放流砖,其特征在于在熔炼炉底部的内腔设有并列放置的二 个放流砖,放流砖采用石墨制造,放流砖通过放流孔与保温炉相连通;放流砖内设有水平设置的进流孔,进流孔的上壁开有堵流孔,堵流孔的孔径小于 现有技术的孔径,这样有利于堵流,还设有垂直设置的放流孔,放流孔与堵 流孔之间用横管横向贯通。采用双放流砖的目的在于当一个放流砖因磨损 而需要更换维修时,可以启用另一个放流砖,因而节省了因维修而停产时间, 也节省了电能损耗。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还可以进一步完善,作为优选,所述横管为倾斜设置,斜度为与水平线之间形成5-10°的倾角。亦即横管由堵流孔方向向放流孔方向向下倾斜,并与水平线形成5-10°的倾角,这样有利于铜液流出,不会产生积液。作为优选,所述进流孔与放流孔的轴线垂直相交。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一是可以保证熔炼炉的连续生产; 二是减少更换石墨放流砖的成本开支;三是节约了由于更换、维修石墨放流砖而耗用的电炉保温电费。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主视图; 附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实施例如图l、图2所示的二个放流砖1,采用石墨制造,并列设置在熔炼炉底 部的内腔,通过放流孔13与保温炉相连通。放流砖1内设有水平设置的进流 孔11,进流孔的上壁或称上端开有堵流孔12,堵流孔12与堵流上口之间有 一个扩径斜面15,使堵流孔12的孔径小于现有技术的孔径,这样有利于堵流, 在进流孔的边上还设有放流孔13,进流孔与放流孔的轴线垂直相交,放流孔 与堵流孔之间用横管14连通,横管14呈5度的倾斜,便于放流时铜水沿倾 斜面自流至放流孔,减少铜水冷凝冻住的可能性。在熔炼炉熔炼前,将双放流砖分别用塞棒在堵流位置塞住,两放流砖1之间的间隙用耐火材料2填充, 放流孔底部用石墨导流砖连接,导入保温炉中。需要放流时,打开一个塞棒, 熔液就会由熔炼炉自流进入保温炉。当一个放流砖需要更换维修时,即可启 用另一个放流砖堵流孔上的塞棒,因而避免了因更换放流砖而停产的损失。权利要求1.一种金属熔炼炉用的放流砖,其特征在于在熔炼炉底部设有并列放置的二个放流砖,放流砖与保温炉相连通;所述放流砖设有水平设置的进流孔,进流孔上端开有一个堵流孔,在进流孔边上开有垂直设置的放流孔,所述放流孔与堵流孔之间用横管横向贯通。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熔炼炉用的放流砖,其特征在于所述 横管为倾斜设置,斜度为与水平线之间形成5-10°的倾角。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金属熔炼炉用的放流砖,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流孔与放流孔的轴线垂直相交。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金属熔炼用的放流砖。在熔炼炉底部的内腔设有并列放置的二个放流砖,放流砖与保温炉相连通;放流砖内设有水平设置的进流孔,进流孔的上壁开有堵流孔,在进流孔边上还设有垂直设置的放流孔,放流孔与堵流孔之间用横管横向贯通,所述横管为倾斜设置,斜度为与水平线之间形成5°-10°的倾角。本技术可以保证熔炼炉的连续生产,提高产量,减少更换石墨放流砖的电能消耗。文档编号F27D3/14GK201072297SQ20072011285公开日2008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1日专利技术者宋长洪 申请人:宋长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熔炼炉用的放流砖,其特征在于:在熔炼炉底部设有并列放置的二个放流砖,放流砖与保温炉相连通;所述放流砖设有水平设置的进流孔,进流孔上端开有一个堵流孔,在进流孔边上开有垂直设置的放流孔,所述放流孔与堵流孔之间用横管横向贯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长洪,
申请(专利权)人:宋长洪,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